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场转型

搜索文档
共生共赢 变革创新——潍柴后市场产业化发展开启全球服务新版图
搜狐财经· 2025-07-28 15:11
行业转型趋势 - 装备制造业后市场正从"被动维修"向"主动服务"、从"单一产品"向"生态整合"转型,增长潜力显著 [1] - 后市场服务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1] 公司战略布局 - 山东重工将后市场业务列为2025年三大战略转型任务之一,潍柴明确后市场冲刺百亿元目标 [1] - 公司提出W-TCO转型,从"配件销售"转向"系统服务",构建技术品牌护城河 [5] - 未来战略聚焦国内保外存量市场盘活与海外增量市场开拓,海外发动机保有量达100万台 [11][12] 业务发展历程 - 2005年启动后市场多元化战略,2006年升级为区域经销商代理模式 [3] - 2008-2011年开拓再制造业务,强化油品技术研发 [3] - 2012-2015年创新专营店和VIP大客户模式,构建统一授权渠道体系 [4] - 2016年起数字化重构服务生态,2018年首创"无红包非正品"终端共赢项目 [4] - 2021-2025年上线"潍柴同行"APP,成立W-TCO俱乐部,提供全生命周期移动端解决方案 [4] 服务体系能力 - 全国服务站突破5000家,建成行业最大服务网络矩阵 [4] - 全球客户交互中心实现"5分钟响应,2-12小时现场到位"的快速服务 [4] - 智慧仓储平台提供全系列配件保障,覆盖城乡全域 [4] 合作伙伴生态 - 与北京欧豪合作25年,助其从5人团队扩张至500人规模,并支持海外服务基地建设 [7][8] - 山西潍通久隆商贸合作20年营收从800万增至4亿元 [8] - 创远动力设备认可公司共赢文化,将潍柴创新基因作为转型"指明灯" [8] - 与渠道商形成战略共同体,共生共荣的生态成为业务可持续发展支撑 [9] 行业影响力 - 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获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肯定 [9] - 为商用车行业服务升级提供可借鉴范本,重新定义后市场价值 [11]
公司零距离 • 新经济 新动能 | 潍柴动力:“三箭齐发”驰骋动力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4-19 00:48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内重卡市场从柴油动力主导转向清洁能源动力崛起,潍柴动力作为重卡商用车动力市场龙头,以“多元化新能源技术”“数智化”“后市场”为策略,积极培育战略增量,开辟发展新路径 [1] 行业现状 - 2020年柴油重卡以90.78%的份额占据重卡销售市场主要地位,LNG车型占比不足10%,新能源车型刚起步;2024年柴油重卡销量占比降至56.35%,LNG重卡占比跃升至29.65%,新能源及其他车型占比达14%;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2.37万辆,同比增长164%,3月销量1.04万辆,同比增长189% [4] 新能源动力布局 - 2025年3月28日,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启航,首台搭载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下线,刀片电池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15%,循环寿命突破4500次,400kWh系统电池包减重110公斤 [3] - 公司转型逻辑为“传统+清洁+新能源”三轨并行,传统柴油发动机连续四年刷新内燃机热效率世界纪录,LNG发动机持续推高端新品,新能源发动机掌握“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技术路线 [5] - 2010年开始全面布局新能源三电技术路线,建成五大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发布全系列商用车、工程机械动力电池,电池系统循环寿命提升超60%,同等电量电池包较竞品轻5% [5] - 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投产20GWh电芯及PACK产能,三期建成后总产能达50GWh,将成全球最大商用车动力电池基地之一 [5] 数智化转型升级 - 潍柴动力全新一代发动机数字化产业园实现“黑灯工厂”模式,每90秒有一台高端发动机下线,年产20万台发动机,装配自动化率达80%,加工环节100%由数控机床完成,AI视觉检测系统提升检测准确性和一致性 [6] - 数字孪生技术同步构建虚拟产线,将新品研发周期缩短20%,降低运营成本 [7] - 公司构建“业务场景+人工智能”融合模式,打造AI赋能平台,构建从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7] - 数智化在生产领域使园区设备综合效率达8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每年降低8%;在供应链领域实现与超1000家产业链伙伴在线协同,库存周转率提升30%;在销售服务领域车联网实时监测160万台在途车辆,故障预警率达85% [7] - 公司从“卖发动机”转向“卖智慧运力解决方案”,智能驾驶系统在矿山场景实现无人运输全流程闭环,打造智慧采矿新范式 [7] 后市场业务转型 - 2025年公司将后市场转型作为年度重点,目标冲刺百亿元后市场 [9] - 随着大客户或车队客户比例增加,产业价值链向后市场转移是大势所趋,国内头部整车企业后市场收入提升空间大 [9] - 商用车后市场存在产品质量识别难、成本波动大、服务质量差异大、服务效率保障差等痛点,公司围绕客户周期需求,形成TCO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推动后市场业务由卖配件向卖服务解决方案转型 [9] - 公司构建了由5000余家服务站、全国最大商用车服务呼叫平台等组成的服务网络,后市场业务线上化率达95%以上,通过运营驾驶舱保障服务时效 [10] - 2月公司成立潍柴W - TCO俱乐部,其服务解决方案致力于让每一公里更经济,为客户与渠道商打造双赢通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