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p自由光

搜索文档
前五次拍卖均无人接盘,广汽菲克核心资产拟8亿元甩卖
贝壳财经· 2025-09-28 18:35
核心资产处置方案 - 管理人将核心资产由整体打包调整为两个资产包进行处置 土地和建筑物资产包起拍价拟定为6亿元左右 生产设备等资产包起拍价拟定为2亿元左右 [1][2] - 此次调整旨在尽快完成资产处置以实现债权人债权受偿分配 起拍价总计约8亿元 仅为首次起拍价19.15亿元的四成 [1][2] - 长沙工厂核心资产此前已进行过五次拍卖均流拍 起拍价从首次的19.15亿元降至第五次的9.92亿元 [2] 破产清算进展 - 公司已被法院裁定宣告破产 经审查认定的债权总额约为81.23亿元 其中法院裁定确认的无异议债权总额为40.44亿元 [1] - 破产清算案中债权申报与审查、应收账款处理、非核心资产处置等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后续重点为核心资产处置和汽车售后服务 [1] 售后服务安排 - 公司及销售公司累计生产销售汽车约77万辆 破产后的汽车售后保修及配件保供服务由原股东Stellantis关联公司承担 [2] - 售后服务已产生的费用均由售后服务机构垫资投入 部分剩余零配件等物资(清算价值约1587万元)已移交该机构 [3] - 售后服务机构核算已产生和未来产生的售后服务费用总计为2.7亿余元 [3] 公司历史与市场表现 - 公司前身广汽菲亚特成立于2010年 由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以50:50股比合资设立 总投资170亿元 [4] - 2016年凭借Jeep自由光等三款SUV国产化 销量实现260%同比增幅 2017年销量一度达到22.2万辆 [5] - 从2018年开始销量连年下滑 2022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2000辆 同比暴跌85% [6] 破产原因分析 -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冲击 公司未能跟上新能源转型步伐 技术优势不明显 产品更新迭代和新能源布局严重滞后 [6] - 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反应迟钝 智能化技术落后 导致缺乏真正有竞争力的车型 合资模式若不能快速适应中国市场变化将被边缘化 [6]
广汽菲克核心资产4折甩卖,前5次拍卖均无人接盘
第一财经· 2025-09-28 10:42
核心资产处置方案调整 - 公司将核心资产处置方式由打包整体处置调整为两个独立资产包进行公开挂网处置 [3] - 第一个资产包主要为土地和建筑物,起拍价拟定为6亿元左右 [3] - 第二个资产包主要为生产设备等,起拍价拟定为2亿元左右,两个资产包起拍价总价不低于前期整体资产第五次流拍价的80% [3] 资产拍卖历史与价格变动 - 广汽菲克长沙工厂自2024年6月起已进行五次公开拍卖,均因无人报名而流拍 [3] - 第五次拍卖起拍价为9.92亿元,较首次拍卖的19.15亿元已近乎腰斩 [3] - 第六次拍卖的起拍价合计约8亿元,约为首次拍卖起拍价19.15亿元的41.47% [3] 汽车售后服务安排 - 广汽菲克公司及销售公司生产、销售汽车共约77万台,破产程序启动后,汽车售后保修及配件保供等服务一直由原股东Stellantis N.V.的关联公司承担 [3][4] - 至今为止所有售后服务费用均由该售后服务机构垫资投入 [4] - 管理人已将广汽菲克公司及销售公司部分剩余零配件等物资(清算价值约1587万元)移交售后服务机构开展售后服务工作 [4] 售后服务费用结算计划 - 售后服务机构核算已产生和未来产生的售后服务费用总计为2.7亿余元 [5] - 管理人计划以剩余零配件清算价值(约1587万元)及广汽菲克销售公司应收售后服务机构关联公司的往来款项(审计核算金额约为0.88亿元-1.12亿元)冲抵售后服务费用 [5] - 广汽菲克公司与销售公司之间因售后服务各自应分担的义务,待核心资产处置变现后将另行合理划分处理 [5] 公司破产背景与历史 - 2025年7月8日,广汽菲克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原因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也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 [5] - 公司于2010年由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以50:50股比合资成立,总投资约170亿元,整车年设计产能超30万辆 [6]
广汽菲克核心资产4折甩卖,前5次拍卖均无人接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8 00:27
核心资产处置方案调整 - 核心资产处置由打包整体处置调整为两个资产包分开拍卖 [1] - 第一个资产包主要为土地和建筑物,起拍价拟定为6亿元左右 [1] - 第二个资产包主要为生产设备等,起拍价拟定为2亿元左右 [1] - 两个资产包起拍价总价不低于前期整体资产第五次流拍价的80% [1] 资产拍卖历史与价格变动 - 广汽菲克长沙工厂自2024年6月起已进行五次公开拍卖,均因无人报名而流拍 [1] - 第五次拍卖起拍价为9.92亿元,较首次拍卖的19.15亿元已近乎腰斩 [1] - 第六次拍卖的起拍价约为首次起拍价19.15亿元的41.47% [1] 破产清算与公司历史 -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7月8日宣告广汽菲克破产 [3] - 公司被认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也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 [3] - 广汽菲克于2010年由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以50:50股比合资成立,总投资约170亿元 [3] - 公司在广州和长沙建有工厂,整车年设计产能超过30万辆 [3] 汽车售后服务安排 - 广汽菲克及其销售公司共生产、销售汽车约77万台 [1] - 破产程序启动后,汽车售后保修及配件保供服务由Stellantis N.V.