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创新

搜索文档
底妆市场与消费者洞察报告-青眼情报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2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底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从2022年的73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7.0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108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95%、13.40%和4.57% [1][9][10] - 抖音以51.23%的线上GMV占比成为第一大渠道,淘天平台以29.02%位列第二,拼多多反超京东,市场份额达8.53% [1][12][13] - 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抖音与淘天合计占据80.25%市场份额,传统电商增速低于10% [15] 渠道与品类表现 - 基础底妆品类占主导地位,快手平台占比达71.18%,抖音局部修饰品类占比8.7%,拼多多定妆品类占比31.22% [16][17] - 淘天气垫品类异军突起,GMV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261.7%,成为增长主引擎 [19][20] - 抖音粉饼品类实现50%以上超高增长,GMV达30.58亿元,修容和高光品类增速分别达52.81%和83.10% [21][22] 品牌竞争格局 - 粉底液品类呈现平台分化,淘天由雅诗兰黛主导(14.2%),抖音由Passional Lover等新品牌主导 [26][27] - 气垫品类中圣罗兰在淘天市场份额达21.1%,抖音则由修可芙(13%)、烙色等国产品牌主导 [29][30] - 粉饼品类花间颂在抖音异军突起,市场份额提升至第三位,淘天仍由花西子(11.5%)和方里(10.8%)主导 [32][33] 消费者洞察 - 核心消费群体为31-35岁,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37.54%,混合性肌肤和油性敏感肌占比近90% [2] - 主要使用场景为社交聚会(85.64%)和日常通勤(64.36%),偏好自然裸妆(70.24%),需求集中在8-12小时持妆 [2] - 产品功能需求突出遮瑕和持妆特性,近90%消费者存在皮肤瑕疵问题 [2] 市场趋势 - 长效持妆技术持续升级,彩棠、烙色等品牌通过专利技术实现24小时持妆 [2] - 妆养合一成为主流趋势,产品融合保湿、抗氧化等养肤成分 [2] - 场景化创新显著,迷你便携产品和专属方案受青睐,文化赋能与IP联名增强吸引力 [2] - 多效合一和素颜霜品类因适配高效需求实现快速增长 [2]
泰凯英:以场景化创新重塑轮胎产业链价值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5
公司模式创新 - 公司采用"无厂"模式,专注于研发设计而非生产,人均创收超745万元[1] - 选址于科技产业聚集区而非传统工业区,体现战略聚焦定位[2] - 选择代工模式基于行业产能充沛背景,避免加剧产能竞争,行业协会鼓励研发投入[2]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复合增长率2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 - 拥有境内专利近170项(发明专利30项),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山东省瞪羚企业认证[2] 技术研发体系 - 构建深度场景化研发体系,通过3D激光扫描真实路况建立数字化模型优化轮胎设计[4] - 10年前布局智能化,近期重点提升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软硬件性能,结合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4] - 开发电动矿卡专用轮胎,满足抓地性能、耐磨性、承载能力等需求[5] - "矿用卡车节能型轮胎关键技术"和"矿用子午线轮胎再制造关键技术"在能耗降低和再制造性能方面取得突破[5] - 未来规划探索智慧服务站,贯通轮胎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5] 国际化竞争策略 - 面对普利司通、米其林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的现状,采取差异化突围路径[6] - 为豪士科集团开发机场消防车轮胎,性能达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并与卢森宝亚、齐格勒等实现配套合作[6] - 与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协同"出海",开发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轮胎配套整机[7] -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总出口额80%[7] - 配套国内外龙头如力拓集团、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跨国公司[7]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国内轮胎产业链分工细化,技术创新型企业普遍采用代工模式且人均营收较高[3] - 智能矿山和工程机械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演进,推动轮胎行业技术升级[4] - 公司以场景痛点倒逼技术突破,在全球高端工程轮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7]
