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

搜索文档
各大车展难觅身影,外资豪车“失宠”?
齐鲁晚报· 2025-09-12 18:40
外资豪车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豪华车零售量仅17万辆 同比大跌20% 市场份额萎缩至9.3% [2] - 保时捷2025年1-7月销量同比暴跌28% 玛莎拉蒂去年国内销量仅1209辆 同比下滑58% [2] - 奔驰7月销量下滑37.2% 奥迪降26.6% 宝马跌21.7% [2] 成本与利润压力 - 参加A级车展需花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费用 省级车展单次成本超30万元 [3] - 新款奔驰GLC从加价3万变为优惠15万 车价两年跌18万 部分经销商半年亏损近千万 [5] - 利润降低与销量下滑双重压力下 车展投入成本回收困难 [3] 国产新能源车冲击 - 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导致外资豪车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4] - 入门级宝马三系降至19万 奥迪A4L和奔驰C级仅20万出头 [4] - 多家外资豪车品牌4S店转型为鸿蒙智行、小鹏等新能源品牌门店 [5] 产品与战略问题 - 豪车品牌新能源汽车存在"油改电"遗留问题 智驾体验落后于国产车型 [6] - 产品更新速度慢 未及时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转变 [6] - 缺乏对二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重视 营销策略脱离中国市场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战拉低新车保值率 消费者转向年头短、里程少的二手车 [5] - 消费者更理性务实 外资品牌新车在性价比和保值率上失去优势 [5] - 豪车品牌新能源车日常维护成本高 驾驶体验不及国产车型 [6] 行业结构性转变 - 外资豪车集体缺席A级车展被视为汽车行业历史性转折节点 [2] - 中国市场经历结构性变化 国产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 [6] - 特斯拉积极拥抱县域市场 相比传统外资豪车更接地气 [6] 品牌价值与转型方向 - 豪车品牌积淀、工程实力与服务质感仍被部分中国消费者认可 [7] - 需优化产品市场匹配度 加速智能化转型 避免单纯价格战 [7] - 渠道变革成为新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7]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国产Jeep时代落幕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国产Jeep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等车型全面停产 [1]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 曾定下2022年85万辆销售目标 [5][6] - 五次资产拍卖流拍 起拍价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仍无人问津 [12]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 累计60万辆军用车型投入战场 [3] - 1945年转型民用 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SUV车型 [4] - 1983年首次进入中国 2015年实现国产化 2016年销量暴涨260%至18万辆 [5] 广汽菲克溃败原因 - 2018年烧机油事件引发质量危机 经销商退网维权 [8][9] - 销量连续四年断崖下滑 从2017年22.2万辆跌至2022年不足2000辆 [10] - 股东内斗公开化 Stellantis单方面提出增持股权遭广汽集团反对 [11] 合资车企整体困境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自主新能源品牌升至56% [17] - 广汽三菱/东风雷诺/长安铃木等相继退出或资产缩水 [17] - 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比亚迪称新能源领先全球3-5年 [17] 中国汽车产业变迁 - 1984-1998年成立10余家合资车企 引进外资超120亿美元 [16] - 2000年合资品牌市占率超80% 大众年销破百万辆 [16] - 新能源换道超车 销量从2015年33万辆增至2023年900万辆占全球6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