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投顾转型

搜索文档
A股再上3600点,券商降佣仍在持续
36氪· 2025-08-05 19:28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5日A股震荡走高,沪指站上360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接近1.6万亿元,超过3900只个股上涨 [1]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环比增长19.27%,截至7月末A股新开户数量达1456.13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6.88% [1] 券商经纪业务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证券经纪业务分支机构实现沪深A股交易量47.95万亿元,同比上升69.2%,占全国沪深A股成交量的30.12% [1][3] - 上海地区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含佣金收入、利息)为148.44亿元,同比上升47.1%,其中356家分支机构营业收入过1000万元,占比41% [1][3] - 上海地区分支机构存量客户资金账户合计3793万户,同比上升10.6%,新增资金账户数249万户,同比上升18.6% [3] - 上海地区分支机构期末客户资产总额为12.65万亿元,同比上升23.3%,资产总额最大的分支机构达1.25万亿元,占比9.9% [4] 佣金率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A股平均佣金率为0.201‰(去除高频量化业务为0.216‰),同比下降8.2%,本地分支机构佣金率为0.260‰,异地分支机构为0.181‰ [5] - 券商行业佣金率下滑趋势不可逆转,部分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存量竞争下佣金率甚至低至万1或万一 [2][5] - 机构佣金率也在下降,例如广发证券2023年机构佣金率为6.73%,2024年降至4.49%,中信建投2023年为7.17%,2024年降至5% [5] 行业转型 - 券商经纪业务分支机构数量减少,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区分支机构共计853家,较2024年减少17家,A类营业部减少35.87%,C类轻型营业部成为主流 [4] - 买方投顾被视为券商经纪业务的未来,对投顾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最快转型成功的券商将获得弯道超车机会 [6]
1名投顾服务超2800人!券商遭遇新课题:如何填平人才与服务鸿沟?
券商中国· 2025-07-30 11:07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与投顾人才挑战 行业现状与核心矛盾 - 证券行业投顾人数已达8.28万人,但需服务超2.4亿股民,平均1名投顾服务2800名投资者,远高于1:200的理想比例 [1][3] - 若包含7.59亿场外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单名投顾服务半径接近1万人 [3] - 投顾服务质量不足,表现为专业投研水平欠缺、陪伴服务连贯性差,形成"能力鸿沟" [1][5] 供需失衡的结构性问题 - 2019年10月买方投顾转型启动后,投顾人数从5.32万增至8.28万,但结构性短缺仍突出 [2][3] - 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投顾6855人对应1580万客户,配置比例1:2304 [4] - 投顾资源集中于高净值客户,新客户仅能获得基础服务 [3] 服务模式转型痛点 - 当前60%以上投顾仍以产品销售为导向,未完成向"三分投、七分顾"的服务驱动转型 [5][6] - 专业化服务断层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环节,导致客户体验割裂化 [5][6] - 行业需转向标准化资产组合设计+全市场优质产品筛选,以顾问收入替代销售提成 [6] 人才培养体系短板 - 投顾普遍存在"专职不专岗"现象,需同时承担开户、销售、存续服务等任务 [7] - 人才结构单一,权益类投顾占主导,ETF/资产配置类专项人才稀缺 [7] - 缺乏技术业务复合型人才,科技应用与培养脱节 [7] 解决方案与行业共识 - 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差异化培养顾问型/研究型/配置型等五类投顾 [9] - 利用AI构建动态知识库、场景模拟器,提升"学练考用"一体化效率 [9] - 强化全流程投研框架培训,覆盖宏观分析、资产配置策略等领域 [10]
1名投顾服务超2800人 人才荒倒逼券商升级培养体系
证券时报· 2025-07-30 05:55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 向买方投顾转型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命题,投顾人才是关键一环 [1] - 证券行业投顾人数从2019年底的5.32万人攀升至当前的8.28万人 [2] - 投顾人数与投资者数量比例严重失衡,1名投顾需服务超2800名投资者,远高于1∶200的理想配置比例 [1][2] - 若加上基民,平均每名投顾的服务半径近1万人 [2] 投顾服务供需矛盾 - 投顾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质和量两方面都存在不足 [2] - 投顾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券商有21家,超过3000人的有7家 [3] - 中信证券投顾数量最多约6855人,客户数量超1580万人,配置比例约为1∶2304 [3] - 大部分投顾集中于服务高净值客户,新客户只能得到基础服务 [3] 投顾服务质量问题 - 投顾专业投研水平欠缺,服务停留于标准化推介和浅层咨询 [4] - 专业化陪伴服务深度和连贯性不足,影响客户体验和黏性 [4][5] - 