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奔驰C级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L6:男女老少通吃,客户共同点是没有6座需求
车fans· 2025-11-03 08:30
大家好,我是理想销售。L6这个车型大家都很熟悉了,在i6没上市之前,属于是理想全系的销量担当。今 天就和大家聊聊理想L6在终端的真实情况。 当地几家店,客流怎么样? 我们这属于3线城市,本地有一家交付中心,三家零售中心和售后中心。我们是商超店,客流日均200+, 周末500+。每天大概有10组客户是奔着L6的,其中有5组以上客户会试驾。 上月我们店总交付82台,其中L6有22台。卖这车提成450元,交付还有450元,一共900元。 哪些人会买L6? L6的客户明显比L8/9和Mega的客户更趋于年轻化,年龄从20岁到40多岁的都有。单身的、谈了恋爱 的、结了婚的、有了娃的全覆盖,共同点就是没有6座的刚需。 前几天一家三口来看L6,属于是改善型消费,需求就是五座的SUV。大哥说考虑理想的原因有仨: 由于没有6座需求,所以看似最小的L6也能满足需求,也省了几大万。大哥带上媳妇孩子体验了会儿,试 驾回来就定了黑色的L6。 1、开的燃油车想试试新能源,理想在我们这边的出街率确实大; 2、每年回老家几趟几乎都赶上了节假日,不乐意排队抢充电桩; 3、最重要的是,开了几次同事的L8,也认真体验了下,再开自己的车感觉是个智障 ...
目标裁撤3万人!奔驰大裁员,赔付额被曝最高达50万欧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6:33
裁员计划与成本削减 - 公司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 全球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3] - 公司首席执行官希望优厚的离职补偿能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 官方目标到2027年通过外包决策等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 [3] - 补偿方案采用梯度设计 与职级和工龄挂钩 并设置"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 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50万欧元补偿金 [5] - 裁员计划主要针对工程师、行政和IT领域员工 相关员工可在2026年3月之前申请 [7]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7] 市场表现与销量下滑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 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12%和4%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60.16万辆 同比减少9% [12] - 中国市场第三季度销量仅为12.51万辆 同比下滑高达27% 较第二季度19%的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12] - 美国市场销量下降17%至7.08万辆 [12] - 欧洲市场销量微增2% 其中德国本土市场增长3% 西班牙增长5% 波兰大幅增长20% [13] - 南美和海湾国家市场表现强劲 销量分别实现45%和33%的增长 [13] 价格压力与市场竞争 - 公司多款车型价格出现暴跌 奔驰A级经销商报价最低为12.56万元 相当于厂商指导价25.13万元的五折 [9] - 奔驰C级经销商报价为18.28万元 相当于厂商指导价33.48万元的五五折 [9] - 新能源车型价格同样暴跌 奔驰EQA经销商报价16.1万元 相当于指导价32.2万元打五折 [9] - 以奔驰A级200L时尚型为例 其价格从8月的15.77万元进一步下探至10月的13.78万元 两个月内终端售价降幅接近13% 最低折扣击穿五折 [10] - 销售负责人坦言销售受到中国市场环境影响 公司正被比亚迪和小米等本土厂商以功能丰富且价格更具竞争力的电动车蚕食市场份额 [12][13] 行业背景与同行对比 - 德国汽车业整体业绩出现下滑 宝马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为677亿欧元 同比下降8% 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 同比下降29% [7] - 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584亿欧元 税后利润同比下降超过38%至44.77亿欧元 [8] - 大众汽车集团早在2024年12月就宣布到2030年将裁员超3.5万人 约占员工总数四分之一 预计到2030年每年节省15亿欧元劳动力成本 [8] - 与宣布裁员计划的同行不同 宝马集团今年并未宣布裁员计划 [7] 后续影响与公司应对 - 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已出现大量公司员工活跃求职 主要流向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及其他外资车企的相近岗位 [4][5] - 因价格暴跌和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多家门店相继关闭 涉及上海、杭州、唐山、德州等多地 闭店原因包括授权终止和业务调整 [9] - 公司正加速产品更新 未来规划包括2026年初上市的全新纯电GLC、新一代CLA及其猎装版、电动C级轿车以及G级敞篷版等高端车型 [13] - 公司在美国市场采取了主动调整库存水平的措施 以减轻关税上涨带来的冲击 [12]
