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经理变更
icon
搜索文档
近200只公募基金换“舵手” 基金经理“变更潮”背后有何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0:57
基金经理变动潮现状 - 6月以来近200只公募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新任、增聘、解聘及离任等情况 [2][5] - 变更类型包括:增聘至多人管理(如融通收益增强增至3名、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新任2名) [7]、增聘同时解聘原经理(如工银瑞信中证线上消费ETF更换杨广钊) [8]、因工作调整或个人原因离任(如华夏基金6月解聘6只产品经理) [9][10] - 变动主因包括业绩考核(华东某中型基金公司称定期复盘调整)、产品策略调整(如新规后匹配经理与产品定位)及3年考核期淘汰部分人员 [11] 变动潮背后的驱动因素 - 市场波动导致业绩压力、行业竞争加剧跳槽、激励机制不完善、"去明星化"趋势及个人职业规划综合作用 [12] - 2021年行业扩张后经历3年考核期,部分基金经理无法胜任导致离职增加 [11] - 新规推动产品分类与经理调整,未来变更案例或持续增多 [9] 行业三大结构性变化 - **模式转型**:从依赖"明星基金经理"转向团队化、制度化投研体系,强化协同淡化个人标签 [14] - **人才竞争维度升级**:股权激励、差异化考核、决策权下放等多元化竞争取代单纯薪酬比拼 [14] - **发展逻辑转变**: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长期业绩、风险管理及投资者沟通,新任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4.77年 [14] 团队制管理模式探索 - 新规明确支持"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及团队制管理,以整合资源、提升长期回报导向 [15] - 团队制优势包括优势互补(如适应市场风格切换)、人才梯队建设,但存在协调成本高、责任界定模糊等挑战 [16][17] - 行业已初步实践团队管理,如多人共管产品案例增加,旨在降低对单一经理依赖 [15][17]
金鹰基金杨凡“清仓”卸任!张展华、李龙杰合计“5管3亏”接任;公司逾六成产品业绩长期跑输基准
搜狐财经· 2025-06-04 12:14
基金经理变动 - 金鹰基金旗下金鹰转型动力混合和金鹰智慧生活混合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凡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为2025年6月 [1] - 金鹰转型动力混合将由李龙杰继续管理,金鹰智慧生活混合由张展华继续管理 [1] - 杨凡在中科沃土基金任职期间管理的3只产品中,仅中科沃土沃瑞混合发起A录得17.24%的任职回报,其余两只跌超10% [1] - 杨凡在金鹰基金管理的3只基金任职回报均为负,其中金鹰周期优选混合A为-43.90%,金鹰转型动力混合为-46.35%,金鹰智慧生活混合A为-50.33% [1] 新任基金经理背景 - 张展华在管产品共计3只,其中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A、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分别录得22.09%、5.33%的任职回报,金鹰智慧生活混合A任职回报为-10.35% [2] - 李龙杰旗下在管产品共计2只,任职回报全部为负,其中金鹰转型动力混合为-10.17%、金鹰研究驱动混合A为-1.85% [3] 基金公司整体表现 - 金鹰基金旗下存续产品共计67只,其中44只产品近3年跑输业绩基准,28只跑输业绩基准逾10%,10只跑输业绩基准逾40% [4] - 欧阳娟管理的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近3年跑输业绩基准达66.22% [4] - 截至2025年6月3日,金鹰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区间净值超越基准收益率为负,其中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为-66.22%,金鹰转型动力混合为-58.30%,金鹰智慧生活混合A为-53.66% [5] 基金经理历史表现 - 欧阳娟历任与在管产品任职回报全部为负,其中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任职期间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达39.36% [6]
惠升基金张一甫卸任权益投资总监!新副总能否重构“固强权弱”局面?
