Workflow
轻工纺织
icon
搜索文档
多重因素推动7月进出口回升
搜狐财经· 2025-08-08 13:37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美元计价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速从6月的5 9%回升至7 2% 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5 6% 进口金额同比增速从1 1%回升至4 1% 高于预期的-1% 贸易顺差略回落至982亿美元 同比多增128亿美元 [1] - 7月出口增速反弹显示全球贸易景气度回升 8月关税法案可能加征全球关税 "抢出口"效应仍有支撑 中国企业出海及供应链延伸加速 对东南亚 欧盟等地区出口显著回升 [1][5] - 全球半导体周期走强推动相关行业出口回升 7月对韩国及中国台湾出口大幅改善 韩国半导体出口同比回升至32% [1][2][5] 出口分析 -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从8 5%回落至8 0% 集成电路出口同比扩大4 7个百分点至29 2% 手机 电脑等终端设备出口大幅回落 [6] - 轻工纺织出口同比从0%回落至-0 7% 服装 鞋靴和玩具出口增速均下行 [6] - 汽车及配件出口增速从11 9%上行至12 1% 整车出口显著强于零部件 钢材出口增速从-1 4%回升至11 7% 肥料出口同比从22 2%上行至64 5% [7] 分地区出口 - 对美出口同比从-16%降至-22% 拖累扩大至3 3个百分点 对欧盟出口同比回升1 7个百分点至9 2% 贡献1 4个百分点 [7] - 对东盟出口同比从16 9%小幅回落至16 6% 对日本出口下行4 2个百分点至2 4% 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从3 4%上行至19 2% 对韩国出口回升11个百分点至4 6% [7][8] - 对非洲出口同比上升7 6个百分点至42 4% 占比增加1 4个百分点至6% 对拉美出口同比回升9 8个百分点至7 7% 占比小幅上升至8 3% [8] 进口分析 - 7月进口同比增速回升3个百分点至4 1% 能源进口同比较上月回升4 2个百分点至-11 8% 农产品进口从1 9%上行至5 1% [3][9] - 机电产品进口从6 0%下行至2 7% 但集成电路进口增速上行1 5个百分点至13% [3][9] - 自美进口同比从上月-15 5%进一步回落至-18 9% 仍对整体进口形成拖累 [3][9] 未来展望 - 8月全球"对等关税"及新增"232"行业关税落地后 全球关税水平或将继续抬升 但考虑到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双扩张 全球总需求增长可能大体平稳 [4][10] - 美国关税水平最终可能落在15-20%之间 全球对等关税背景下 中国在美国主要进口国的相对优势反而上升 [4][10] - 在企业出海带动下 中国对非洲和东盟出口中间品及资本品的景气度有望持续 [10]
河南启动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4:27
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 - 河南省将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 聚焦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食品等传统制造业分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1] - 重点推进材料产业优势再造 加快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产业改造提升 推动从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 [1] -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对材料、食品、轻工纺织、医药、装备等重点传统产业分行业制定提质升级方案 [1] 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 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2] - 实施企业改造、产业转型、园区提升、支撑强化、底座构建、生态优化六大工作路径 [2] - 到2025年底推动全省每家规上工业企业至少建设1个智能应用场景 实现点上全覆盖 [2] - 到2027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范围从单点突破向综合集成全面跃升 [2] 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 - 实施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工程 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 提升园区数字化运营水平 [2] - 建立数字化转型产品库 推动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 [2] - 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建立可信数据空间 促进中小企业数据共享共用 [2] - 实现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2]
探索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12
县域富民产业的核心意义 - 县域富民产业是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关键载体,强调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1] - 需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1] 县域富民产业的内涵特征 - 空间布局涵盖县乡村多层次载体,可在县城产业园或城乡节点,通过创新性配置城乡资源要素提高产业效率 [2] - 价值导向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提升产业规模总量和能级,也要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 [3] - 产业形态以农业为基础,基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破边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附加值和就业选择 [3] 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的统筹关系 - 需统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避免将传统产业简单退出导致产业空心化 [4] - 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条件,避免产业雷同和无序竞争,如广西横州茉莉花产业和浙江缙云烧饼产业的成功案例 [5] - 需融入区域发展格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增强产业生命力,如河南夏邑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6] - 需健全城乡市场体系,破除二元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高价值环节流动 [6] 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 加强县域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一体化建设,深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7]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支持中西部县域通过"科创飞地"等方式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8] - 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推动产业园区整合升级,建设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 [8] -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9]
