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上涨近4%,固态电池技术进展+反内卷催化走高
新浪财经· 2025-07-08 11:54
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8日11:14 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000692)上涨3 67% 成分股大全能源(688303)上涨10 67% 拉普拉斯(688726)上涨8 78% 天合光能(688599)上涨7 14% 艾罗能源(688717)和时创能源(688429)跟涨 [1]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上涨3 69% 最新价报1 15元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 96% 包括晶科能源(688223) 天合光能(688599) 大全能源(688303)等 [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 标志我国在固态电池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1] -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通过联合国UN38 3标准认证 完成海运 空运危险性鉴别 安全性达国际一流水平 [1] - 美国QuantumScape将Cobra隔膜制造工艺整合进基准电池生产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商业化潜力 [1] 电池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 呼吁行业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强化产业链协同 [2]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头部企业布局中试线并推进样品验证 部分已实现半固态量产 预计2025-2027年进入全固态小批量投产阶段 [2] - 固态电池对设备提出全新要求 设备环节有望率先受益 头部厂商加快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 固态电池设备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2] 科创新能源ETF概况 -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 该指数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光伏 风电及新能源车领域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 电池占比达38 5% [2] - 科创新能源ETF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23075 C类023076和I类024157 [4]
加速“从0到1”!一图梳理固态电池产业链
天天基金网· 2025-07-07 20:26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自4月8日大盘见底以来,固态电池指数累计涨幅超30%,反映二级市场对产业化加速的乐观情绪 [1] - 行业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量产计划密集发布显示产业化临界点已至 [1][2] 企业技术布局与量产规划 -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技术行业领先,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 [2]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PACK系统已装车路测 [2] - **亿纬锂能**:2026年突破全固态生产工艺,推出混合动力专用电池;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电池 [2] - **上汽集团**:计划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未来三年发布超10款车型 [2] - **长安汽车**:2026年完成50GWh电芯产能建设并验证装车,2027年量产400Wh/kg全固态电池 [2] - **小米汽车**:公布固态电池复合电极相关专利,布局技术储备 [2]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产业化时间表**:东吴证券预测2027年小批量上车,2030年规模化应用于储能、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 [3] - **技术协同特点**:国内形成"车企+电池厂"协同模式,材料端(正负极、电解质等)研发全面加速 [3] - **性能优势**: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如400Wh/kg)、高安全性适配车端、低空等特殊场景需求 [3] - **政策与竞争**:国内政策推动产业化,海外企业加速布局试图弯道超车 [3]
固态电池狂拉碳酸锂需求
鑫椤锂电· 2025-07-07 16:11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广告- 本文来源:鑫椤锂电 2025年以来,全球固态电池产业继续加速发展,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其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与离子导电 率的优势,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金属锂负极方面,由于目前隔膜技术暂时无法完全解决枝晶问题,现有技术尚未实现 99%的纯金属锂,基本都是以锂合金的形式展现。 比如,近期贝特瑞推出的锂碳合金、天津中能推出锂复合技术(上下两层负极层及夹在两层负极层之间的 集流体层)等。 预计未来金属锂负极对碳酸锂需求的实际带动量在100-150吨水平,叠加硫化物固态电 解质的增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对于碳酸锂的单耗较原先液态锂电池提高了70%-80%。 本文作者:钱先生/ 1 3 6 2 1 9 1 1 3 7 3 会议日程 根据 ICC鑫椤锂电测算, 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95.6Gwh,较2025年增长近16倍。 从对碳酸锂需求影响来看,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1Gwh锂磷硫氯全固态电池约消耗 硫化物电解质 500- 550吨,以平均消耗400-450公斤硫化锂粉体折算,对应硫化锂需求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7月第1周周报:光伏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20250706
