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景三维
icon
搜索文档
实景三维助力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15 09:40
——全局纵观,助力海底地理实体群组化命名。技术人员通过对海底三维地理场景重建,直观展现了大 范围区域的地形全貌,并对典型地理实体与周边地形关系、上下级地理实体关系、同级地理实体关系等 进行分析,更加科学地实现了地形单元分区和分类,有助于对海底地理实体开展群组化、层次化命名。 ——数智互联,助力海底地理实体规范化管理。该案例构建了海底地理实体特征属性语义集,建立 了"空间分散、逻辑统一"的海底地理实体编码体系,实现了单一地理实体与其群组的逻辑整合,形成了 纵向分层级、横向跨类型的海底地理实体数智化管理模式。 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了2025年实景三维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入选 名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推荐的"实景三维赋能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案例入选。 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是对海底具有特定方位、空间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将 实景三维技术应用于描绘海山、海脊、海底峡谷等海底地理实体,通过构建海底三维地理场景,清晰地 展示了海底地理实体与周边地形的空间关系,有效提升了海底地理实体判别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语 义属性采集,可实现海底地理实体数智化管理,精确高效地编制海底地 ...
“立体城市”赋能低空经济产业 浦口低空经济创新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南京日报· 2025-09-01 10:51
实景三维技术应用 - 自然资源部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 南京市《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案例为全国唯一入选项目 提供低空经济安全化与智慧化发展的南京方案 [1] - 实景三维技术通过高精度测量相机与SLAM系统空地融合及计算机集群并行处理 构建实景三维+空域信息数字化时空数字底座 支持航线自动规划与无冲突数字化飞行路径生成 [2] - 技术成果纳入民航行业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要求》 已在深圳 苏州 扬州 芜湖等十余个城市推广 [3] 南京浦口区低空经济建设 - 浦口区完成51.22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实景三维建设 同步实现江浦虹悦城和桥林科学城一期精细化建模 为低空经济提供多维信息支撑 [2] - 开辟4片无人机适飞空域 总面积达630平方公里 占南京市空域约30% 采用航迹预测与空域容量动态预测技术实现实时监测与智能风险预警 [2] - 依托实景三维开拓20余个特色场景包括跨江低空物流与血液运输 规划50余条航线 累计飞行突破120万公里 血液运输效率提升50% 跨江物流效率提升80% [3] 行业技术发展 - 实景三维构建1:1仿真城市电子沙盘 精确测量地物要素类型 高度与地理信息 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互联互通 支持空域监管与航线规划 [1] - 规划资源部门通过实景三维模型确定通用机场 无人机起降场及通信基站等低空设施选址 强化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2] - 低空飞行器依赖地理信息支持 实景三维技术为无人机任务执行提供三维城市数字模型基础 [1]
辽宁发布 2025年实景三维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04 16:26
实景三维数据建设进展 - 辽宁省已完成全省14.8万平方千米土地的地形级卫星照片制作 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及城乡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 - 建成14个地级以上城市约4841平方千米建成区的精细三维立体地图 覆盖楼房、道路等城市建筑和地物细节 [1] - 构建沈阳市20.17千米超清数字路 精细呈现7万多个道路标志、标牌等131类道路部件的三维形态 [1] 应用场景拓展 - 8个典型案例涉及消防、生态治理、防汛抗洪、地质灾害防治等七大领域 [1] - 城市级三维数据支撑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建设 [1] - 超清数字路可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缓解拥堵 并为智能汽车提供三维地图导航服务 [1] 建设规模与发展规划 - 实景三维辽宁建设已覆盖约68万平方千米不同精细程度的三维数据 形成数字辽宁统一的时空基底 [2] - 政府将以典型案例发布为契机 推动实景三维数据向更多行业领域应用拓展 [2] - 坚持"数据为王、应用为本"原则 持续扩大数字底座规模并丰富应用场景 [2]
将立体辽宁搬进数字空间
辽宁日报· 2025-07-29 09:07
