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搜索文档
上半年房产税逆势增长12%
第一财经· 2025-08-08 11:07
2025.08. 08 本文字数:1511,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益刊 在楼市低迷之下,房产税收入却逆势增长。 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产税收入2618亿元,同比增长12%。这一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全国税收收入增速(-1.2%),也高于同期 与房地产关联密切的契税(-14.8%)和土地增值税收入(-17.6%)增速。 房产税于1986年开征,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一定比例的税,目前除了重庆和上海外,不对 个人自用住宅征税。为何上半年房产税逆势增长? 一些地方财政部门给出解释,主要是征管强化导致增收。 福建省财政厅近日公布的《2025 年上半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称,当地上半年房产税 73.69 亿元,增长 13.7%,主要是税务部门加大部分领域 房产税征缴力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近期公布的《关于2025年上半年自治区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房产税累计完成 40.6 亿元,同比增长 17.9%,主要是各级税务部门加大税收收入组织力度。 吉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涉房涉土税收收入97.4亿元(房产税、 ...
上半年房产税逆势增长12%,征管强化是重要因素
第一财经· 2025-08-08 10:40
房产税收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产税收入2618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速(-1.2%)及契税(-14.8%)、土地增值税(-17.6%)增速 [2] - 房产税收入规模首次超过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成为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收入规模最大的税种 [1][5] - 地方层面表现:福建省上半年房产税73.69亿元(增长13.7%),新疆40.6亿元(增长17.9%),吉林省涉房涉土税收97.4亿元(增长16%) [2][3] 房产税增长驱动因素 - 征管强化是主要增收原因,包括税务部门加大征缴力度和补缴税金等措施 [2][3] - 数字化管理提升征管效率,如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税务局通过"三位一体"数字化管理实现房土两税26.19亿元(增长36.42%),补征税款2.31亿元 [4] 房地产相关税收结构变化 - 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合计收入10016亿元较2021年峰值(14324亿元)下降约30%,2025年上半年合计4903亿元同比下降16% [5] - 房产税自2021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与契税、土地增值税形成反差 [5] 地方财政收支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6977亿元(增长1.6%),支出121357亿元(增长2.6%) [5] -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7269亿元(下降3.2%),支出39965亿元(增长15.1%) [6]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7-03 23:15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达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新增债券发行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再融资债券发行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 [1] - 再融资债券占比过半,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隐性债务 [1][2] 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新增债券资金投向重大项目及民生项目,专项债中2.2万亿元为新增专项债(同比增长45%) [2] - 专项债投向放宽,部分用于化解隐性债务及拖欠企业账款,其余投向项目 [2] - 项目投向分布: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8%)、交通(19%)、土地储备(11%)、农林水利(5%)、医疗卫生(5%)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投入力度加大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3] 区域发行规模排名 - 江苏省发债规模居首(约5500亿元),山东、广东、四川均超3000亿元 [3] - 湖北、北京、浙江、安徽、河北发债规模超2000亿元,湖南接近2000亿元 [3] - 江苏、山东、广东因经济发达及隐性债务置换需求,发债总额持续领先 [3] 债券期限与利率变化 - 2025年1-5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6.4年,较2024年延长2年 [4] - 平均发行利率1.95%,较2024年(2.29%)显著下降,降低融资成本 [4] 债务风险与政策动向 - 截至2025年5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25万亿元,低于限额57.99万亿元 [4] - 财政部计划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专项债发行,推动"两重""两新"工作 [4] - 三季度专项债或加速发行以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四季度预留政策空间 [4]
上半年地方发债超5万亿元,这些资金投向了哪里|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7-03 20:06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与结构 - 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5.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1] - 新增债券发行规模约2.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约2.2万亿元,同比增长45% [1][2] - 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金或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1][2] 债券资金用途分析 - 新增债券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1] - 再融资债券中2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2] - 新增专项债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28%,交通领域19%,土地储备11%,农林水利5%,医疗卫生近5% [3][9] 区域发行特点 - 江苏省发债规模居全国首位约5500亿元,山东、广东、四川均超3000亿元 [9] - 江苏和山东获得较大额度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债券 [9] - 专项债被允许投向土地储备项目,地方明显加大该领域投入 [9] 债券发行条件变化 - 1-5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6.4年,比2024年全年高出2年 [9] - 1-5月平均发行利率1.95%,明显低于去年全年水平2.29% [9]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12475亿元,控制在限额内 [9] 未来政策导向 - 财政部表态将尽早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券 [10] - 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会加快发行以实现实物工作量 [10] - 政策着力支持"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