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奶

搜索文档
光明乳业(600597):液态奶压力仍存 期待需求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7 10:25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124.7亿元同比降1.9% 归母净利2.2亿元同比降22.5% 扣非归母净利2.5亿元同比降27.8% [1] - 25Q2营收61.0亿元同比降3.1% 归母净利0.8亿元同比降29.5% 扣非归母净利0.6亿元同比降62.2% [1] - 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18.9% 25Q2毛利率19.1%同比降1.0个百分点 [1][3] 业务分部 - 液态奶25H1营收66.1亿元同比降8.6% 25Q2同比降10.8% 受需求平淡及奶价承压影响 [1][2] - 其他乳制品25H1营收44.5亿元同比增8.8% 25Q2同比增6.1% 实现逆势正增长 [1][2] - 牧业产品25H1营收5.2亿元同比降13.8% 25Q2同比增140.4% 呈现季度波动 [1][2] 地区与渠道 - 上海区域25H1营收34.9亿元同比降6.9% 25Q2同比降11.7% 表现疲软 [2] - 外地区域25H1营收49.9亿元同比降1.5% 25Q2同比增3.6% 出现改善迹象 [2] - 直营渠道25H1营收27.6亿元同比降1.1% 经销商渠道95.7亿元同比降2.2% [2] 费用控制 - 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10.9% 管理费用率降0.4个百分点至3.3% [3] - 25Q2销售费用率11.7%同比降0.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6%同比降0.5个百分点 [3] 子公司表现 - 新莱特25H1营收39.5亿元同比增2.0% 净利润-0.6亿元同比减亏55.0%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改善 [2] 战略布局 - 公司坚守新鲜战略 加速推进低温奶全国化布局 新兴渠道如B端茶饮与即时零售有望贡献增量 [1][2] - 对传统经销商进行优化调整 推进量质齐升策略 毛销差有望进一步提升 [1][2] 行业展望 - 消费需求处于缓慢复苏阶段 原奶周期仍处于磨底阶段 液态奶与牧业产品压力持续 [1] - 预计26年起原奶周期逐步走向供需平衡 淘汰牛损失有望同比减少 [1][4]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EPS为0.45/0.48/0.52元 较前次预测调整-2%/+1%/+2% [4] - 参考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22倍 给予25年22倍PE 目标价9.90元 [4]
光明乳业上半年营利双降:现金流靠“卖地”增长82%,境外资产占比三成
搜狐财经· 2025-09-05 2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72亿元 同比减少1.9%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 同比减少22.53%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2亿元 同比减少27.79%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7亿元 同比增长82.28% 主要由于收到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578号、580号两地块的搬迁奖励款 [2] 地区收入分布 - 上海地区收入34.88亿元 同比下滑6.93% [3][5] - 外地地区收入49.86亿元 同比下滑1.52% [3][5] - 境外地区收入39.36亿元 同比增长1.92% [3][5] 境外业务 - 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资产71.37亿元 占总资产比例31.49% [5] - 境外资产主要来源于2010年投资入股的新西兰新莱特 该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奶粉、婴儿奶粉、奶酪、液态奶生产和销售 [5][6] - 2025年上半年新西兰新莱特实现营业收入39.50亿元 净亏损6345.58万元 [5][6] 资产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9.89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5.42% [2] - 总资产226.66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1.16% [2]
牛奶销量下滑,奶粉逆势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07:07
行业整体表现 - 21家主要乳业上市公司中仅6家营收实现正增长 其余15家营收下滑 [1] - 11家乳企上半年净利保持增长 7家企业出现亏损 [1] - 头部企业业绩分化加速 伊利股份营收逆势增长3.37%至619.33亿元创历史新高 蒙牛和光明乳业营收分别下降7.2%和1.9% [1][1] 企业梯队分化 - 区域乳企继续承压 皇氏集团 燕塘乳业等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1] - 优然牧业 现代牧业 西部牧业等上游乳企出现亏损 [1] - 新乳业表现突出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中国圣牧和澳优乳业同样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2] 业务板块表现 - 液态奶业务普遍承压 伊利液体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6% 蒙牛液态奶业务同比下降11.22% [3] - 奶粉业务出现回暖迹象 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6% 蒙牛奶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6% 