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员推迟回家,“罪魁祸首”是空间碎片
科技日报· 2025-11-06 09:27
事件概述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因疑似遭受空间微小碎片撞击,原定于11月5日的返回任务已决定推迟,目前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 [1] 空间碎片的来源 - 空间碎片主要由人类航天活动产生,其中废弃航天器及相关部件是最大来源,占比超过40%,包括退役卫星、火箭残骸等 [2] - 航天活动中的操作废弃物是另一主要来源,包括任务中丢弃的固定螺栓、保护罩、工具等功能性抛弃物,以及涂层碎片、太阳能电池板碎片等微小脱落物 [2] - 航天器在轨发生碰撞与爆炸会产生次生碎片,这是导致碎片数量持续增加的关键原因 [3] 空间碎片的危害 - 空间碎片具有极高动能,即使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碎片也能对航天器造成致命损伤,其运动速度普遍为7至10公里/秒 [4] - 毫米级碎片可划伤航天器舷窗和太阳翼,厘米级碎片能直接穿透航天器外壳,击穿燃料箱等关键部件,未穿透的撞击产生的冲击波也可能震坏内部精密仪器 [4] - 当低地球轨道碎片密度达到临界值,可能引发连锁碰撞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形成“碎片云”,对太空活动造成长期灾难性影响 [4] - 直径仅0.1毫米的超细碎片也可能穿透航天服,威胁舱外航天员安全,航天器被撞击失压将直接威胁舱内航天员生命安全 [4] 空间碎片监测与预警技术 - 预报撞击风险主要依靠光学观测和雷达监测两类技术,光学技术利用望远镜捕捉碎片反射光,适用于高轨道,高精度系统可分辨直径10微米以上的碎片 [5] - 雷达监测技术通过发射电磁波探测,具备全天候能力,高分辨率雷达可提供厘米级精度,例如美国空间监视网络可探测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 [5] - 新技术不断涌现,包括可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激光雷达、整合多类传感器数据形成互补网络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以及结合轨道误差模型的碰撞概率分析技术 [6] 空间碎片风险处理与防控技术 - 处理风险的技术手段包括主动轨道规避(针对尺寸超过10厘米的碎片)、被动防护(针对小型碎片)以及多种碎片清除技术探索(如激光烧蚀、太空拖网、机械臂捕获等) [6] - 现代航天器在设计阶段即贯彻防控理念,通过采用防爆燃料贮箱、减少外露部件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空间碎片的产生 [6]
超高性价比3D扫描仪!点云/视觉全场景厘米级重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8 07:33
产品核心特点 - 面向工业场景和教研场景的超高性价比3D扫描仪 轻量化设计 一键启动 实现高效实用的三维解决方案[1] - 以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算法为核心 实现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场景实时重构 可广泛用于多种作业领域[1] - 每秒20万级点云成图 70米测量距离 360°全域覆盖 支持20万平米以上的大场景扫描[1][29][30] - 可选配3D高斯数据采集模块 实现高保真实景还原 支持跨平台集成[1][50] - 配备高带宽网口及双USB 3.0接口 为科研实验提供灵活扩展空间[1][22] 技术参数 - 系统运行于ubuntu 20.04 支持ROS 相对精度优于3cm 绝对精度优于5cm[22] - 尺寸14.2cm*9.5cm*45cm 重量1.3kg(不含电池) 续航时间约3-4小时 存储容量256G[22] - 采用Intel N5095处理器 4核2.0GHz 内存16G/硬盘256G 支持WIFI/蓝牙连接[22] - 配备Livox Mid-360激光雷达 Intel D435i深度相机 T-RTK UM982 Mobile定位模块[22][23] - 支持微秒级硬件同步触发 同步精度达微秒级 IMU频率最高800Hz[23][34] 操作特性 - 操作简单直观 一键启动即可执行扫描作业 扫描结果导出即用[5] - 设备自带手持Ubuntu系统和多种传感器 手柄集成电源系统[3] - 支持实时解算 输出数据格式包括pcd, las, plv等多种通用格式[22] - 提供彩色点云建图功能 支持高 中 低曝光参数调节[42] - 配备5.5寸触控屏(1280x720分辨率) 支持数据实时预览[22] 应用场景 - 适用于写字楼 停车场 工业园区 隧道 森林 矿场等复杂室内外场景[38][46] - 支持跨平台集成 适配无人机 无人车 机械狗 人形机器人等多种负载平台[44] - 可用于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城市规划 文物监测 工程监理等领域[52][54] - 支持20万平米以上大场景实时扫描 结果实时查看 支持彩色融合[30] 产品版本与定价 - 基础版本售价19800元 包含主机 软件 RTK配件和在线用户手册[57][58] - 深度相机版本售价23800元 在基础版上增加深度相机[57][58] - 3DGS在线版本售价39800元 包含3D高斯采集配件 赠送两个月云服务(月费5000元)[57][58] - 3DGS离线版本售价67800元 包含本地渲染软件 需客户自备高性能服务器[57][58] - 所有版本均提供专业工程师培训支持服务 购买后提供1年售后服务[58][60]
