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场景化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全聚德“老字号新玩法”:解压烤鸭圈粉年轻人,京剧月饼藏着京味浪漫
新浪财经· 2025-09-15 14:37
品牌年轻化战略 - 公司通过文创产品如"好的鸭"系列与年轻人互动 第二代产品融入老北京烤鸭场景 单店单日最高销售150只并吸引代购[3] - 推出京剧元素月饼礼盒如"生旦净末"和"锦瑟和鸣" 包装设计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 仿膳品牌月饼融入北海公园皇家元素及健康食材如薏仁和松子仁[3][4] - 开设主题餐厅如3D光影餐厅和"全聚德·宫囍龙凤呈祥"项目 采用分餐制和换装体验 本地客流量与游客各占50%且年轻客群显著增加[9][11] 多品牌运营 - 公司拥有全聚德(81家)、丰泽园(6家)、四川饭店(8家)和仿膳(1家)四大品牌 全球门店总数96家 从"一品独大"转向多品牌"齐步走"策略[5] - 四川饭店聚焦统一经营模式和品质提升 丰泽园发展包装肉食如酱猪肘(200克装) 仿膳通过茶社模式实现差异化扩张[5][7][8] - 餐饮产品食品化成为核心战略 利用SC资质生产真空烤鸭和酱肉等 电商渠道增长迅速 月饼线上销量显著提升[7] 数字化与场景创新 - 平台化结算系统覆盖全国所有连锁门店 AI智能接单系统提升订单准确率和效率 实现24小时运营[9] - 3D光影餐厅以中轴美景和京城四季影像为特色 采用分餐制和拼桌模式提升座位利用率 前门店成为打卡圣地[9][11] - 公司强调老字号需避免经营僵化 通过数字化和场景化创新吸引新客户 减少对旅游市场的依赖[9][11]
调研速递|三全食品接受国华兴益保险资管等55家机构调研 披露上半年业绩及业务规划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8-25 23:1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68亿元同比下降2.66% 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下降5.98% 但收入及盈利指标环比均改善 [1] - 直营电商收入稳定增长且毛利率同比增长4.12% 经销渠道通过精准营销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企稳 [1] - 主流产品品质全方位提升且场景化创新成效显著 传统产品盈利能力回暖 [1] 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存量产品通过价值链重塑提升质价比 例如多多系列水饺和黄金比例蒸煎饺持续升级 [2] - 精准把握健康场景与情绪价值消费趋势 开发食养系列汤圆及"锦鲤"汤圆等创新产品 [2] - 持续优化费用使用效率并通过精准营销触达消费者 下一步将加大肉制品推广力度 [2] 海外投资计划 - 因澳大利亚消费能力强劲且市场需求广泛 计划在澳大利亚建厂并以此拓展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南亚市场 [2] - 境外投资备案手续进展顺利 后续将积极推进海外投资计划落地 [2] 直营渠道战略 - 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型提升管理效率 强化渠道精细化运营与组织优化调整 [2] - 开展"总对总"业务合作 全渠道推进产品定制化并与多家商超系统达成合作 [2] - 依托供应链服务优化与场景化创新定制产品 积极把握商超渠道调改机遇 [2]
洽洽食品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09%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8:21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864.16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4亿元 [1] - 净利润变化主因葵花籽及坚果原料成本上升 叠加产品结构及渠道调整导致费用增加 [1] - 二季度收入边际好转 电商渠道表现突出 [1] 业务结构分析 - 葵花籽业务营收17.72亿元 占总营收64.39% 坚果类业务营收6.14亿元 占比22.3% 其他产品营收3.04亿元 占比11.05% [2] - 东方区营收6.54亿元 南方区8.84亿元 北方区4.23亿元 电商渠道4.51亿元 海外市场2.78亿元 其他地区6171.88万元 [2] - 其他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0.51% 电商渠道增24.79% 海外市场增13.18% [2] 产业链与供应链布局 - 采用"公司+订单农业+种植户"直采模式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建立超100个种植基地 [2][3] - 新疆拥有30万亩向日葵原料基地 通过皮山县加工基地转化原料优势 [3] - 全产业链掌控力构筑成本韧性 海外种植项目强化供应链稳定性 [2][3] 产品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4044.29万元 同比增长28.09% [4] - 推出山野系列瓜子/瓜子仁冰淇淋/全坚果/白坚果/风味坚果/蜂蜜黄油味鲜切薯条/魔芋等新品 [4] - 通过"情绪价值+功能价值"重构消费场景 典型案例瓜子仁冰淇淋精准卡位Z世代轻负担需求 [5] 渠道战略与网络建设 - 建立全球性营销网络 拥有1406个经销商(国内1306个+国外100个) [5] - 渠道数字化平台覆盖约56万家终端网点 [5] - 拓展TO-B团购/餐饮合作等新渠道 线上线下互补模式成熟 [4][5] 品牌营销与全球化 - 通过音乐节/微短剧/城市文旅联名触达年轻群体 春节全球地标展示"洽洽红"品牌形象 [5] - 产品销往近70个国家地区 瓜子品类连续5年全球销量第一 [2][6] - 海外市场持续深耕 健康化赛道精准卡位推动全球零食版图扩张 [6] 战略方向与经营计划 - 通过供应链直采改革+五维创新矩阵+全球化布局三箭齐发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3] - 下半年重点拓展品类矩阵/升级产品体验/优化渠道服务/供应链优化/成本管控/组织变革 [5] - 从单一品类向矩阵式产品生态升级 从风味创新向营养功能深度升级 从休闲零食向生活方式场景升级 [1][6]
2025年资深产品经理个人能力提升方向?一文讲述全部!
搜狐财经· 2025-08-21 09:47
产品经理角色转变 - AI工具自动化基础工作 产品经理需从需求捕手转向战略架构师[3] - 技术理解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需掌握大模型原理 RAG 预训练等基础概念[3] - 场景化创新能力要求从功能设计转向问题重构 例如教育产品升级为个性化学习Agent 电商产品进化为需求预判加供应链联动[3] 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 数据能力从加分项变为生存刚需 80%互联网大厂产品岗位要求掌握数据分析工具[4] - 需构建立体化指标体系 超越DAU GMV等滞后指标 例如小红书通过内容互动深度值衡量社区健康度[4] - 需掌握因果推断与实验设计能力 如A/B测试和因果推断模型 美团外卖在会员体系迭代中应用此类方法[4] AI技术理解与应用能力 - AI产品经理平均月薪达38K 大模型方向溢价45%[5] - 需掌握Prompt工程 RAG系统搭建 模型微调等实用技能 例如通过LangChain构建智能客服原型或使用FinGPT解决垂直行业问题[7] - 需建立新评估体系 包括幻觉率 知识召回率等指标 超越传统A/B测试和转化率[7] CDA认证价值 - CDA认证提供系统化知识构建 覆盖数据采集到商业应用全流程 帮助产品经理建立完整数据分析能力体系[9] - CDA持证产品经理年薪中位数高出基准31.5% 在金融医疗等领域可获得面试优先筛选权[9] - 认证要求完成受众构建到效果验证全流程实操 确保知识可立即迁移至实际工作 需求方案通过率和实施效果显著改善[9] 就业前景 - 就业方向包括互联网大厂数据分析师 金融银行技术岗 商业智能顾问 市场研究 产品 运营等[11] - 行业起薪15K以上 且存在较大人才缺口[11]
底妆市场与消费者洞察报告-青眼情报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2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底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从2022年的73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7.0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108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95%、13.40%和4.57% [1][9][10] - 抖音以51.23%的线上GMV占比成为第一大渠道,淘天平台以29.02%位列第二,拼多多反超京东,市场份额达8.53% [1][12][13] - 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抖音与淘天合计占据80.25%市场份额,传统电商增速低于10% [15] 渠道与品类表现 - 基础底妆品类占主导地位,快手平台占比达71.18%,抖音局部修饰品类占比8.7%,拼多多定妆品类占比31.22% [16][17] - 淘天气垫品类异军突起,GMV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261.7%,成为增长主引擎 [19][20] - 抖音粉饼品类实现50%以上超高增长,GMV达30.58亿元,修容和高光品类增速分别达52.81%和83.10% [21][22] 品牌竞争格局 - 粉底液品类呈现平台分化,淘天由雅诗兰黛主导(14.2%),抖音由Passional Lover等新品牌主导 [26][27] - 气垫品类中圣罗兰在淘天市场份额达21.1%,抖音则由修可芙(13%)、烙色等国产品牌主导 [29][30] - 