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土空间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城投债投资框架之二:长期定价看什么
民生证券· 2025-08-04 13:21
核心观点 - 城投债长期定价策略的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实力、省市竞争力,具体体现为"区域级&省级重大战略"、中央支持力度及《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和市域副中心定位 [2][12] - 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集群实力是城投平台基本面的核心要素,需重点考察国家级战略覆盖、领导人视察指示、省级产业规划及国家级开发区指标 [3][13] - 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确立区域发展轴线、强省会辐射圈、省域/市域副中心等空间布局,将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投资方向和城投债价值 [4][23] 区域战略分析 -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覆盖沪苏浙皖全域35.8万平方公里,明确27个中心城市22.5万平方公里为核心发展区 [14] - 湖北省实施"汉襄宜金三角"协同机制,重点发展武汉、襄阳、宜昌及仙桃等百强县市 [19] - 湖南省推进13条重点产业链倍增计划,长沙高新区等6个园区入选全国先进制造百强,贡献全省74.6%规模工业增加值 [20][21] 中央支持维度 - 转移支付、专项债额度(含"自审自发"试点)、特殊再融资债券分配情况反映区域债务化解能力 [22] - 2024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35.94万公顷(同比下降21.1%),其中耕地占用8.57万公顷(降32.3%) [25] 空间规划要素 - 江西省形成南昌-赣州南北发展轴,湖北省构建武汉-襄阳-宜昌东西发展轴 [26][27] - 长沙湘江新区形成"一核三带"辐射格局,覆盖宁乡、益阳、湘潭等周边区域 [28][29] - 省级副中心案例:江西赣州、河南洛阳/南阳;市级副中心案例:太原大盂/阳曲、石家庄"四组团" [30][31] - 跨区域合作范例:浙赣"衢饶"示范区(江山-常山-玉山)、长三角"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 [32][33] 城市发展规律 - 城市扩张遵循"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区县链接带-跨市合作区"的梯度发展路径 [5] - 战略新区的人口净流入和产业集聚将驱动住宅、商业及工业用地需求扩张 [33]
省政府批复《佛山市南海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建湾区智创蓝海 筑岭南活力都会
广州日报· 2025-07-16 16:11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 强化南海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山水人文活力区等职能,建设湾区智创蓝海、岭南活力都会 [1] - 到2035年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形成广佛全域同城样板,全面建成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 - 到2050年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绿色低碳的湾区智创蓝海和岭南活力都会 [1]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城镇空间格局,主中心包括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和广佛湾,副中心包括博爱湖、佛山西站和仙湖片区 [2] -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心城区,面积约222平方公里,形成"三核、两轴、一带、多片"结构,三核包括千灯湖服务核、枢纽新城商务核、三龙湾创新核 [2] - 划定19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控制线和42个工业集聚区,引导产业空间集聚提质 [6] 区域协同发展 - 深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形成大湾区核心极点之一 [3] - 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强化佛山西站作为大湾区西部枢纽门户功能 [3] - 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发展,形成"纵贯南北、一带链接,联动东西、融湾同城"格局,重点建设"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围"先导区等试验区 [4] 产业与创新布局 - 建立"全球科技+港深研发+南海中试、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链网格局,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资源 [3] - 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和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 [7] -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先导区 [7] 生态与土地管控 - 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9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2.8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31.84平方公里以内 [5] - 构筑"一山三江、一环多园"生态安全格局,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6] -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7] 文化与公共服务 - 保护西樵镇、松塘村等历史文化空间,加强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6] - 构建均衡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以15分钟城乡生活圈为基本单元配置民生设施 [6] - 塑造"一山映塘、三江画廊、九脉秀城"的总体城乡景观风貌 [6]
王衍诗主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17次主任会议