中银国际· 2025-07-06 1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 6 月批发销量同比增长 29%,2025 年国内销量有望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 [1] - 光伏供给侧改革推进,提质增效主线明确,需求侧 5 月装机高增或压制 25H2 需求,关注硅料环节和新技术方向 [1] - 政策推动氢能产业化发展,关注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电解槽生产企业及相关基础设施企业 [1]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上涨 1.99%,涨幅高于上证综指,光伏板块涨幅最大,发电设备跌幅最大 [2][10][13] - 涨幅居前股票为亚玛顿、长城电工等,跌幅居前股票为上能电气、厦钨新能等 [13] 国内锂电市场价格观察 - 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有变动,如正极材料 NCM523 环比上涨 0.89%,NCM811 环比下降 0.69%等 [14] 国内光伏市场价格观察 - 硅料价格僵持,有下探可能,新单成交贴近每公斤 34 - 36 元,国产颗粒硅主流价格 33 - 35 元 [15] - 硅片价格持续承压,主流尺寸价格走跌,短期内仍面临下行压力 [16] - 中国电池片均价下滑,七月库存堆积,价格走势悲观 [17] - 海外电池片价格部分持平,关注美国政策动向 [18] - 中国组件价格僵持,后续或走弱,不同类型组件价格有区间差异 [19] - 海外各区域市场组件价格有不同表现 [20] 光伏辅材 - EVA 粒子价格不变,预计近期僵持整理 [24] - 背板 PET 价格下降 2.7%,预计短期乙二醇市场或反弹 [24] - 边框铝材价格上涨 0.7%,预计下周铝价窄幅续涨 [24] - 支架热卷价格不变,预期价格趋强整理 [24] - 光伏玻璃价格下降 5.1% - 8.7%,预计局部价格承压下滑 [24] 行业动态 - 新能源车 6 月部分车企交付量有增减,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 29%,特斯拉 Q2 交付量同比下降 [2][27] - 光伏风电领域将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2][27] - 核电方面有增资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及相关产业培育方案 [27] - 氢能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段获批 [27] 公司动态 - 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如美畅股份股东减持、北京科锐预中标项目、爱旭股份发行股票申请获批等 [29] 附录 - 报告提及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表,包含公司代码、简称、评级、股价、市值等信息 [31]
港股“踩刹车”破24000点,每经品牌100指数本周小跌0.7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6 14:27
市场表现分化 - A股市场延续强势格局,沪指周涨幅达1.4%,周五报收3472.32点,创年内新高,一度逼近3500点大关 [1][2] - 港股市场弱势调整,恒生指数周跌幅达1.52%,跌破24000点整数关 [1][2] - 每经品牌100指数回落0.77%,报收1068.62点,近七成成分股上涨但港股龙头公司拖累指数 [1][2] 成分股表现 - 宝钢股份周涨幅达8.067%,成为涨幅最大成分股 [2][3] - 浦发银行、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周涨幅均超5% [2][3] - 港股成分股中华润啤酒周涨幅达5.455%,表现突出 [2][3] - 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周市值分别增长1124.88亿元和891.02亿元,宁德时代周市值增长675.23亿元 [2]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团队正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美方取消对华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5] - 券商机构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将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下半年市场或延续"震荡上行"基调 [5] 固态电池产业 - 宁德时代周涨幅达5.9%(A股)和9.17%(H股),创港股上市新高 [6] - 公司透露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先,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7]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2027年为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元年,长期看好其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领域的应用 [7] 钢铁行业 - 钢铁ETF(515210)周涨幅达5.4%,成分股中柳钢股份4连板涨停,华菱钢铁被信泰人寿举牌 [8][9] - 信达证券认为地产政策支持和基建投资稳增将改善钢铁需求,叠加供给趋紧,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8] - 前五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316.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8] - 中证钢铁指数覆盖全产业链环节,主要权重股包括宝钢股份、华菱钢铁、中信特钢等 [9][10]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厦钨新能源、湖南恩捷、赣锋锂业等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5 18:47