乔迁新址启新程,一汽丰田在变革浪潮中持续向上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15:47
战略搬迁与体系升级 -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2025年6月28日从北京迁至天津,旨在深化战略转型并重构竞争优势,形成研产销一体化机制[2] - 搬迁打破传统线性传导模式,实现销售端市场洞察与天津研发中心的直接协作,加速从概念到量产[3] - 构建以市场为指挥棒的敏捷体系,助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2] 本土化与技术突破 - 推出"中国方案",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技术,如IT'S TiME 2.0智能电混双擎技术品牌[5] - THS Ⅱ技术优化城市工况油耗,Multi-stage HEV提升性能车加速,2.4T 1MT HEV解决越野车燃油经济性问题[5] - 形成"智能电混三剑客"技术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避免纯电里程焦虑[8] 经销商生态与价值链重塑 - 通过搬迁优化经销商支持体系,提供精准市场预测、智能库存调配及客户运营工具[5] - "时光焕新计划"以车龄增值补贴机制(每增加一年补贴1000元)重构二手车价值评估[10][15] - 经销商库存系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健康增长策略[11] 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 22年累计交付1200万辆,产品线从卡罗拉到bZ系列覆盖多元需求[8] - 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售后服务冠军,十次获丰田全球服务金奖[10] - 服务延伸至全生命周期,包括保值承诺、OTA升级及车联网生态[10] 市场表现与差异化路径 - 2025年上半年销量377821辆(同比+16%),电动化车型占比49%,高端TNGA-K平台车型占比60%[11] - 电动化聚焦"可靠性与智能化平衡",bZ5通过电池安全三重考验,主打30万元以下市场[13] - 营销转向价值战,"时光焕新计划"7月升级后综合补贴至高38000元[15]
【独家专访】百年烘焙品牌嘉顿的转型:在传承与创新中重构品牌生命力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27 14:44
品牌历史与行业地位 - 1926年在香港创立,近百年历史,从深水埗面包店发展为全国性品牌[9] - 1952年引进自动化饼干生产线,单日产量跃升至5吨[10] - 1960年推出划时代产品"生命面包",首创添加维他命及矿物质的面包,采用防潮蜡纸包装,畅销60年成为食品界传奇[12][13][14] - 1967-1981年间多款产品获国际优质食品组织金奖/银奖,形成"嘉顿味觉坐标系"[16][17] - 拥有香港深井、东莞南城、东莞茶山、扬州四大生产基地,技术扎根与情感绑定双螺旋发展[19][20] 核心战略转型方向 - 从传统食品制造商向现代消费品牌跃升,关键词为"守住根本,拥抱变化"[22] - 优化供应链与研发效率,加快新品推出节奏但不牺牲品质[22] - 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精细用户洞察,开发场景化新品[24] - 五大趋势判断:健康化、功能化、即食化、圈层化、数字化[52] - 未来突破口聚焦场景化创新、数字化赋能、本地化深耕[60][61] 产品创新策略 - 推出"健康多多面包""幸运曲奇""亚麻籽全麦面包"等年轻化产品线,强调轻负担、轻食感[28] - 经典产品推出迷你分享装、小袋组合装,适配Z世代即食+社交需求[29] - 健康化方向:控制糖脂含量,开发添加益生元威化、100%全麦面包等,布局少添加/低GI/全谷物赛道[47][49] - 场景化创新覆盖健身补给、户外社交、办公室能量补充等全天候消费场景[62] 品牌年轻化举措 - 传播语境从"怀旧叙事"升级为"当下共鸣",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情绪连接[36] - 跨界联名潮流插画师、国潮茶饮品牌等,推出限量包装和茶味烘焙系列[39] - 情感价值挖掘:强化"厨师头"logo的安心感,设计城市记忆主题包装[41] - 品牌定位从"小时候的味道"转变为"今天愿意分享的美好"[34] 数字化与本地化布局 - 构建"数据+感知+技术"三位一体健康产品创新体系[49] - 探索冷链与常温产品协同供应模式,加速冷冻烘焙品家庭场景普及[64] - 香港+东莞+扬州三大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产销网络,提升区域响应速度[66] - 通过本地化生产/配送/反馈机制强化区域市场适配性[68]
储能竞赛下半场:向场景驱动和光储融合要发展
36氪· 2025-06-26 10:40