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炉 政策与产业共振 助“重庆造”产品高效“出海”
证券日报· 2025-05-29 00:31
重庆市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2025年到2029年全市数字贸易年均递增10% 服务贸易年均递增6% [1] - 创建2-3个国家级园区 建设30个市级数字贸易产业园 [1] -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规模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西部领先 [1] 跨境电商发展重点 - 推广"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 聚焦汽车配件/消费电子/通用机械/五金工具/轻工纺织等产业 [1] - 到2027年新增3个年进出口额超5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带 [1] - 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和线下选品中心 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服务体系 [1][2] - 鼓励培育DTC品牌 支持自有独立站境外推广 [2] 产业数字化转型 - 到2027年累计新建30家智能工厂和300个数字化车间 [3] - 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电子信息制造/云计算/智能装备等领域产品出口 [3] - 深化中老泰"三国三园"国际合作 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枢纽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对市级跨境电商示范区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2] - 中欧班列将加密欧洲主干线班次 挖掘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货源 [3] - "渝车出海"行动计划推动汽车出口向"整车+散件组装+本地化运营"模式转变 [4] 行业专家观点 -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2] - 政策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完善产业链条 [2] - 新能源汽车是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高端品牌发展 [4]
制造业“绿”发展 经济社会转型步伐在加快
证券日报· 2025-05-26 00:11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1] - 政策推动制造业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制造业绿色转型进展 - 工信部等七部门2024年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 [2] - 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 钢铁、化工、有色、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将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节能减排投入 [3] - 钢铁行业2025年版规范条件更新提高了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等基础指标要求 [3] - 截至2025年4月20日,189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141家企业全过程完成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4] 政策支持与机制完善 - 工信部将制定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加强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 [5] - 未来政策将细化绿色低碳标准,包括能效标准、碳排放标准、绿色制造标准等 [6] - 建议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6]
“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在广州举行 250多家优质企业计划招聘超5500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2 15:58
制造业人才招聘活动概况 - 广东省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250多家优质企业提供1600多个职位,招聘人数达5560人 [1] - 活动吸引8800多名大学毕业生入场,收到简历6695份,初步达成意向1310人次 [5] - 企业包括6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7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 - 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家电、轻工纺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企业参与招聘 [2] - 30多家企业提供30万元以上年薪岗位140多个,招聘710多人,其中3家企业提供百万年薪高端研发岗位 [2] -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招聘20-30名光学和机械设计方向研发人才 [2]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计划招聘1000人,涉及材料工艺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岗位 [2] - 广州里工实业计划招聘20名研发人员,已达成2/3进度,侧重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 [3] 企业人才吸引策略 - 广东前进牛仔布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寻求创新人才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联合高校启动博士培养项目,提供奖学金支持 [5] - 中科飞测为应届生配备专职导师,支持广州、上海、深圳、北京多地工作地点选择 [5][6] - 广州里工实业通过招聘活动吸引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名校学子及海外留学生加入 [7] 招聘活动创新形式 - 设置制造业六个领域专区,采用"主宣讲室+互动舱"组合形式 [6] - 提供AI简历优化、VR面试、薪资对比等数字化求职支持功能 [6] - 设立劳动模范分享会、直播带岗、职业前景规划等多样化活动专区 [6] 区域产业发展导向 - 广东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建设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3] - 活动释放强烈信号:广东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吸引全球人才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7]