乐心医疗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1.35% 多个关键新项目顺利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8:2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5.21亿元,同比增长4.5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9.04万元,同比增长21.35%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 [1] 产品布局 - 产品线覆盖智能电子血压计、电子健康秤、智能血糖监测仪、脂肪测量仪、心电监测设备、智能戒指、智能手环等 [1] - 智能戒指项目顺利推进,融合心率、血氧、睡眠与房颤监测等多项功能 [1] - 听诊法血压计、心电血压计等高端差异化产品项目顺利推进 [1] - 多款前瞻性产品进入预研,多模态血液检测等高端定制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1] 技术研发 - 完成PPG诊断、PPG-ECG融合算法及ECG-CMR映射算法的本地部署 [2] - 开展多传感器多硬件设备间融合技术攻关,实现心率、血氧、体温等多种传感器数据的协同采集与交叉验证 [2] - 通过选用新型低功耗芯片组和优化电路设计降低设备功耗 [2] - 开发智能功耗管理算法,根据用户使用场景自动调节传感器采样频率与设备运行模式 [2] 业务模式 - 深化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业务,建立"硬件层-数据层-AI应用层-功能应用层"的全要素架构 [2] - 优化"智能设备+数据+AI+服务"的闭环管理模式,提升服务个性化与多场景适配能力 [2] 客户拓展 - 多个关键新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里程碑进展,巩固头部客户长期合作关系 [3] - 拓展中型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商客户,助力其提升服务能力并扩大设备采购规模 [3] 国际化进展 - 在欧洲、中东市场聚焦产品与平台的本地认证 [3] - 在印太、中东非等新兴市场通过展会提升品牌曝光度并实现新客拓展 [3] - 积极参加国内外医疗展会,扩大乐心品牌在全球市场的露出 [3]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现 “人机协作” 全自动时代需更强视觉感知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4:23
人形机器人格斗赛技术进展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在杭州举行 采用手动遥控方式操控机器人进行比赛 由机器人选手和真人选手共同完成 [1] - 参赛机器人配置双目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 能360°感知环境 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时调整姿态完成高强度动作 [1] - 机器视觉是人形机器人感知环境的关键技术 国内厂商多采用3D视觉结合激光雷达方案提升环境建模与导航精度 [1] 机器视觉技术应用 - 奥比中光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视觉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占据主导地位 [1] - 深度相机具备三维空间视觉能力 帮助机器人覆盖环境和对手动态范围 为软件算法处理提供重要基础 [1] - 机器人格斗需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检测、跟踪和决策 考验视觉系统的数据感应能力、抗干扰能力及多传感器同步融合能力 [1]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 - 目前人形机器人重大进展集中在关节灵活度和平衡运动控制方面 动作执行效果超预期 [2] - 实现全自动格斗需从被动执行升级至主动执行 视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将成为更重要的基础 [2] - 全自动格斗需视觉系统感知环境构建地图 并感知对手位置、速度、动作意图等信息以规划决策 [2] 行业动态与公司布局 - 奥比中光是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公司 已将双目结构光系列产品送样适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 [2] - 12月深圳将举办首个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格斗赛事"机甲拳王" 机器人产业或迎来科技竞技新风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