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产配置

搜索文档
股票型FOF上周均获正收益,最高涨超4%!更多创新品种也在扎堆申报
搜狐财经· 2025-09-15 16:15
上周,公募FOF的业绩表现依然亮眼,股票型FOF上周全部实现了正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的FOF新发产品数量明显增多,还有不少创新品种上报。接下来,聚焦多资产配置的FOF产品仍有望进一步吸引投资人关注。 权益类FOF保持高胜率,最高周涨幅超4% 上周,市场震荡上涨,AI产业链再度迎来反弹。宽基指数方面,上证指数上周五收报3870.60点,周涨幅1.52%;深证成指12924.13点,上涨2.65%;创业板 指3020.42点,上涨2.10%。板块方面,电子、房地产、农林牧渔板块表现较好。 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突出,整体的赚钱效应却欠佳,但这并没有影响公募FOF的投资胜率,股票型FOF上周全部实现了正收益。 具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股票型FOF当中,国泰行业轮动A上周上涨4.29%,领涨所有公募FOF。二季度报告显示,在该产品重仓的基金中,南方中证全 指房地产ETF、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等近一周表现亮眼。 另一方面,当前的市场预期依然较好,权益资产依然是值得配置的重要类型。金鹰基金分析指出,近期A股市场出现高位震荡回调,但两融余额仍处于历史 高位,杠杆资金情绪反映市场风险偏好仍处于相对热络阶 ...
8年,增长近9倍!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19:36
8年来,公募FOF产品数量和整体规模都显著增长,细分品类更加多元:既包括满足各类型日常理财需 求的低、中、高风险普通FOF基金,也包括目标风险、目标日期等养老FOF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FOF走过8年,规模增长、品类多元,业绩可圈可点,该类产品发展得益于多方面 因素。未来要提升投研等产品服务能力,长期投资业绩是核心。在多资产配置趋势下,我国FOF发展空 间广阔。 规模增长近9倍 (原标题:8年,增长近9倍!) 【导读】公募FOF获批八周年,规模增长近9倍 8年规模增长近9倍 公募FOF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自2017年9月8日国内首批产品获批至今,公募FOF已走过8年历程。 大类资产配置理念深入人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519只公募FOF管理规模为1650.62亿元,与8年前首批6 只FOF合计166亿元的发行规模相比,增长近9倍。 "中国FOF产品8年来的发展可以概括为:起点很高、充满期待、快速冲高、经历阵痛、投资革新、浴火 重生。"国泰基金多资产配置部负责人曾辉称。 曾辉认为,三方面因素推动了FOF发展初期的快速增长:一是监管部门大力引导;二是头部机构高度重 视和 ...
让好基金“可持续生产”,公募探索投研工业化新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0:41
据了解,"工业化"的核心是从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体能力,转向依靠团队化、系统化的组织能力,以追求 更持续、更稳定的投资业绩。在整个公募行业向投研平台化、一体化转型的过程中,这一理念的构建, 为基金经理如何清晰找准定位、如何在组织中发挥更好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行业性的长期样本。 "我们不仅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来,更要让他们在这里变得更好、走得更远。"窦玉明说。 在他看来,中欧基金的"工业化",致力于让高品质基金不再只是基金经理天分、资历的偶然产物,而是 在智慧的生产线上,能够被可持续地生产出来。构建工业化投研体系"三支柱" 中欧基金走向"工业化"的决心,基于公募基金投研体系从理念到流程的框架重构,更基于对整个行业未 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思考。 "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提升和公募管理规模的持续增长,都让相对独立的基金管理模式不再能适应现在 的发展。"窦玉明表示,"我们希望更加强调'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以专业分工和团队合作,让集体的智 慧能够在产品业绩中得到体现。" 当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8000家、资管规模迈向35万亿,投资需求的日益多元,和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 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都呼唤着一场生产方式的全面革新。 近日,由 ...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打造“全天候”资产配置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9-03 10:03
FOF的价值已经不仅在于"选基金",更在于通过多资产配置与专业风控,在波动市场中实现风险可控下 的收益优化。华安盈瑞稳健优选在2024年2月开始以多资产策略运作,打破了传统资产配置的桎梏,通 过"风险平价模型+多元资产矩阵"的组合,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科学平衡。 现代投资(000900)组合理论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曾强调:"资产配置多元化, 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近几年的资本市场可谓跌宕起伏。单一资产"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上升,而 传统股债组合又难以抵御极端行情冲击。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既能控制风险、又能捕捉多元收益"多资产型的公募产品越发成为市场上的重要 角色。作为多资产运作的重要载体,部分头部FOF产品的规模已突破60亿元,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 持有期混合(FOF)即是其中一员,产品构建了跨股、债、商品、海外权益的多元收益来源,成为多资产 型公募产品中的标杆。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究竟是如何实现多资产配置的效果? 搭建多元资产矩阵 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背景下,投资者对"稳健增值"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纯债基金收益空间收窄,高波动 的权益资产又让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FOF的多资产+风险平价策 ...
