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从煤城到绿都,鹤岗打造“公园里的家”
第一财经· 2025-08-19 15:35
因煤而兴的资源城市,也渐渐因资源枯竭陷入困境,经历转型阵痛。百余年煤炭开采,给鹤岗留下了45.6平方公里 的沉陷区、棚户区和废弃矿坑,生态破坏触目惊心。 站在欣虹湖公园清澈的河边,鹤岗人小郑说,十几年前在鹤岗不敢穿白衬衫,如今鹤岗到处都是公园,满眼都是 绿色。 在工农区天水湖公园,工农区副区长赵红煜介绍说,这儿原来是一个拆迁空地,环境脏乱差,经过几年的绿化建 设、水域改造,2024年改建为露营地,非常受周围的市民欢迎,最多的时候有400多顶帐篷。 截至2024年末,鹤岗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43%;建成区内共有公园23个,广场24个,口袋公园遍布城市的每 一个空间。其中,由原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蜕变而成的公园、广场就达32个。 慕名来避暑的游客中,甚至有人来了就不想走,一住半年。 曾因"白菜价"房源和财政困难频上热搜的北方小城鹤岗,近年来持续推动绿色转型,如今拥有了"公园里的家"这个 新名片。 从煤城到绿都 鹤岗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1.5万平方公里版图上,绥滨、萝北两县与六区并耀,织就"哈尔滨 3小时经济圈"黄金枢纽。 鹤岗和鸡西、双鸭山、七台河一起,是黑龙江省四大煤城。早在1914年, ...
中国城市“颜值”显著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4-30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首期“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报告,分析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在环境改善、气候行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展,有三个主要发现并给出相关建议,还上线公众参与平台助力绿色转型和城市建设 [1][2][3] 报告背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指导和能源基金会支持下构建指标体系并形成报告 [1] 报告主要发现 城市环境改善 - 历经十年治理中国城市“颜值”显著提升,大气污染治理使全国城市PM2.5平均浓度十年间下降57%,降低市民健康风险、提升能见度 [2] - 长期困扰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首次提升至90%以上 [2] - 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十年间增长近30% [2] - “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收集7年338万张城市影像,显示市民感受到环境改善美好体验 [2] 城市气候行动提速 - 评价融入三年“双碳”指数研究梳理城市实践,海口、上海在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领跑全国 [2] - 苏州创新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建设,动员市民开展社区垃圾分类 [2] 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2023年技术研发投入达2947.1亿元,全球城市排名第3,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3] - 无锡、南通、南京等城市探索利用前沿信息技术,让城市管理更智慧高效 [3] 报告建议 - 加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升级,引导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 [3] - 将碳排放双控目标分解到城市,完善“双碳”工作约束激励机制 [3] - 培育城市绿色转型创新能力,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行 [3] - 构建公众参与信息化平台,赋能社会各界和市民广泛参与 [3] 公众参与平台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上线城市绿色共建公众参与平台,集成多个功能模块 [3] - 平台旨在帮助市民获取相关信息和案例,助力绿色转型和美丽城市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