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强化学习
icon
搜索文档
红杉、高瓴等资本今年加码,大模型“六小虎”高管创业图谱来了
36氪· 2025-11-19 19:41
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大模型六小虎"几乎无一不在经历着相似的阵痛: ·通用大模型底座的故事难以再吸引资本继续投入,融资节奏明显放缓; ·C端收费难,商业化压力较大,更多转型ToB和ToG; ·战略及业务几经调整,带来的高管动荡,人事变更频繁。 内外震荡之下,连"六小虎"这个称号都鲜有人再提及——大模型创业领域的风,像是一阵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据媒体报道,仅在今年上半年,智谱、MiniMax、零一万物等5家大模型公司被曝出至少12位高管离职,包括智谱前首席运营官张帆、MiniMax商业化合 伙人兼副总裁魏伟等。 这些离职的独角兽高管,有的跳槽去了字节跳动等大厂,有的暂未披露就业动向,还有的选择了再次创业。 在这其中,离职的高管创业者往往受到业界的关注,基于IT桔子数据库和公开资料,我们做了以下盘点。 | 大樓型車 | 创业者 | FF / title | SUNNING | SINDE | 襄垣 | 有无公开融 | | --- | --- | --- | --- | --- | --- | --- | | 角兽公司 | 姓名 | | ​​​ | | | 资&投资方 | | 智谱 Al | 张帆 | ...
Thinking Machines Lab获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人才成为AI行业最重要的要素
创业邦· 2025-07-18 21:10
公司融资与估值 - Thinking Machines Lab获得由a16z领投的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达到120亿美元,参与融资的机构包括NVIDIA、Accel、ServiceNow、CISCO、AMD、Jane Street等[3] - 公司最初计划融资10亿美元,估值90亿美元,但最终融资额和估值分别提升至20亿美元和120亿美元[4] - 这是科技史上最大的种子轮融资[3] 创始团队与技术方向 - 公司由OpenAI前CTO Mira Murati创立,创始团队包括John Schulman、Barret Zoph、Bob McGrew、Alec Radford等AI领域顶尖人才[5][7][9] - 团队成员在OpenAI期间主导开发了GPT-3、GPT-4、DALL-E、ChatGPT等突破性技术[7][10][12][14][15] - 公司技术方向包括商业强化学习、多模态能力以及AI安全措施,首款产品将在数月内发布[22] 行业趋势与人才竞争 - AI行业三要素中人才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算力和数据的Scaling Law效应正在减弱[24] - Meta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AI 49%股权并挖角多位AI顶尖人才,包括GPT-4o开发者等[25] - Google以27亿美元收购Character.AI并吸纳其核心团队,以24亿美元与Windsurf达成许可协议获取人才[26] - 2025年上半年美国AI领域投资占初创公司总融资额的64.1%,达到1628亿美元的76%[28] 产品规划与技术创新 - 首款产品将包含重要开源组成部分,帮助研究人员和初创公司开发定制化模型[22] - 公司将采用新技术从开源模型中"摘取"特定层进行组合,专注于企业KPI定制的AI解决方案[22] - 强调多模态能力和AI安全措施,包括对齐、红队演练和部署后监控等方法[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