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全景 - 固态电池产业化涉及整个材料体系的协同革新,需重构电池内部电化学环境,包括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新型骨架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并行演进 [1] - 中国产学研力量正从不同维度切入,形成多路径、深层次的产业生态,涵盖基础研究、材料迭代和全栈整合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聚焦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路径,汇集学界与产业界代表探讨技术进展 [1] 正极材料技术突破 - 容百科技推进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迭代:第一代8系三元材料已实现吨级验证且成本与液态电池相当;第二代9系超高镍材料(容量>230mAh/g)已向头部客户吨级出货;第三代富锂锰基材料(容量>300mAh/g)计划2025年小批量出货 [2] - 厦钨新能源开发"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通过稳定结构和宽层间距提升能量密度与倍率性能,并利用廉价金属替代实现远期降本潜力,已具备千吨级产能 [2][3] - 中南大学团队在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等钠电/锂电正极材料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3] 固态电解质创新 - 湖南恩捷采用"一步法"碳热还原工艺制备纯度99.9%的硫化锂,建成百吨级产能,预测3-5年内价格将降至50万元/吨 [3] - 恩捷构建全链条优势:纳米级硫化物电解质粉体离子电导率达6mS/cm并规划千吨级产线,推进卷对卷连续化制备自支撑电解质膜 [4] - 厦钨新能源开发独特硫化锂合成工艺,在纯度与成本上具备优势,同时布局LLZO和LATP粉体及浆料开发以改善电池安全性 [4] 辅助材料与系统整合 - 蓝廷新能源推出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可增强锂离子传导并延长循环寿命30-50%,已与电解质企业合作开发"超级固态电解质(SSE)" [4][5] - 锋锂新能源实现全栈式整合:自主制备高纯度硫化锂/氧化物电解质,小批量量产500Wh/kg锂金属电池,并规划重庆、南昌产能拓展至低空经济与消费电子领域 [6]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终版议程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会议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 [1] - 会议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四川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开幕式及致辞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邛崃市领导、璞泰来董事长梁丰、英联复合集流体总经理翁伟嘉将发表致辞 [2] - 成都市和邛崃市领导将进行投资环境及招商推介 [2] 核心议题 电池材料变局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探讨"全场景 大空间 新格局" [2] - 英联复合集流体研究院副院长步绍宁将分享"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破局" [2] - 璞泰来膜事业部极片中心研究院院长张磊博士将讨论"材料、工艺、装备协同锻造综合供应商长板" [2] 新材料应用蓝海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将总结2025H1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并展望未来 [4] - 杉杉科技技术总监顾凯博士将介绍新一代量产石墨化技术的进展 [4] - 安徽中基副总经理谢新华将分析电池需求多元共振下铝箔企业的应变策略 [5] - 东阳光氟树脂研发总监程堂剑博士将探讨PVDF替代方案破解锂电粘结剂"卡脖子"问题 [5] - 兰溪致德市场营销与技术支持总监贺劲鑫将分享气相硅碳的量产进展 [5] 固态电池产业化 - 卫蓝新能源研发总经理徐航宇博士将介绍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与未来机遇 [4] - 容百科技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冯道言博士将探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进展 [6] - 锋锂新能源副总经理唐光盛博士将分析高比能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和工程问题 [6] - 厦钨新能源技术总监曾雷英将分享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6] 新材料创新路径 - 天目先导研发总监诸赓博士将介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开发进展 [5] - 金汇能集团研究院院长吴云胜将讨论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 [5] - 