澳优乳业净利润增长24% [3] - 中国飞鹤和贝因美等奶粉企业业绩承压 [3] 发展战略调整 - 乳企加强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蒙牛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5] - 通过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寻找增长点 奶酪 低温奶 冰淇淋等品类增长显著 [5] - 区域乳企凭借本地化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新乳业归母净利大增33.76% 阳光乳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27% [5] 未来发展趋势 - 朝高端化 功能化 细分化方向发展 婴幼儿配方奶粉 奶酪 特色乳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预计保持增长 [5] - 国际化布局成为头部乳企重要战略 [5] - 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 "药食同源"产品 乳深加工产品推动向"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转型 [5] - 区域市场分化仍将持续 全国性乳企与区域性乳企形成互补共生行业生态 [5]
乳业上市公司半年报:飞鹤、李子园、燕塘乳业等营收下滑,现代牧业等上游乳企亏损
搜狐财经· 2025-09-05 00:29
行业整体表现 - 21家主要乳业上市公司中仅6家营收实现正增长 其余15家营收下滑 [4] - 11家乳企上半年净利保持增长 7家企业出现亏损 [4] - 行业在弱需求背景下呈现冰火两重天发展态势 头部企业业绩分化加速 区域乳企继续承压 [1] 头部企业表现 - 伊利股份营收逆势增长3.37%至619.33亿元创历史新高 [1][5] - 蒙牛乳业营收415.67亿元同比下降7.2% 净利20.46亿元同比下降16.37% [5] - 光明乳业营收124.72亿元同比下降1.9% 净利2.17亿元同比下降22.53% [5] - 营收排名前三乳企中仅伊利实现增长 蒙牛与光明营收分别下降7.2%和1.9% [5] 区域乳企表现 - 皇氏集团营收9.05亿元同比下降13.07% 净亏损0.06亿元同比下降549.66% [5] - 燕塘乳业营收7.65亿元同比下降10.26% 净利0.35亿元同比下降37.91% [5] - 新乳业表现突出 营收55.26亿元增长3.01% 净利3.97亿元增长33.76% [5][6] - 区域乳企凭借本地化优势和特色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 [6] 上游乳企表现 - 优然牧业营收102.84亿元增长2.07% 净亏损2.97亿元 [5] - 现代牧业营收60.73亿元下降5.88% 净亏损9.13亿元同比下降300.04% [5] - 西部牧业营收3.96亿元下降12.45% 净亏损0.44亿元下降26.48% [5] - 上游乳企均出现亏损 主要因严峻市场环境和奶价下行冲击 [8]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奶业务普遍承压 伊利液体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6% 蒙牛液态奶业务同比下降11.22% [8] - 奶粉业务出现回暖 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6% 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达18.1% [10] - 蒙奶粉业务收入16.76亿元增长2.46% 澳优乳业净利润增长24% 羊奶粉业务海外市场增长65.7% [10] - 奶酪等新品类增长显著 伊利奶酪业务面向B端客户营收增长超20% 蒙冰淇淋与奶酪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3] 发展趋势 -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2] - 乳企加强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蒙牛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13] - 加速国际化布局 伊利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15] - 向高端化、功能化、细分化方向发展 高附加值产品预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15] - 跨界融合成为新趋势 推动乳业从卖产品向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转型 [15]
液奶企稳、奶粉“摘冠”,伊利的压力仍然存在
华尔街见闻· 2025-09-04 15:3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达619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二季度营收289亿元同比增长5.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近32% 主要受益于原奶成本下降及销售费用率优化 [2] - 归母净利率达11.33% 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6% 销售费用率降1.11个百分点至18.3% 同比节省支出约2.95亿元 [17] 现金流与负债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滑44%以上 自由现金流转为负数 主要受预收经销商货款降幅同比扩大影响 [3][28] - 有息负债达657.8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50亿元 [4] - 货币资金减少78亿元降至176亿元 因分配2024年度股利 [5] 液态奶业务 - 液态奶收入361.26亿元同比降2% 较去年同期13%的降幅显著收窄 第二季度收入164.9亿元同比微降0.84% [7] - 通过渠道库存清理提升终端产品新鲜度 库存较年初减少7.6% 存货周转天数由55天缩短至46天 [8][12] - 电商等非传统渠道占液奶收入结构三成 为收入增长提供路径 [15][16] 奶粉业务 - 奶粉业务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14.26% 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26.8% 成为增速最快板块 [19] - 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18.