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含权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价值重估、电力货币化、理财大变局!这场会议说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19:48
宏观市场分析 - 预计今年美联储维持2-3次减息 [2] - 消费模式转型聚焦高增值领域如AI、互联网、机器人、医疗等 [2] - 中国核心能力包括勤奋劳动者、工程师、人工智能、国外市场大、资金成本低、创业文化兴盛 [2] - 中国市场乐观情绪源于毛利率提升潜力 [2] - 中国经济看弱不弱 美国经济看强不强 [3] - 2025年流动性将成为基本面核心 市场参与主体变化对股市影响大于客观基本面 [3] 大类资产展望 - 人民币汇率长期升值趋势开启 伴随中国资产重构 [4] - 黄金市场长期看好 驱动因素包括去美元化、通胀预期、地缘变动 [4] - 电力成本优势将成为行业先机 可能成为准货币并与人民币挂钩 [4] - 数字资产或成10-20年后最值钱资产 [5] - 债券市场高质量产品是未来大趋势 [5] 港股投资未来 - 港股估值锚从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转向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 [6] - 港股将成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第一站 先于A股上涨 [7] - 南下资金增量推动港股市场再平衡 [7] - 新生代消费估值逻辑:情感溢价、女性消费、全球共性 [7] - 港股新消费领域将面临分化 [8] 多资产配置趋势 - 理财子加速多资产业务扩张应对低利率环境 [9] - 银行理财子优势在于信贷领域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 [9] - 理财行业规模达31万亿 需向多资产领域转型 [9] - 财富管理模式从单一产品转向组合投顾 [10] - 多资产产品呈现指数化发展特征 [11] - 量化模型结合前瞻预判是风控优选 [12] - 理财策略聚焦低回撤、低波动、高胜率、高容量 [12] - 风险预算管理是控制波动的根本方法 [13] - 多资产配置需深度绑定中国制造业产业链 [14] 含权产品布局 - 含权3%以内产品可通过债券达基准 超过10%难保正收益 [15] - 含权产品偏好权益指数ETF和REITs [15] - 养老理财是银行含权产品重要方向 [15] - 固收+产品经历报价、单一资产、目标波动三阶段演进 [16] - 大类配置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具优势 [17] - 产品结构短期化明显 一年以上产品发行困难 [18] 理财客户演变 - 客户风险偏好转向"稳中求进" 接受适度波动 [19] - 个人投资者被动指数基金规模突破1.3万亿 二级债基占比上升 [19] - 理财产品投资者对净值波动接受度逐步提高 [19] - 客户分层需求:普通客户重保本、企业客户重基准、同业客户重策略 [20] - 产品成功关键在客户体验优化 [20] - 需将权益类产品固收化以降低波动 [20]
今天为什么跳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23 21:25
今天14点之后,市场出现了一波跳水,大家猜了半天,其实都没有找到特别能够对号入座的原因,以下的内容,只是随口聊聊,给大家解个闷。 因为沪深300ETF下午成交量放大了一些,所以有人猜是 国家队 做了一点止盈,但我觉得这属于是无稽之谈,当国家队把"国家队"和"类平准基 金"的帽子扣在自己脑袋上之后,就证明这些资金已经属于政治任务和国家意志了,而非公司的经营行为,短期盈亏肯定不是对其考核的重点, 所以存量的部分,大概率是一份都不会卖的。 仔细看下午资金走向的话, 下面两张图 ,一张是沪深300ETF的,14点之后有一波卖盘(只有华泰柏瑞的多一点,其他三只千亿级别的沪深 300ETF,全天成交都不到10亿);另一张是南向资金的,也是14点左右,开始出现拐点,资金开始转为卖出。 所以,部分机构的集中卖出动作,导致股市跳水的可能性最大。 之前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截止上周五, 百亿私募 的仓位连续两周上涨,且时隔五周后,再次突破80%大关,同时, 60%以上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水 平 ,也就是说,部分私募目前处于仓位极高的水平,所以,我个人猜测,不排除是个别规模比较大的量化私募等,触发了降仓的信号,整体降了一点仓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