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交通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怎么看这三个“1亿”(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22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 中国城市交通日均客运量达3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1亿人次、公交1亿人次、出租车/网约车1亿人次,体现系统韧性与活力 [1] - 多元化交通网络显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跨城"一日千里"与城内高效通勤,工作生活半径大幅扩展 [1] - 公交系统规模庞大,全国城市公交线路近8万条、总长度超170万公里,成为普惠性出行基础设施 [1] 交通网络优化方向 - 公交运营需科学论证站点设置、车辆调配等细节,动态调整线路(如夜班公交因网约车普及需重新定位)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1] - 北京地铁网络已形成29条线路的"地下大动脉",与城市经济协同发展,公共交通串联热门景点形成"交通+文旅"消费闭环 [2] - 出行需求升级推动服务精细化,需开发直达地铁、就医送学等精准服务,以及景区通游专线、换乘接驳等旅游配套 [2] 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效应 - 高效交通网络直接赋能城市经济,北京案例显示地铁系统与经济活动"同频共振",文旅消费获新动能 [2] - 城市交通规划合理性影响整体形象,需从"满足基础出行"向"提升体验品质"转型,通过"小处方"式微创新优化服务颗粒度 [2] - 交通网络密度与城市活力正相关,"幸福出行网"的完善将增强城市运行效率与人文温度 [2]
业界人士研讨城市共享电单车治理与发展
快讯· 2025-07-16 16:29
共享电单车行业现状 - 共享电单车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1] - 全社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5亿辆 [1] - 全国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的城市超过300个 [1] - 全国共享电单车投放数量超过1500万辆 [1] 共享电单车优势 - 共享电单车在车辆合规、充电安全、秩序维护等方面优于私人电动自行车 [1] - 共享电单车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绿色出行需求 [1] 行业发展建议 - 各地应综合分析居民出行特征以科学确定共享电单车投放规模 [1] -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1]
聊城火车站网约车专用上客点启用
齐鲁晚报· 2025-06-30 05:11
聊城火车站网约车专用上客点启用 - 聊城火车站网约车专用上客点正式投入使用 标志着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和市民游客出行体验优化迈出重要一步 [2] - 交通运输执法监察支队联合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定点上客 科技赋能 严管严查"组合拳推进网约车运营秩序规范化 [2] - 该举措实现乘客出行效率与交通秩序双提升 为城市窗口形象升级注入新动能 [2] 科学规划布局措施 - 在火车站出站口南侧划定网约车专用通道及上客点 加装隔离护栏 地面导向标线 智能道闸系统及可视化指示牌等基础设施 [3] - 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将该点位设为火车站区域唯一上客点 乘客下单时系统自动提示前往指定点位乘车 [3] - 司机端通过后台技术限定仅可在该点位完成接客 从源头上杜绝"人车乱行"现象 [3] 科技管理手段应用 - 引入"电子围栏"科技手段 将火车站广场 站前街等核心区域划定为接单信号屏蔽区 [4] - 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接单功能 避免网约车集中候客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 [4] - 引导网约车接单后至专用上客点有序候客 实现从"人工巡查"到"技术管控"的升级 [5] 执法监管强化行动 - 启动"网约车合规经营提升攻坚"等专项行动 打击非法营运 拒载议价等行业顽疾 [6] - 采用常态化巡查 错时错峰执法 多部门联合整治及"召回式"处罚机制 [6] - 在火车站周边张贴行为禁令 向乘客发放包含投诉举报电话的监督卡 构建"政府严管+群众监督"共治格局 [6] 实施成效展示 - 火车站区域交通秩序得到极大改善 非法营运现象有效治理 [7] - 专用上客点距出站口仅50米 乘客可通过清晰引导标识在几分钟内完成铁路与网约车的流畅接驳 [7] - 同步优化出租车待客区排队通道及落客平台护栏设施 完善枢纽安全防护体系 [7] - "出站即见引导标识 乘车流程清晰快捷"成为乘客普遍评价 [7]
