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产投资策略
搜索文档
专访富达基金:美联储降息周期下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凸现,中国股市长牛趋势不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9 15:43
美国宏观经济与资产前景 - 美国经济基本面稳健,企业盈利预期从4月后持续上调,三季度盈利预测在7%至10%之间[3] - 劳动力市场数据虽走弱但总体平衡,经济处于向上周期但增长速度放缓,并受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周期推动[3] - 美国通胀较为温和,4月初由关税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已持续消散,关税尾部风险基本消退[4] - 美联储政策重心转向劳动力市场,确定了降息周期前景[4] 美国股票市场 - 标普500指数年内回报约13%,纳斯达克指数回报更高,每股回报主要由盈利驱动,估值扩张影响有限[5]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90%分位,但未达互联网泡沫等历史极端水平,在美联储降息与利率下行背景下仍有上涨空间[5] - 科技股与其他非科技股估值差异显著,建议适度分散配置,对利率敏感度高的股票如罗素2000指数成分股表现可能不错[11] 美元与美债展望 - 美联储降息及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因历史上财政主导政策趋势下常通过本币贬值化解债务[6] - 美债长期利率中枢难以下降,因经济未衰退,短期利率因降息预期已充分计价,长期利率变化有限[5] - 长期美债因期限利差走阔而避险性价比下降[12] 新兴市场资产吸引力 - 美元走弱趋势降低美国本土股票性价比,使得分散配置非美资产更为必要[6] - MSCI亚太指数年内累计攀升22%,跑赢标普500指数约8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企业盈利上修幅度已基本赶上美国[6] - 美元走弱是新兴市场资产的利好催化剂,且全球AI上行周期使新兴市场受益[6] 中国资产投资价值 - 中国基本面慢慢好转,科技与新消费领域带动企业盈利预期不断上修[6] - MSCI中国指数估值低于新兴市场整体,在美元走弱背景下估值上升空间更大[6] - 海外资金正实质性增配中国资产,A股波动率平稳,政策支持与宽松货币政策改善市场结构[8] - 中国科技、AI及创新药企业处于盈利改善过程,对新质生产力有正向贡献[9] - 海外投资者对MSCI中国指数、港股、A股的配置处于历史低位,增持空间较大[9] 韩国市场投资机会 - 韩国新政府推动企业治理改善,若解决治理问题则股票估值具吸引力[7] - 韩国本土科技上市公司涉及芯片、存储领域,能受益于AI上行周期且处于价值洼地[7] - 海外投资者对韩国股市的配置持续增加[7] 科技股与AI产业趋势 - AI软件端应用发展,相关ETF阶段性涨幅甚至超过AI硬件股,市场对AI应用前景置信度不断走高[10] - 软件企业提高对AI硬件应用的投资,AI软件端拓展反哺上游硬件端算力迭代[10] - AI发展将促发美国电网改造升级,带来新的投资主题[10] 贵金属市场展望 - 黄金作为储值资产与股票债券低相关,在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背景下其功能凸显[12] - 全球央行购金规模与黄金ETF净流入持续增加,若与股票低相关持续则配置需求将增[13] - 经济周期基本面支撑工业金属如铜价上涨,因新科技发展需这些金属,整体存在供应缺口[14] - 白银具一定储值功能且贝塔值较强,但贵金属价格逻辑需关注与股票黄金的相关性[14] 全球固收资产配置 - 发达经济体利率债由财政主导,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有限,波动大且久期长,配置需谨慎[16] - 信用债在经济良好、违约率低环境下比利率债更具投资性价比,高收益债券能提供更高回报[16] - 新兴市场本币债因美元走弱、基本面改善、票息吸引且久期不长而具投资性价比[17] - 亚洲区久期3至4年内的高评级主权债、信用债平均票息收益率处在历史不错水平[17]
“主投债还投股”的基金--多资产投资期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4 16:45
多资产投资策略的核心目标 - 通过债券+股票的多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稳中求进"的需求 债券提供稳定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但在低利率环境下收益有限,需搭配权益资产提升预期收益空间 [2] - 利用股债低相关性实现风险分散 股债常呈现"跷跷板"效应,股市回调时债券收益可平滑组合波动,股市回暖时权益仓位增强回报 [3][6] 多资产基金的投资效果 - 固收部分(债券)提供稳定收益并降低整体波动,权益部分(股票)增厚预期收益 通过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 [7] - 历史数据显示混合基金风险收益介于纯债与偏股基金之间 如2020年偏债混合基金年化收益率14.88%高于纯债基金2.62%,2022年最大回撤-5.55%显著小于偏股基金的-26.70% [8] 资产配置表现对比 - 2020年权益市场强势时,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8.09%、偏债混合14.88%均大幅跑赢纯债基金2.62% [8] - 2022-2023年市场波动期间,偏债混合基金最大回撤-5.55%和-4.03%远低于偏股基金-26.70%和-23.15%,体现防御性 [8] - 2024年数据显示混合基金保持优势 偏债混合年化收益率5.53%高于纯债4.17%,波动率4.61%显著低于偏股基金23.1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