2000亿公募,副总转任高级专员!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22:18
【导读】鑫元基金副总经理王辉转任高级专员岗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日前,银行系公募鑫元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王辉因工作安排离任,转任公司高级专员岗。公开资料显示,王辉是鑫元基金的"老 将",自公司成立之初便加入,曾先后担任公司首席市场官、总经理助理,于2016年升任公司副总经理。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鑫元基金总 规模为2117.84亿元,其中债券基金占比超六成,货币基金占比超三成。 公募副总转任高级专员岗 8月30日,鑫元基金发布一则高管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副总王辉于8月29日离任,离任原因为工作安排。而在"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 岗位的说明"一栏中,公告显示王辉转任公司高级专员岗。上述事项经鑫元基金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相关规定履行备案手续。 | 公告基本信息 1. | | | --- | --- | | 基金管理人名称 | 绕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 公告依据 | 《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 | | | 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 | | | 披露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 | | 高管变更类型 | 离任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 | 2. 离任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 ...
迎下一个风口!多资产配置FOF
搜狐财经· 2025-09-01 11:41
上证指数表现 - 2025年8月18日上证指数突破3731.69点创近10年新高 [1] 公募FOF行业整体发展 - 公募FOF2025年呈现数倍至数十倍规模增长 [1] - 行业2017年首只产品发行 2021年短暂爆发后经历沉寂 2025年重回舞台中心 [2] - 2021年发展受益于资管新规落地和银行理财产品退出 [2] - 2025年行业回暖因投资者对长期财富增值和稳定穿越周期需求持续存在 [4] - 行业从基金优选阶段进化至跨类别跨市场的资产配置工具阶段 [6] 多资产配置策略优势 - 多资产配置可提供多样收益来源并对冲波动 [6] - FOF通过大类资产和子基金两层分散实现风险对冲 [6] - 策略利用低相关多元资产追求更高风险调整后收益 [6] - FOF可投资海外商品REITs等资产实现真正多资产投资 [6]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FOF产品表现 - 产品2025年上半年规模显著增长 6月末成为公募FOF规模最大绩优单品 [1] - 采用多资产加风险平价策略实现低波稳健收益 [7] - 风险资产配置中枢10%上限15% 固收资产为核心配置 [7] - 2024年初修订业绩基准 增加多元资产类别 [8] - 2024年升级至2.0版本 新增REITs白银有色日股德股等资产 [8][9] - 二季报前十大重仓涵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短债基金商品基金等 [9] - 使用AI辅助开发多资产择时新高策略和短期主题策略 [9] 华安基金团队与投研能力 - 团队专业化分工投研互通 具备中心化投研平台和多元化投资团队 [10] - 底层资产完整度高 在海外和黄金投资长期深耕 [10] - 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拥有16年金融经验和13年FOF投资经验 [10] - 曾参与管理超600亿规模基金组合 [10] 投资者需求变化 - 投资者需求从寻找最锋利的矛转变为稳健一点的盾 [3] - 招商银行等渠道加大稳健类FOF产品推广力度 [3] - 稳健型FOF承担理财替代使命 [2]
兴证全球基金刘潇、刘水清: 提供多资产视角下的ETF投资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7
