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发展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赵付科:制定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重要经验
经济日报· 2025-07-01 07:59
国家发展规划是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总体规划,五年规划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保持国家战略连续稳定、调动各方积极性等方面,具 有深远意义与突出优势。 主题一以贯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 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说,每一个 五年规划(计划)作为阶段性部署,都生动记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 策"。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离不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在长期实践中,我国逐步 建立了监测评估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等,有效保证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近期,国家发 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标志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建设向前迈出 新的一大步。 提升科学性。五年规划制定和实施质量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成效。通过科学立法,明确规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领悟国家发展规划立法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战略和规划工作,在地方工作期间就组织深入研究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制定规 划,形成了厦门15年发展蓝图、福州"3820"战略工程和浙江"八八战略"等一系列宝贵思想财富和丰富实 践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对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思 考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成果,为新时代做好战略规划工作提供了根 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的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将党中央关于健全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的战略考量、规定要求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具 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重要论述的体系化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明确了战略规划的地位作用,提出 了任务举措、策略方法和实施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 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 ...
因势利导优化经济布局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05
要强化双轮驱动,推动创新发展与绿色转型并进。在"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优化经济布局需 以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为核心抓手,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效益的深度融合。要善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大 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产业链协同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 进一步健全绿色激励机制,引导更多资本流向创新研发、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供应链。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 重要政治优势,对于保持国家战略的连续性稳定性,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调整优化经济布局,需坚持系统观念与底线思维,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开放合 作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最终构建起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格局。这一过程中,"坚定不移办好自己 的事"须贯穿始终,这既是方法论,也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根本之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的关键时期。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 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战略性前瞻性优化经济布局,进 一步夯实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 ...
事关“十五五”规划制定!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5:45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核心内容 - "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进入谋划阶段,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1] - 草案共4章31条,涵盖总体要求、制定与实施等内容,通过立法强化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 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中国已实施14个五年规划,此前缺乏专门法律,草案将成熟实践固化为法律制度,明确各参与方权责,增强规划权威性、规范性和传导性[2] - 立法正值"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期,从法治层面确认发展规划作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的核心作用,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2][3] 规划编制机制创新 - 草案规定规划需包含发展环境分析、指导方针、主要目标等7项核心内容,并加强多角度论证和多方案比选,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3] - 要求健全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制度,附送编制说明、论证报告及上期规划实施评估报告,提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3][4] 实施与监督机制 - 建立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求各级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在目标、政策等方面协调一致[6] - 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促进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并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各地区部门履职的重要参考[5][7] 问责与执行刚性 - 草案明确对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依法追责,通过问责条款增强规划执行刚性,解决地方政府政策延续性问题[7][8] - 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保障规划实施的规范性和约束力[7][8]
一财社论:在法治轨道上强化国家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
第一财经· 2025-05-06 21:12
十五五规划制定指导思路 - 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要突出重点,做到民生事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 [1] - 依法规划强调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在法治轨道上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1]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十五五"规划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的关键规划 [1] 民生领域建设重点 - 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建设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包括稳定就业、提高高质量就业比重、坚实收入稳定和增长的基础 [2] -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不同体制人员养老待遇差距 [2] - 深化对生育和养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 - 合理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如基础建设和消费的平衡,外贸和内需之间平衡,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 "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 [2] - 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 规划严肃性与执行力 -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3]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标志着国家发展规划从"政策指引"迈向"法治化约束" [3] - 经过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规划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地方出台的规划经过相关程序批准后也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两者都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3] 规划制定关键时期 - "十五五"规划制定已进入关键时期,规划执行要着眼于发展大计、民生大计、法治大计 [4] - 在法治轨道上持续强化国家发展规划导向作用 [4]
每日债市速递 | 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份即将施行
Wind万得· 2025-05-06 06:30
// 债市综述 // 1.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4月30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5308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投标量5308亿元,中标量5308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 日108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4228亿元。 (*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 2. 资金面 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双升,前者大涨超24个bp,后者上行近2个bp。 海外方面,最新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6%。 (*数据来源:Wind-同业存单-发行结果) (*数据来源:Wind-国际货币资金情绪指数、资金综合屏) 3. 同业存单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上最新成交在1.76%附近,较上日变化不大。 (IMM) 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 | | 1Y | | 2Y | | ЗУ | | 54 | | 7Y | | 10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债 | 1.4500 -0.40 | 52 | 1.450 ...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大国发展经纬万端,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近日的两则新闻,放在一起去看更见深意。 一则是4月30日,上海,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召开。历史的新一页,研墨起 笔。另一则是4月27日,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法治护航,迈出新的 一步。 读懂五年规划,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在全局中定位、从战略上着眼、以人民为旨归,中国共产党人的初 心与使命、中国人民的奋进与跋涉尽在其中。 (一)在全局中定位 历史的车辙深深浅浅,一直向前延伸。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一五"奠基,"156项工程"如新绿落地荒原。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三五"新发展理念扎根,"十 四五"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中国用一个又一个五年,在时间画布上挥洒出波澜壮阔的长卷。 五年规划,聚焦的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目标。就像外媒常用的分析视角,"中国非常重视长期发 展,而非短期利益"。 有人好奇,也曾有不少国家以规划的方式去谋求发展,却鲜有像中国这样坚持下来的。为何是中国?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 ...
新闻多一点 | “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新华社· 2025-05-01 07:01
新闻多一点 "五年规划" ● ●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 重要经验 从1953年至今,我国共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 升和人民生活改善,同时逐步形成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 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 "五年规划",如同一把标尺,丈量着奋进中国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 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月27日,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共4章31 条,进一步健全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通过国家发展规划立法,将长期以来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度安排以法律形式进行固定,有 助于在法治轨道上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五年规划",更好保障其战略导向作用的发挥。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出品 4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 重要讲话。 "五年规划"是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主要阐明国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4-30 15:25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智通财经4月30日电,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共4章31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国家发 展规划的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等内容。对国家发展规划专门立法,旨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对国家发展规划专门立法 草案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专家解读
央视新闻· 2025-04-30 15:23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共4章31条 包括总体要求 制定和实施等内容 旨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发挥战略导向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立法目的为从法治层面确认发展规划政策工具 规范编制和实施流程 为"十五五"规划制定提供制度保障 [1] 法律框架与权责划分 - 草案规定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由国务院组织 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承担具体工作 [2] - 实施层面明确国务院负责组织 主管部门拟订方案 地方部门确定具体措施 强化法律依据和执行严肃性 [2][3] 立法解决的问题与机制创新 - 通过立法解决规划执行中的政策延续性问题 如地方政府换届导致的"新官不理旧账"现象 [3] - 建立动态监测评估制度 完善监督机制 提升规划质量 确保实施科学性 [3] - 理顺规划体系功能定位 避免交叉重复 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