广州日报· 2025-07-16 09:41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 - 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将于7月21日至22日召开,会期2天 [2] - 会议将审议表决《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和《广州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 [2][3] - 会议将审议《广州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广州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和《广州市燃气管理条例(草案)》 [3] 政府工作报告审议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审查和批准2025年市级第一次预算调整方案 [3] 专项工作报告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药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市政府关于乡村民宿(酒店)经营办证及管理情况的报告 [3] 法院工作报告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海事法院关于服务支撑广州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关于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广州互联网法院关于服务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3] 其他审议事项 -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3] - 会议将审议和表决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部分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3] - 会议将审议和表决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3]
山东城市观察 | 持续擦亮“大河之上·新城济阳”城市名片 “闻韶圣地”迎来新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6-24 11:45
空间规划与区域定位 - 济阳区将全面对接济南市中心城区 南向对接起步区 北向辐射商河 东向对接滨州 西向联动临邑 打造"大河之上·新城济阳"城市名片 [1] - 济阳区位于京沪发展轴 是济南市主城北门户 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毗邻 全境水绿平原风貌鲜明 [3] - 济阳区将建设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高地 济南沿黄生态赋能发展示范区 济南主城北部产城融合与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区 [5] 产业发展与布局 - 第二产业以食品产业为主导 医药制造 装备制造发展较快 拥有全省首家台湾工业园和淮河以北首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3] - 形成"4+4"现代产业体系 四大主导产业为食品饮料 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 新一代信息技术 四大赋能产业为都市农业 文旅康养 科技服务 现代物流 [8] - 构建"一区两园 一轴双廊"产业空间布局 推进山东济北经济开发区与其他工业园区协同发展 打造跨区域产业合作窗口 [5][8] 区域协同发展 - 南向对接起步区 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基地 发展高时效性高附加值产业 延链补链起步区产业体系 [6] - 东向依托济滨高铁加强与滨州及环渤海湾城市合作 西向与临邑县协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 教育 医疗等领域实现同城化 [8] - 北向建设黄河以北区域性消费中心 增强消费辐射力 与商河经济开发区合作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 [6] 长期发展目标 - 到2050年 济阳区将与济南市中心城区实现全面一体化 形成人居 产业 农业 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8] - 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区 持续提升国土空间竞争力 [5][8]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要素配置加强资源保护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
西安日报· 2025-06-12 11:30
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会议核心要点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1] - 加快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深入推进规划土地联动 严守自然资源底线 [1] - 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1] 科学规划引领 -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刚性管控 完善规划传导实施路径 [2] -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 加快推进详细规划全覆盖 [2] - 抓好"三生"空间有机融合 提高城市宜居性、韧性和智慧水平 [2] 要素配置优化 - 精准保障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 [2] - 盘活利用"五类用地" 探索特大城市有机更新新路径 [2] - 做好土地规划深度融合 [2] 自然资源保护 -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2] - 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2] - 完善城镇开发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详规"一张图" [2] - 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2] 工作机制 - 完善上下协同、横向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2] - 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2]
“体检套餐”上新 城市更新升级(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1 05:59
城市规划体检机制升级 -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包含110项指标 进一步优化了不同尺度和领域的规划实施分析要求 [1] - 深圳通过城市体检发现生态断点问题 建设鲲鹏径一号桥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 [1] - 厦门通过体检发现体育设施不足问题 推动多部门协同规划 2024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43平方米居全国前列 [2] 数字化技术赋能城市体检 - 配套智慧场景工具同步研发 搭建多主体协同的工作平台 实现动态监测和快速响应 [2] - 新技术应用解决数据获取难、协调难等问题 精简填报任务提升工作效率 [2] - 数字化系统将定期体检升级为持续监测 实现问题即时诊断 [2] 城市治理理念转变 - 形成"规划-体检-规划"决策闭环 建立与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 [3] - 新版规程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估列为必选项 关注通勤时间、绿地面积等民生指标 [3] - 治理思维从物理空间转向有机生命体 强调要素流动和系统协同 [3]
