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与收益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当下投资,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
中国基金报· 2025-10-27 08:28
从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看,股债两市波动中均有机会,布局"固收+"或正当时。债市方面,站在当前这个位置,债市向下空间可能较为有限,中长期维度 上,债券强市或仍能延续。 股市方面,"弱复苏+稳增长"的宏观特征带动风险偏好逐步抬升,资金入市仍在进行,市场对四季度的增量政策仍有期待,关注宏观基本面复苏进度和企 业盈利好转。具体方向上,看好上市公司三季报景气验证和加强的行业,重视近期在产业上有密集新进展,以及同时受益于供给侧"反内卷"和需求侧高景 气的板块。 近期A股行情波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自4月8日以来上涨25.61%、41.29%,不少投资者正跃跃欲试,希望进场分一杯羹,但又担心买入后行情回调。那 么,当下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参与A股市场行情,以力争获得投资回报? 攻守兼备的"固收+"或是较理想的投资工具。在A股近1年来的上涨行情中,"固收+"产品表现不俗,二级债基指数近1年收益率近8%,收益表现强于中证全 债指数,波动回撤则明显小于上证指数。同时,"固收+"产品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其中二级债基的数量、规模分别从去年三季度末的564只、7191.70 亿元攀升至目前的635只、8397.58亿元,增幅达13%、 ...
一线私募把脉A股投资需精细平衡风险与收益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3
□本报记者 王辉 10月以来,A股市场在冲高与回落间反复拉锯,呈现出鲜明的"大开大合"特征。市场整体运行呈现显著 的结构性分化,科技成长板块承压,而低估值高股息板块与政策驱动题材则交替活跃。多家一线私募机 构的最新市场研判显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机构投资者正在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策略布局,寻求风险 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其中,对于科技成长主线的"辩证思路",对于投资组合的"均衡思考",正逐步浮 出水面。 市场表现符合预期 对于10月A股的开局,接受采访的私募机构普遍认为,市场整体运行在预期之内。 多位私募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值得关注。合远基金的基金经理葛秋石用"大开大合"来 形容近期的市场运行特征。科技成长与低估值板块的显著分化,正是市场情绪复杂多变的具体写照。 世诚投资资深研究员邹文俊认为,10月以来,市场依然遵循"景气度"这一核心指标,但近期市场板块的 快速轮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市场风格的演变。在近几个交易日的市场运行中,这种波动性特征表现 得相当明显。一些受访私募表示,这种波动既带来了风险,也孕育着机会,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市场 节奏。 知名百亿级私募淡水泉认为,10月以来市场表现符合先前预 ...
资本热话 | “十五五”政策预期下,资管行业看好这些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10-17 15:59
资产配置策略 - 中银理财正大力推出“固收+”产品和策略,在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基础上增加股票、黄金、REITs等,并考虑纳入境外资产[2][4] - 银行理财需在兼顾稳健性的前提下,开发新策略以提供风险清晰、波动可控、未来收益可预期的投资策略,并在产品端设计各种风险水平的产品[4] - 国联证券资管看好三个大类资产方向:长期看好资本市场尤其是科技相关资产、偏小众资产如REITs、以及国际贸易摩擦下的黄金等贵金属长期配置[7] - 对于权益市场,机构关注港股的应用型和投资型上市公司以及内地的硬科技和生产类上市公司,并把握科技企业上市带来的战略配售机会[7] 保险资金投资 - 华泰资管结合保险资金久期长、求稳定现金回报的特点,主要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层面,例如电力和算力中心[2][4] - 在利率下行导致利差损风险的背景下,保险机构投资策略需从增量投资向存量盘活转变,从债性投资向股性投资转变以获取分红机会[5] - 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投资需注重稳定可持续并与资金特征匹配,战术上关注交易波动但战略上投资大趋势,以穿越周期[7] 股权投资机构策略 - 上海科创基金通过精选和分散来挑选项目,包括布局头部VC基金(白马中选金马,兼顾黑马中的千里马)以及通过行业、基金、地域、阶段、年份的分散来实现多元组合[5] - 定义好项目需形成系统视角,主要考察三个维度:团队的能力和格局、技术和产品的壁垒、以及市场和商业化的能力[6] - 股权投资需要与国家战略同频,与优秀的投资人为伍,并具备强大的自我迭代能力[6][7] 未来投资机会 - 机构坚定看好科创领域,未来主要关注四个细分方向:AI应用和大模型领域、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新能源[2][6] - 机构最看好境内资本市场,在资产配置中需深入考虑科创因素和行业配置,明确把握风险和回报[7] 行业能力建设 - 行业要保持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需具备稳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增长前景,同时提升自身深入研究能力以挖掘良好标的,创造耐心资本[4] - 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需要深入理解国家政策与战略布局,并对行业发展有深入了解,提升自身投资能力是关键内在因素[4][8]
