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销市场竞争

搜索文档
0.1折,卖基金!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1:04
中小银行代销基金费率降至0.1折 - 深圳农商行自8月5日至9月30日对部分开放式基金(前端模式)实行0.1折费率优惠,涵盖9只基金涉及易方达、南方等4家基金公司 [2] - 常熟农商行对手机银行渠道120余只基金申购(含定投)实行0.1折优惠,活动持续至年末 [2] - 此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最低折扣为1折,农商行推出0.1折属罕见,反映长三角、珠三角中小银行面临更激烈竞争 [2] 费率价格战背景与动因 - 中小银行在大型银行和互联网平台双重挤压下市场份额被蚕食,客户基数与业务规模有限,难以通过服务质量竞争 [3] - 低价策略短期可降低投资者入场成本,帮助中小机构吸引费率敏感客户并提升代销规模 [3] - 2023年以来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头部机构已推出1折费率优惠,2024年招行率先将公募基金买入费率降至1折 [4] 行业竞争格局与转型方向 - 晨星认为中小银行全面突破1折以下费率概率较低,因成本结构和监管规范限制无序竞争 [4][5] - 长期竞争将从价格转向服务、产品筛选和资产配置能力,银行需向服务导向转型 [5] - 盈米基金指出互联网、券商、银行三类渠道将发挥各自优势:互联网靠效率、券商靠专业团队、银行靠客户基础,同时机构需加速数字化转型 [5] 低价策略的潜在影响 - 短期可快速提升平台流量和代销规模,但长期可能压缩代销利润并引发行业无序竞争 [3] - 投资者过度关注费率或忽视基金业绩和风险匹配度,增加投资盲目性 [3]
多家公募机构终止与民商基金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21:57
多家公募与民商基金终止合作 - 东吴基金、银华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德邦基金等公募机构已与民商基金终止或即将终止合作 [1] - 民商基金成立于2016年,2017年10月获得证监会基金销售牌照,截至5月26日代销基金数量为2753只,合作基金公司72家 [2] - 终止合作原因包括维护投资者利益,部分合作将于5月底或6月正式终止,投资人持有的基金份额将转托管至各公司直销渠道 [2] 基金代销行业整体动态 - 2025年以来,宜信普泽、厦门鑫鼎盛、上海凯石财富等代销公司也被基金公司终止或暂停合作 [1] - 这些代销公司并非尾部企业,代销基金数量普遍在1000只以上,部分合作基金公司多达90家 [1] - 宜信普泽代销基金6224只、合作基金公司90家,上海凯石财富代销2405只、合作62家,厦门鑫鼎盛代销1414只、合作36家 [5] 基金代销市场竞争格局 - 代销市场竞争加剧,头部效应突出,中小代销公司仅依靠传统业务难以立足 [5] - 部分代销公司因销售量低下被解约,而非经营违规,如中民财富、喜鹊财富、中植基金等 [4] - 独立基金代销市场中,头部机构具备先发优势和资源协同优势,部分中小代销公司选择主动注销资格退出市场 [5] 基金直销与代销模式对比 - 基金直销是基金公司直接销售产品,类似"专卖店",代销公司则是销售多家产品的"大型超市" [3] - 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如民商基金,通常在产品选择和优惠方面更具优势 [3]
代销机构频遭解约,多家公募机构终止与民商基金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18:12
多家公募基金终止与民商基金合作 - 5月27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告终止民商基金办理旗下基金认购、申购等业务包括东吴基金、银华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德邦基金等 [1][2] - 终止合作时间集中在5月底至6月投资人持有份额将转托管至基金公司直销渠道 [2] - 民商基金为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代销2753只基金合作72家基金公司 [3] 代销行业竞争加剧现状 - 除民商基金外宜信普泽、厦门鑫鼎盛、上海凯石财富等代销机构近期也被基金公司终止合作 [1][4] - 部分被解约机构代销规模较大如宜信普泽代销6224只基金合作90家基金公司上海凯石财富代销2405只基金合作62家基金公司 [5] - 代销市场头部效应显著中小机构因销售量低下或主动注销资格退出市场 [4][5] 代销机构经营格局变化 - 基金公司解约代销机构原因包括经营违规和销售量低下后者更为常见 [4] - 独立代销机构竞争激烈头部具备先发和资源协同优势传统代销模式难以维持中小机构生存 [5] - 被解约机构中不乏行业中间力量如民商基金代销基金数量超2700只非尾部机构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