巡天再启程 问道向苍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行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侯增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5 11:18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进展 - 天问二号探测器于5月29日成功发射,将执行小行星2016HO3采样及主带彗星311P探测任务[2] - 天问二号任务分为两个阶段:2025-2027年完成小行星伴飞观测采样返回,2028-2035年开展主带彗星观测[5] - 小行星2016HO3是地球准卫星,可能保留太阳系原始信息;彗星311P具有独特物质构成和轨道特征[5] 天问系列任务规划 - 天问三号计划2028年发射,2031年返回火星样品,包括表层和2米深钻取采样,样品不少于500克[6] - 天问四号计划2030年发射,开展木星及木卫四环绕探测,研究其空间结构和演化史[6] - 天问一号已实现火星环绕、着陆与巡视三大目标,祝融号传回大量科学数据[4] 火星科学研究重点 - 天问三号以火星宜居环境演化和潜在生命痕迹探寻为首要目标[8] - 研究聚焦三大主题:生命痕迹探寻、宜居环境演变、地质构造与演化[9][10] - 火星早期环境与地球相似,曾存在液态水和磁场,现大气压不足地球1%[9] 火星采样技术挑战 - 着陆点选择需兼顾科学价值与工程可行性,计划2026年底确定3个备选点[12] - 采用地球"成矿预测"方法,结合AI技术评估着陆区地质、气候、水活动等条件[13] - 采样策略与美国不同,空间范围有限,需精准定位高价值区域[12] 深空探测长远规划 - 后续计划包括金星探测、海卫一探测和火星科研站建设[14] - 行星宜居性研究与地外生命探寻将成为长期科学主线[14] - 比较行星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球宜居性形成与演化[15]
临平、萧山两规划 入选浙江典型案例
每日商报· 2025-05-30 06:21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塘栖镇位于临平区北部,以平原水网地貌为主,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 [1] - 规划采用"多维更新"特色模式,构建"水韵古镇、科创智城、田园栖居"三位一体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1] - 在保护与发展方面,锚固生态底线同时协调历史文化保护和城镇发展关系,联动大运河世界遗产和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1] - 在区域协同方面,明确塘栖镇作为杭州大城北战略支点,提出东部对接城东智造大走廊、西部联通城西科创大走廊、向北与德清构建北部集合城市、向南融入杭州主城的策略 [1] 萧山区浦阳单元详细规划 - 规划聚焦"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系统梳理山水、土地、产业、文化等资源 [2] - 创新"农业+"复合利用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发展空间 [2] - 浦阳单元地处萧山南部,拥有浦阳江、凰桐江、桃花源等山水资源,以及杭金衢高速、G235国道穿境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 [2] 规划实施效果 - 浦阳乡村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实现多村联建与农文旅融合,带动村民共富 [3] - 杭州采用"一镇一策"创新实践,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差异化解题思路 [3] - 典型案例彰显国土空间规划在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发展动能中的关键作用 [3]
在规划中看见“吴越名城·幸福临安”
杭州日报· 2025-05-22 11:19
临安发展规划 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 - 临安定位为杭州六大"辅城"之一 承担疏解主城功能 类似上海松江新城 [6] - 构建"山林环抱 田园镶嵌 一城两圈 魅力轴带"空间格局 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发保护体系 [7] - 四大发展定位:杭州都市新城区 创新策源集聚区 吴越文化魅力区 生态富美示范区 [7] 产业布局与创新驱动 - 划定超2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规模底线 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 [8] - 形成"一个策源地 两个产业副中心 一个主承接平台"产业布局 青山湖创新圈为核心引擎 [8][9] - 2024年腾拓产业空间2345亩 盘活"三块地"6587亩 推动工业上楼和产业高精尖化 [9] - 粤浦科技主体结顶 工创园暾澜南区投用 新增高端产业载体 [9] 交通体系升级 - 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通车 全长31.48千米 促进东西区域协同 [10] - 规划"一横三纵"交通廊道 新增杭临绩高铁 杭徽复线高速 合温高速 [11] - 构建"两高两快四主三次"跨区道路网 强化与杭州主城衔接 [11] 公共服务配套 - 规划新增4所高中 在青山湖科技城等区域补充基础教育设施 [12] - 新建青山湖科技城综合医院 预留多处医疗用地 [12] - 建设青山湖文体中心 艺术活动中心等区级文化设施 [12] - 加密公园绿地网络 实现300米见绿 500米见园标准 [13] 城乡协同发展 - 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7宗30.4亩 成交金额1841万元 [17] - 天目未来谷项目划定475亩开发边界 带动农创客和民宿发展 [16] - 探索集体土地入市 通过多田套合等路径优化乡村资源配置 [16] 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 - 落实64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 打造生态富美示范区 [15] - 建设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 保护净土寺遗址等历史遗存 [14]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积极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快讯· 2025-05-20 10:22
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更新 - 自然资源部强调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 加强对专项规划的指导和底线约束 [1] - 协同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支持各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1] - 指导落实总体规划的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依法依规做好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1] - 健全定期体检制度 实施5年一次评估机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