合肥恒力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勇将分享装备创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5] 圆桌对话 - 多场景需求分化对新材料技术创新影响 [4] - 新材料规模化降本路径 [4] - 材料、电池、设备厂商生态协同关键点 [4] - 固态电池降本双引擎:材料创新与工艺革新 [5] - AI驱动技术破壁缩短开发周期并优化性能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路线选择 [5] - 装备赋能新电池与新材料产业化 [6] - 电池回收技术与零碳生产赋能全生命周期降本 [6] 参会企业 - 主要参会企业包括英联复合集流体、璞泰来、卫蓝新能源、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容百科技、锋锂新能源、厦钨新能源、天目先导、金汇能集团等 [2][4][5][6]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
东兴证券· 2025-07-04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满足高性能需求,有望受益新应用领域发展,其能量密度与充放电倍率更高,安全性与循环寿命大幅提升,有望被广泛搭载于 eVTOL 与人形机器人产品 [2] - 固态电池产业链关注度持续提升,产业化进程已呈加速趋势,预计 2027 年左右能实现 400Wh/kg 的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 [2]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已成为较为主流的开发方向,部分企业采取硫化物与氧化物 - 聚合物复合双体系同时开发的思路,正负极材料方面,正极普遍采用高镍单晶三元,负极普遍采用硅基负极方案,部分采用锂金属负极开发方案 [3] - 在新需求的持续催化下,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落地有望提前驶入快车道,产业化进程加速,具有固态电池技术先发优势且应用端领先落地的电池企业将主要受益 [3][8] 报告事件 - 近日多家锂电龙头公布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亿纬锂能将在 2026 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 350Wh/kg 和 800Wh/L 的全固态电池 1.0,2028 年推出 1000Wh/L 以上的全固态电池 2.0;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 2025 年量产,能量密度 400 - 500Wh/kg 的 60Ah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 2025 年底小批量交付;赣锋锂业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 [1]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 239,占比 5.29% [4] - 行业市值 47515.16 亿元,占比 4.73% [4] - 流通市值 41673.37 亿元,占比 5.16% [4] - 行业平均市盈率 56.21 [4] 投资建议 - 电池方面,建议关注全固态电池技术储备领先且半固态电池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的国轩高科 [8] - 电池材料方面,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锂材料以及高镍正极材料的厂商有望受益,相关标的为当升科技、厦钨新能;提升电导率相关辅材如碳纳米管有望受益,相关标的为天奈科技 [3][8] 行业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评级 | 简称 | 24A EPS(元) | 25E EPS(元) | 26E EPS(元) | 24A PE | 25E PE | 26E PE | PB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轩高科 | 0.68 | 0.90 | 1.23 | 46.5 | 34.6 | 25.3 | 2.17 | 强烈推荐 | | 当升科技 | 0.93 | 1.35 | 1.69 | 46.1 | 31.9 | 25.5 | 1.64 | - | | 厦钨新能 | 1.18 | 1.45 | 1.80 | 48.0 | 38.9 | 31.3 | 3.21 | - | | 天奈科技 | 0.73 | 1.23 | 1.73 | 64.9 | 36.1 | 25.6 | 5.64 | - | [9] 相关报告汇总 | 报告类型 | 标题 | 日期 | | --- | --- | --- | | 行业深度报告 | 光伏行业:静待供给侧优化,关注降银金属化新技术—光伏行业 2025 年中期策略 | 2025 - 06 - 12 | | 行业深度报告 | 锂电行业 2025 年中期投资策略:板块景气度回暖,固态电池、钠电有望迎来规模化 | 2025 - 06 - 12 | | 行业深度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锂电行业 2024 年报综述——产业链扩张放缓,关注电池环节与新技术需求 | 2025 - 05 - 26 | | 行业普通报告 | 光伏行业:24 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抢装带动 25 年 Q1 业绩回暖—24 年年报及 25 年一季报业绩综述 | 2025 - 05 - 20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主导 + 出海有望维持我国企业竞争优势 | 2025 - 04 - 08 | | 行业普通报告 | 光伏行业对等关税征收点评:贸易壁垒高悬,全球竞争加剧—光伏行业事件点评 | 2025 - 04 - 08 | | 行业普通报告 | 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光伏行业跟踪报告 | 2025 - 04 - 02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格局、技术、应用三重驱动,储能行业迈向新周期—《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 | 2025 - 03 - 