多数投顾未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理念转变 [5] - 未来投顾模式有望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以客户利益为核心 [5] 投顾人才培养短板 - 投顾需同时承担产品销售、客户开户等多重任务,"专职不专岗"现象普遍 [6] - 分类分级的投顾人才队伍有待建立,专项投顾人才如ETF投顾较为稀缺 [6] - 从业人员对大类资产配置的认知和专业研究有所欠缺 [6] - 人才培养投入不足、研究资源协同不够、优秀投顾流失等问题突出 [7] 投顾人才培养建议 - 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设计差异化的专业人才成长通道 [8] - 充分利用AI赋能,构建"学练考用"一体平台,提高学习实践效率 [8] - 通过组织重构、考核引导等手段让投顾回归"顾"的本质 [8] - 长期开展专业化、体系化的投研赋能,建立系统化的投研框架 [9][10] - 加强投顾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区分事前、事中、事后 [10]
1名投顾服务超2800人人才荒倒逼券商升级培养体系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50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 向买方投顾转型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核心命题,投顾人才是关键一环 [1] - 证券行业投顾人数从2019年底的5.32万人攀升至当前的8.28万人 [1][2] - 投顾人数与投资者数量比例严重失衡,1名投顾需服务超2800名投资者,远高于1:200的理想配置比例 [1][2] 投顾服务供需矛盾 - 投顾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质和量两方面均存在不足 [1] - 投顾集中于服务高净值客户,新客户只能得到基础服务 [2] - 投顾服务质量不足,专业投研水平欠缺,专业化陪伴服务深度和连贯性不足 [1][3] 投顾职责与能力问题 - 投顾职责泛化现象普遍,需同时承担产品销售、客户开户、业务拓展等多重任务 [5] - 投顾人才队伍集中于权益类投顾,ETF投顾、资产配置类投顾人才稀缺 [5] - 从业人员对大类资产配置的认知和专业研究有所欠缺 [5] 投顾培养与转型建议 - 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机制,分级分类培养顾问型、研究型、配置型等各类型投顾 [7] - 利用AI技术赋能投顾,构建"学练考用"一体平台,提高学习实践融合效率 [7] - 加强投顾服务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区分事前、事中、事后环节 [8]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投顾模式有望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以客户利益为核心 [4] - 投顾机构将注重提供标准化和集中化的资产组合设计,全市场筛选优质产品 [4] - 投顾人员将更多承担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责任,提升服务深度与广度 [4]
广发证券(000776)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4 19:28
业务布局与优势 - 坚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培育新质竞争力等核心工作锻造各业务板块竞争力 [2] - 深化业务转型,聚焦重点赛道;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全球市场;加快数智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2] - 持续锻造综合金融服务实力,主要经营指标多年稳居中国券商前列,多项核心业务领先 [2] 财富管理业务 - 紧跟高质量发展主基调和数字化、平台化战略,聚焦“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线上线下并举开展客户拓展服务和标准化运营 [3] - 推进财富经纪系列改革,为发展提供组织、资源和人才保障 [3] - 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与投资者利益高度一致,严守合规底线 [3] 投资银行业务 - 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 [4] - 深耕重点区域,巩固大湾区竞争力,推进境内外一体化,加强集团化业务协同 [4] - 聚焦业务增效、合规风控、管理赋能,加速投行数智化转型,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 [4] 投资管理业务 - 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构建丰富产品供给体系 [5] - 广发资管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规模有所增长 [5] - 截至2025年3月末,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位于行业第3、第1 [5][6]
“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导师周承:建议考核模式由基金销售转为基金存续规模
中国经营报· 2025-07-11 22:47