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位居全国第一 [20]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三年间收入从263亿元增长至2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6.5% [18] 行业竞争与策略 - 与飞鹤在奶粉领域竞争激烈 飞鹤上半年营收91.5亿元同比下降9.36% 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66% [22] - 通过生育补贴计划强化市场地位 伊利承诺补贴金额达16亿元 飞鹤达12亿元 [20][23] - 外资品牌如a2牛奶公司、菲仕兰在中国市场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24] 行业周期与展望 - 液态奶行业恢复需等待供需平衡及奶价企稳回升 双节期间有望实现基本平衡 [29][31] - 肉牛价格触底回升可能加速上游产能退出 9-10月牧场面临资金支出压力 [33][34] - 长期来看液态奶行业仍具增长潜力 基础白奶等品类占比过半 结构性升级空间广阔 [35]
三元股份涨2.07%,成交额5788.1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3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3: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4.94元/股 成交额5788.10万元 换手率0.79% 总市值74.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30.00万元 特大单买入130.94万元占比2.26% 大单卖出1101.32万元占比19.0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5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44%/6.24%/6.7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45万户 较上期减少10.14% 人均流通股43384股 较上期增加11.2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41.02万股 较上期增持62.49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04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31亿元 同比下降13.5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42.65%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乳及乳制品生产销售 液态奶收入占比59.83% 冰淇淋及其他占比26.58% 固态奶占比13.5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概念板块涵盖植物蛋白/国产乳业/低价/多胎概念/小盘等 [1]
内蒙古:产业转型发展势头正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4 10:40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产业转型发展动能澎湃[1] - 2021年至2024年全区非煤产业年均增速8%以上 2024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2.4% 较2021年提高4.7个百分点[4] - 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和14% 工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4]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液态奶基地日处理鲜奶6500吨 奶粉基地年产6万吨 奶酪基地年产20万吨[1] - 伊利集团力争15万吨原制奶酪三期和6.3万吨奶粉三期项目投产 形成从草到奶再到奶酪的完整产业布局[1] - 蒙草集团收存植物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份 标本17万余份 土壤165万份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种105个[2] - 蒙草集团累计修复草原、矿山、沙地、盐碱地等生态类型近3300万亩[2] 清洁能源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包头市已投产风电装备企业44户 形成以明阳集团为链主企业的完备产业链 2024年风电主机零部件配套率有望达到85%[3] - 包头市加快建设大功率齿轮箱、双馈发电机、大型铸件、锻造法兰等补链延链项目 打造全国重要风电装备产业基地[3] - 鄂尔多斯市打造"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库布其沙漠通过"光伏+治沙"模式生产绿色电能并防止沙漠侵入黄河河道[3] - 远景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项目实现100%绿电生产 零碳产业园创新体系包括新型能源系统和零碳数字操作系统[4] 多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 呼和浩特市培育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2] - 内蒙古自治区做精农畜产品加工业 稳定能源资源供应保障 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4]
