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物流通道
icon
搜索文档
全程仅需10天,湖南开出首趟中吉乌物流总包国际班列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10
湖南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开通 - 湖南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从长沙北铁路物流园开出 满载茶叶等货物驶向喀什北站 再经公路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全程仅需10天 [1] - 该班列是湖南省内首次以铁路物流总包形式助力湘品出海 全部货物产自湖南本土 [1] - 新开通的"钢铁丝路"为湖南本土外贸企业开辟高效国际物流通道 直达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并延伸至西亚 南亚 中东 南欧等市场 [1] 班列运营模式创新 - 首次采用国际班列物流总包模式 湖南铁路部门转型成为货主的"总管家" 牵头整合全链条运输资源 [1] - 为客户提供从湖南工厂到中亚目的地仓库的"一次委托 一单到底 一票结算"全程物流服务 [1] - 推动综合物流成本下降超10% [2] 通关便利化措施 - 与海关联动实施提前申报 快速通关模式 仅需在长沙办理一次海关申报和货物查验手续 [2] - 无需在喀什再进行落地报关 减少中转环节 [2] - 每箱货物节省转运费用和保险成本30% [2] 贸易促进效应 - 将湖南的工程机械 茶叶等优势产品更便捷地送出国门 [1] - 加速中亚地区矿产 农产品等资源进入中部地区 [1] - 为促进双向贸易 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注入全新动能 [1]
中国东盟新贸易通道涌现,亟待物流制造业产能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0:10
全球物流体系变革 - 全球经济全球化关键节点背后往往伴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深层次变革 [1] - 传统物流通道面临严峻挑战,公司正加速建设新型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 [1] - 今年前五个月国内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出口增长7.2%,进口下降3.8% [1] - 5月单月出口增长6.3%,以美元计价商品增速环比减缓至4.8% [1] - 东盟跃升为公司最大贸易伙伴,外贸占比高达16.8% [1] 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 - 中国凭借完整供应链和中间品优势保持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 [1] - 东盟成为公司产业全球分工合作新落脚点,中间品贸易物流能力亟需补齐短板 [1] - 亚洲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FDI主要流入目的地,占比约四成,其中中国占40%,东盟占30% [2] - 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第二大外贸市场,中资企业在越投资占据主导 [2]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 [3] - 中国与东盟在电子、服装、汽车等领域形成紧密产业与贸易合作 [3] 东盟产业转移阶段 - 东盟产业转移价值导向从劳动力、土地成本导向转变为关税导向 [2] - 2007年前东南亚吸引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2] - 2008年至2018年越南等国家加入WTO,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吸引电子制造业本地建厂 [2] - 当前电子组装、电子制造、汽车光伏等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布局 [2] 物流与罐箱行业发展 - 越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领跑全球,突破2100万标准箱 [4][5] - 中国罐箱企业探索在东南亚布局罐箱产能 [4] - 欧洲大型化工企业如巴斯夫、壳牌加快向中国、东南亚转移产能 [5] - 2024年公司罐箱生产4万台,占全球产量95%,中集环科市场份额全球首位 [6] - 罐箱行业发展重心加快向亚洲转移,国际罐箱运营及租赁企业向亚洲新兴市场集聚 [6] 新兴物流通道建设 - 公司加快推动物流通道多元化发展,加速建设新型国际物流通道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快速扩容提速,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行 [7] -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25倍以上 [7] - 中吉乌铁路、中蒙俄跨境铁路不断完善,中伊铁路班列开辟新通道格局 [7] - 新兴物流通道以铁路网构建的大陆桥为主,改变传统海运贸易格局 [7]
中老铁路老挝段上半年货物发送量300万吨 同比增长8.8%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9 11:32
货运量增长与目标达成 - 截至6月28日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货物发送量300万吨 较去年同期增长8.8%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标 [1] - 自开通运营以来货运量持续攀升 运输品类从最初100多种增加到3000余种 涵盖农产品矿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多个领域 [1] - 预计下半年货运量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有望超额完成全年货运任务 [3] 农产品运输保障措施 - 4月以来累计运输水果13.4万吨 日均最高运输量达3343吨 重点保障榴莲等热带水果运输 [2] - 根据农产品生产周期调整月度周日货运计划 调集适配集装箱型 开辟绿色通道保证货到必发 [2] - 各货运车站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抢运多运 迅速响应货主需求及时装车发运 [2] 运输效能优化举措 - 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从2500吨提升到2800吨 提高运能保障 [3] - 动态调整货运运价 优化货场装卸组织 提高装卸速度并降低物流成本 [3] - 协调中老海关优化通关流程延长工作时间 实施快速查验大幅压缩货物在途时间 [3] 国际物流通道拓展 - 协调中老泰马四国铁路部门协商解决跨国运输堵点问题 [3] - 将尽快开行中老泰马国际专列 进一步拓展国际物流通道 [3]
沈阳辽中区首列中俄国际班列启程
央广网· 2025-05-07 09:03
4月28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首列从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沈金"铁路近海场站始 发,开往俄罗斯莫斯科的国际班列正式发车。该班列装载150吨国产乙丙橡胶,标志着辽中区继国际公 路运输TIR沈阳集结中心后,成功开辟又一条"安全、绿色、快捷、高效、经济"的运输新通道,为辽宁 对外开放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据悉,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配套功能区,已接入国家铁路运输管理系 统(TMIS),今年3月开通国内铁路及"铁海联运"业务;此次国际班列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公路+铁 路"双通道立体化物流网络,助力近海场站成为沈阳都市圈的物流枢纽核心。此次首发的国际班列共搭 载 6个集装箱,货物在沈阳综保区辽中园区完成集货和报关后,从近海站搭乘国际班列,从满洲里口 岸出境,发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批乙丙橡胶,作为班列运输的首批货物,具有标志性意义,彰显了 辽中区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国家邮政局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国家邮政局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 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在首发仪式现场,辽中区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中俄货运铁路国际班列的开通,是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