关联公司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承担 [1] - 至今为止所有售后服务费用均由该售后服务机构垫资投入 [2] - 售后服务机构核算已产生和未来将产生的售后服务费用总计为2.7亿余元 [2] 售后服务费用冲抵计划 - 管理人计划用部分剩余零配件(清算价值约1587万元)冲抵部分售后服务费用 [2] - 同时计划用广汽菲克销售公司应收售后服务机构关联公司的往来款项(核算争议金额约0.88亿元-1.12亿元)进行冲抵 [2] - 广汽菲克公司破产前在正常经营状态下对部分售后服务费用进行了财务预提,金额约9500余万元 [2] - 广汽菲克公司与销售公司之间因售后服务各自应分担的义务,待核心资产处置变现后将另行划分处理 [3]
国产Jeep是怎么死掉的
和讯· 2025-07-21 17:40
中国越野车市场发展 - 7月17日中国越野车市迎来三款新车发布:东风猛士M817(全栈华为智能)、2026款哈弗大狗、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显示越野从小众转向热门赛道[3] - 国产越野新势力如坦克300、哈弗大狗、方程豹等通过高性价比、混动技术及智能配置快速抢占市场,其中坦克300在2021年占据中国硬派越野车42%份额[11] - 本土品牌通过设计年轻化、生态活动及技术升级(如插电混动、智能驾驶)重塑行业标准,挤压传统合资品牌空间[12][13] 广汽菲克衰落分析 - 广汽菲克销量从2017年峰值22.23万辆暴跌至2021年2万辆,跌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5][6][7] - 2018年Jeep自由光因变速箱漏油登上央视315晚会,导致当年销量骤降43.6%,但质量问题仅为导火索[7][8] - 深层原因包括:内部管理失效(危机应对不足)、外部竞争加剧(2018年主流合资品牌SUV集中投放)[8][9] Jeep品牌战略调整 - 广汽菲克破产后,Jeep品牌转向进口模式,专注于高端越野市场,近期推出牧马人侏罗纪世界联名款[13][14] - 进口模式减轻规模压力,回归品牌核心叙事(纯粹越野精神),瞄准小众拥趸[1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18年后合资品牌面临本土化不足挑战,广汽菲克案例显示缺乏快速应变能力的企业可能被迅速淘汰[8][9] - 国产越野新势力通过技术(如DMO混动)、生态(俱乐部活动)及价格优势全面超越传统合资产品[11][12]
一代顶流神车,破产了
创业邦· 2025-07-16 17:34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账面资产仅38.94亿元,负债81.23亿元,清算资产价值仅19.15亿元[4][5]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2022年销量不足2000辆,五年内断崖式下滑[6][7] - 破产原因包括产品质量危机、新能源转型滞后、定位偏差及内部股东矛盾[8][21][33]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Jeep品牌1941年诞生于美国,以高性能越野车闻名,2007年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15] - 2015年首款国产车型自由光上市,2016-2017年销量激增,2016年同比增长260%至17.99万辆,2017年达22.2万辆[17][19] - 经典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塑造品牌形象,曾为国内越野品牌提供发展思路[16] 经营危机关键节点 - 2018年央视315曝光自由光"烧机油"问题,发动机百公里机油消耗量达1.5升,投诉量达行业平均水平三倍[24][26][27] - 新能源转型失败,2021年推出的指挥官PHEV因续航虚标等问题全年销量不足百辆[30][31] - 定价策略偏差导致竞争优势丧失,从硬派越野转向家用SUV丢失差异化[28] 合资车企行业现状 - 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51.1%持续下滑至2024年27.5%[43] - 铃木、菲亚特、雷诺、讴歌等品牌已退出中国市场,二三线合资车企普遍收缩[44] - 合资车企寻求转型,如大众7亿美元注资小鹏汽车,Stellantis 15亿欧元投资零跑汽车[45][46]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合资车企曾用"市场换技术"模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0到1突破[38][39] - 2019年后国产车企抓住新能源风口实现弯道超车[42] - Jeep溃败后市场份额被坦克、吉普、捷途等国产车型承接[35]