大行评级|中银国际:下调蒙牛目标价至16.8港元 评级降至“持有”
格隆汇· 2025-09-03 13:5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按年下降16.4% [1] - 上半年收入按年下降6.9% [1] - 核心经营溢利率按年扩张1.5个百分点 [1] 管理层指引 - 2025财年收入预测按年录中至高单位数跌幅 [1] - 2025财年核心经营溢利率预计按年持平 [1] 机构预测调整 - 2025至2027年总收入预测下调7% [1] - 投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持有" [1] - 目标价由23.3港元下调至16.8港元 [1] 行业趋势 - 液态奶需求恢复速度逊于预期 [1] - 行业周期转折点尚未出现 [1] - 行业周期转折可能带动中国乳制品龙头重新评级 [1]
现制茶饮,跨界抢了乳企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9:13
行业趋势 - 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9.6% 其中线下渠道销售同比下滑12.7% [1] - 现制茶饮对包装类液态奶形成替代 液态奶需求量相对平稳但消费方式多元化 [1][2] - 乳制品行业存在健康属性与礼赠属性优势 尤其在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中不可替代 [2] 公司表现 - 蒙牛营收同比下滑6.95%至415.67亿元 液态奶营收同比下滑11.2%至321.9亿元 [1] - 伊利营收同比增长3.37%至619.33亿元 液奶收入同比下滑2.1%至361.3亿元 [1] - 蜜雪冰城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8.7亿元 [1] - 瑞幸咖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 [1] 竞争格局 - 外卖大战补贴政策加剧现制茶饮对传统乳企的竞争压力 [1] - 现制茶饮替代影响已达相对峰值 替代效应将逐步减弱 [2] - 乳企通过品类创新应对市场竞争 [2] 发展前景 - 液态奶长期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行业驱动因素持续存在 [3] - 老龄化趋势提升健康关注度 推动乳制品需求增长 [3] - 基础品类占比超50% 低线城市产品结构分化明显 行业升级空间显著 [3]
现制茶饮,跨界抢了乳企市场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9:08
乳制品行业动态 - 蒙牛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6.95%至415.67亿元 其中液态奶营收同比下滑11.2%至321.9亿元 [1] - 伊利同期营收同比增长3.37%至619.33亿元 但液奶收入同比下滑2.1%至361.3亿元 [1] -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6月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9.6% 线下渠道销售同比下滑12.7% [1] - 现制茶饮对包装类液态奶形成替代 蜜雪冰城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8.7亿元 瑞幸咖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 [1] - 伊利认为替代影响已达峰值 包装产品健康属性和礼赠属性不可替代 行业存在产品结构升级空间 [2] 企业战略与投资 - 卡夫亨氏宣布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Global Taste Elevation Co."和"North American Grocery Co." [8] - 中粮可口可乐西安项目总投资10亿元 规划7条饮料生产线和1条糖浆生产线 全面达产后年产量超112.9万吨 [10] - 百事食品陕西生产基地预计年产薯片2.5万吨 [10] - 新西兰Open Country Dairy全资收购高端奶粉品牌Miraka 后者年产量约3亿升牛奶 [11] - 宜品乳业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2024年度实现收入17.6亿元 年内利润1.72亿元 [12] 渠道与零售 - 胖东来8月销售额达19.83亿元 1-8月累计销售超153亿元 超市等五大业态单月销售额均破亿 [18] - 盒马NB业态上线淘宝闪购 拥有300家左右门店 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市场 [19] - 小象超市在扬州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外卖递送服务 [20] - 沪上阿姨更新加盟政策 首次开店加盟费从4.98万元降至3.48万元 [17] 新产品与业务拓展 - 海底捞全国首家"超级甜品站"落地上海 推出30余款产品 超九成定价15元以内 [16] - 金晔与永辉超市联合推出"益生元陈皮山楂条"新品 [15] - 皇家小虎启动华北超级工厂建设 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4] 人事变动 - 雀巢CEO傅乐宏遭解雇 Philipp Navratil被任命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5] - 喜力美洲区总裁Marc Busain将离职 担任立顿首席执行官 [4] - 三得利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新浪刚史宣布辞职 [6] 其他行业动态 -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下降1.0%至19.80元/公斤 [7] - 澳大利亚监管机构起诉四家奥乐齐供应商 指控其操纵蔬菜价格 [13] - 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9亿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