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
搜索文档
未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将重点盘活优化存量空间
央广网· 2025-10-11 11:24
政策核心 - 自然资源部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明确存量空间盘活优化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重要任务 [1] - 政策背景是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导向从大拆大建转向高效利用现有土地 [1] - 该《指南》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首个聚焦存量盘活的技术标准,为地方提供原则遵循和具体技术指导 [1] 规划机制创新 - 提出在编制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时应进行分层编制和动态编制 [1] - 分层编制先设立底线要求和整体方向,再根据大方向确定具体要求 [1] - 动态编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盘活城市存量空间增加操作弹性 [1] - 新机制旨在统筹刚性与弹性,平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应对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项目面广点散、推动周期长的特点 [1]
盘活城市存量空间大有可为
经济日报· 2025-09-24 06:15
政策背景与意义 - 自然资源部审议通过《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填补了存量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标准的空白 [1] -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7%,城镇开发边界内70%以上是存量空间 [1]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内容涵盖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旧城镇改造、旧厂房改造、旧村改造等 [1] 政策核心内容与机制创新 - 《指南》强化了规划目标分层有效传导机制,建立逐级传导、层层统筹的机制,使项目生成与实施更符合规划意图 [2] - 政策实行动态编制,以应对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项目面广点散、推动周期长的特点 [2] - 建立了分类修改详细规划的动态维护机制,明确各类调整适用情形,并将成果纳入“一张图”系统,实现审批结果的协同与实时更新 [2] 未来发展方向与影响 - 未来存量空间盘活优化将从城市范围拓展至国土空间全域范围,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各类空间资源 [1]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本质是城市空间、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构,需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整体协同转型 [1] - 上海将城市更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单元规划、详细规划三级规划中明确更新要求 [2]
自然资源部: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9:07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自然资源部审议通过《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 旨在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功能完善、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 重点涵盖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及旧城改造等实践[1] -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7% 城镇开发边界内存量空间占比超过70% 存量盘活涉及空间权利再分配和经济结构重构[1] - 政策范围将从城市扩展至国土空间全域 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统筹城乡空间资源并激活空间潜能[1] 地方实践案例 - 上海市通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存量盘活要求 广州市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城市更新 北京市建立全域覆盖体系并实施编管一体机制[2] - 北京市城镇化率达88% 已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将3563平方公里用地划分为1371个规划街区 分阶段深化空间资源匹配[3] - 北京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发布存量地区控规编制通知 推动超大城市发展方式转型[2][3]
前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3万亿元;万科宣布撤销所有区域公司|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6:16
土地财政收入与市场动态 - 前8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449亿元同比下降1.4%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9263亿元同比下降4.7% 反映地方财政面临土地市场调整压力[1] -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0.6%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3516亿元同比下降1.6% 显示中央与地方财政表现分化[1] 城镇化发展与空间规划 - 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7% 城镇开发边界内存量空间占比超70% 推动存量空间盘活优化从城市向国土空间全域范围拓展[2] - 自然资源部审议通过《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 旨在统筹城乡空间资源激活空间潜能 促进多元价值再生与绿色低碳发展[2] 房地产企业战略调整 - 南国置业以1元价格转让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务相关资产与负债 涉及17项股权资产及133.57亿元债务 旨在剥离亏损业务转型轻资产城市运营[3] - 碧桂园拟与投资者协商新偿付方案 7只债券自2025年9月19日起停牌 或为缓解资金压力优化债务结构[4] 行业组织架构变革 - 万科实施组织架构调整 取消区域公司层级 由三级管理变为二级管理 设立16个城市公司由集团直管[5] - 集团总部下设物业 商业与酒店 长租公寓 物流等8个事业部 聚焦经营性业务板块 提升管理效率应对行业竞争[5]
自然资源部: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7% 城镇开发边界内70%以上是存量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2:57
政策发布与背景 - 自然资源部审议通过《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1] - 政策制定背景为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7%,城镇开发边界内70%以上是存量空间[1]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涵盖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旧城镇改造等多项实践[1] 政策核心定义与特征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本质是城市空间、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1] - 相较于增量扩张,其具有权利关系复杂、实施主体多元等新特征[1] - 该活动不仅是空间利用形式的改变,更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构[1] 未来发展方向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将从城市范围拓展至国土空间全域范围[1] - 未来将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各类空间资源以激活空间潜能[1] - 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是针对城市既有建成区的存量空间进行盘活优化[2] 地方实践案例 - 上海市在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存量盘活要求,统筹规划编制与实施[2] - 广州市将底线思维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2] - 北京市形成全域覆盖体系,构建时空统筹、编管一体的实施管理机制[2] 北京具体规划与改革 - 北京城镇化率达88%,发展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3] - 北京将城镇地区约3563平方公里用地划分为1371个规划街区[3] - 改革思路是在空间维度以街区为单元,在时间维度分阶段深化规划到地块[3]
城市空间步入存量时代,多地规划指南成“转型罗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9:56
政策发布与核心内涵 - 自然资源部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旨在指导城市内部存量空间的盘活优化[1] - 存量空间盘活优化的内涵包括闲置土地处置、低效用地再开发、旧城镇改造及历史文化保护活化利用等多种实践[1] - 该工作的本质是城市空间、权力与利益的再分配,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构,较增量扩张权利关系更复杂、实施主体更多元[1] 规划机制与方法创新 - 《指南》强化了规划目标分层有效传导机制,建立了分类修改详细规划的动态维护机制[1] - 北京市将城镇地区约3563平方公里用地划分为1371个规划街区,在时间维度分阶段深化规划[1] - 上海市创新采用由责任规划师、建筑师、评估师组成的“三师”专业团队工作机制,在外滩更新单元中分别负责定位规划、方案设计和经济效益测算[2] 地方实践与具体成效 - 广州市出台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地方性法规,推动15年未解决的冼村旧改成功依法动迁[2] - 泉州市处置历史围填海1.39万亩,恢复海岸线9.81公里,有效改变用地布局“小散杂”状况[3] - 各城市立足自身特点进行规划,如武汉发挥“百湖之城”特色,湖州打造环城绿道,泸州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