05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绿电行业有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 2025 - 02 - 10 | | 行业普通报告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零碳园区有望催化光 - 储 - 氢应用需求释放 | 2025 - 01 - 16 | | 公司普通报告 | 国轩高科(002074.SZ):多项新品发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 | 2025 - 05 - 20 | | 公司普通报告 | 国轩高科(002074.SZ):全球份额提升,海外业务拓展稳步推进—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点评 | 2025 - 05 - 13 | | 公司普通报告 | 中广核技(000881.SZ):业绩短期承压,布局未来 | 2025 - 04 - 30 | | 公司深度报告 | 中广核技(000881.SZ):非动力核技术龙头迈向高端 | 2025 - 02 - 10 | [13]
固态电池迎来产业化关键阶段,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7-04 15:33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14:45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跟踪的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下跌0 80%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思特威(688213)领涨4 87% 宏发股份(600885)上涨1 34% 宁德时代(300750)上涨1 22% 亿纬锂能(300014)领跌4 81% 湖南裕能(301358)下跌4 17% 中矿资源(002738)下跌3 29% [1] - 截至7月3日 该ETF近1周规模增长136 29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48% 比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 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50% 但市场增速将明显放缓 [2] - 新能源车企竞争加剧 行业洗牌加速 对智能驾驶 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提出更高要求 [2] - 固态电池迎来产业化关键阶段 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产业化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备更大潜力 [2] - 固态电池将带动高镍三元 硅基负极 复合膜 锆系电解质材料等环节发展 [2] 智能汽车技术进展 - 小鹏G7作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上市 搭载3颗图灵AI芯片 整车算力达2250TOPS [1] - 小鹏G7配备全车端VLA-OL大模型 标配15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具备人机共驾+强化学习功能 [1] - 小鹏G7上市标志着汽车行业进入L3级算力时代 引领智驾进入Ultra时代 [1]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 - 该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通讯系统 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反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固态电池从手工迈向中试,头部厂商有何突破?企业称“下一步是量产测试”
华夏时报· 2025-07-03 17:09
固态电池行业进展 - 固态电池指数(8841671WI)6月末涨至年内新高 近两月连续走高 距离2022年高点仍有30%差距[1][3] - 2024年5月固态电池领域迎来约百亿元项目落地 包括内蒙古中统能源10吉瓦项目(30亿元)和遂宁新质交通产业园(52亿元)[1][7] - 行业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 比亚迪/国轩高科/一汽集团车规级电芯已下线 比预期快半年[3] - 预计2025-2026年试制20-100安时电池样品 2027年多家企业计划小批量生产[3][4][5] 技术路线发展 - 氧化物路线已有20+企业能拿出产品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400Wh/kg(液态为200-300Wh/kg)[4] - 硫化物路线进展最快但难度大 比亚迪2024年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2025年实现0.2GWh中试线[4][5] - 固态电解质占比达77.8% 正极占比降至7% 负极升至8.2%[3] - 半固态三元电池成本0.8-1.1元/Wh 是液态高镍三元电池的一倍[4] 设备与工艺突破 - 干法设备正在进行电芯级别测试 负极表现优于正极 需优化压实力度/速度/温度控制[2][7] - 璞泰来过去3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超2亿元 涵盖干法成膜/复合/叠片等设备[6] - 纳科诺尔开发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等设备 计划2026年出货小批量设备[2][7] - 干法电极设备有望2025年实现负极侧GWh级别量产交付[7] 性能与成本现状 - 全固态电池成本超3.0元/Wh 是液态电池的7-8倍 固态电解质价格几百万元/吨[8] - 长安汽车计划2025年首发全固态样车 能量密度400Wh/kg 续航1500公里 安全性提升70%[5] - 硫化物电解质离子导电率高但安全生产难度大 需解决电极界面接触问题[5][6] - 当前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工业无人机/医疗等领域 出货量较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