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土空间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国土空间智慧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和遥感测绘领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会扫描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5 11:18
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会概况 - 会议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召开,聚焦国土空间规划、遥感测绘领域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和最新科技进展 [1] - 39家创新平台代表和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包括自然资源部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 [1] - 主题包括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地球陆表系统演化与人地关系和谐调控、遥感测绘科技 [1] AI与地理空间技术应用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展示AI在城市空间治理、规划辅助决策和服务公众需求中的重要作用 [3] -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提出地理空间大模型技术,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由"数据孤岛"向"智能集成"转变 [3] - 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探讨交通基础设施对空间格局优化的支撑作用,分享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一体化布局研究成果 [3]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进展 - 南京大学实验室构建碳空间管控技术体系,将碳效应评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 [5] - 天津大学创新中心提出基于"海—岸—内陆"三级空间单元的陆海统筹规划方法,以天津都市圈为例实现港口群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5] -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整合城市三维实景、物联网感知和时空大数据等多维信息 [6] 遥感测绘科技创新 -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使高分七号卫星无控制定位平面精度提升至亚米级 [10] - 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建立"空—天—地—井"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将形变监测精度提升至毫米级 [11] -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研发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智能感知与分析,应用于交通优化、环境监测等场景 [11] 海洋与生态监测技术 - 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攻关研制走航式海洋碳通量监测平台、水下无人机等装备,填补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空白 [11]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红树林生物量回归模型,实现物种盖度的精准分析 [12] -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实验室创新构建海岸带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发海岸带空间冲突诊断模型和利用兼容性评价方法 [6] 数字化与智能化治理 -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推动规划决策智能化转型,整合机器学习、空间分析和情景模拟等先进技术 [6] -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实验室创新构建"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的数字治理平台,解决山地城市特有的治理难题 [10] - 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耕地智能监测技术体系,实现耕地资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7][8]
杭州双案例入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典型
杭州日报· 2025-06-04 11:03
国土空间规划创新案例 - 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与萧山区浦阳单元规划入选全省首批"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典型案例,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 [1] - 两份规划凝聚杭州创新智慧,差异化探索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杭州路径" [1] 塘栖镇规划亮点 - 定位"名镇名山名湖一体发展",通过"一带两轴、三区三园"布局串联大运河世界遗产、超山风景名胜区与丁山湖湿地形成生态文旅走廊 [1] - 转向存量空间优化发展模式: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约紧凑" [1] - 构建"15分钟公共生活圈"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居民步行一刻钟可享优质公共服务 [2] - 通过铁路、高速、航运网络一体化布局,向东对接城东智造走廊,向西联动城西科创走廊,架起区域协同发展桥梁 [2] 浦阳单元规划特色 - 以"诗画桃源、活力浦阳"为愿景,打造"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的科创风情镇、桃源人居镇和共富示范镇 [3] - 突破行政边界限制,以镇域为单元编制规划,差异化布局城乡功能 [3] - 创新"农业+"复合用地模式为乡村新业态预留空间,规划实施后8个村庄获评省级和美乡村 [3] 规划实施成效与展望 - 仙家坞农事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乡村振兴动能持续释放 [3] - 未来将完善"县级规划明分类、乡镇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落布局、乡村设计提品质"总体构架,深化全周期管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