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效合一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抗皱紧致类护肤品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产品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复购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6 09:40
行业概述 - 抗皱紧致类护肤品以改善皮肤皱纹、提升弹性与紧致度为核心功效,作用机制包括刺激胶原蛋白合成、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及抗氧化等[2] - 2024年市场规模达640.27亿元,同比增长21.50%,消费者需求从单一功效转向抗自由基、修复屏障等多重功效,推动行业从"成分堆砌"向"机制驱动"升级[1][16] - 产品形态分为精华类、面霜/乳霜类、面膜类等,按适用场景可分为预防型、改善型、修护型三大类[3] 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以基础油脂成分为主;90年代后国际品牌通过技术优势进入中国,本土企业进入学习模仿阶段[5][6] - 2010-202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本土品牌崛起,消费者需求明确化,抗衰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6][9] - 2021年至今为创新多元化阶段,科学护肤成为主流,国产品牌加速高端化,监管趋严推动行业规范化[6][9] 市场政策 - 国家药监局2022-2024年密集出台《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等12项政策,强化生产、备案、原料及安全评估全链条监管[10][11] - 工信部2023年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特色植物原料开发及中小企业集群培育[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透明质酸、胜肽等活性成分及包装材料供应商,下游覆盖百货专柜、电商等渠道,终端消费者女性占比超85%,男性市场增速达30%[13][15] - 核心消费群体为26-35岁(占比50%),94.93%消费者优先关注产品安全性,80%重视见效周期[15]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占据中高端市场,国产品牌(珀莱雅、丸美等)通过高性价比和科研实力崛起,形成多层级竞争[19] - 珀莱雅2024年营收107.8亿元,护肤类占比83.66%,红宝石精华3.0采用专利环肽+双A技术引领行业创新[22] - 丸美生物2024年营收29.70亿元,旗下"丸美"品牌专注眼部抗皱,"恋火""春纪"覆盖彩妆及功能性护肤[24] 未来趋势 - 多效合一产品需求增长,精准抗衰与多通路协同技术(如胶原自启科技)将成为研发重点[16][27] - 情绪价值成为购买驱动力,超50%女性消费者关注包装设计、品牌故事等情感体验[27]
底妆市场与消费者洞察报告-青眼情报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2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底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从2022年的73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7.0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108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95%、13.40%和4.57% [1][9][10] - 抖音以51.23%的线上GMV占比成为第一大渠道,淘天平台以29.02%位列第二,拼多多反超京东,市场份额达8.53% [1][12][13] - 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抖音与淘天合计占据80.25%市场份额,传统电商增速低于10% [15] 渠道与品类表现 - 基础底妆品类占主导地位,快手平台占比达71.18%,抖音局部修饰品类占比8.7%,拼多多定妆品类占比31.22% [16][17] - 淘天气垫品类异军突起,GMV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261.7%,成为增长主引擎 [19][20] - 抖音粉饼品类实现50%以上超高增长,GMV达30.58亿元,修容和高光品类增速分别达52.81%和83.10% [21][22] 品牌竞争格局 - 粉底液品类呈现平台分化,淘天由雅诗兰黛主导(14.2%),抖音由Passional Lover等新品牌主导 [26][27] - 气垫品类中圣罗兰在淘天市场份额达21.1%,抖音则由修可芙(13%)、烙色等国产品牌主导 [29][30] - 粉饼品类花间颂在抖音异军突起,市场份额提升至第三位,淘天仍由花西子(11.5%)和方里(10.8%)主导 [32][33] 消费者洞察 - 核心消费群体为31-35岁,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37.54%,混合性肌肤和油性敏感肌占比近90% [2] - 主要使用场景为社交聚会(85.64%)和日常通勤(64.36%),偏好自然裸妆(70.24%),需求集中在8-12小时持妆 [2] - 产品功能需求突出遮瑕和持妆特性,近90%消费者存在皮肤瑕疵问题 [2] 市场趋势 - 长效持妆技术持续升级,彩棠、烙色等品牌通过专利技术实现24小时持妆 [2] - 妆养合一成为主流趋势,产品融合保湿、抗氧化等养肤成分 [2] - 场景化创新显著,迷你便携产品和专属方案受青睐,文化赋能与IP联名增强吸引力 [2] - 多效合一和素颜霜品类因适配高效需求实现快速增长 [2]
精华版【用户说】2024年线上美容仪产品消费趋势洞察
搜狐财经· 2025-07-06 11:5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1月滚动年电子美容仪GMV达69.51亿元,LED美容仪GMV为10.81亿元,全网声量731万,互动量3.08亿 [1][10][14] - 淘宝天猫面部美容工具GMV超100亿元,抖音平台该品类GMV同比增长92.84% [1][15] - 面部美容工具全品类线上GMV达89.4亿元,电子美容仪GMV增速370%,LED美容仪GMV增速239.98% [14] 品牌竞争格局 - 电子美容仪销售额前十中国产品牌占四席,LED美容仪占五席 [1][10] - 抖音平台极萌以15-20亿元销售额居电子美容仪榜首,市场份额18.48%,觅光、雅萌紧随其后 [1][21] - 国产品牌价格更亲民,与国外品牌价格差距超3倍,国外品牌如丝可MP多平台射频仪售价达11128元 [28][29] 用户特征与需求 - 女性用户占比超70%,18-34岁用户互动占比超79% [2][12] - 广东用户对美容仪关注度高,功效需求占比超42%,抗老淡纹、提拉紧致为核心需求 [2][12] - 小红书是重要种草平台,AMIRO觅光种草笔记达9888篇,抖音直播带货占比超95% [2][11]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多效合一与功效高效化成为发展方向,精准护肤针对特定区域和肤质的产品增多 [2][12] - 射频抗老、微电流提拉紧致技术广泛应用,智能系统实现皮肤精准诊断 [10][27] - 雅萌推出【黄金五环】射频技术,45年来首个突破性创新 [22] 渠道与营销 - 抖音平台逐步超越阿里平台,近13个月GMV基本超阿里平台 [15][16] - 国产品牌主导抖音市场,极萌增长迅猛,JOVS抖音销售额同比增长239% [21][24] - 觅光情感营销、雅萌本土化营销为典型案例 [11]
国货撕开600亿底妆新缺口
新浪财经· 2025-06-25 11:35
全球及中国底妆市场规模 - 2030年全球底妆市场规模预计达192.9亿美元 [1] - 2023年中国底妆市场规模达526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610亿元 [1] - 底妆是国内美妆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1] 市场竞争格局 - 国货品牌与国际大牌在底妆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花西子、毛戈平、彩棠等凭借东方美学和硬核科技与国际巨头分庭抗礼 [1] - 今年以来国内外品牌共推出超60款底妆新品,其中国货品牌占42款 [3][4][5][6][7] - 淘系平台国际品牌占主导,CPB以5.72%市占率居首,毛戈平为国货第一 [8][9] - 抖音平台国货品牌主导,花西子、方里、毛戈平位居前三 [10] 产品价格带分布 - 底妆市场价格带集中在0-300元区间,0-100元占61%,100-300元占30% [10] - 京东粉底品类均价203.91元,淘系128.22元,抖音105.26元 [11] - 国际品牌新品价格普遍较高,如兰蔻菁纯精华粉底990元,PRADA气垫685元 [13][14] 产品趋势 - 多效合一成为主流趋势,产品融合防晒、养肤、隔离等多种功能 [14][15] - 功效底妆市场显著增长,品牌针对特定皮肤问题开发新品 [15][16] - 持妆科技是竞争核心,国货品牌聚焦创新持妆技术和工艺 [18][19] - 国际品牌通过专利技术升级明星产品,如芭比波朗"黑磁瓶"、植村秀"0感"粉饼 [19] 细分品类表现 - 粉底品类占底妆市场65.5%份额,同比增长30.5% [8] - 蜜粉/散粉、妆前等细分品类稳定增长,男士底妆市场下滑11.3% [8] - 气垫产品在100-300元价格带占比更高,定妆喷雾90%销量集中在0-100元 [10] 品牌表现 - 花西子2025年销售额7.5-10亿,市占率3.49% [9] - 方里销售额7.5-10亿,市占率3.30% [9] - 毛戈平销售额7.5-10亿,市占率2.82% [9] - 卡姿兰白磁防晒粉底液采用双专利技术,售价169元 [5] - 珀莱雅持妆夜气垫售价279元,主打解决油孔皮上妆难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