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婴配粉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菲仕兰中国总裁张展红:渠道不砸价,目标双位数增长丨新消费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0:55
公司管理层与战略 - 张展红于2024年11月1日加入荷兰皇家菲仕兰担任专业营养品中国总裁,拥有超过十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在华业务管理经验 [1] - 上任后提出"全员看店"要求,并通过"聚焦、敏捷、凝聚力"战略做大做强核心业务 [1][2] - 计划聚焦奶源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线、拓展细分品类、稳健推进渠道建设 [16]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4年皇家美素佳儿三段产品成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单一SKU销量冠军,年销售超1000万罐 [3] - 2025年第一季度美素佳儿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国际品牌中排名第一 [3] - 2024年专业营养品收入同比增长6%至12.18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4%至2.27亿欧元 [9] - 中国业务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成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重要引擎 [9] 行业趋势与市场变化 - 2024年中国婴配粉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9.8%,销售量下滑9.4%,均价下滑0.3% [4] - 2024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超20%,预示新生儿数量可能继续减少 [5] - 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人,结束七年下降趋势实现小幅回升 [9] - 婴配粉品类增速从2024年-5.9%回升至2025年一季度-0.8%,一段和二段产品呈现正增长 [10] - 线下渠道接近双位数跌幅,线上业务双位数增长,跨境业务增长22% [10] - 低线城市生育率好于高线城市,下沉市场重要性提升 [11] 产品结构与消费趋势 - 2025年1-4月超高端+市场同比增长13.3%,超高端市场占比达33.2% [13][14] - 皇家美素佳儿主打免疫、消化、乳铁蛋白卖点已被多数消费者接受 [15] - 家长更愿意花钱,超高端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12][13] 渠道策略与价格管理 - 线下门店约10万家,强调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18] - 注重渠道平衡与稳健,避免价格战 [17][19] - 努力实现线上线下价格统一,确保渠道共赢 [21] - 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旺玥儿童奶粉取得高端化成功 [20] 竞争环境与应对措施 - 国产品牌通过生育补贴推广超高端产品,但导致市场价格混乱 [23] - 公司暂未调整产品组合和价格矩阵策略 [21] - 计划评估其他解决方案应对生育补贴影响 [25]
蒙牛总裁,收入暴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0:38
高管薪酬与人事变动 - 蒙牛2024年减员超过5000人,但乳业仍被视为优质行业[1] - 蒙牛总裁高飞2024年年薪达996万元,较晋升前收入169.5万元大幅提升[1] - 前总裁卢敏放2023年薪酬收入1357.2万元,股份收入6385.3万元,2024年任执行董事期间薪酬146.1万元,股份收入1700万元[1] 财务表现与商誉减值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同比下滑8.24%),归母净利润84.53亿元(同比下滑18.94%),主因澳优商誉减值30.37亿元[3]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5亿元(同比下滑10.1%),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暴跌97.8%),贝拉米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达39.814亿元[3] - 两家公司通过减值消化历史收购负担,为轻装前行铺路[3] 婴配粉市场战略与挑战 - 伊利2022年以62.5亿港元收购澳优52.7%股权,蒙牛2019年以78.6亿港元收购贝拉米,均瞄准高端婴配粉市场[6][8] - 2024年婴配粉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9.8%(销量-9.4%,均价-0.3%),行业进入存量竞争[8] - 婴配粉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类:伊利2024年奶粉业务毛利率41.02%,液态奶仅30.98%[11] 业务结构调整与资本市场压力 - 2024年伊利液态乳收入750.03亿元(同比下滑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730.7亿元(同比下滑10.6%)[12] - 伊利计划维持70%以上分红率,2024年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蒙牛分红比例提升至45%(2020-2022年仅30%)[14] - 蒙牛提出"一体两翼"战略,目标2025年收入低个位数增长;伊利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5%至330.18亿元[16][1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乳企面临原料过剩压力,工业乳粉每吨亏损1万-2万元[12] - 伊利奶粉业务2024年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金领冠双位数增长;蒙牛奶粉收入下滑5.9%至33.2亿元[16] - 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利润优先,婴配粉市场竞争将加剧[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