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橡胶

搜索文档
【石油化工】坚守长期主义之十一:广西石化全面建成,中国石油高端新材料转型加速——行业周报第412期(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0 22:03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 -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建成,总投资305亿元,包括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裂解等14套化工装置和200万吨/年柴油吸附脱芳等2套炼油装置 [2] - 项目推动广西石化从"燃料型"炼厂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型"炼厂转变,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 [2] - 项目进入联动试车阶段,建成后将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市场需求 [2] 中国石油新材料业务发展 - 中国石油将新材料业务提升到与炼油、基础化工业务同等重要的主营业务地位,成立(新)材料事业部 [3] - 公司成立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日本新材料研究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取得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尼龙66合成等多项研发成果 [3] - 2024年化工新材料产量204.5万吨,同比增长49.3%,连续三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4] 新材料产品与市场地位 - 中国石油形成ABS、丁腈橡胶、溶聚丁苯橡胶、乙丙橡胶、α-烯烃、PETG等一批"巨人"产品 [4] - 2024年石蜡产量全球第一,国内产量占比超过85%,低硫石油焦国内市场份额达53% [4] - 优等电极焦生产位居全球前列、国内第一 [4] 新材料产能建设与基地布局 - 中国石油打造独山子、兰州、吉林、辽阳、蓝海五大新材料基地 [5] - 蓝海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01亿元,主要产品包括10万吨/年POE、5万吨/年乙丙橡胶等 [5] - 项目同步建设蓝海(南通)中试基地,优先启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高纯电子化学品示范项目 [5]
重塑产业链格局 吉林石化让国产乙丙橡胶迈进高端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4 06:02
公司技术突破 - 吉林石化成功研发国产乙丙橡胶催化剂,打破国内依赖进口催化剂的局面,产品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且价格更具优势 [1] - 公司采用"产销研用"一体化协同攻关机制,通过3年时间解决56个关键性问题,制定102项风险消减措施,最终形成工业化生产试验方案 [3] - 2024年4月国产新型钒催化剂首次工业化试验成功生产50余吨合格品,2025年2月第二次试验生产出高ENB三元乙丙橡胶,质量显著提升 [4] 市场拓展成果 - 公司产品成功进入车用海绵条等高端市场,下游8家头部企业试用后,一家车用密封条龙头企业已达成采购协议 [5] - 吉林石化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国产催化剂生产三元乙丙橡胶的企业,重塑乙丙橡胶产业链格局 [4][6] - 下游客户明确表示支持国产产品,认为公司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垄断 [5] 研发合作过程 - 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深度合作,2021-2023年间进行20余次技术交流,开展数百次小试实验 [3] - 研发团队重点论证国产催化剂与生产线的适配性和安全性,耗时1年完成论证工作 [2] - 技术团队创新性解决脂肪醇去除等工业化难题,确保催化剂不影响聚合反应 [3] 行业地位优势 - 吉林石化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二元、三元乙丙橡胶生产能力的企业,产量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2] - 公司通过催化剂国产化实现技术自立,彰显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实力 [6] - 产品成功叩开高端市场,改变国外产品垄断格局,为行业提供新选择 [5][6]
国产乙丙橡胶技术突破记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0:15
公司技术突破 - 吉林石化成功研发国产乙丙橡胶催化剂,打破进口依赖,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相当且价格更具优势 [1][3] - 国产新型钒催化剂在2024年4月首次工业化试验中稳定运行60小时,生产50余吨合格产品,2025年2月第二次试验产出高质量三元乙丙橡胶 [3] - 团队解决56项关键技术难题,制定102项风险消减措施,形成工业化生产试验方案 [3] 研发历程 - 2020年底商务部反倾销调查后,公司启动国产催化剂研发,联合吉林石化研究院筛选国内科研成果 [2] - 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经过20余次技术交流和数百次小试实验,历时3年完成技术攻关 [3] - 研发原则为"现有装置不大改、产品质量能提升",适配性和安全性论证耗时1年 [2] 市场拓展 - 产品成功打入车用海绵条、密封条等高端市场,8家头部企业同意试用 [4] - 车用密封条龙头企业率先认可并签订采购协议,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局面 [5] - 公司采用"产销研用"一体化机制,联合销售公司主动推广新产品 [4] 行业影响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国产催化剂生产三元乙丙橡胶的企业 [3] - 技术突破重塑乙丙橡胶产业链格局,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5] - 作为国内唯一同时具备二元、三元乙丙橡胶生产能力的企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
沈阳辽中区首列中俄国际班列启程
央广网· 2025-05-07 09:03
国际班列开通 - 首列从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沈金"铁路近海场站始发的国际班列正式发车,装载150吨国产乙丙橡胶开往俄罗斯莫斯科 [1] - 该班列标志着辽中区成功开辟又一条"安全、绿色、快捷、高效、经济"的运输新通道,为辽宁对外开放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1] - 班列共搭载6个集装箱,货物在沈阳综保区辽中园区完成集货和报关后,从近海站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 [2] 物流网络建设 - 中俄货运铁路国际班列的开通实现了"公路+铁路"双通道突破,进一步完善了立体化物流网络 [1] - 近海场站已接入国家铁路运输管理系统(TMIS),今年3月开通国内铁路及"铁海联运"业务 [2] - 此次国际班列开通助力近海场站成为沈阳都市圈的物流枢纽核心 [2] 区域发展意义 - 班列开通是辽中深化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1] - 辽中区此前已获批IRU认证,成为全国第4家、东北首家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 [1] - 该举措标志着中俄经贸合作产业园实现重大突破,为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注入新动能 [1] 货物运输特点 - 首批运输的乙丙橡胶具有标志性意义,彰显了辽中区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2] - 班列采用"公路+铁路"双通道模式,具有安全、绿色、快捷、高效、经济的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