行业趋势 - 储能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经济模型,实现储能系统在调节电网、套利等场景中的实际价值 [3] - 行业从单纯比拼电芯参数演变为贯穿技术、安全与应用场景的全方位较量,强调对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能力 [4] - 光伏行业从制造为王走向解决方案为王的时代,天合光能预计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将从1/3提升至50%以上 [6] 企业战略 - 海博思创提出"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实现储能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已落地多个场景并与华为数字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2] - 阳光电源发布两款逆变器新品和PowerTitan3.0智储平台,打造5A融合系统解决方案,将684Ah规格电芯确立为下一代大电芯技术路线 [3][4] - 协鑫储能推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覆盖零碳城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等核心应用场景 [4] 技术创新 - 海博思创与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智慧储能、数字新能源的深度耦合,实现光储解决方案的深度协同,提升响应速度和能量利用率 [5] - 天合储能构建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构网技术、耐高温设计及超长循环性能等差异化能力,应对多场景需求 [6] - 行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构网技术和AI赋能,AI技术与光储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解锁智慧能源新未来的重要密码 [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阳光电源推出全球首款400kW+组串式逆变器SG465HX和全球首款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1+X 2.0 [3] - 恒翼能展出覆盖全领域、全场景的移动储能系列产品,包括适用于"临时超充站"的解决方案 [4] - 特变电工强调储能系统必须结合光伏特点去做产品和系统的定义,以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问题 [6]
全球烘焙工业化的教科书:年销售额1600亿元的宾堡,如何用一片面包征服全球?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6-10 16:29
全球烘焙市场概况 - 2022年全球烘焙市场规模达4400亿美元,美洲市场占比36.9%位居第一,面包品类占54.8%的主导地位 [3] - 行业高度分散,超60%供给来自小型手工烘焙店,宾堡以3.4%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远超第二名日本山崎面包(1.4%)和美国Flower Foods(0.7%) [3] - 宾堡2023年营收达225亿美元(约1600亿元人民币),市值223亿美元,业务覆盖34个国家,运营100多个品牌、9000多种产品,拥有217家工厂和15万名员工 [3] 宾堡发展历程 - 1945年创立于墨西哥,初期仅有34名员工、5辆二手货车和4款基础产品,日均产量不足1吨 [5] - 1948年引入玻璃纸包装技术,将面包保质期从8小时延长至72小时,1953年进一步延长至5天 [5] - 1950年代建立"中央工厂+毛细批发网络"体系,1963年覆盖墨西哥83%的夫妻老婆店 [6] - 1984-1998年进军美国市场,通过收购本土品牌Oroweat和Mrs Baird's抢占市场份额 [7] - 2000-2010年完成多起跨国并购,包括智利Giánotti(11.8亿美元)、美国George Weston(23.8亿美元)等,成为全球第一 [8]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建立"T+12生产法则",从接单到发货不超过12小时,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6.2天(行业平均15天) [9] - 在巴西推行"零浪费计划",边角料转化为动物饲料,净利率提升至9.8%(行业均值5.3%) [9] - 通过卫星追踪1.8万辆配送车位置,配合智能算法优化物流效率 [9] 中国市场战略 - 2006年进入中国,通过收购北京潘瑞克、East Balt(6.5亿美元)、曼可顿形成三品牌矩阵 [12] - 截至2025年在中国拥有11家工厂、2个研发中心、51个分销中心和604条销售线路,覆盖90%以上一二线城市 [12] - 多品牌分层策略:宾堡(家庭消费)、曼可顿(专业健康)、百万庄园(即食场景) [12] - 供应链本土化:北京工厂可24小时内切换50种产品线,上海工厂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5天(行业平均10天) [13] - 与京东冷链合作建立"T+6"配送体系,华北地区6小时直达商超,损耗率仅1.2%(行业平均5%) [13] 产品与渠道创新 - 针对中国58%的零食化消费需求,推出早餐、休闲零食、健康三大场景产品 [14] - 休闲零食"曼可顿面包脆脆丁"采用28小时二次烘烤工艺,目标三年内成为亿元单品 [14] - 健康品类增速达67%,推出0糖超醇吐司和高纤全麦面包 [14] - 渠道创新:入驻零食很忙等量贩店,O2O平台订单占比提升至25%,仓储会员店渠道增长180% [15][16] - 通过天猫大数据分析定制区域限定款,新品研发周期缩短至45天 [16] 行业启示 - 全球资源本土化:将墨西哥供应链管理经验与中国电商生态结合 [17] - 细分市场精准打击:通过三品牌覆盖不同场景,避免红海市场竞争 [17] - 跨界融合创新:从烘焙向零食赛道延伸,模糊品类边界 [17] - 在中国市场以"供应链筑基、场景破界、价值反哺"实现本土化高阶形态 [18]