目标裁撤3万人!奔驰大裁员,赔付额被曝最高达50万欧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5:4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BUG》栏目 闫妍 梅赛德斯-奔驰(下称"奔驰")近日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有报道称,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其中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 元(超400万元人民币)的补偿金。 此前,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希望这份优厚的离职补偿能够鼓励约3万名员工 自愿离职。官方希望到2027年,通过外包决策等方式,每年节省大约50亿欧元。 针对本轮裁员的具体人数与赔偿方案,《BUG》栏目已向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官方寻求置评,但截至发 稿前,暂未获得任何回应。 国内现大量奔驰员工求职贴 据多家外国媒体报道,德国汽车巨头梅赛德斯-奔驰今年4月开始的"自愿离职计划"开始落实。目前,已 经有大约4000名员工通过"自愿遣散计划"离职。 补偿金额被曝采用梯度设计,与职级、工龄紧密挂钩,还特别设置"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最高 赔偿可达"N+11",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10万元)补偿金。 多款车型价格下跌 今年八九月份,《次世代车研所》栏目发现,奔 ...
BBA最后的堡垒,快守不住了
虎嗅APP· 2025-10-11 17:53
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格局演变 - 过去二十年德系三强(宝马、奔驰、奥迪)凭借品牌和进口身份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但当前其市场份额正被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侵蚀[4] - 中国豪华车市场规模从2010年约30万辆增长至2019年220万辆,销量增长超过六倍,但德系三强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顶峰94.03%下降至2020年63%,2024年进一步降至35%[8][9] - 市场格局从绝对垄断演变为群雄逐鹿,早期有凯迪拉克、沃尔沃等品牌国产化形成第二阵营,后期国产新能源品牌在高端市场崛起[8] 入门级及中端豪华市场现状 - 入门级豪华轿车代表车型"34C"(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终端价格大幅下探至20万元区间,例如2025款奔驰C260L运动版北京4S店裸车价降至25万元[4] - 价格让步未能有效提振销量,2025年上半年奔驰C级与奥迪A4L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6%和27%,仅宝马3系实现小幅增长[4] - 20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内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0%提升至63.3%,进一步挤压传统豪华入门车市场空间[4] 中大型豪华市场表现 - 中大型豪华轿车"56E"市场(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出现以价换量趋势,宝马5系入门款从43.99万元下调至约26万元,降幅达40%[5] - 奥迪A6L与奔驰E级分别出现约14万和15万元的终端优惠,价格失守对财务表现造成直接冲击[5] - 2025年上半年奔驰净利润同比暴跌55.8%,奥迪净利润下滑37.5%,宝马净利润下降29%[6] 超豪华市场竞争态势 - 超豪华"78S"市场(宝马7系、奥迪A8L、奔驰S级)此前尚未被全面撼动,但国产新能源品牌开始瞄准该领域[6] - 比亚迪推出售价109.8万元的仰望U8,蔚来发布对标78S的行政旗舰轿车ET9,华为发布尊界S800[6] - 2025年4月蔚来ET9首月销量835台,超越宝马7系的761台和奥迪A8L的649台,但奔驰S级仍以1673台稳居榜首[7] - 尊界S800在开启预订后109天内获得超过1.4万台订单,接近今年上半年BBA"78S"车型销量总和[7] 国产新能源品牌超豪华市场策略 - 国产新能源进军超豪华市场选择不同技术路径与品牌策略,蔚来通过用户运营和服务网络构建高端调性[13] - 比亚迪通过"易四方"、"云辇-P"等技术塑造"技术才是奢华"形象,仰望品牌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成为首个销量破万的国产百万级汽车品牌[13] - 华为通过鸿蒙智行模式为合作车企提供技术支持与渠道赋能,尊界S800在70万元以上豪华轿车细分市场中交付量逐周爬升并位居榜首[13] - 国产超豪华车型发展经历从早期品牌形象展示到实质性市场渗透的过程,现阶段将智能化、电动化作为差异化竞争核心[14] 德系三强的应对策略 - BBA积极推动自身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并开放与中国新能源品牌合作[16] - 奥迪与华为合作,专注于提升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体验,华为提供乾崑智驾系统,奥迪提供VMM协同合作[16] - 宝马提出"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战略,与中国科技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16][17] - 奔驰持续投资Momenta并推进高阶智驾,首款搭载Momenta智驾方案的全新CLA车型预计2025年四季度在中国上市[17] 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中国超豪华品牌除个别车型外多数尚未实现持续稳定销量表现,品牌历史积淀不足是挑战之一[17] - 中国超豪华品牌主要市场仍集中在国内,全球范围内的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升[18] - 超豪华电动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未来角逐是"新技术"与"老传统"的全面碰撞[18]
25万级纯电轿车,谁的日子最好过?
