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随机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省第二次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集中抽查启动
大众日报· 2025-08-31 00:33
监管行动概述 - 山东省启动2025年度第二次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集中抽查 聚焦校外培训、养老机构、食盐定点企业等社会关注领域[1][2] - 抽查涉及教育、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27个部门 覆盖46个领域的53项抽查任务[2] - 检查主体贯穿省、市、县三级 通过监管平台完成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和任务派发[2] 监管实施机制 - 采用跨部门联合检查模式 深化跨区域、跨层级联动执法和协同监管[2] - 依法精简抽查事项 科学调控入企检查数量和频次[2] - 探索智慧监管模式 为经营主体和基层执法人员实现"双向减负"[2] 行业覆盖范围 - 重点监管领域包括校外培训机构、养老机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等群众关心行业[2] - 行动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 覆盖46个相关行业领域的监管任务[2]
“一业一查” 减负增效 黑龙江创新监管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护航
监管模式改革 - 黑龙江省推行“一业一查”联合检查新模式 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 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从“按事项管”向“按行业管”转变 [1] - 该模式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事项进行整合 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开展一次联合检查 [1] - 目前该省已将69个重点民生行业纳入联合检查范围 参与部门从16个扩展至37个 检查事项从89项增加至753项 实现部门“应联尽联”和事项“能合尽合” [2] 监管能力升级 - “一业一查”模式通过清单式管理精准覆盖行业全链条 变分散出击为协同作战 提升综合监管能力 [2] - 融合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推行信用分级监管 对A类低风险经营主体“无事不扰” 对C、D类高风险经营主体“无处不在” [2] - 构建贯穿事前信息归集与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惩戒修复与激励的全链条体系 信用监管效能不断释放 [3] 企业影响与激励机制 - 信用良好的企业检查频次明显减少 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3] - 推广抽查对象核查回访制度 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成效纳入营商环境及责任目标考核 闭环监管能力持续巩固 [3] - 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减法换取营商环境的加法与乘法 助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山东对肥料生产企业进行“体检”
大众日报· 2025-08-18 09:01
监管行动 -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自8月中旬开始对肥料生产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 10月底前结束 [1] - 检查对象为有机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复合肥料生产企业 通过省政府监管平台随机抽取 [1] - 检查数量不低于打标企业的30% 总检查企业数量不低于183家 [1] 检查内容 - 重点核查产品是否取得肥料登记证 是否存在登记证过期 假冒或租用登记证等情况 [1] - 检查产品技术指标是否与登记证内容一致 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及国家包装标识要求 [1] - 核查企业生产肥料原料是否与登记一致 生产条件能否满足登记产品生产要求 [1] 结果公示 - 所有检查结果将录入省政府监管平台 [1] - 检查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向社会公开公示 [1]
我省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海南日报· 2025-08-13 08:56
监管机制改革 - 海南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旨在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2] -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的方式开展行政检查,抽查事项、计划、结果依法及时公开 [2] - 海南省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 [2] 监管效能提升 - 2021年至2024年海南"双随机"重复抽查企业占比逐年下降,分别为2.25%、1.5%、1.37%、0.88% [2] - 2024年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的事项占比达85% [3] - 2024年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的企业占"双随机"抽查企业总数的91.92% [3] 监管精准性改进 - 海南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全面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科学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行差异化监管 [3] - 通过信用风险分类应用,随机抽查的精准性、靶向性不断提高 [3]
100家,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抽查启动
仪器信息网· 2025-07-11 15:21
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计划检查100家机构,覆盖食品、环境、医疗器械等多个重点领域 [1][3] - 抽查聚焦重点监管领域,包括自然资源检验检测领域抽查5家,生态环境监测或温室气体排放检验检测领域抽查10家,机动车检验领域抽查5家,水利水质监测领域抽查5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领域抽查5家,医疗器械防护用品检验检测领域抽查5家,食品检验领域抽查10家,消防产品、建筑保温材料、头盔及安全帽、危化品、成品油、人民防空防护设备等质检领域各抽查5家,其他领域抽查25家 [1][3] 监督抽查的具体安排 - 2025年度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计划检查100家机构,包括80家获市场监管总局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含20家国家质检中心)和20家获省级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 [3]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要会同省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围绕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重点,以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公共安全和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领域为重点,科学合理组织本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 [4] - 近两年已被总局或省级局抽查过且未发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机构,原则上不再列入抽查范围 [4] 检验检测机构的自查要求 - 各检验检测机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标对表开展自我风险排查,落实问题整改,降低运营风险 [4] - 自查重点包括:检验检测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设施设备、环境是否完备;项目分包是否规范;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准确、完整;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等 [4] - 各机构应按时完成自查和整改,相关材料按要求留存备查 [4] 监督抽查的工作要求 - 要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科学规范、公正透明地开展检查工作 [5] - 要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轻机构负担 [5] - 要全面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监管,着力提升检验检测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与有效性 [5]
整合填报入口、压减填报事项,潍坊推进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16:17
政府职能转变与企业数据填报改革 - 潍坊市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实施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集成改革,整合10个部门系统实现单入口登录[1][2] - 通过"多报合一"模式解决企业多系统登录、重复填报问题,前端系统"应合尽合",相同数据实现"免于填报"[1][2] - 改革后企业登录系统从10个减少至1个,累计压减填报字段243项,平均压减比例42%,财务数据压减比例达70%[2] 数据填报流程优化成效 - 建立后台数据交换通道,联办市场监管年报、社保事项、海关年报等8类事项,自动嵌入登记/财务/参保信息[2] - 采用"一次授权"智能免填和"一键采集"校验功能,减少人为失误,提升政企数据同源管理质量[2][3] - 政府侧实现跨部门数据一致性,企业侧降低填报错误率,双侧数据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3] 监管机制升级 -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从133个行业/220项检查扩至154个行业/255项,参与部门从35个增至38个[4] - 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全覆盖,A/B类企业降低抽查频次,C/D类企业提高频次,383项抽查100%应用分类结果[4] - 2024年完成3批次171项联合抽查,检查11278户对象,部门联合抽查率达69.79%,结果全部公示[4] 智慧监管创新 - 应用"标签化管理"自动合并抽查任务,1383批次抽查实现智能生成,提升精准度和靶向性[5] - 跨部门综合监管梳理47个行业领域清单,获批1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试点,3项成果获全省推广[6] - 新兴行业推行"监管+服务"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平衡执法与教育以支持企业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