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
搜索文档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召开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1-03 13:14
10月26日,莫干山地信实验室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召开。会议听取了莫干山地信 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汇报和浙江省、自然资源部关于支持莫干山地信实验室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安排,审 议了实验室有关重要事项。自然资源部部长、莫干山地信实验室领导小组组长关志鸥,浙江省省长、领 导小组组长刘捷,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领导小组执行组长徐文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自然资源部副 部长、领导小组执行组长庄少勤主持。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实验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相关单位负责人 参加会议。(记者 吕苑鹃) 会议充分肯定了实验室一年来建设运行取得的成绩:战略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新格局初步形 成,赋能新质生产力取得初步成效。 会议明确,实验室要以支撑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运行、支撑部重点工作开展、支撑浙江 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深化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密切国际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地理信息科技创 新高地和开放式国际合作中心。一要密切与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合作,坚持同题共答, 加快研发更多面向全球的公共服务产品,助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二要聚焦重点,围绕  ...
 “地理信息更好造福世界” 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22:33
 行业宏观发展与政策倡议 - 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在浙江湖州德清开幕,主题为“地理空间智慧造福世界”,聚焦地理信息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 [1][2] -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发布成立世界地理信息产业联盟、全球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创新联盟的倡议 [1][2] - 自然资源部倡议强化技术创新构建时空智能,鼓励数据共享深化赋能应用,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1] - 地理信息作为基础信息资源和新型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为经济繁荣、社会公平、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 2025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 [2]   技术创新与数据共享 - 鼓励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数据处理、分析及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2] - 加强全球地理信息前沿技术合作研究,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融合应用能力 [3] - 加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数据合规高效流通 [3] - 推动地理信息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应用,打造更多全球地理空间公共产品 [3]   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益 - 湖州德清地信小镇已集聚地信企业430余家,年营收超300亿元,成为全球地信产业最集聚、链条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1] - 德清地信小镇汇集430家“地信+”企业,年营业收入近350亿元,形成涵盖北斗时空、测绘遥感、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产业生态 [4] - 浙江省今年前8个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达到4226亿元,同比增长22% [4]   应用场景与未来规划 - 湖州实施“地信造峰”行动,做好“地信+”文章,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和应用创新 [1][5]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守护生态本底,打造全域生态感知网络,实现水质监测、森林养护等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 [5] - 以地信技术支撑产业培育,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进一步打造产业高地,引育国际研发机构,建强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培育世界级地理信息产业集群 [4][5]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15:00
孙书贤表示,要加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据资源基底。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 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同时鼓励社会数据合规高效流通,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人民财讯10月22日电,第二届联合国地信周10月22日在浙江湖州德清开幕。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 洋局局长孙书贤表示,2025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地理信息更好造福世界,鼓 励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服务的 智能化升级,显著提升地理信息的精准感知、智能研判与循证决策能力,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更多 新增长点。要加强全球地理信息前沿技术和工具的合作研究,尤其要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人工智能与地 理信息融合应用能力,确保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浪潮中"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
 打造时空信息创新高地 ——记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科技创新之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22 09:16