基金投顾行业发展现状 - 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试点机构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经验,谋求转型发展 [1] - 自2019年首批试点落地以来,已有60余家机构获批参与,未来试点资格机构还将扩容 [1] - 业务规模与参与主体快速增长,试点机构从首批5家扩展至2024年的60家,服务资产规模达千亿级别 [9] - 基金投顾从早期单一组合推荐转向全市场资产配置,涵盖股票基金、债券基金、QDII、ETF等多元资产,并推出目标止盈、智能定投等工具 [9] - 客户对基金投顾认知度逐步提高,从自己选基金转变为将资金交给投顾机构配置 [9] 买方投顾转型的痛点和难点 - 考核和人才是买方投顾转型的最大痛点和难点 [2] - 银行对基金的考核由总行选定重点基金并下达指标,分支行被动完成,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买方投顾" [2] - 总行选定重点基金的工作人员不直面客户,且不承担择基失误责任,近年来大部分银行选定的重点基金亏多赚少 [2] - 一线理财经理面临客户投诉压力,总行缺乏售后支撑,导致客户信任度下降,银行非息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3] - 买方投顾转型在银行业落地困难重重 [4] 金融机构的改进方向 - 考核模式需从重点基金销量考核转变为全量基金存续规模考核,由理财经理自行配置适合的基金 [5] - 提高人才专业能力是核心,理财经理应具备医生般的专业能力而非服务员式的服务意识 [6] - 监管机构要求的"了解你的客户"相当于中医把脉,理财顾问配置产品相当于开药方 [7] - 银行需长期培养一线员工专业能力,但现实是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往往被提拔至管理层 [7] - 总行基金产品经理需具备扎实专业能力,选择与市场匹配的重点基金并提供持续投顾支持 [8] 基金投顾试点成果与未来影响 - 试点五年多来,业务规模与参与主体快速增长,管理规模达千亿级别 [9] - 投顾机构运用AI等工具提高择机和择基效率,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更全面、客观的基金组合 [9] - 客户能更容易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顾产品,贯彻监管适当性原则 [9] - 证监会推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将对财富管理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9] 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的意义 - 大赛为参赛者提供公平竞赛环境,完全依据市场判断选择基金构建实盘组合 [11] - 强大的学术支持和导师团队有助于培养基金投顾人才,提高专业实战能力 [11] - 为买方投顾生态健康发展选拔、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11]
广发证券: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6-25 09:40
公司业务布局与优势 - 公司坚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培育新质竞争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核心工作持续提升竞争力 [2] - 重点布局包括深化业务转型聚焦重点赛道、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全球市场、加快数智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2] - 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实力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券商前列,在研究、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2]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财富管理业务聚焦"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线上线下并举推进客户拓展服务和标准化运营 [3] - 持续推进财富经纪系列改革落地,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与投资者利益高度一致 [3] - 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原则,严守合规底线 [3]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 投行业务深入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行业引领加强重点赛道资源积累 [4] - 深耕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推进境内外一体化实施,加强集团化业务协同 [4] - 加速投行数智化转型,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 [4] 投资管理业务情况 - 投资管理业务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管理,构建丰富产品供给体系 [5] - 广发资管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规模有所增长 [5] - 截至2025年3月末,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位于行业第3和第1 [5]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72.4亿元同比上升46.29%,归母净利润27.57亿元同比上升79.23% [6] - 90天内17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13家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中性评级,机构目标均价20.25元 [6]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4.34亿元,融券净流入344.05万元 [8] 机构盈利预测 -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在98-122.96亿元之间,2026年预测在103.16-149.83亿元 [8] - 部分机构给出2027年预测,范围在123.34-170.06亿元 [8] - 目标价分布在18.18-21.81元之间 [8]