产品策略 - 公司推出ETF-FOF策略产品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 由FOF基金经理和指数投资专家共同管理 旨在借助指数化工具落实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包含五大类资产: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 MSCI世界指数收益率15% 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15% 恒生指数收益率5% 黄金现货收益率5% 通过低相关性资产组合分散风险并提升收益稳健性 [2] - 测算显示该业绩比较基准长期收益率可观且抗风险属性显著优于传统股债组合 团队将专注于在强基准基础上进一步创造超额收益 [3] 主动管理方法 - 在国内权益投资部分 团队基于主动投研观点在市值/成长/价值因子方面进行风格暴露 利用指数化工具表达市场观点 同时把握ETF定价失真套利机会 并参与网下IPO/定增/大宗交易以增厚收益 [4] - 海外权益投资因市场机构化程度高 超额收益稳定性有限 主要操作包括基础跟踪和利用QDII额度限制导致的折溢价套利机会 [4] - 固收部分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 长期保持适当久期以发挥稳健收益特征 [4] ETF筛选标准 - 团队重点关注ETF产品背后指数管理团队能力 跟踪误差 流动性及费率等定量指标 [4] - 战略配置主要选择规模大且流动性好的ETF产品以实现跟踪基准目标 市场波动出现明显套利机会时会置换部分仓位进行短期交易 [5] 产品定位与发展路径 - 区别于以行业轮动为主的传统ETF-FOF产品 公司更注重多元资产配置理念 在ETF品种足够丰富的市场环境下重新焕发该策略生机 [7] - 团队拥有五年以上FOF投资管理经验 已实现从单一资产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跨越 通过逐步纳入更多业绩比较基准提升投资者长期持有体验 [7] - FOF未来发展方向是提供多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宽资产类别 基于成熟方案循序渐进纳入更多资产 并在基准基础上做好跟踪与收益增厚 [8]
提供多资产视角下的ETF投资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5 04:10
产品策略 - 兴证全球基金推出ETF-FOF策略产品"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 由FOF基金经理刘潇和指数投资专家刘水清共同管理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涵盖五大类资产: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MSCI世界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5%、黄金现货收益率5% [2] - 通过组合低相关性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稳健性 当前保持较高权益资产比重以争取长期收益 [2] 投资方法 - 国内权益部分基于主动投研观点进行市值/成长/价值风格暴露 利用指数化工具表达市场因子观点 [3] - 把握ETF定价失真时的套利机会 参与网下IPO/定增/大宗交易增厚收益 [3] - 海外权益以基础跟踪为主 主要捕捉QDII额度限制导致的折溢价套利机会 [3] - 固收部分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 长期保持适当久期发挥稳健收益特征 [3] 产品选型标准 - 重点关注ETF产品背后指数管理团队能力 跟踪误差/流动性/费率等定量指标 [3] - 大部分时间配置规模大流动性好的ETF作为战略标的 市场波动时置换仓位参与短期交易 [4] 团队发展路径 - 多元资产配置部拥有5年以上FOF投资管理经验 实现从单一资产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跨越 [4][5] - 未来将进一步拓宽资产类别 循序渐进纳入更多资产并做好基准跟踪与收益增厚 [5] 行业定位 - ETF-FOF并非行业新产物 但以往多以行业轮动策略为主 [4] - 在ETF类型足够丰富的前提下 公司致力于立足多元资产配置理念焕新ETF-FOF策略 [4] - FOF品类仍处于市场认知建立期 需长期验证专业价值 [4]
中金:投石问路,公募新规下的多资产产品现状与未来思考
