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妇女解放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王笛:我们在历史之中
新浪财经· 2025-09-03 17:32
本文为"拨开历史迷雾,探索未来——王笛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分享会"的文字整理稿。分享会的嘉宾有澳门大学讲席教授王笛、 《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刘亚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本书责编)李磊、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雷。智通财经经授权刊发,文字经主讲人 审订。 分享会现场 为什么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感兴趣? 李雷:这些资料,全是您当时在美国任教的时候搜集到的?还是2015年写作之后才一点点继续搜集? 王笛:基本的资料,原来学术专著中的那部分资料是在美国搜集到的,但后来要补充很多细节,包括要看很多人的传记,包括赛珍珠的、鲍威尔 的、司徒雷登的,这些传记都是后来逐步搜集、阅读。其实好多都有中文本,但是中文本也会有问题,比如一些外国公司的名字,翻译者是按照 它的译音翻译,那我就需要去核对英文本。比如美国的旗昌洋行(Russell & Co.),在鲍威尔的回忆录翻译本中,被称为"罗素公司"之类的。如 果不按照史学界一直翻译的那种或用19世纪、20世纪时西方公司的中文名字,别人会以为是另外一个公司,这些问题还是要回到英文原著去看到 底是哪家公司。鲍威尔刚到上海住的酒店叫"礼查饭店",在当时的上海非常有名气,是一 ...
马钊 陈雁|出走?战时北平底层女性的生活抉择
新浪财经· 2025-07-10 13:41
北平底层妇女研究背景 - 1937-1949年北平因日伪统治、战乱和经济崩溃导致传统婚姻家庭关系瓦解 底层妇女通过"通奸""诱拐""重婚"等法律案件中的行为进行生存自救 [1] - 研究基于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400余件民国司法案卷 通过刑事审判档案还原底层妇女真实生活状态 而非精英女性的公共领域表现 [1][4][6] - 作者马钊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近代史副教授 陈雁为复旦大学妇女史教授 研究聚焦城市社会结构与性别议题 [2] 底层群体定义特征 - 北平底层并非绝对贫困线 而是包含经济、政治、道德多重边缘化的社会地带 典型居住空间为人口激增后形成的四合院分割式大杂院 [7][8][9] - 该群体具有三重边缘性:经济上依赖出卖劳动力或身体 政治上缺乏社团参与渠道 道德上无法自主定义生活节点 [14][15] - 与上海底层对比 北平大杂院妇女对应上海棚户区居民 但更强调未受教育导致的全面边缘化 而非仅经济贫困 [13] 妇女出走动因分析 - 直接原因中68%涉及家庭暴力(表现为"婆媳不和""丈夫殴打") 32%因经济断供("不养"指控) 反映法律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19][20] - 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对比 北平底层妇女出走属于生存策略而非思想觉醒 且多为已婚妇女而非未婚女性 [16][17][23] - 社会条件变化促成出走可行性:缠足废除使行动自由 铁路发展提供交通便利 城市空间打破满汉隔离 [25][26] 司法档案研究方法 - 选用民国刑事档案(通奸、诱拐、重婚类)因其问答记录形式能直接呈现当事人声音 不同于明清概述型审判文本 [27][29][30] - 放弃量化处理400案例 选择20个典型个案 避免数据稀释人物主体性 通过主题分类(经济、交通、户籍)展现多维社会结构 [36][37] - 档案局限性体现在:情感表达缺失(因词汇匮乏或司法程序忽略) 案件结果信息不完整(仅记录判决未追踪后续) [39][40] 学术研究视角创新 - 突破帝都宏大叙事 通过司法档案重建被湮没的市民微观史 填补五四新文化运动话语下的底层妇女生活空白 [3][24] - 男性学者从事性别研究的合法性争议 通过文本隐匿作者性别特征 强调回归档案现场的研究方法论 [32][33][35] - 法律社会史视角揭示民国司法改革困境:五四理念(婚姻自由)与底层现实(经济依附)的实践矛盾 [1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