车fans· 2025-09-18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线销售反馈显示纯电轿车市场竞争激烈 各品牌通过价格权益、智能驾驶配置和品牌力争夺客户 [1][2][3][5][6][7][9][11][12][13][14][15][17] - 客户决策关键因素包括价格政策、智能驾驶功能、品牌口碑、交付周期和外观设计 [2][7][9][13][17] - 特斯拉Model 3和小米SU7因品牌号召力与交付效率成为最难应对的竞品 而部分传统豪华品牌和新势力品牌相对容易竞争 [3][7][9][14][15][17] 各品牌轿车销售情况 **智界S7** - 主销配置为Max版 首销期权益总值53000元 含10000元选配金和20000元ADS辅助驾驶补贴 [2] - 进店客户占比10%-20% 客户关注价格政策与智驾升级 部分担忧售后网点覆盖和降价风险 [2] - 客户以女性为主 决策关键为价格与华为ADS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2] **小鹏P7** - 主销款702 Ultra售价21.98万元 权益含免费颜色、半价轮毂、30000积分和5000元置换补贴 [5] - 进店客户占比30% 客户认可其独特外观设计 [6] - 客户购车动机为颜值、科技与智驾功能 实车外观反馈优于早期申报图 [7] **小米SU7** - 全系配置均为热销款 权益赠送纳帕真皮和终身免费辅助驾驶 [9] - 进店客户占比30%-40% 客户反馈等车周期长、内饰质感一般、空间有限及座椅偏硬 [9] - 客户最看重小米品牌影响力和前期积累的市场口碑 [9] **极氪001** - 主销WE95四驱版本月优惠含10000元尾款减免或16000元选装权益或5年免息 老车主推荐送2999元贴膜 [11] - 进店客户占比40% 客户满意整体设计但认为智能化与智驾进度落后 [12] - 客户核心关注点为安全性能、操控体验和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13] **特斯拉Model 3** - 主销灰色标准续航版 权益含5年免息、保险补贴和8000元引荐车漆优惠 [17] - 进店客户占比20%-30% 客户反馈空间不足且缺少前保摄像头 [17] - 客户决策因素为操控性、颜值、品牌信誉、售后稳定性及1-2周快速交付 [17] 市场竞争格局 **核心竞品分布** - 智界S7主要竞品为小米SU7、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34C)和特斯拉Model 3 [3] - 小鹏P7主要竞品为小米SU7、阿维塔06和特斯拉Model 3 [7] - 小米SU7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 3及各大新能源品牌轿车 [9] - 极氪001主要竞品为小米SU7/小米SUV、特斯拉Model 3/Y、蔚来ET5T/ES6 [14] - 特斯拉Model 3客户对比车型分散 包括比亚迪汉、智己L6、小米SU7、极氪007和吉利星愿 [17] **竞品难易度分析** - 智界S7最容易竞争奔驰C级 因品牌和政策优惠差异 最难应对小米SU7因客户品牌忠诚度高 [3] - 小鹏P7最容易竞争阿维塔06因空间配置价格优势 最难应对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因品牌号召力 [7] - 小米SU7最容易竞争极氪001/007因口碑对比优势 最难应对特斯拉Model 3因交付周期和补贴政策 [9] - 极氪001最容易竞争小米SU7因交付周期和定金兜底策略 最难应对特斯拉因品牌影响力 [14][15] - 特斯拉Model 3最容易竞争非忠实小米粉丝客户 通过交付时效性和政策紧迫性促成转化 [17] 客户行为特征 - 纯电轿车客户以个人市区代步需求为主 女性客户占比高 重视外观设计 [2] - 客户普遍关注价格政策、智能驾驶功能、交付周期及品牌口碑 [2][9][17] - 部分客户担忧售后网点覆盖、降价风险及明年购置税与补贴政策变化 [2][9][14]
急了?奔驰设计师狂怼奥迪“过时”,CEO嫌“太卷”
凤凰网财经· 2025-09-15 14:25