5万亿ETF时代 “均衡打底+成长冲锋”破解配置焦虑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6:44
全市场ETF规模已迈入5万亿时代,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不少投资者却陷入新的纠结,既想握住 稳健的基本盘,又怕错过核心资产的收益;既想抓住科技成长的机会,又担心单一布局难以抵御市场波 动。 投资的本质是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平衡点,而"均衡打底+成长冲锋"的配置逻辑,或许是破解这份 纠结的科学思路。 中证A500:均衡筑基,守住"基本盘" 在追求更高收益之前,先锚定市场的整体平均收益,就像为投资大厦筑牢地基。中证A500指数 以"传统+新兴"的均衡布局,稳住投资组合的基本盘。 该指数覆盖全部中证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以及93个三级行业中的91个,细分行业覆盖度高,几乎 做到了A股行业全覆盖。前三大行业聚焦工业、信息技术、金融,既锚定了传统经济的"压舱石",又网 罗了新经济的"潜力军"。 这种布局特性在细分赛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证A500指数不只包 括整车与电池龙头,更把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国产锂电设备厂商、车规级芯片设计企业等纳入成份股, 完整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在半导体领域,指数覆盖了从设备材料到芯片设计的全链条企业,而非局限于 少数大市值龙头,真正实现了对新兴赛道的"全景式布局"。 如 ...
以为存定期最踏实?算完账才发现,钱躺银行竟不如买点 “稳当货”
搜狐财经· 2025-09-18 04:47
银行存款利率趋势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 [8] - 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从2.45%降至1.55% [3][4] - 活期存款利率处于0.05%至0.2%的低区间 [5][11] 低利率环境对储户的影响 - 20万元存3年,利息收入从14700元减少至9300元,减少了5400元 [3][4][12] - 低利息收入难以覆盖生活开支,如一个月生活费或房租零头 [4][12][13] - 资金在银行账户中面临购买力无形缩水的风险 [11][18] 居民资产配置的新动向 - 住户存款在7月单月净减少1.11万亿元,而前7个月累计增加9.66万亿元 [17]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显著增长,增量达4.69万亿元 [17] - A股市场7月新开户数同比增长超过70% [18] - 银行理财规模在半年内增长7000亿元 [18] 替代性投资策略案例 - 将资金分配至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3% [5] - 投资实物黄金,金价从年初660元/克上涨至830元/克 [5][9] - 年轻人采用“新三金”策略,包括黄金ETF、基金定投和短期理财 [9][20] 资产配置策略的核心理念 - 投资需适合个人风险偏好,如年长者偏好银行理财和黄金等稳健资产 [15][20] - 策略上先求稳再求赚,使用货币基金、短债基金作为底仓以降低风险 [16] - 核心逻辑是让资金流动起来以应对不确定性,而非盲目跟风 [18][21]
“主投债还投股”的基金--多资产投资期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4 16:45
多资产投资策略的核心目标 - 通过债券+股票的多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稳中求进"的需求 债券提供稳定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但在低利率环境下收益有限,需搭配权益资产提升预期收益空间 [2] - 利用股债低相关性实现风险分散 股债常呈现"跷跷板"效应,股市回调时债券收益可平滑组合波动,股市回暖时权益仓位增强回报 [3][6] 多资产基金的投资效果 - 固收部分(债券)提供稳定收益并降低整体波动,权益部分(股票)增厚预期收益 通过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 [7] - 历史数据显示混合基金风险收益介于纯债与偏股基金之间 如2020年偏债混合基金年化收益率14.88%高于纯债基金2.62%,2022年最大回撤-5.55%显著小于偏股基金的-26.70% [8] 资产配置表现对比 - 2020年权益市场强势时,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8.09%、偏债混合14.88%均大幅跑赢纯债基金2.62% [8] - 2022-2023年市场波动期间,偏债混合基金最大回撤-5.55%和-4.03%远低于偏股基金-26.70%和-23.15%,体现防御性 [8] - 2024年数据显示混合基金保持优势 偏债混合年化收益率5.53%高于纯债4.17%,波动率4.61%显著低于偏股基金23.1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