粉饼品类花间颂在抖音异军突起,市场份额提升至第三位,淘天仍由花西子(11.5%)和方里(10.8%)主导 [32][33] 消费者洞察 - 核心消费群体为31-35岁,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37.54%,混合性肌肤和油性敏感肌占比近90% [2] - 主要使用场景为社交聚会(85.64%)和日常通勤(64.36%),偏好自然裸妆(70.24%),需求集中在8-12小时持妆 [2] - 产品功能需求突出遮瑕和持妆特性,近90%消费者存在皮肤瑕疵问题 [2] 市场趋势 - 长效持妆技术持续升级,彩棠、烙色等品牌通过专利技术实现24小时持妆 [2] - 妆养合一成为主流趋势,产品融合保湿、抗氧化等养肤成分 [2] - 场景化创新显著,迷你便携产品和专属方案受青睐,文化赋能与IP联名增强吸引力 [2] - 多效合一和素颜霜品类因适配高效需求实现快速增长 [2]
泰凯英:以场景化创新重塑轮胎产业链价值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5
公司模式创新 - 公司采用"无厂"模式,专注于研发设计而非生产,人均创收超745万元[1] - 选址于科技产业聚集区而非传统工业区,体现战略聚焦定位[2] - 选择代工模式基于行业产能充沛背景,避免加剧产能竞争,行业协会鼓励研发投入[2]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复合增长率2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 - 拥有境内专利近170项(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山东省瞪羚企业认证[2] 技术研发体系 - 构建深度场景化研发体系,通过3D激光扫描真实路况建立数字化模型优化轮胎设计[4] - 10年前布局智能化,近期重点提升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软硬件性能,结合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4] - 开发电动矿卡专用轮胎,满足抓地性能、耐磨性、承载能力等需求[5] - "矿用卡车节能型轮胎关键技术"和"矿用子午线轮胎再制造关键技术"在能耗降低和再制造性能方面取得突破[5] - 未来规划探索智慧服务站,贯通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5] 国际化竞争策略 - 面对普利司通、米其林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的现状,采取差异化突围路径[6] - 为豪士科集团开发机场消防车轮胎,性能达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并与卢森宝亚、齐格勒等实现配套合作[6] - 与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协同"出海",开发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轮胎配套整机[7] -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总出口额80%[7] - 配套国内外龙头如力拓集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跨国公司[7]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国内轮胎产业链分工细化,技术创新型企业普遍采用代工模式且人均营收较高[3] - 智能矿山和工程机械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演进,推动轮胎行业技术升级[4] - 公司以场景痛点倒逼技术突破,在全球高端工程轮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7]
乔迁新址启新程,一汽丰田在变革浪潮中持续向上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15:47
战略搬迁与体系升级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2025年6月28日从北京迁至天津,旨在深化战略转型并重构竞争优势,形成研产销一体化机制[2] - 搬迁打破传统线性传导模式,实现销售端市场洞察与天津研发中心的直接协作,加速从概念到量产[3] - 构建以市场为指挥棒的敏捷体系,助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2] 本土化与技术突破 - 推出"中国方案",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技术,如IT'S TiME 2.0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品牌[5] - THS Ⅱ技术优化城市工况油耗,Multi-stage HEV提升性能车加速,2.4T 1MT HEV解决越野车燃油经济性问题[5] - 