从巅峰到坠落:一代SUV霸主破产,总负债超80亿,曾年销22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31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长沙中院裁定广汽菲克破产清算 正式终结国产Jeep品牌在华运营 [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 公司总资产73.22亿元 总负债81.13亿元 资不抵债 [6] - 破产主因包括不具备重整条件及合资双方矛盾激化 [6][1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引入Jeep品牌后实现爆发 2016年销量同比增260%至18万辆 2017年达22.2万辆峰值 [8] - 产品策略成功因素:Active Drive四驱系统技术优势 国产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三箭齐发" [8] - 2018年央视曝光"烧机油"质量问题后销量腰斩至12.52万辆 2022年暴跌至1862辆 [9][10] 经营失败原因分析 管理决策失误 - 外方主导导致决策迟缓 产品改款审批需经五大层级 自由光改款拖延三年 [12][13] - 2017年销量目标从15万辆骤提至27万辆 销售激励政策不合理引发渠道动荡 [12] - 2022年Stellantis单方面提出增持至75%股权 遭广汽集团公开反对 合作彻底破裂 [12] 技术战略错配 - 2017-2021年未推出新能源车型 90%研发资源持续投入燃油车 [13][14] - 2021年仓促推出指挥官PHEV 因续航虚标等问题年销不足百辆 [14] - 工厂设备残值缩水超50% 转型新能源需追加数十亿元投资 [14] 行业影响与启示 - 反映合资车企转型困境 20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70% [6][14] - 智能电动化重构竞争逻辑 中国智能座舱芯片份额同比激增196% [15] - 部分外资车企启动变革 如东风日产缩短决策链并与华为/Momenta合作 [15]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36氪· 2025-07-14 07:52
合资车企现状与挑战 - 广汽菲克从年销22万辆的"合资黑马"到破产清算,销量从2017年22.2万辆暴跌至2022年1861辆,呈现断崖式下滑[3][8]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50%骤降至27.5%,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节节败退[3][17][18] -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国产越野车以一半价格实现同等性能,对合资品牌形成挤压[3][12] 广汽菲克衰落原因 - 产品迭代迟缓且电动化布局缺位,2018年起销量每年近乎腰斩(2018年12.52万辆→2021年2.01万辆)[3][8] - 本土化战略摇摆,从进口高价转向10-20万下沉市场但产品力未提升,售后管理欠缺导致消费者流失[12]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缩水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9][10] - 工厂资产流拍,长沙工厂燃油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改造成本高企[7] 合资车企普遍痛点 - 新能源转型滞后,研发周期长流程复杂,难以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18][19] - 产品更新依赖外方导入,缺乏本土化研发能力,定价偏高丧失竞争力[18]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如广汽菲克经历多次人事架构调整仍难挽颓势[15][18] 行业转型方向 - 从"全球车型本地化"转向"中国平台自研",丰田推行RCE制度由中方主导开发铂智系列[19] - 与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如大众-小鹏开发电子电气架构,丰田-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20] - 组织架构变革采用敏捷开发,快速响应智能化、电动化需求[19]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7-13 20:43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广汽菲克因无重整可能被长沙中院裁定破产,核心资产五次流拍无人接盘[4][5] - 公司从2017年销量22.2万辆巅峰跌至2022年仅1861辆,连续四年销量腰斩[6] - 长沙工厂因燃油车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需大规模改造,导致招商困难[5]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广汽与菲亚特合资成立,2015年首款国产Jeep自由光上市后快速崛起[6] - 2018年起因产品质量问题(烧机油等)、产品迭代迟缓和电动化缺位导致信任崩塌[2][6]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降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8] 市场竞争分析 - 国产硬派越野车(如长城坦克)以50%价格实现同等性能,挤压Jeep市场空间[9]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50%骤降至2024年27.5%,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2][15] - Jeep品牌过度依赖情怀消费,未跟进智能互联和新能源转型被市场淘汰[10][11] 合资车企行业困境 - 