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财政收支
icon
搜索文档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03 23:15
2025.07. 03 本文字数:1659,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 一财经 陈益刊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发债加速。 根据财政部及中国债券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 57%。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比较快,这体现了在复杂内外形 势之下,地方政府加快发债筹资,投向重大项目等建设,从而比较好地支持经济稳步增长。 地方政府债券按用途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新增债券是新发行的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 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等的建设。再融资债券则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属 于"借新还旧"。 根据财政部及中国债券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地方发行的近5.5万亿元政府债券中,新增债券发行规模 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3%。 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一半以上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都用来"借新还旧",偿还旧债。 温来成分析称,今年上半年再融资债券发行速度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2万亿元用于置 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债券,大多数在上半年完成发行,从而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延 ...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0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结构 - 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45% [1][2] - 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1][2] 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1] - 再融资债券中2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2] - 新增专项债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8%,交通领域19%,土地储备11%,农林水利5%,医疗卫生近5% [3][9] 区域发行特点 - 江苏省发债规模居全国首位约5500亿元,山东、广东、四川均超3000亿元 [9] - 江苏和山东获得较大额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 [9] - 专项债被允许投向土地储备项目,地方明显加大该领域投入 [9] 债券发行条件变化 - 1-5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6.4年,比2024年全年高出2年 [9] - 1-5月平均发行利率1.95%,明显低于去年全年水平2.29% [9]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2475亿元,控制在限额内 [9] 未来政策导向 - 财政部表态将尽早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 [10] - 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会加快发行以实现实物工作量 [10] - 政策着力支持"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等 [10]
17省披露前5月财政数据
第一财经· 2025-06-30 20:59
2025.06. 30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本文字数:218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近期部分省份相继披露2025年前5月财政收支情况,由此可以一窥地方财政运行情况。 第一财经根据各省份财政部门披露数据梳理发现,截至6月底已有江苏、北京等17个省份公开了当地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7个省份中前5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的有15个省份,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吉林省。 根据吉林省财政厅数据,今年前5个月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2亿元,增长15%。这一增速远高 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0.3%)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平均增速(1.9%)。 在去年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10%)背景下,今年吉林财政收入为何仍能保持两位数高增速? 关键原因是吉林加大了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带动了收入增长。 根据吉林省财政厅数据,今年前5个月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 30.6%,这主要是各市县为提升自主财力,加快资源资产盘活进程,使得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源 (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6.1亿元)同比增长104.6%。另外,吉林前5个月全省税收收入 (319.1亿元)同比增长5.4%, ...
多地严管专项债挪用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4:21
专项债资金管理趋严 - 2025年上半年多个省份加强专项债资金管理 财政部监管局将其列为重点 要求项目需具备招标公告 中标通知书 施工合同及土地使用证等完整材料方可发行[1][2] - 江苏省监管局2025年3月提出三大核查重点:资金使用合规性 项目真实性 支出进度合理性 严禁挪用 虚假申报等行为[2] - 专项债审批流程收紧 项目需满足开工条件才能获得资金 旨在防止套取资金并推动有效投资[3][5] 违规挪用现象频发 - 审计署2023年报告显示522个项目中有279亿元债券资金闲置或被挪用 吉林省3市县挪用18.34亿元用于"三保"等支出[6][7] - 地方政府通过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腾挪资金 东部某地将1亿元专项债资金通过城投公司转移至财政[8][9] - 西部某县因财政收入下降50% 将污水处理厂专项债资金挪用至紧急项目 违反专款专用规定[12] 基建投资持续发力 - 2025年前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 同比增加3.58万亿元 基建投资增速5.8% 水利/航运/航空领域增速达30.7%/26.9%/13.9%[10] - 债券融资增长叠加监管强化 推动资金向基建 民生等领域集中 预计提升投资拉动效应[10]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 1-4月全国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4% 税收收入下降2.1% 某地财政缺口达60% 部分县区仅能维持基本工资支出[11][12] - 县级财政普遍存在专项债挪用现象 主要用于"三保"或平台公司偿债 6月底偿债高峰期资金压力突出[13]
多地严管专项债
经济观察网· 2025-05-24 12:28
专项债管理趋严 - 多个省份2025年上半年提出加强专项债资金管理 财政部将专项债使用核查作为监管重点 重点关注资金挪用 项目虚假申报 支出进度等问题 [1] - 专项债申请门槛提高 需提供招标公告 中标通知书 施工合同 国有土地使用证等完整材料 仅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不能满足要求 [1][3] - 省级财政部门设立专项债券资金财政专户 实行穿透式监测 要求项目单位定期填报资金使用 建设进度 运营收益等全流程信息 [3] 资金挪用现象与监管漏洞 - 审计发现2023年522个专项债项目中279亿元资金被闲置或挪用 吉林3市县挪用18亿元用于"三保"和偿债 [5] - 地方政府通过国企/城投上缴利润方式腾挪专项债资金 东部地区存在将资金用于义务教育 景观工程等负面清单项目案例 [4][6] - 专项债挪用处罚力度不足 审计发现问题后通常仅要求整改 未追责 因"三保"支出缺口压力大于违规风险 [6][8] 基建投资与经济拉动效应 - 2025年前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 同比增加3.58万亿元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 水利 航运等领域增速超26% [6] - 专项债资金向基建 民生 城市更新集中 预计将提升投资效率 1-4月基建投资对总投资的贡献率达32.6% [6][7]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 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4% 税收收入下降2.1% 西部某县月收入从2亿元降至1亿元 仅能覆盖工资支出 [8][9] - 县级财政收支缺口达60% 专项债常被拆借用于平台公司季度还本 6月/12月末偿债高峰期资金压力突出 [9][10] - 研究者建议加强转移支付及时性 缓解基层"三保"压力 避免专项债被动挪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