实景三维数据建设进展 - 辽宁省已建成约68万平方千米不同精细程度的地形级、城市级和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 [1] - 地形级数据覆盖14.8万平方千米土地 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和城乡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 - 城市级数据覆盖14个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约4841平方千米 为智慧城市应用提供三维空间信息基础 [1] 实景三维数据应用领域 - 8个典型案例涉及消防、生态治理、防汛抗洪、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露天矿管理和海域监督等领域 [1] - 部件级数据在沈阳市建成总长度20.17千米的"超清数字路" 精细呈现7万多个道路部件三维形态 [2] - 实景三维数据深度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空间底座 [1] 实景三维数据价值 - 为数字辽宁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 [1] - 城市级三维数据可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和智慧社区等应用建设 [1] - 部件级数据可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缓解拥堵 并为智能汽车提供三维地图导航服务 [2] 未来发展重点 - 推动实景三维数据应用到更多行业领域 [2] - 持续扩大实景三维辽宁数字底座规模 加强应用场景开发 [2] - 为辽宁省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2]
“AI+雷达点云”提升实景三维数据生产效能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28 17:18
实景三维技术发展 - 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持续开展实景三维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推进"AI+LiDAR点云"技术融合,显著提升数据生产效能 [1] - 实景三维数据通过高精度建模生成具有空间真实感的三维模型,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基础资源 [1] - 公司承担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生产任务,助力构建多尺度、多类型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1] AI+LiDAR点云技术应用 - 2024年公司将AI深度融入LiDAR点云数据采集、处理、优化全链条,显著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能力 [2] - 该技术使2米格网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生产效能大幅提升,为复杂场景建模提供支撑 [2] - 在陕西、甘肃、新疆等项目中,AI技术实现移动物体、植被、建筑物等全要素自动分类,准确率超越传统软件 [3] 技术创新与成果 - AI模型通过增加机器学习样本持续优化,数据量越大、密度越高则分类效果越优 [3] - 公司组织专题培训分享AI点云分类技术路线,推动技术在实景三维项目中的场景完善 [3] - 将人工智能纳入整体发展战略,形成"技术攻关-场景验证-成果输出"的创新链条 [4]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生产效率瓶颈,推进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技术研究 [4] - 提升海量数据获取、处理、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4] - 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服务体系,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4]
山东青岛建设实景三维 成果年应用次数近1亿次 立体“城市地图”助力智慧管理(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7
实景三维青岛建设 - 青岛市建成覆盖全市陆域1.1万平方公里、800余公里海岸线、49个海湾和7个有居民海岛的实景三维平台 [1] - 项目采用倾斜航摄方式获取原始影像,出动固定翼载人机搭载1.5亿像素五镜头倾斜航摄仪,地面分辨率达15厘米 [2] - 针对1290平方公里重点区域采用直升机和无人机进行高精度航摄 [2] - 项目历时半年多航拍采集,处理数百万张像片并完成数十万栋建筑实体化建模 [2] - 2022年3月通过验收,实现全域覆盖和陆海统筹 [3] 技术实现细节 - 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克服青岛丘陵地形高差起伏大的特征 [2] - 航摄点位间覆盖区域重叠率达70%以上 [2] - 对建筑屋檐等航摄盲区进行实地补拍和建模修复 [3] - 建立《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涵盖6个分项标准 [7] 应用场景 - 森林防火演练中实现火情三维可视化,快速定位700米外消防水源 [4] - 为60多个部门提供共享服务,年应用次数近1亿次 [5] - 支持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等百余项重点工作 [5] - 矿山治理监管效率提升6倍,巡查时间从1个月缩短至5天 [6] - 实现两期实景三维模型比对,快速计算植被覆盖、坡度等变化数据 [6] 数据更新机制 - 自2023年起每年开展时序化更新工作 [7] - 通过时序化更新精准记录城市发展变迁 [7] - 数据更新速度与城市更新保持同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