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3000列
人民网· 2025-08-05 09:00
中越班列新通道开通 - 7月31日满载35柜化工品的中越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途经广西凭祥直达越南胡志明,标志着欧洲-成都-东南亚货运列车通道双向畅通 [1] - 货源来自俄罗斯,通过成都中欧回程班列运抵成都后无缝衔接中越班列出口至越南,形成全铁亚蓉欧新通道 [1] - 该通道为亚欧经贸往来打造了更安全、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1] 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数据 - 2023年1-6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3000列,运输货物超24万标箱,开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1] - 截至7月成都国际班列已连接125个境外城市,新增马德里、贝尔格莱德、杜尚别、丹吉尔等节点城市 [1] - 开通6条核心精品线路:成都—罗兹(11天)、成都—莫斯科(10天)、成都—明斯克(10天)、成都—土耳其—欧洲、杜伊斯堡—成都、成都—万象(3天) [1] 冷链运输业务突破 - "澜湄蓉"鲜果专列将泰国榴莲、山竹等生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至8天直达成都 [2] - 生鲜产品损耗率从传统海运的15%降至3%以内 [2] - 2023年1-6月冷链产品累计发运343柜,支撑成都成为西部最大东南亚水果集散中心 [2] 海关政策与服务创新 - 青白江海关通过"关长接待日""关长送政策上门"等形式强化政策宣讲 [2] - 实施"先查验后装运""铁路快速通关"等改革创新举措 [2] - 与口岸海关加强协作配合,为班列加速提供新动能 [2]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中欧班列(成渝)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关注,推动成渝地区与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2] - 协同打造"中间走廊成渝中心"、推动盐田港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内陆港"、建立"土耳其—成都码头"等项目 [2] - 促进国际贸易项目平稳落地及供应链通道稳定畅通 [2]
中国东盟新贸易通道涌现,亟待物流制造业产能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0:10
全球物流体系变革 - 全球经济全球化关键节点背后往往伴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深层次变革 [1] - 传统物流通道面临严峻挑战,公司正加速建设新型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 [1] - 今年前五个月国内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出口增长7.2%,进口下降3.8% [1] - 5月单月出口增长6.3%,以美元计价商品增速环比减缓至4.8% [1] - 东盟跃升为公司最大贸易伙伴,外贸占比高达16.8% [1] 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 - 中国凭借完整供应链和中间品优势保持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 [1] - 东盟成为公司产业全球分工合作新落脚点,中间品贸易物流能力亟需补齐短板 [1] - 亚洲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FDI主要流入目的地,占比约四成,其中中国占40%,东盟占30% [2] - 越南成为中国在东盟第二大外贸市场,中资企业在越投资占据主导 [2]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 [3] - 中国与东盟在电子、服装、汽车等领域形成紧密产业与贸易合作 [3] 东盟产业转移阶段 - 东盟产业转移价值导向从劳动力、土地成本导向转变为关税导向 [2] - 2007年前东南亚吸引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2] - 2008年至2018年越南等国家加入WTO,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吸引电子制造业本地建厂 [2] - 当前电子组装、电子制造、汽车光伏等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布局 [2] 物流与罐箱行业发展 - 越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领跑全球,突破2100万标准箱 [4][5] - 中国罐箱企业探索在东南亚布局罐箱产能 [4] - 欧洲大型化工企业如巴斯夫、壳牌加快向中国、东南亚转移产能 [5] - 2024年公司罐箱生产4万台,占全球产量95%,中集环科市场份额全球首位 [6] - 罐箱行业发展重心加快向亚洲转移,国际罐箱运营及租赁企业向亚洲新兴市场集聚 [6] 新兴物流通道建设 - 公司加快推动物流通道多元化发展,加速建设新型国际物流通道 [7]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快速扩容提速,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行 [7] -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25倍以上 [7] - 中吉乌铁路、中蒙俄跨境铁路不断完善,中伊铁路班列开辟新通道格局 [7] - 新兴物流通道以铁路网构建的大陆桥为主,改变传统海运贸易格局 [7]
沈阳辽中区首列中俄国际班列启程
央广网· 2025-05-07 09:03
国际班列开通 - 首列从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沈金"铁路近海场站始发的国际班列正式发车,装载150吨国产乙丙橡胶开往俄罗斯莫斯科 [1] - 该班列标志着辽中区成功开辟又一条"安全、绿色、快捷、高效、经济"的运输新通道,为辽宁对外开放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1] - 班列共搭载6个集装箱,货物在沈阳综保区辽中园区完成集货和报关后,从近海站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 [2] 物流网络建设 - 中俄货运铁路国际班列的开通实现了"公路+铁路"双通道突破,进一步完善了立体化物流网络 [1] - 近海场站已接入国家铁路运输管理系统(TMIS),今年3月开通国内铁路及"铁海联运"业务 [2] - 此次国际班列开通助力近海场站成为沈阳都市圈的物流枢纽核心 [2] 区域发展意义 - 班列开通是辽中深化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1] - 辽中区此前已获批IRU认证,成为全国第4家、东北首家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 [1] - 该举措标志着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实现重大突破,为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注入新动能 [1] 货物运输特点 - 首批运输的乙丙橡胶具有标志性意义,彰显了辽中区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2] - 班列采用"公路+铁路"双通道模式,具有安全、绿色、快捷、高效、经济的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