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园研保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支持高新区和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中试等创新平台(附试点单位)
中国化工报· 2025-07-31 20:17
政策目标与规划 - 到2027年实现全省高新区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全覆盖,构建科技型企业和高校创新团队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1] - 目标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平台80家以上,联合培养研究生2000人以上 [1] - 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翻番,转化合同到款额增幅超30% [1] - 计划集聚顶尖人才10名,引进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500名,培育独角兽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 [1]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5%,开辟5个国内领先新赛道 [1] 实施阶段与任务 - 分两阶段实施:2025-2026年为试点引领阶段,2027年为全面覆盖阶段 [2] - 试点阶段在每个设区市布局1-2个"双高协同"试点,构建"五个一"融合发展体系 [2] - 部署6大主要任务:协同推进高新区新质转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 [2] - 江苏现有61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含18家国家高新区)和175所高等院校 [2] 支持措施与资金 - 支持共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平台 [3] - 统筹省级教育、科技专项资金,引导地方协同投入支持试点项目 [3] - 支持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国债资金 [3] - 支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加大投资力度,设立天使基金、概念验证基金等 [3] 试点单位名单 - 公布18家高新区和37所高等院校为"双高协同"试点单位 [4] - 试点单位包括南京鼓楼高新区/南京大学、无锡高新区/江南大学、苏州高新区/苏州大学等重点组合 [5][6]
“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第十年发布 苏州片区全国排名首进前十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自贸区制度创新排名与成果 - 苏州自贸片区在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位列全国第十,排名较上年提升3位,并居第五批获批自贸区首位[1] - 全国57个片区参与评估,苏州在金融创新指数细分维度排名第六[1] - 累计形成240项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全国复制推广,59项全省复制推广[1] 高水平开放与产业布局 - 建成全国首个跨省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推出"企业出海一件事"服务模式实现境外投资业务高效集成办理[2] - 制定《苏州工业园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落地江苏省首个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2]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形成30余项创新举措(含6项全国首创),获评电子信息与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 金融创新与科技融合 - 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全面落地,包括QDLP对外投资、自贸区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3] - 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批QFLP委托登记权[3] - 设立全省首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落地全国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及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障险"园研保"[3] 营商环境优化 - 首店"一件事"服务模式使公司设立和许可办理效率分别提升50%和30%以上[4] - 累计上线9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发布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电子文件单套归档规范》[4]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SZO"代码,使苏州成为国际航线始发地和目的地[4]
全力写好新征程“开篇答卷”
苏州日报· 2025-06-09 08:28
园区发展策略 - 全省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正式投用,22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发布,推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1] - 聚焦工业、外贸、项目"三大主战场",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推动企业规模增长、能级提升 [1] - 外贸领域深化"六专四清单"机制,落实"百团千企出海"、苏品苏货"全国行"等专项行动,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服务 [1] - 项目领域紧扣"623"产业体系拓展全球招商网络,深化"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举措推动重点项目投产 [1] 产学研融合 - 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推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苏州缘聚医药与南京医科大学签订5000万元专利转让协议 [2] - 中心开展深化概念验证工作,从成药性、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等多维度设计技术转移转化路径 [2] - 创新服务模式包括"先使用、后付费"政策和"园研保"产品,降低研发门槛并提供风险保障 [3] 跨区域协同创新 - 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落地园区,企业可降低地面物流成本近30% [4][5] - 货站累计超35吨货物出口全球,总货值超300万美元,场地规划面积约2700平方米 [5] - 园区推动智慧海关建设,以"前置货站"、智慧报关厅等改革创新助力企业"走出去" [5] 改革开放举措 - 园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一体推进30周年三大政策文件实施,加快落实国家层面14项支持举措 [6] - 对标世界银行新指标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政务服务改革 [6] - 全面推进中新合作升级,在绿色可持续、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标志性成果 [6] 城市建设与民生 - "苏州之眼"摩天轮试运营,联动当代美术馆、中环广场等擘画"商旅文体展"新图景 [7] - 构建"一主两副"城市格局,以金鸡湖主中心为核,联动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 [7] - 高水平建设中央河CBD,推动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建设,加快恒力全球运营总部等项目 [8] - 强化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加快重点医疗项目建设 [9]
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园研保”护航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4 21:22
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园研保"护航科技成 果转化 转自:新华财经 据悉,"园研保"由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以下简称"苏州生物医药分 中心")与人保财险苏州市分公司合作定制,结合园区重点推动的科技成果开展"先使用后付费"试点, 并与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合作,首创"前端鉴证+过程管理+出险鉴定"的三位一体 风险服务模式,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保驾护航。 前端鉴证方面,由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同进行交易鉴证,为合同双方提供合 规保障。过程管理方面,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建立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管理档案,并鼓励技术经 理人加强对接高校院所和企业,跟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度,推动交易完成。出险鉴定方面,若最终转 化失败,由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出险鉴定,人保财险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理赔,为高校院所 和创业者转移风险。 这一政策性科技保险体系,既能够提升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相关合作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又能进一步鼓励创业者大胆应用创新技术,真正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和广度。 苏州生物医药分中心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