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食物供给

搜索文档
“三农”摸底新变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6:59
图为农民驾驶农机在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三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内进行"海水稻"插秧作业。段俊利摄 (人民视觉) 中国"三农"即将迎来新一次全面摸底——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 查。 为何选择在这一时点开展普查?具体查什么?与以往相比,这次普查有哪些新变化? 时隔10年再次启动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共同组成了中国的三大周期性普查项目。 1996年,中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此后,分别于2006年、2016年实施了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农 业普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 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十年举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 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一个国际性的统计调查项目。数据显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自1950年起,每10 年制定一个世界农业普查指导性方案,目前全世界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照该方案进行了农业普查, 提交了农业普查成果。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即将展开,主要查什么?有什么变化和创新?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马铃薯喜获丰 ...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4:06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概述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旨在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 乡村建设新面貌 农民生活新变化 农村改革新成效 [1] - 普查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 普查对象与范围 - 普查对象包括农村住户(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 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 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村民委员会 乡镇人民政府 [1] - 行业范围涵盖农作物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1] 普查创新点 - 新增对多元化食物供给 农业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的调查 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1] - 采用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长表与短表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质效并减轻基层负担 [2] - 应用卫星遥感 无人机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 [2] 普查实施安排 - 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 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 [2] - 分四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25-2026) 现场登记(2027年1-5月) 数据处理及发布(2027年6-12月) 资料开发应用(2028-2029) [2] 数据管理与应用 - 广泛应用行政记录 加强资料开发利用 打造农业普查数据"一张图"促进成果共享 [2] - 强调数据保密要求 不得泄露能识别单个对象身份的资料 严格履行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 个人隐私保护义务 [3]
“四农普”来了,将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等进行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6-06 11:18
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 新情况进行调查,将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来运表示,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 农"家底,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于科学 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 为普查年度。 这次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 他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的行业范围包 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与前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相比,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不少变化和创新。盛来运介绍,这次普查在摸 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新情况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红椎菌行业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给红椎菌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40
内容概要:红椎菌是一种只能生长在特定环境下的野生菌根型食用菌。红椎菌作为一种珍稀且营养丰富 的野生食用菌,其生长环境特殊,且无法人工培育,产量稀少,因此显得尤为珍贵。近年来在全球市场 上逐渐受到关注,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在食用、药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 是全球红椎菌最大的需求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养生的重视,对红椎菌的市场需求有 所增长。2024年国内红椎菌产量为4575.66吨,需求总量增长至4367.47吨,市场规模增长至5.55亿元; 预计2025年,我国红椎菌需求总量将达4676.13吨,市场规模将达6.09亿元。随着消费升级、绿色健康意 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红椎菌产品的消费需求将稳步增长,将给红椎菌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 间。 相关企业:广西浦北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浦北县红林红椎菌专业合作社、广西浦北县龙升红椎菌专业 合作社、广西容县舍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玉溪滇中云作食品有限公司 关键词:红椎菌市场规模、红椎菌行业产业链、红椎菌产量、红椎菌企业产能、红椎菌需求量、红椎菌 产量省市分布、红椎菌市场竞争格局、红椎菌行业发展前景 一、红椎菌行业定义及特点 红椎 ...
盛来运: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07:3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6的 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盛来运表示,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 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 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 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盛来运介绍,这次普查主要调查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土地利用 和流转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二是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主要包括粮食和经济作物,肉蛋奶等畜产 品,林产品、水产品等;三是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主要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设施农业、智慧 农业等;四是乡村发展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治理等;五是农村居民生 活情况,主要包括农户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等。 这次普查在摸清"三农"家底的基础上,对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新质生产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 新情况进行调查,将全面反映农业农村现代 ...
泰兴“小块连片”培育富民新业态
新华日报· 2025-05-25 05:40
□ 本报记者周建平赵晓勇通讯员徐路 近日,泰兴市分界镇首批成熟甜豌豆陆续采摘上市。分界镇王厂村村民张鑫家零散地块加起来接近1 亩,前年就开始种植,甜豌豆最贵卖到7元一斤,单甜豌豆亩均收益就达万元,加上豇豆、西蓝花的收 益,最高能有1.5万元。 "这些零散碎田,过去要么闲着撂荒,要么种点菜自家吃,基本没有收入。"分界镇滕兴村党总支书记杨 俊健说,这几年,镇、村大力推广"小块连片+轮茬套种"模式:甜豌豆10月下种,次年4月采收,秋冬季 套种青菜;甜豌豆上市后,空档期可种辣椒、芋头等。村里1061户,有近七成参与。350亩十边隙地, 2024年产出甜豌豆260吨、青菜及菜薹60吨、小米辣100吨、香荷芋60吨。今年,还在探索种植丹参等价 格高、方便种植的经济作物。 作为泰兴东部偏远乡镇,分界镇农村留守的非劳动力人员多,该群体特点是"三低一高",即技能水平 低、收入低、抗风险能力低、年龄高,"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是他们的现实需求。 数据显示,全镇甜豌豆种植面积超1万亩,轮茬套种亩均收益1万元左右;近1.2万农户获益,户均增收 8000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
坚决打赢“三夏”攻坚战丨麦穗沉甸甸 粮安稳当当——省委一号文件系列解读①
河南日报· 2025-05-24 07:19
5月18日,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马界村麦田里,收割机轰鸣着在连续作业,拉开全区"三夏"麦收会战序 幕。 刘金元 摄 5月21日,小满。清晨6时,麦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刘记森穿梭在麦田里,不时俯身贴近麦穗,镜片后的眼 睛透着兴奋:"今年这收成,稳了!" 这位90后新农人蹲下,抓起一把泥土看墒情。今年天气较干旱,可商水县魏集镇的麦田不缺墒,滴灌系统可 以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精准供水。"及时灌溉,加上提前喷了作物调节剂,前两天的干热风愣是没伤着麦 子。"他捏了捏湿润的土壤,语气里满是欣慰。 2014年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后,刘记森回到老家魏集镇。那时父亲的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正陷入困境: 小麦品种抗病性差,收购价低,仓库积压了好多麦子。"种地不能再靠老法子。"他翻出手机里的土壤检测报 告给记者看,"现在讲究科学种田。" 在刘记森的努力下,合作社成功引进了周麦系列品种,不仅穗大粒满,而且分蘖能力出众。 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李凤廷说,这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河南作为中原粮仓的责任担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 源环境约束加剧的背景 ...
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经济日报· 2025-05-10 06:09
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 给体系,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这是对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 构变化趋势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食品需求,对于加强农业科技和食物生产方式创 新、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粮食保供基础扎实,食物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品种日益丰富多样,呈现良好态势。国内粮食 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更是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多公 斤增加到2024年的500多公斤。小麦、水稻、玉米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生 产结构持续优化,水果、蔬菜供给充足,水产品总产量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并于2024年达到7366万吨。居 民食物种类更加丰富,膳食结构逐步优化,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供给量持续增长, 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已达到4871千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另一方面,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链条,确保供给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立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和食品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