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煤城”蹚出新“旅”途
央广网· 2025-06-04 15:17
城市转型战略 - 淮南市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成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典范,打造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1] - 城市探索"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转型思路,将城市风貌转变与历史文脉发掘转化为文旅发展新动能[10] 采煤沉陷区治理 - 春申湖公园由采煤沉陷区改造而成,面积7.16平方公里,原为煤矿开采导致地表沉陷形成的水域[2] - 项目形成六大特色景观分区,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整体风貌,水质治理后达到Ⅲ类水标准[2][4] - 公园引入20余种业态,2024年7月开园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总营收约290万元[4][5] 文旅产业创新 - 八公山区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通过业态创新、科技赋能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6] - 淮南子文化馆利用高科技展现形式提升交互体验,配套研学中心和国学馆形成文化产业链[7] - 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达22.24%,成为文旅经济增长新引擎[7] 特色旅游项目 - 焦岗湖"冰帘洞天"景区结合生态与科技打造沉浸式冰雪体验,展现特殊地质地貌[8][9] - 中沛·御泉湾温泉度假区构建六大功能布局,日接待容量4000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3亿元[10] - 项目入选多项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基地名录,配套商业文化街和水岸娱乐区已投入使用[10]
【榆林】打造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典范
陕西日报· 2025-05-27 06:31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榆林市通过铁腕治污攻坚行动推动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实施蓝天 碧水 净土保卫战 [1] - 神木市2024年新增集中供热入网用户1709户 城区清洁取暖覆盖率达100% [1] - 神木市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推进道路扬尘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投资3000万元完成7条重要路段雾桩建设 [1] 生态改善成果 - 无定河畔成为野生动物栖息天堂 横山区朱鹮人工繁育基地成功孵化6只小朱鹮 [2] - 红碱淖湖心岛每年有近5000巢遗鸥筑巢繁殖 [2] - 榆林市2024年收获312个好天气 同比增加15天 空气质量6项指标连续5年全面达标 [2] 污染防治措施 - 榆林市聚焦春季扬尘 夏季臭氧及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 常态化开展建筑工地监督 道路保洁精细化管理等工作 [2] - 榆林市通过科技+政策+生态多维度发力 力争成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典范 [2] 未来规划 - 榆林市计划2025年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 2030年基本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3] - 目标到2030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西北地区领先水平 [3]
中国城市“颜值”显著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4-30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首期“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报告,分析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在环境改善、气候行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展,有三个主要发现并给出相关建议,还上线公众参与平台助力绿色转型和城市建设 [1][2][3] 报告背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指导和能源基金会支持下构建指标体系并形成报告 [1] 报告主要发现 城市环境改善 - 历经十年治理中国城市“颜值”显著提升,大气污染治理使全国城市PM2.5平均浓度十年间下降57%,降低市民健康风险、提升能见度 [2] - 长期困扰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首次提升至90%以上 [2] - 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十年间增长近30% [2] - “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收集7年338万张城市影像,显示市民感受到环境改善美好体验 [2] 城市气候行动提速 - 评价融入三年“双碳”指数研究梳理城市实践,海口、上海在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领跑全国 [2] - 苏州创新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建设,动员市民开展社区垃圾分类 [2] 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2023年技术研发投入达2947.1亿元,全球城市排名第3,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3] - 无锡、南通、南京等城市探索利用前沿信息技术,让城市管理更智慧高效 [3] 报告建议 - 加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升级,引导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 [3] - 将碳排放双控目标分解到城市,完善“双碳”工作约束激励机制 [3] - 培育城市绿色转型创新能力,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行 [3] - 构建公众参与信息化平台,赋能社会各界和市民广泛参与 [3] 公众参与平台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上线城市绿色共建公众参与平台,集成多个功能模块 [3] - 平台旨在帮助市民获取相关信息和案例,助力绿色转型和美丽城市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