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

搜索文档
“三农”摸底新变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6:59
图为农民驾驶农机在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三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内进行"海水稻"插秧作业。段俊利摄 (人民视觉) 中国"三农"即将迎来新一次全面摸底——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 查。 为何选择在这一时点开展普查?具体查什么?与以往相比,这次普查有哪些新变化? 时隔10年再次启动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共同组成了中国的三大周期性普查项目。 1996年,中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此后,分别于2006年、2016年实施了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农 业普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 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十年举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 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一个国际性的统计调查项目。数据显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自1950年起,每10 年制定一个世界农业普查指导性方案,目前全世界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照该方案进行了农业普查, 提交了农业普查成果。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即将展开,主要查什么?有什么变化和创新?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马铃薯喜获丰 ...
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当前正处在准备阶段
快讯· 2025-06-16 11:28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 国务院决定在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是在新征程上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1] - 农业普查每十年举行一次 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2026年将开展第四次普查 [1] - 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新时代"三农"家底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 [1] - 普查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 - 当前普查工作处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组建普查机构、研制普查方案、开展普查试点 [1]
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新华社· 2025-06-05 21:32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全面摸清"三农"家底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潘洁 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什么重 要意义?普查对象和内容有哪些?与以往普查相比,这次普查有什么变化和创新?如何支持和配合普查 工作?为此,新华社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国务院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盛来运。 问: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 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项重大国 情国力调查。自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 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此次农业普查将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农"家底,客观 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于科学制定"三农"政 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十年减逾27万户 柬农业户数量持续减少
商务部网站· 2025-05-27 16:44
柬埔寨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深化,务农家庭数十年来减少逾一成。 根据计划部国家统计学院发布的《2023年农业普查》结果,2023年全国农业户总数共约185万户,占柬 家庭总数54.2%。 而2013年全国农业户总数共约213万户,十年来减少28万户,减少13%。 10年来农业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木薯园面积从2013年的29.4万公顷,增加至2023年的42万公顷,占 全国农业用地面积的13.2%,腰果园面积也从7.1万公顷,增加至37万公顷。因此,虽然农业户减少,但 每户平均拥有的土地面积反增,从2013年的平均每户1.5公顷,增加到2023年的1.7公顷,约七成农户土 地面积不超过2公顷。 大部分土地种植短期生长作物(如稻米),共270万公顷。种植长期生长作物(如腰果和木薯)土地共 62.6万公顷。报告还显示,63%农户1年只种1季作物,30%种2季,仅6%农户栽种3季。 农民平均年龄为31.8岁。 此外,水利灌溉系统仅覆盖柬埔寨约两成农村。 计划部大臣奔德彻指出,此次大规模农业普查行动,共动员约6千名调查人员,深入全国25个省份超1.2 万个村庄,以访问村长和农民,收集农业相关数据,包括种植作物、牲畜、家禽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