百草味多场景布局:以产品创新重塑坚果消费新生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10:1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坚果品类长期占据健康零食黄金赛道 但需突破节庆场景局限 融入日常生活[1] - 行业核心挑战在于将坚果从年货礼盒场景延伸至办公室 校园 健身 郊游等多场景[1] 公司战略与创新 - 百草味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化设计 构建覆盖全时段的消费生态[1] - 战略基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 以及对产品形态 功能与体验的深度革新[1] - 推出多场景零食解决方案 包括办公室 校园 露营 健身等场景[2] 产品创新与设计 - 针对办公室场景推出每日坚果系列 采用独立小袋包装 实现便捷携带与科学定量摄入[2] - 全坚果零添加版本适配职场人士健康管理需求[2] - 推出唠嗑炒货包 福运满包等趣味化设计产品 增强团圆时刻体验[2] - 针对户外场景推出罐装坚果与低GI全坚果系列 采用原味烘烤工艺与紧凑包装设计[2] 产品规格与品质 - 构建覆盖全场景的多元化规格体系 包括家庭大容量罐装与便携小袋装[4] - 本味甄果系列采用坚果与果干75:25黄金配比 符合日均25-35克摄入量标准[5] - 严选全球坚果黄金产区优质原料 从源头把控品质[5] - 通过配料表精简 工艺升级 包装创新等维度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5]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年货坚果礼盒 果干蜜饯及芒果干连续7年保持全网销量领先[5] - 成为休闲食品行业场景化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5]
专用车如何升级突破?众专家倡议“场景化创新驱动”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21:08
行业变革路径 - 专用车产业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展开创新,新能源与智能化重塑底层逻辑,场景化创新开辟差异化赛道,国际化竞合倒逼生态能力跃升 [2] - 专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从2021年1%攀升至2025年15%,比乘用车更具爆发力,2024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突破30万辆,增速近50% [3] - 兆瓦级超充技术将新能源重卡补能时间从数小时压缩至30分钟,电动搅拌车渗透率达71%,运营成本下降30% [3]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成熟 - 专用车加速向原生电动平台迁移,宇通"睿控E平台"能耗降低20%,江淮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底盘支持L4级自动驾驶 [4] -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成本较三年前下降40%,宁德时代高倍率电池支持1600度电半小时快充,充放电效率提升25% [4] - 地平线征程6芯片组实现128TOPS算力,功耗仅30W,成本降低50%,智能化促使专用车从"运输工具"进化为"智能作业终端" [4] 场景化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 头部企业通过场景化创新开辟蓝海,湖北一专在油田、冷链、应急装备领域实现高技术壁垒与高毛利,部分车型利润率超40% [6] - 驰田汽车双平衡底盘技术实现220吨级矿卡量产,柳工电动装载机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开发,故障率较燃油车下降70% [6] - 产业链深度协同使二次物流成本降低2000元/台,开发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3个月,售后响应效率提升50% [6] 国际化与生态能力建设 - 中国商用车出口量突破80万辆,但欧美市场占比不足5%,需突破欧盟《重型车辆碳排放标准》等技术壁垒 [8] - 苏美达推动利润率超30%的休旅房车转型并在巴拿马设立海外仓,中联重科、柳工参与ISO国际标准制定争夺话语权 [8] - 东风商用车构建"智能底盘+开放接口"生态底座,吸引上装企业接入其智能化系统,复制特斯拉生态模式 [8] 产业集群升级与未来方向 - 十堰专用车销量同比增长96%,高端产品占比从20%提升至35%,参与生态协同的企业利润率平均高出行业8个百分点 [7] - 十堰规划打造千亿级专用车集群,湖北一专推动从"单一制造"向"解决方案输出"转型,卡尔动力L4级无人驾驶技术提升单车毛利率5倍 [9] - 未来需在氢能、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优势,构建"技术+标准+生态"立体输出模式,实现从"产品出海"到"体系出海"升级 [9]
2025 CHINASHOP 「野性消费」新食饮闭门论坛