形成"智能电混三剑客"技术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避免纯电里程焦虑[8] 经销商生态与价值链重塑 - 通过搬迁优化经销商支持体系,提供精准市场预测、智能库存调配及客户运营工具[5] - "时光焕新计划"以车龄增值补贴机制(每增加一年补贴1000元)重构二手车价值评估[10][15] - 经销商库存系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健康增长策略[11] 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 22年累计交付1200万辆,产品线从卡罗拉到bZ系列覆盖多元需求[8] - 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售后服务冠军,十次获丰田全球服务金奖[10] - 服务延伸至全生命周期,包括保值承诺、OTA升级及车联网生态[10] 市场表现与差异化路径 - 2025年上半年销量377821辆(同比+16%),电动化车型占比49%,高端TNGA-K平台车型占比60%[11] - 电动化聚焦"可靠性与智能化平衡",bZ5通过电池安全三重考验,主打30万元以下市场[13] - 营销转向价值战,"时光焕新计划"7月升级后综合补贴至高38000元[15]
【独家专访】百年烘焙品牌嘉顿的转型:在传承与创新中重构品牌生命力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27 14:44
品牌历史与行业地位 - 1926年在香港创立,近百年历史,从深水埗面包店发展为全国性品牌[9] - 1952年引进自动化饼干生产线,单日产量跃升至5吨[10] - 1960年推出划时代产品"生命面包",首创添加维他命及矿物质的面包,采用防潮蜡纸包装,畅销60年成为食品界传奇[12][13][14] - 1967-1981年间多款产品获国际优质食品组织金奖/银奖,形成"嘉顿味觉坐标系"[16][17] - 拥有香港深井、东莞南城、东莞茶山、扬州四大生产基地,技术扎根与情感绑定双螺旋发展[19][20] 核心战略转型方向 - 从传统食品制造商向现代消费品牌跃升,关键词为"守住根本,拥抱变化"[22] - 优化供应链与研发效率,加快新品推出节奏但不牺牲品质[22] - 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精细用户洞察,开发场景化新品[24] - 五大趋势判断:健康化、功能化、即食化、圈层化、数字化[52] - 未来突破口聚焦场景化创新、数字化赋能、本地化深耕[60][61] 产品创新策略 - 推出"健康多多面包""幸运曲奇""亚麻籽全麦面包"等年轻化产品线,强调轻负担、轻食感[28] - 经典产品推出迷你分享装、小袋组合装,适配Z世代即食+社交需求[29] - 健康化方向:控制糖脂含量,开发添加益生元威化、100%全麦面包等,布局少添加/低GI/全谷物赛道[47][49] - 场景化创新覆盖健身补给、户外社交、办公室能量补充等全天候消费场景[62] 品牌年轻化举措 - 传播语境从"怀旧叙事"升级为"当下共鸣",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情绪连接[36] - 跨界联名潮流插画师、国潮茶饮品牌等,推出限量包装和茶味烘焙系列[39] - 情感价值挖掘:强化"厨师头"logo的安心感,设计城市记忆主题包装[41] - 品牌定位从"小时候的味道"转变为"今天愿意分享的美好"[34] 数字化与本地化布局 - 构建"数据+感知+技术"三位一体健康产品创新体系[49] - 探索冷链与常温产品协同供应模式,加速冷冻烘焙品家庭场景普及[64] - 香港+东莞+扬州三大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产销网络,提升区域响应速度[66] - 通过本地化生产/配送/反馈机制强化区域市场适配性[68]
储能竞赛下半场:向场景驱动和光储融合要发展
36氪· 2025-06-26 10:40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经济模型,实现储能系统在调节电网、套利等场景中的实际价值 [3] - 行业从单纯比拼电芯参数演变为贯穿技术、安全与应用场景的全方位较量,强调对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能力 [4] - 光伏行业从制造为王走向解决方案为王的时代,天合光能预计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将从1/3提升至50%以上 [6] 企业战略 - 海博思创提出"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实现储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已落地多个场景并与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 - 阳光电源发布两款逆变器新品和PowerTitan3.0智储平台,打造5A融合系统解决方案,将684Ah规格电芯确立为下一代大电芯技术路线 [3][4] - 