海口龙昆南立交匝道完善工程项目启动续建
海南日报· 2025-06-20 09:06
项目背景与现状 - 海口龙昆南立交匝道完善工程项目已启动续建,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交通堵点问题[1][2] - 海秀快速路建成后一直无法实现从龙昆南路北上的交通连接,成为市民出行痛点[2] - 2022年5月项目开工后,部分匝道已建成通车,但龙昆南通往海秀快速路的通道因征拆问题于2023年12月停工[2] 工程进展 - 目前正在进行老旧房屋拆除工作,整体拆除已进入尾声[2][3] - 项目团队已完成地下管线全面摸排与迁改,消除施工阻碍[3] - 当前开展桩基孔位管线探挖工作,后续将推进桥梁桩基、下部结构、现浇箱梁等施工环节[3] - 施工高峰期单日投入人数预计达150人,采用多作业面平行作业提升效率[3] 政府协调与规划 - 龙华区政府在市政府协调下积极对接被征收人,推动征拆工作突破[3] - 项目运用科学方法倒排工期,已制定详细施工进度计划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3] 项目影响 - 建成后将实现龙昆南立交全互通功能,提升龙昆路与海秀快速路交通转换效率[4] - 预计显著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增强交通便捷性与城市品质[2][4]
通讯|中企助力几内亚首都打通交通堵点
新华网· 2025-05-18 13:42
项目概况 - 中国电建承建的邦贝德立交桥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市中心王子大道与T2公路交汇处,是该国首座现代化三层立交桥,预计5月底全面通车[1] - 立交桥由上跨桥梁、地面环岛和下穿通道组成,将同步解决进出城、跨区域和机场快速通行三大交通难题[1] 交通改善效果 - 项目所在地原为城市交通"堵点",日均车流量超出设计容量三倍,早晚高峰拥堵尤为严重[1] - 通车后预计大幅缩短通行时间,市民反映原先需2小时的路程将显著改善[1] - 立交桥被当地医生评价为城市发展"加速器",替代了原先需绕行半小时渡船的方案[1] 社会影响与意义 - 本地雇员办公室主任称该项目是几内亚国家历史性工程,希望未来引进更多中国优质项目[1] - 市民自发维护施工秩序、提前熟悉新路线,反映出对项目的积极期待[2] - 项目为非洲国家城市道路改扩建及交通治理提供了立体化解决方案的实践样本[2] 工程建设特点 - 项目团队通过前期勘测精准定位交通痛点,采用三层立体结构设计[1] - 桥体采用黄白色外观设计,成为科纳克里城市天际线的新地标[1][2]
“电鸡围城”,为什么只有广州苦不堪言?
城市财经· 2025-02-28 11:53
电动自行车在广州的现状与挑战 - 广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已达540万辆,并以每天4000辆、每月10万辆的速度增长 [4] - 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685万人次,是常规公交的2.4倍 [4] - 2021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12万宗,2022年160万宗,2023年同比上升63% [15] - 电动自行车相关事故占医院创伤骨科患者60%-80%,严重车祸伤中65%与电动自行车有关 [15] 电动自行车泛滥的原因 - 广州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32%,远低于北京95%和上海90% [20] - 84%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不足2.5米,不符合国家标准 [20] - 电动自行车平均出行距离4.4公里,平均速度12.3公里/小时,比常规公交快 [22] - 广州地铁客流强度长期居首,2/3居民周边800米无轨交站点 [22] - 广州注册外卖骑手约20万人,每日活跃骑手12万人 [22] 治理措施与效果 - 2021年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2024年上牌量达540万辆 [26] - 2024年出台"史上最严"管理规定:限速15公里/小时,三次违规可扣车 [28] - 截至2023年底,全市非机动车道里程超2900公里,停放区容量超70万辆 [28] - 拟将2025-2028年共享单车规模定为30-48万辆,较前期减少17万辆 [29] 其他城市的治理经验 - 南宁电动车保有量430万辆,设有专用高架桥和隧道,实施"蓄水式"放行模式 [32][34] - 上海电动车保有量1200万辆,实施全链条监管,对外卖骑手实行专用车牌管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