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13] - 普遍存在新能源转型滞后、产品更新慢(3-5年换代周期)、定价过高问题[14][15]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本土化研发能力不足[15] 行业转型趋势 - 头部合资车企开始推行本土化研发(如丰田RCE制度),中方团队主导产品开发[16] - 从"全球车型导入"转向"中国平台自研",合作模式从技术引进变为联合开发[16][17] - 加速与本土科技企业合作(大众-小鹏/丰田-Momenta)补齐智能电动短板[17]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国产Jeep时代落幕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国产Jeep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等车型全面停产 [1]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 曾定下2022年85万辆销售目标 [5][6] - 五次资产拍卖流拍 起拍价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仍无人问津 [12]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 累计60万辆军用车型投入战场 [3] - 1945年转型民用 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SUV车型 [4] - 1983年首次进入中国 2015年实现国产化 2016年销量暴涨260%至18万辆 [5] 广汽菲克溃败原因 - 2018年烧机油事件引发质量危机 经销商退网维权 [8][9] - 销量连续四年断崖下滑 从2017年22.2万辆跌至2022年不足2000辆 [10] - 股东内斗公开化 Stellantis单方面提出增持股权遭广汽集团反对 [11] 合资车企整体困境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自主新能源品牌升至56% [17] - 广汽三菱/东风雷诺/长安铃木等相继退出或资产缩水 [17] - 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比亚迪称新能源领先全球3-5年 [17] 中国汽车产业变迁 - 1984-1998年成立10余家合资车企 引进外资超120亿美元 [16] - 2000年合资品牌市占率超80% 大众年销破百万辆 [16] - 新能源换道超车 销量从2015年33万辆增至2023年900万辆占全球60% [16]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投资界· 2025-07-12 15:46
国产Jeep的兴衰历程 - 广汽菲克正式申请破产,国产Jeep时代终结,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车型停产 [4][5] - Jeep品牌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最初为军用车型,战后转型民用并确立SUV霸主地位,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车型 [8] - 2015年广汽菲克成立后采用"进口+国产"模式,2016年销量达18万辆(同比+260%),2017年创下22.2万辆年销纪录,一度定下2022年85万辆的销售目标 [10][11][12] 溃败原因分析 - 2018年因烧机油质量问题被央视315曝光,但公司未及时应对,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14][15] - 渠道压货导致经销商库存深度恶化,引发退网维权事件,2018-2021年销量从12.52万辆暴跌至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仅售1800辆 [16] - 股东矛盾公开化:2022年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增持至75%遭广汽集团反对,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110.8%,生产线全面停摆 [17] 行业格局变迁 - 合资车企黄金时代(1984-2014):合资品牌曾占中国乘用车市场80%份额,大众年销超百万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调整城市规划 [22] - 新能源转型冲击:2015-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从33万辆飙升至900万辆(全球占比60%),2023年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22][24] - 合资车企集体困境:广汽三菱资产负债率近100%,东风雷诺退出中国,长安铃木1元甩卖股权,北京现代工厂流拍三次降价至11亿无人接盘 [24] 历史性转折 - 小米SU7发布24小时预订量达8万台,相当于北京吉普1985年全年产量10倍 [23] - 比亚迪宣布中国新能源车技术领先全球3-5年,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24] - 广汽菲克工厂被广汽埃安接手转型电动车生产,象征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时代的更替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