搜狐财经· 2025-05-13 15:26
行业趋势与市场洞察 - 食品饮料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低迷和线下业态销售额下滑的挑战,但健康化、功能化细分赛道呈现增长态势 [3] - 休闲零食领域非油炸品类如雪饼、米饼逆势增长,魔芋爽因兼具辣味与健康属性成为热门品类,卫龙等品牌受益明显 [3] - 饮料行业乳饮料和非冷藏即饮果汁增长显著,运动饮料尤其是电解质水赛道增长迅猛,东鹏和元气森林等品牌通过新品孵化实现业绩突破 [5] - 消费分级现象明显,高消费群体偏好健康高端产品,大众消费者更关注实惠装和大包装 [5] 供应链与效率革命 - 供应链能力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竞争的核心,市场竞争从产品创新转向效率革命 [7] - 蜜雪冰城通过全球供应链协调和极致成本控制实现低价高质策略,河南通许占据全国60%酸辣粉产能 [7] - 农夫山泉在赣州布局柑橘加工工厂,if椰子水依托东南亚椰子林资源,核心原料和供应链掌控对品牌长期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 [7] - 未来供应链升级将围绕"技术+绿色"双驱动展开,智能化与可持续性成为主线 [9] 折扣零售与新渠道趋势 - 折扣零售凭借"好品质低价格"策略迅速占领市场,成为食饮行业增长新引擎 [11] - 中国折扣零售渗透率仅为3.8%,远低于全球12.6%的水平,未来可能涌现数万家门店 [13] - 下沉市场消费者渴望以更低成本获得高端商品,如星巴克、依云等产品以5折价格迅速售罄 [11] - 年轻消费者的"精致穷"心态重塑零售逻辑,追求高性价比而非单纯低价 [13] 品牌焕新与产品创新 - 乐百氏通过塔格糖技术实现健康奶茶创新,成本高达18万元/吨,成为国内少数掌握塔格糖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15] - 生和堂将传统龟苓膏打造成全球健康食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SKU拓展至22个 [19] - 隔壁刘奶奶从线下配送转型线上,连续三年增长超45%,2024年线下渠道同比增速达30% [23] - 潮迹食品坚持"好吃不贵+健康安全"策略,年均出具300多份检测报告,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实验室 [27] 圆桌讨论与行业观点 - 嘉士利在产品迭代中紧扣健康与口味平衡,顺应电商趋势推出厚椰拿铁等网红口味 [31][33] - 好望水坚守品牌调性,拒绝餐饮渠道低价诱惑,通过场景化营销如婚庆"望幸福"和餐饮"望山楂"建立差异化认知 [34][36] - 撵饭记以"零添加生物与化学防腐剂"为核心卖点,耗时700天、投入1100万研发费用攻克技术难关 [37][39] - 中小品牌应聚焦细分需求和高效供应链,从"大单品时代"转向"小众刚需时代" [40] 展会与行业动态 - 2025 CHINASHOP以"价值重塑"为主题,展示零售行业最新趋势和创新成果 [47] - AI技术与零售深度融合,虚拟货架互动、AR辅助陈列等应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49] - 展会首次设立"外贸优品中华行展区",助力中国好货实现内外贸双循环 [49]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焦点,从低碳包装到智能节能系统展示环保理念落地实践 [51]
逆势领跑:安吉尔如何重构净水行业增长叙事
凤凰网财经· 2025-05-06 22:25
行业增长与市场现状 - 2024年净水器市场零售额达240亿元,同比增长17.2% [1] - 2025年净水器被纳入国家补贴范围,行业增长动能进一步释放 [1] - 中国净水器渗透率呈现断层式分化,一线城市家庭渗透率为40%,三四线城市不足15% [1] 领军企业表现 - 安吉尔2025年一季度全国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28% [1] - 公司以"高研发投入+场景化创新"双轮驱动模式突破低渗透率困局 [1] 场景破局与生态转型 - 安吉尔从单一净水设备供应商向全屋水生态解决方案商转型 [2] - 92%的用户已将净水器纳入硬装预算,消费决策大幅前置 [2] - 家装建材卖场成为新核心战场,安吉尔推动线下渠道全面"转身" [2] - 安吉尔亚洲一号店实现销售触点提前6-8个月至装修设计阶段 [3] - 场景化策略重构行业ASP模型,客单价大幅跃升 [3] 技术优势与专利布局 - 安吉尔累计获得专利1000余项,最近三年获全球27项发明大奖 [7] - 主导或参与2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 [7] - 空间大师M7系列和全屋Mini软水机零售量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和13% [5] - 产品远销65个国家,获得8个全球权威机构认证 [8] 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 2025年1-4月安吉尔全国线下门店新增233家,覆盖28省143个城市 [9] - 推行"样板点店效倍增计划",优化产品陈列与消费者沟通 [9] - 专业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望从45%突破至60% [10] 行业未来趋势 - 消费理性化与产业高端化并行,技术积淀与用户洞察企业将主导产业升级 [10] - 科技创新与用户价值深度融合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