慕尼黑车展中德竞争格局 - 中国车企强势登陆慕尼黑车展 参展数量达116家 较上届增长近50% 成为国际展商首位[1][8] - 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上半年份额达5.1% 近乎翻倍 仅次于奔驰的5.2%[1] - 中国汽车注册量年初以来激增91% 展现强劲增长势头[1] 德系车企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BBA在华销量集体下滑 上半年奔驰销量下降14%至29万辆 奥迪降幅达10.2% 三巨头合计减少近30万辆[5] - 奔驰税后净利润大幅下滑55.8% 大众集团营业利润下降32.8%至67亿欧元[5] - 全球销量排名中 比亚迪以33%增速升至第7位 吉利以29%增速升至第8位[7][8] 产品与定价策略对比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5.3% 形成强势竞争格局[6] - 比亚迪汉家族累计交付超100万辆 90后及00后用户占比超64%[7] - 中国车型定价激进 蔚来ET5起价29.8万 比亚迪汉EV创世版26.98万起 部分低于奔驰C级[7] 德系车企战略调整与产品发布 - BBA电动化战略转向油电共存 奥迪撤销2033年停售燃油车目标 奔驰调整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9] - 宝马发布Neue Klasse平台首款量产车iX3 目标2026年欧洲市场[10] - 奔驰推出纯电GLC EV配备39.1英寸Hyperscreen 大众展示ID.CROSS概念车[10][11]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奔驰高管宣称不惧中国电动车竞争 但现场出现产品故障(电动GLC引擎盖卡死)[3] - 欧盟2035年"禁燃令"遭奔驰CEO批评 国际能源署预测欧洲2030年电动化渗透率近60%[11] - 大众集团反对欧盟与美国"不对称"贸易协议 该协议对欧盟汽车进口征收15%关税[11]
各大车展难觅身影,外资豪车“失宠”?
齐鲁晚报· 2025-09-12 18:40
外资豪车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豪华车零售量仅17万辆 同比大跌20% 市场份额萎缩至9.3% [2] - 保时捷2025年1-7月销量同比暴跌28% 玛莎拉蒂去年国内销量仅1209辆 同比下滑58% [2] - 奔驰7月销量下滑37.2% 奥迪降26.6% 宝马跌21.7% [2] 成本与利润压力 - 参加A级车展需花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费用 省级车展单次成本超30万元 [3] - 新款奔驰GLC从加价3万变为优惠15万 车价两年跌18万 部分经销商半年亏损近千万 [5] - 利润降低与销量下滑双重压力下 车展投入成本回收困难 [3] 国产新能源车冲击 - 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导致外资豪车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 [4] - 入门级宝马三系降至19万 奥迪A4L和奔驰C级仅20万出头 [4] - 多家外资豪车品牌4S店转型为鸿蒙智行、小鹏等新能源品牌门店 [5] 产品与战略问题 - 豪车品牌新能源汽车存在"油改电"遗留问题 智驾体验落后于国产车型 [6] - 产品更新速度慢 未及时跟上中国消费者需求转变 [6] - 缺乏对二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重视 营销策略脱离中国市场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价格战拉低新车保值率 消费者转向年头短、里程少的二手车 [5] - 消费者更理性务实 外资品牌新车在性价比和保值率上失去优势 [5] - 豪车品牌新能源车日常维护成本高 驾驶体验不及国产车型 [6] 行业结构性转变 - 外资豪车集体缺席A级车展被视为汽车行业历史性转折节点 [2] - 中国市场经历结构性变化 国产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和产品实现突破 [6] - 特斯拉积极拥抱县域市场 相比传统外资豪车更接地气 [6] 品牌价值与转型方向 - 豪车品牌积淀、工程实力与服务质感仍被部分中国消费者认可 [7] - 需优化产品市场匹配度 加速智能化转型 避免单纯价格战 [7] - 渠道变革成为新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7]
创近5年新低!奔驰7月国内销量暴跌超40%
犀牛财经· 2025-08-20 13:20
