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发展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领悟国家发展规划立法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发展战略与规划体系 - 习近平总书记形成厦门15年发展蓝图、福州"3820"战略工程和浙江"八八战略"等实践成果,为新时代战略规划提供根本遵循 [1] - 我国通过14个五年规划(计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实现市场与政府作用协同 [2]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将党中央的战略考量和经验做法法律化,强化战略导向作用 [1][4] 战略规划方法论 - 提出稳中求进、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等科学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实践 [3] - 强调真抓实干,要求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以提高规划执行力 [3] - 规划编制坚持民主化,健全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机制以凝聚社会共识 [5] 规划实施机制 - 国家发展规划是各级各类规划的总遵循,草案推进统一规划体系建设以提高整体效能 [4] - 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需依据规划目标协同发力,草案规定政策协调联动机制 [2][6] - 完善动态监测、评估和监督机制,实施全周期管理以保障规划权威性 [6] 党的领导与法治保障 - 规划制定实施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草案明确规划调整需报党中央同意 [4] - 草案将党领导规划工作的成熟经验制度化,为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4][6]
因势利导优化经济布局
经济日报· 2025-05-16 06:05
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意义 - 科学编制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对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关键意义 [1] - 当前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期,需前瞻性优化经济布局以应对全球化逆流和单边主义挑战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实施14个五年规划,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载体,规划法治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草案提请审议) [1] 内需主导与区域协同战略 - 内需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持续强化,需巩固制造业优势并推动供需结构升级以增强内需驱动力 [2] - "双循环"战略通过高水平开放实现国内外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力 [2] - 需突破行政壁垒加快要素流通改革,强化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联动,构建"东西互济、南北贯通"格局 [2] 创新与绿色双轮驱动 - 经济布局优化需以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为核心,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与产业链协同创新 [3] - 健全绿色激励机制引导资本流向低碳产业,加速形成绿色供应链 [3] - 需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开放合作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构建韧性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3]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调其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1] - 近期两则重要动态:上海召开"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体现规划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2] 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与特色 - 中国自"一五"计划起持续实施五年规划,形成从"156项工程"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完整体系 [3] - 五年规划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体现长期发展导向而非短期利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3][4] - 规划特色表现为"全国一盘棋"的横向协同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纵向延续性 [5][6][8] 规划实施的战略支撑 - 浙江"八八战略"持续实施20余年,体现中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叠加的特色 [8] - 厦门1985-2000年发展战略包含21个专题,其中4项为全国首创,展现早期战略规划的前瞻性 [10] - 上海科技创新规划布局形成"模速空间"等创新生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 规划制定的方法论 - 坚持"四个放在"工作方法:将地方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全球化趋势、区域部署中统筹谋划 [6] - 规划编制注重战略眼光培养,要求"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 [10] - 通过立法程序强化规划权威性,推动政策驱动向法治驱动转变,提升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12][13] 规划的价值导向 - 以人民为中心是规划根本宗旨,体现在正定"人才经"、福州"3820"工程等地方实践 [13] - 规划制定坚持问计于民,将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保障民生温度与发展确定性 [14] - 传统文化中"规划先行"思想与现代治理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14]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
经济日报· 2025-04-28 15:21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审议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 - 规划编制实施程序进一步法治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将更好发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 [1] 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 - 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保持国家战略连续性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1] - 是接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编制实施14个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3] - 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向、引导经营主体行为 [4] 国家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 - 坚持国内和国际相统筹,深入研判自身优势和不足,提出符合国情的思路举措,同时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 [5] -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同时找准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 - 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以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支撑现代化战略接续落实 [6] - 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统筹谋划各领域建设,同时科学研判不同发展阶段中的重点 [6] - 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统一,聚焦国家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同时增强规划的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功能 [6] 国家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 - 推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总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持续推动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取得成果 [7] -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务实举措,推动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 [8] - 加快规划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形成横向协调、纵向贯通的规划法治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