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园研保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支持高新区和高校共建重点实验室、中试等创新平台(附试点单位)
中国化工报· 2025-07-31 20:17
日前,江苏印发《关于推进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打造江苏特色的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体系。 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试点单位名单 | 序号 | 高新区 | 高等院校 | | --- | --- | --- | | | | 南京大学 | | 1 | 南京鼓楼高新区 | 中国药科大学 | | | | 南京邮电大学 | | | | 南京工程学院 | | 2 | 南京建邺高新区 | 河海大学 | | | | 东南大学 | | | | 江南大学 | | 3 | 无锡高新区 | 中国药科大学 | | | | 东南大学 | | 4 | 江阴高新区 | 南京理工大学 | | | | 无锡学院 | | | | 中国矿业大学 | | 5 | 徐州高新区 | 徐州工程学院 | | | | 江苏师范大学 | | | | 南京师范大学 | | 6 | 常州高新区 | 常州大学 | | | | 常州工学院 | |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7 | 溧阳高新区 | 常州大学 | | | | 南京林业大学 | | | | 南京大学 | | 8 | 苏州高新区 | 苏州科技大学 | | ...
“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连续第十年发布 苏州片区全国排名首进前十
苏州日报· 2025-07-19 07:58
自贸区制度创新排名与成果 - 苏州自贸片区在2024-2025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位列全国第十,排名较上年提升3位,并居第五批获批自贸区首位[1] - 全国57个片区参与评估,苏州在金融创新指数细分维度排名第六[1] - 累计形成240项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全国复制推广,59项全省复制推广[1] 高水平开放与产业布局 - 建成全国首个跨省跨关区航空前置货站,推出"企业出海一件事"服务模式实现境外投资业务高效集成办理[2] - 制定《苏州工业园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落地江苏省首个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2]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形成30余项创新举措(含6项全国首创),获评电子信息与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 金融创新与科技融合 - 国家外汇管理局五项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创新试点全面落地,包括QDLP对外投资、自贸区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3] - 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获批QFLP委托登记权[3] - 设立全省首家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落地全国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及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障险"园研保"[3] 营商环境优化 - 首店"一件事"服务模式使公司设立和许可办理效率分别提升50%和30%以上[4] - 累计上线9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发布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电子文件单套归档规范》[4]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予"SZO"代码,使苏州成为国际航线始发地和目的地[4]
全力写好新征程“开篇答卷”
苏州日报· 2025-06-09 08:28
2025年即将过半,园区正聚焦工业、外贸、项目"三大主战场",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攻坚突 破,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工业上,加强精准支持和要素供给,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更大力度推动 企业规模增长、能级提升。外贸上,持续抓好"一稳三新",深化"六专四清单"等工作机制,落实"百团 千企出海"、苏品苏货"全国行"等专项行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项 目上,一手抓招商,紧扣"623"产业体系,拓展全球招商网络;一手抓推进,深化"拿地即开工""竣工即 投产"等举措,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尽快投产投用。 让实验室成果"活"起来,产学研融合双向奔赴 5月底,由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主办的BioMatch系列活动走进杭 州,通过"双城联动"模式破解技术转化难题,正式翻开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新篇章。 该中心由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是落地园区的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聚焦创新药孵 化与医疗器械领域,中心搭建了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 深度合作、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协同共进。 今年以来,园区一系列发展"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