销量表现 - 7月在华零售量26653辆 环比下降超40% 创近5年新低并首次跌破2.7万辆关口 [2] - 与宝马40190辆和奥迪37600辆的销量差距显著拉大 [2] - 上半年累计销量29.32万辆 同比下降14% 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19%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 同比下降8.6% [4] - 税后净利润26.88亿欧元 同比下降55.8% [4] 市场竞争 - 国内自主品牌如问界/理想/极氪在30万元以上价格段抢占市场份额 [4] - 智能驾驶系统未跻身第一梯队 奥迪已与华为合作推出搭载ADS的车型 [4] 价格策略 - 多款车型大幅降价 上海地区A级车最低五折(12.56-15.77万元) C级车五五折 [4] - 新能源车型EQA和EQB均打五折 [4] 渠道影响 - 唐山/德州/东营等多地经销商门店关闭 车主权益受损影响品牌口碑 [4] - 降价潮导致经销商经营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4] 行业挑战 - 传统豪华车企面临汽车产业变革挑战 需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5] - 过度依赖品牌溢价可能导致市场竞争乏力 [5]
收购奔驰工厂!知名车企新工厂正式开业
鑫椤锂电· 2025-08-19 09:25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开业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于北京时间8月16日正式开业 巴西总统卢拉亲临现场 [1][2] - 巴西工厂位于圣保罗州伊拉塞马波利斯 由长城汽车从梅赛德斯-奔驰手中收购而来 [5] - 该工厂原为奔驰投资6亿雷亚尔建设 后追加1亿欧元改造 主要生产奔驰C级和GLA车型 [5] - 奔驰于2021年停止整车生产 长城汽车于2021年8月18日签署资产收购协议 [5] - 2022年1月27日完成交接 长城汽车对工厂进行改造 引入全球领先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 [5] 产能规划与产品布局 - 改造后工厂年产能将达到5万辆 后续逐步提升 [5] - 首批组装量产车型包括哈弗H6汽油版 混动版SUV 哈弗H9以及Poer皮卡(长城炮) [6] - 乙醇混合动力车型计划一年后在巴西投产 [6] 全球化战略 - 长城汽车将把全球领先的Hi4混动四驱技术带到拉美市场 [2] - 作为中国最早出海车企之一 长城汽车1997年首次走出国门 [2] - 28年来已在海外销售200多万辆车 全球拥有1500多万用户 [2]
奔驰在华月销5年来首次跌破2.7万辆
第一财经· 2025-08-15 20:55
销量表现 - 公司7月在中国市场零售量达26653辆 环比下降超40% 为近5年来首次跌破2.7万辆 [2] - 近3年第二低月销量为3.6万辆 较7月高出超9000辆 [2] - 主力车型E级销量7700辆 GLC销量7514辆 C级销量6870辆 无一车型突破万辆 [2] - 电动车型EQA销量103辆 EQB销量233辆 [3] 价格策略 - 奔驰C级终端价格最大降幅36% 优惠12万元 [2] - 奔驰E级终端价格最大降幅约20% 优惠10万元 [2] - 电动车型EQA和EQB终端价格出现腰斩 [3] 产品规划 - 公司将于2027年前推出36款新车型 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 [3] - 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3] - 基于纯电MMA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CLA将于今年秋季上市 [3] 行业竞争 - 中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 问界/理想/蔚来等品牌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2] - 豪华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品牌溢价未能传导至电动车产品 [3] - 豪华品牌终端价格出现大幅跳水 市场竞争激烈 [2] 战略调整 - 公司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跌14% [2] - EQ系列不再独立运作 将回归主流产品序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