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投资者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偏长线资金增加港股新股配置 行业龙头股更受青睐
智通财经· 2025-08-04 15:54
港股IPO市场回暖 - 近期港股新股吸引逾30万人认购,投资气氛明显回暖 [1] - 2023年香港IPO基石投资者中外资占比从不足20%提升至28%,但仍低于2020-2021年水平 [1] - 海外养老金、主权基金等长线配置型资金参与度增加,这类资金更关注中长期基本面 [1] 外资投资偏好变化 - 长线资金持仓稳定性较高,导致本轮IPO公司上市后表现相对稳定 [1] - 行业龙头H股因资本充裕、资源优质、运营高效,在A/H股比价中折让幅度较小甚至出现溢价 [1] - 外资更青睐具有行业整合潜力的龙头企业,认为其最终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1] 香港IPO融资规模 - 2023年上半年香港IPO融资额达141亿美元(不含SPAC),超过纳斯达克和纽交所 [2] - 宁德时代(03750)单笔融资410亿港元,恒瑞医药(01276)和海天味业(03288)融资均超100亿港元 [2] - 当前IPO平均规模仍不及2019-2021年超巨型IPO密集期,但市场认为渐进式融资更健康 [2] 当前IPO市场特点 - 年内50多家香港新股总融资1250亿港元,不足港股总市值的1% [2] - 申请中的IPO项目规模普遍较小,预计总集资将呈缓慢渐进式增长 [2] - 与2021年爆发式增长不同,当前IPO节奏对市场流动性冲击较小 [2]
高盛:海外基石投资者成港股IPO融资主力军,贡献42%募资额
环球网· 2025-07-18 10:52
港股IPO市场增长 - 2025年港股IPO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占全年港股IPO募资总额的42% 其中海外投资者贡献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主板共完成42宗IPO 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 同比激增超220% 暂列全球第一 [1] - 约85%的新股在上市前成功引入基石投资者 平均每家IPO引入4.4名基石 超四成项目引入5家以上基石机构 [1] 主要资金吸纳方 - 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 恒瑞医药募资98.9亿港元等超大型A+H上市项目成为主要资金吸纳方 [1] - 海外基石投资者在这些项目中占比显著 [1] 国际资本配置 - 全球长线资金(如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重新加码港股 [1]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回升 主要源于低估值吸引力、政策支持及科技行业创新红利 [1] - 当前港股估值较标普500折价约40% 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安全边际 [1] 多重利好因素 - 监管与制度优化 港交所放宽上市规则 支持特专科技公司及中概股回流 监管层积极推动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 [2] - 产业资本需求激增 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景气行业加速IPO融资 技术硬件与设备、汽车零部件、制药三大行业募资额居前三 [2] - 全球资金再配置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地缘政治变化推动国际资本流向新兴市场 港股作为中国资产桥头堡成为首选 [2] 下半年预测 - 下半年港股IPO市场将延续活跃态势 全年募资额有望突破1500亿港元 [2] - 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30%-50%)与IPO后市表现高度正相关 具备高增长潜力的科技股及稳定盈利的消费股将持续吸引资金 [2] A股与港股联动 - A股与港股的联动效应增强 高盛筛选出20只具备高盈利增长(2024-2026年EPS复合增长率>10%)及合理估值(PEG<2倍)的A股公司 预计其赴港上市计划将进一步激活跨境资本流动 [2] 个人投资者兴趣 - 个人投资者对港股IPO的兴趣显著提升 今年港股IPO需求-供给比平均为9% 远低于过去五年的25% [3] - 散户打新热情高涨 推动多只新股首日涨幅超10% 部分热门股三个月内回报率达41% [3]
长线资金持续回归 国资外资争当港股IPO基石投资者丨港美股看台
证券时报· 2025-07-05 08:02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爆,超40家公司登陆港股,融资总规模超千亿港元 [1] - 基石投资者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189家基石投资者参与43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家4.39家,远超2024年同期30家上市公司仅41家基石投资者的水平 [4]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20%,恒生科技指数一季度涨幅超40%,市场氛围热烈带动基石投资热情 [4] 基石投资者特征与作用 - 基石投资者主要为大型机构或产业基金,通过认购并锁定6-12个月新股为企业质量"背书" [3] - 多基石投资者参与的港股新股表现更优,例如映恩生物-B上市首日涨幅116.70%,背后有15家基石投资者包括BioNTech、礼来亚洲基金等 [5] - "大牌"基石投资者尤其是海外知名机构能显著增强新股市场信心 [4] 地方国资参与动态 - 地方国资成为港股IPO基石投资主力,常选择总部所在地或重大项目落地企业投资,如正力新能引入3家常熟/苏州国资背景基石投资者 [7] - 国资平台投资更注重落实地方产业规划而非财务收益,偏好战略配售等流动性较优方式 [8] - 国资基石投资者可缩短审核流程,尤其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硬科技企业 [9] 外资与产业资本动向 - 2025年知名外资机构参与度显著提升,如宁德时代基石投资者包括韩国Mirae Securities、科威特投资局等主权基金 [11] - 产业资本通过基石投资实现战略协同,如药捷安康-B引入供应商合肥科颖医药,沪上阿姨引入供应商华宝股份 [10] - 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趋势明显,重点配置科技、医药、新消费领域,H股溢价现象反映全球投资者态度转变 [11] 市场前景展望 - 港交所指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比例仍低,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将驱动更多长线资金入场 [12] - 国际化优势使港股持续吸引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多元化投资者参与 [11]
三花智能(02050.HK) 6月13日—6月18日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09:18
全球发售计划 - 公司拟全球发售3.60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2522.31万股,国际发售3.35亿股,另有5404.95万股超额配股权 [1] - 招股日期为6月13日至6月18日,最高发售价22.53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约2275.72港元 [1] -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78.80亿港元,募资净额77.41亿港元 [1] - 预计于2025年6月23日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和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1] 募资用途 - 用于产品组合的持续全球研发及创新 [1] - 用于未来三年内于中国扩建及新建工厂以及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 [1] - 用于扩大海外产能深化全球化布局 [1] - 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 用于未来三年内加强数字智能基础设施,提高多项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能力 [1] 基石投资者 - 引入Schroders、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reen Better Limited、Verition Fund Management LLC、钟鼎资本八期投资有限公司等基石投资者 [1] - 基石投资者将以发售价共认购数量下限约1.96亿股可购买发售的股份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包括家用电器研发、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 [2] - 业务范围涵盖特种设备制造、泵及真空设备制造、电机制造、风机风扇制造等 [2] - 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及货物技术进出口业务 [2]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净利润29.21亿元,同比增长13.51% [2] - 2024年度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6.10%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增长39.4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