搜狐财经· 2025-05-21 13:20
5月20日,惠升基金接连发布三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副总经理张一甫同日卸任其管理的惠升惠泽混合、惠升惠民混合及惠升医药健康6个月持有期混 合三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全面退出基金管理一线。 根据公告披露,张一甫卸任的三只混合型基金分别由孙庆、彭柏文、张政三位基金经理接任。值得关注的是,惠升基金公告中对张一甫的未来去向未 作任何说明,仅以"工作安排"模糊带过。张一甫此次"清仓式"卸任行为,市场对其离任产品管理背后的深层原因猜测纷纷。 | 惠升惠泽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 | | | 惠升惠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惠升医药健康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 | --- | --- | --- | --- | --- | |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 | 送出日期:2025年5月20日 | | 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 | 送出日期:2025年5月20日 | |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透出目期:2025年5月20日 |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基金名称 | 惠升高民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1. 公告基本信息 | | | 基金名称 | ...
南京证券再融资获受理,上市券商重启再融资;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8:51
南京证券再融资获受理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事项获上交所受理 距离首次发布预案已近两年[1] - 最新预案对募集资金投向进行细化 明显压缩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投入[1] - 天风证券定增事项近期也获受理 其申请已获上交所通过意见 尚需证监会同意注册[1] - 该事件标志着上市券商重启再融资进程 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和提升抗风险能力[1] - 对券商板块可能引发资金关注 提升板块活跃度 释放市场积极信号[1] 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辞职 - 景顺长城基金百亿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 卸任所有在管产品[2] - 此前其管理的8只基金陆续增聘基金经理 已引发市场猜测[2] - 鲍无可具有17年从业经验 曾任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2] - 年内已有138名基金经理离任 行业人才流动频繁[2] - 短期内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 长期看新基金经理或带来新策略[2] 债基单周吸金超192亿元 - 5月第二周新成立基金23只 总发行份额240.04亿份[3] - 债券型基金表现突出 5只产品吸金192.49亿元 占总发行规模80.19%[3] - 中长期纯债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表现亮眼[3] - 3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 显示市场对低风险固收类资产的青睐[3] - 反映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追求稳定收益[3] 基金管理人自购权益类基金 - 二季度以来10多家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4] - 年内自购金额合计超过20亿元[4] - 基金管理人作为专业机构 自购行为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4] - 可能提升基金公司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4] - 金融和资产管理行业可能因此受益[4]
明星基金经理,卸任全部在管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09:20
明星基金经理卸任情况 - 招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马龙因工作安排卸任全部在管产品,目前无在管产品,管理总规模最高接近900亿元[1][2][6] - 马龙自2024年下半年至今陆续卸任九只产品,包括招商安悦1年持有期债券、招商添安1年定开债等,2025年3月卸任管理规模最大的招商产业A(卸任前规模207.66亿元)[3] - 2025年开年至今多位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包括宏利基金王鹏(管理6只产品)、华商基金周海栋(管理规模293亿元)、华安基金孙丽娜(管理规模2999亿元)[11][12] 基金经理变更影响及应对 - 基金经理变更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均产生影响,公司需在投研能力基础上评估接任者能力[8] - 招商基金表示变更是基于团队规划、资源优化和产品需求,马龙仍任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2][4] - 招商基金安排刘万锋(管理规模349亿元)接任招商产业债,王梓林(管理规模398亿元)接任招商安心收益[9] 行业整体情况 - 截至4月1日,2025年已有93位基金经理离任,高于去年同期[2][13] - 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基金经理队伍快速扩容同时离职率高企,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加速与市场周期相关[14] - 公募基金转向团队化运作"去明星化",部分基金经理选择加盟大型基金公司或"奔私"谋求发展[15] 招商基金固收团队情况 - 固定收益投资部有近40名投研人员,其中基金经理22人,平均从业年限超11年[10] - 部门形成信用评估组、宏观利率组等专业化团队,通过"大固收"管理模式保持业绩稳定性[9][10] - 团队管理总规模在马龙卸任前达876.18亿元,通过梯队化团队降低变更影响[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