协鑫储能推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覆盖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等核心应用场景 [4] 技术创新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智慧储能、数字新能源的深度耦合,实现光储解决方案的深度协同,提升响应速度和能量利用率 [5] - 天合储能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构网技术、耐高温设计及超长循环性能等差异化能力,应对多场景需求 [6] - 行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构网技术和AI赋能,AI技术与光储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解锁智慧能源新未来的重要密码 [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阳光电源推出全球首款400kW+组串式逆变器SG465HX和全球首款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1+X 2.0 [3] - 恒翼能展出覆盖全领域、全场景的移动储能系列产品,包括适用于"临时超充站"的解决方案 [4] - 特变电工强调储能系统必须结合光伏特点去做产品和系统的定义,以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问题 [6]
全球烘焙工业化的教科书:年销售额1600亿元的宾堡,如何用一片面包征服全球?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10 16:29
全球烘焙市场概况 - 2022年全球烘焙市场规模达4400亿美元,美洲市场占比36.9%位居第一,面包品类占54.8%的主导地位 [3] - 行业高度分散,超60%供给来自小型手工烘焙店,宾堡以3.4%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远超第二名日本山崎面包(1.4%)和美国Flower Foods(0.7%) [3] - 宾堡2023年营收达225亿美元(约1600亿元人民币),市值223亿美元,业务覆盖34个国家,运营100多个品牌、9000多种产品,拥有217家工厂和15万名员工 [3] 宾堡发展历程 - 1945年创立于墨西哥,初期仅有34名员工、5辆二手货车和4款基础产品,日均产量不足1吨 [5] - 1948年引入玻璃纸包装技术,将面包保质期从8小时延长至72小时,1953年进一步延长至5天 [5] - 1950年代建立"中央工厂+毛细批发网络"体系,1963年覆盖墨西哥83%的夫妻老婆店 [6] - 1984-1998年进军美国市场,通过收购本土品牌Oroweat和Mrs Baird's抢占市场份额 [7] - 2000-2010年完成多起跨国并购,包括智利Giánotti(11.8亿美元)、美国George Weston(23.8亿美元)等,成为全球第一 [8]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建立"T+12生产法则",从接单到发货不超过12小时,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6.2天(行业平均15天) [9] - 在巴西推行"零浪费计划",边角料转化为动物饲料,净利率提升至9.8%(行业均值5.3%) [9] - 通过卫星追踪1.8万辆配送车位置,配合智能算法优化物流效率 [9] 中国市场战略 - 2006年进入中国,通过收购北京潘瑞克、East Balt(6.5亿美元)、曼可顿形成三品牌矩阵 [12] - 截至2025年在中国拥有11家工厂、2个研发中心、51个分销中心和604条销售线路,覆盖90%以上一二线城市 [12] - 多品牌分层策略:宾堡(家庭消费)、曼可顿(专业健康)、百万庄园(即食场景) [12] - 供应链本土化:北京工厂可24小时内切换50种产品线,上海工厂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5天(行业平均10天) [13] - 与京东冷链合作建立"T+6"配送体系,华北地区6小时直达商超,损耗率仅1.2%(行业平均5%) [13] 产品与渠道创新 - 针对中国58%的零食化消费需求,推出早餐、休闲零食、健康三大场景产品 [14] - 休闲零食"曼可顿面包脆脆丁"采用28小时二次烘烤工艺,目标三年内成为亿元单品 [14] - 健康品类增速达67%,推出0糖超醇吐司和高纤全麦面包 [14] - 渠道创新:入驻零食很忙等量贩店,O2O平台订单占比提升至25%,仓储会员店渠道增长180% [15][16] - 通过天猫大数据分析定制区域限定款,新品研发周期缩短至45天 [16] 行业启示 - 全球资源本土化:将墨西哥供应链管理经验与中国电商生态结合 [17] - 细分市场精准打击:通过三品牌覆盖不同场景,避免红海市场竞争 [17] - 跨界融合创新:从烘焙向零食赛道延伸,模糊品类边界 [17] - 在中国市场以"供应链筑基、场景破界、价值反哺"实现本土化高阶形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