中金点睛· 2025-08-21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2025年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基金产品需具备长期绝对收益能力,多资产产品重要性将提升 [2][9] - 美国多资产指数发展成熟但产品应用有限,中国多资产产品面临"数量增长但规模停滞"困境,业绩表现不佳是投资者接受度低的主因 [4][5][28] - 多资产产品指数化可降低基准选择难度和管理压力,未来发展需经历指数图谱完善和产品普及两个阶段 [5][6][49] 美国多资产指数策略分析 - 美国多资产指数发展始于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目标日期基金成为养老计划默认标的,随后出现恒定比例、风险平价、目标风险、宏观轮动等类型 [4][12] - 指数按编制方法分为五类:恒定比例型(如S&P Balanced)、目标日期型(如S&P Target Date)、目标风险型(如S&P Target Risk)、风险平价型(如S&P Risk Parity)、宏观轮动型(如S&P Dynamic Inflation) [14][15][16][18][20] - 风险平价指数长期风险调整收益表现突出:S&P MARC 5% Index年化波动率5.0%、夏普比率1.01;S&P MAESTRO 5年化收益5.5%;S&P PRISM ETF Tracker年化收益9.7% [20][22] - 宏观轮动指数在通胀时期表现优异:2021-2022年S&P Multi-Asset Dynamic Inflation Strategy Index收益显著优于多数指数 [20] - 美国多资产指数产品规模有限:2025年4月总规模70.6亿美元,其中目标风险产品66.1亿美元(4只),恒定比例产品4.5亿美元(2只) [23][25] 中国多资产产品现状 - 主动多资产产品呈现"数量增长但规模停滞"特征:非FOF混合产品规模高于FOF,但两者均未形成规模效应 [28][29] - 业绩表现不佳是核心问题:2023年初至2025年中,超半数产品年化超额收益介于-10%至0%,信息比率多集中在-1至0之间 [5][32] - 基准选择难度高:56%产品股票仓位高于基准占比,44%低配,且行业轮动未能带来显著超额收益 [31][42] - 调仓频率影响显著:以70%沪深300+30%中债组合为例,日度、月度、季度调仓的长期净值走势差异明显 [46][47] 多资产指数化发展路径 - 指数化可降低基准选择成本:公募新规要求下,成体系的多资产指数对标准化管理至关重要 [5][46] - 发展分两阶段:先完善指数图谱(丰富底层资产选择),再推动产品普及 [6][49] - 指数体系需多样化补充:当前中证指数以沪深300、中证500、红利指数为主,需增加中证800、港股等基准 [50] - "类多资产"策略具潜力:科创100+红利+债券+REITs组合年化波动率12.5%,显著低于单一权益组合21.0% [51][53] - 产品化方向以恒定比例和目标风险型为主:符合投资者对风格稳定性的需求,类比美国市场现存产品结构 [6][54]
多资产配置穿越市场波动82只含权基金成佼佼者
证券时报· 2025-08-21 06:47
核心观点 - 广发集源债券基金在结构性分化行情中通过绝对收益策略实现连续年度正收益 凸显其回撤控制和风险收益性价比优势 [1][2] - 基金经理采用自上而下与中观行业相结合的投资方法 股票配置稳定在15%-20% 债券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并灵活调整久期 [2] - 权益投资通过把握结构性机会实现超额收益 当前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等顺周期方向 并已进行仓位调整 [3] 产品表现 - 基金连续8个年度实现正收益 过去五年收益率25.37% 排名同类前15%(34/223)[2] - 最大回撤控制在6%以内 显著优于同类平均10.88% 夏普比率0.56倍 卡玛比率0.74倍均优于同类 [2] - 在2020-2024年期间 全市场仅82只含股基金实现年度正收益 该基金位列其中 [1] 投资策略 - 股票投资占比稳定在15%-20% 债券投资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久期通常控制在三年以内 [2] - 2022-2023年债市机会期间拉长久期 2024年谨慎阶段将久期缩短至一年以内 [2] - 2022年超配被低估的大盘价值板块 2022下半年至2023年坚持高股息红利风格 [3] - 2024年初调整为红利与顺周期均衡配置 三季度全部卖出红利并集中配置顺周期 [3] 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强现实 弱预期"向正面预期转换阶段 有利于大盘股表现 [3] - 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制造业龙头/创新药等方向 优选有竞争力且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 [3] - 行业轮动快且内部分化大 主因在于大级别景气度向上的行业较为稀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