广东举行“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
深圳商报· 2025-05-11 07:08
招聘活动概况 - 活动提供超1500个优质岗位 招聘人数超6600人 [1] - 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 先进材料 智能家电 轻工纺织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重点产业 [1] - 采用"展+招"融合模式 特设制造业龙头企业产品展示区及"技术大咖面对面"活动 [1] 参与企业构成 - 超300家省内优质制造业企业参与 含7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5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10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6家省级技术中心 [1] - 30家企业提供超30万年薪岗位130个 招聘750人 11家企业提供超50万年薪岗位50个 招聘190人 3家企业提供百万年薪岗位8个 招聘47人 [1] 企业人才需求案例 -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规模达1000人 岗位涵盖复合材料工艺工程师 电子材料工程师 天线工程师等 [2] -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临技术人才紧缺 用人部门主管现场加速招聘 [2] - 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牛仔面料龙头 寻求科技创新人才强化传统行业竞争力 [2] 政策导向 - 广东省正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建设高技术 高成长 大体量产业新支柱 对制造业人才需求迫切 [2]
“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 (省内专场)即将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09:3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百万英才汇南粤"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省内专场)[2] - 活动时间为5月10日9:00-17:00 地点为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2] - 主办单位包括广东省委人才办、省工信厅、教育厅、人社厅 承办单位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华南理工大学[2] - 招聘对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 聚焦制造业企业需求[2] 参与企业 - 共300多家省内优质制造业企业参与 其中制造业单项冠军7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7家、省级技术中心16家 优质企业占比72%[3] - 提供超1500个岗位 招聘人数超6600人[3] - 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家电、轻工纺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重点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3] - 龙头企业包括格力电器、比亚迪、明阳智能、德赛西威、广电运通等[3][4] 活动特色 - 采用"线下招聘会+线上直播带岗"双渠道模式 线上设2场直播带岗活动[7] - 特设制造业龙头企业产品展示区 展示机器人、咖啡机等实物 配备技术人员讲解核心技术[7] - 开设六大领域龙头企业宣讲室 采用"1+N"模式(主宣讲室+互动舱)[8] - 设置劳模就业创业分享会 邀请全国工信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和劳模现场交流[8] 配套服务 - 划分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六大领域求职服务区[6] - 设置AI简历优化、VR面试等科技赋能专区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10] - 开设征兵政策咨询专区和综合咨询服务区[9][10] 交通信息 - 地铁3号线五山站C口直达[10] - 自驾导航至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清清文理楼一楼[11]
聊城深入推进产业提质转型,全力塑造“以改促进 向新求质”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0:37
产业发展规划 - 聊城市工信领域聚焦改革创新关键环节,打造"以改促进 向新求质"品牌,推进产业提质转型 [1] - 2025年目标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 [1] - 构建"453X"现代化工业体系,包括4个支柱产业、5个优势产业、3个新兴产业和X个未来产业 [2] 产业组织力提升 - 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突出"调结构、优生态、融四链"多点发力 [2] - 实施"设备焕新、技改升级"行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2] - 招引"填空式"企业和项目,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 [2] - 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未来材料、生物制造等方向 [2] 数字经济发展 - 完善"1+N+X"数字经济生态服务体系,推广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应用 [3] - 探索"AI+"赋能制造业数智化发展路径,提升大模型应用基础能力 [3] - 选树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20个,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3] - 壮大电子材料、智能终端等数字产业,做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 [3] 绿色制造与转型 - 培育15个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4] - 构建"建库—诊断—施治—整治"工作机制,挖掘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典型案例 [4] - 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市场主体培育 - 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4] - 建立单项冠军种子企业培育库,推动单项冠军培育"量质齐升" [4] - 全年力争培育200家省级以上优质企业 [4] 企业服务与支持 - 开展"1+1+6"系列行动,搭建智能化助企服务平台 [5] - 举办第四届"聊城企业家日"活动,开展六大助企"聊"行动 [5] - 制定公共服务质量评价规范、中小企业管理提升方案 [6] - 持续推进"对企普法和法律服务活动",护航企业合规经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