广发证券(000776) - 2025年6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4 19:42
分组1:公司整体业务布局与优势 - 公司围绕培育新质竞争力等核心重点工作,深化业务转型、优化业务结构、加快数智化转型,锻造各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持续锻造综合金融服务实力,主要经营指标多年稳居中国券商前列,研究、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核心业务位居前列 [2] 分组2: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聚焦财富经纪业务“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线上线下并举拓展客户和运营,推进系列改革,向买方投顾转型,严守合规底线 [2][3] 分组3: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深耕重点区域,推进境内外一体化,加强集团化业务协同,加速投行数智化转型,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 [4] 分组4: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开展情况 - 公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统筹资源构建产品供给体系 [5] - 广发资管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规模有所增长 [5] - 截至2025年3月末,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位于行业第3、第1 [5]
晨星全球高级战略顾问陈鹏:基民收益=A+B-C-Gamma
Morningstar晨星· 2025-06-11 20:28
市场基准回报是基民收益的核心 - 长期来看投资人平均收益100%来源于β即市场基准回报这是投资者承担市场风险应得的收益通过指数基金等低成本工具可相对容易获取这部分收益[5] - 过去20年中国市场股票收益率约10%与美国历史数据接近显示β收益规律相似[6] - 美国市场以低成本β产品为主的先锋集团市场份额已增长至30%而偏重α的富达规模相对下降直到近年才发力β产品获取β收益是行业发展重点[6] 超额收益获取难度持续加大 - α是基金经理通过主动管理战胜市场的超额收益但获取α是零和游戏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博弈愈发激烈[9] - 晨星数据显示长期来看主动型基金跑赢指数的概率很低中国市场主动偏股基金战胜基准的概率显著下降[9] 基金成本影响投资者体验 - 基金成本分为显性和隐性费用显性费用如申赎费、管理费披露透明而隐性费用如交易费用不易被察觉[11] - 2022年全市场320只权益基金仅交易费用造成的隐性成本就超过2%平均单边换手率高达1026%高换手率导致高交易成本侵蚀投资者收益[12] - 基金成本越高投资者体验和收益越差买方投顾兴起使低成本基金更受青睐行业需关注隐性成本以提升投资者体验[12] 投资者行为损益影响投资体验 -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如高买低卖导致实际回报与基金回报差值即Gamma晨星研究发现波动性高的资产类型投资者回报差更大[14] - 投资顾问通过优化投资目标、管理税收、规划储蓄等每年可为客户增加2.45%收益将Gamma由负转正是其核心价值[14] - AI可提升经济生产和基金管理效率增加β收益降低基金成本缩小α空间同时辅助财务规划减少投资者行为损失[14]
券商回应释放多信号:全员投顾转型、科技落地加速、差异竞争深化
新京报· 2025-05-30 20:48
业绩说明会概况 - 近20家券商在5月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说明主营业务情况及年内战略规划 [1] - 机构投资者聚焦经纪、投行、资管等传统业务动向,普通投资者更关注业绩表现、分红回购及市值管理等股价相关议题 [1] - 科技布局情况及并购重组进展也备受瞩目 [1] 财富管理业务转型 - 多家券商强调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打造财富管理品牌,如申万宏源、广发证券等 [2] - 山西证券明确2025年推动员工转型"全员FC(投顾)",西部证券称开户数量大涨得益于加快买方投顾转型 [2] - 国元证券指出2025年证券市场"投资+融资"双功能定位明晰,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攀升带来市场红利 [2]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加速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 [3] - 山西证券认为AI应用重点突破方向为拓展智能场景和算力扩容 [3] 分红回购与市值管理 - 普通投资者集中关注回购股票、分红计划及市值管理问题 [4] - 长江证券采取稳健现金分红政策、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措施 [4] - 山西证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内生增长、优化分红政策、投资者互动、股份回购等方式维护市值稳定 [5] 行业未来发展路径 - 西部证券指出金融要素影响行业地位,未来需重构治理体系、加深AI应用、加快并购整合、提升风控能力 [7] - 第一创业认为行业将形成全能型投行与特色化券商共存局面,并购重组加速马太效应,国际化布局成重要探索 [7] - 国元证券指出差异化竞争格局加速形成,财富管理向买方投顾纵深推进,AI技术成数字化转型关键驱动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