 核心科技创新成果 - 发布行业首个准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地理空间大模型“莫干·玄衍”V1.0,具备遥感视觉感知、时空查询分析等六大核心能力 [2] - 6个月后推出V1.5版本,实现生成式三维建模能力落地,用户上传少量建筑照片即可在几分钟内完成单体建筑精细重建 [2] - 首创以地理空间大模型+时空专业技能库为核心的地理空间智能技术体系,建成稳定运行的地理空间智能分析平台 [3]   科研体系与人才建设 - 构建三级人才培育体系,覆盖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部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及青年科技骨干 [6] - 集聚15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6项科研管理机制并制定30余项管理制度 [3][6] - 完善二级科研机构建设,成立智能化测绘研究院、实景三维经济研究院等5个专项研究院 [6]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 牵头立项《地理信息—遥感数据及产品定标与验证第四部分:LiDAR》(ISO 19124-4)国际标准项目 [8] - 建立与联合国创新中心月度定期工作对接机制,确定全球公共产品研发等12项合作事项 [8] - 深度参与UN-GGIM、ISPRS等国际组织活动,接待十余批次国际团队考察调研 [9]   低空经济与国家标准推进 - 合作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低空飞行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验证” [3] - 有序推进《低空三维导航地图数据模型》国家标准编制,完成《空地一体低空建模表达方法》国家标准草案 [3] - 成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 [5][6]   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支撑 - 承接自然资源部“一张图”科研攻关任务,研究总体架构、技术路径及“前台后厂”协同模式 [10] - 以德清县和云和县为试点,打造实景三维数据空间,开展耕地保护场景智慧化应用 [11] - 开展遥感影像“一张图”工具箱、算法模型在线商城等前瞻性技术创新研究 [11]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治理 - 启动“湖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综合监测评估”项目,采集395类数据并搭建成果报告框架 [3][7] - 成立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发全球地理信息公共产品,支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8][9] - 在联合国总部专题报告中系统阐述通过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推进SDGs的实践案例 [9]
 强化政策协同促进服务出口
 经济日报· 2025-10-14 06:06
 政策支持 - 国家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用好用足资金渠道、完善保税监管制度等多条举措以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1] - 财税支持政策强化力度并提升针对性,将更大力度促进服务出口[1] - 需强化财税、金融、监管等各方面政策协同以形成促进服务出口的合力[3]   行业表现 - 今年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服务出口1.7万亿元,增长15%[1] - 服务出口的亮眼表现反映出相关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1]   资金运用 - 各地应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数字服务、高端设计、研发、供应链、检验检测等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以及节能服务、环境治理服务、碳管理综合服务等绿色服务[1]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截至去年5月底已决策投资子基金47个、直投项目25个,决策投资金额93亿元,连同子基金共投资538家企业,投资金额达424亿元[2] - 下一步需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2]   服务优化 - 文件要求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通过优化办税流程、申报要求、管理方式以最大程度便利企业[2]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申报服务出口退税时推广以电子信息替代纸质或电子凭证,以提高申报效率、加快退税速度[2]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今年全国地信产业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
 新华社· 2025-10-05 17:11
 行业增长预期 - 2025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预计将增至近万亿元 [1] - 2025年总产值较2020年增长近30% [1] - “十四五”期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5% [1]   行业规模扩张 - 行业从业单位数量从约13.8万家增至近30万家,增长超1倍 [1] - 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从约336万人增至近420万人,增长超20% [1]   资本市场表现 - 地理信息相关上市企业从50余家增至80余家 [1]   主要增长驱动力 - 电子地图、自动驾驶等新型时空位置服务需求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1]
 【财经早餐】2025.10.05星期日
 搜狐财经· 2025-10-05 08:22
 存储芯片行业 - 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在过去半年持续上涨,且最近一个月涨价消息越发密集 [3] - 在人工智能热潮下,摩根士丹利预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来一个"超级周期" [3] - 多家存储芯片厂商股价持续刷新历史最高值 [3]   音乐演出市场 - 国庆前三天音乐节累计举办61场,累计票房超2.2亿元 [3] - 音乐节最高票价集中在501-800元区间的占比为14%,同比下降两成 [3] - 音乐节供给数量仍处高位,但演出票价正在回落 [3]   房地产市场 - 9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网签总量为7633套,环比上涨20.7%,同比上涨38.3% [6] - 9月深圳一手住宅网签3087套,环比上涨43.5%,二手住宅网签4546套,环比上涨8.9% [6] - 9月以来北京新房供应量大幅增加,共计15个项目获批,入市房源超4600套 [5] - 楼市以"以价换量"为主,一线城市政策利好激活了部分刚需与改善需求 [6]   股票市场 - 三季度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超过50% [7] - 9月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约3.3万亿股,为史上月度第二高,合计成交额约53.2万亿元创月度历史新高 [7] - 境内ETF总规模约5.5万亿元,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其中沪市ETF规模占比超七成达3.9万亿元 [7] - "十四五"期间科技板块市值占比从19.86%跃升至28.60%,大幅超过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三大传统行业市值之和 [7] - 9月A股市场再融资完成总额406.16亿元,环比增加近30% [7]   汽车与新能源行业 - 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国庆假期前三天累计大定达18500台,其中问界M7大定5800台 [11] - 2025年9月的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车型较多 [9] - 2025年汽车增程类车型202款,商用车的重卡类增程车型也大量推出 [9] - 截至7月底,云南省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546.54万千瓦/1093.08万千瓦时 [9]   消费与文旅市场 - 国庆假日前四天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11.7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4% [9] - 截至10月4日,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亿 [10] - 电影业存在"1:4.8"定律,即每1元电影票能拉动4.8元关联消费 [9] - 金融机构针对汽车等大额消费推出专项贴息通道,有消费者通过换车加国家补贴能省超2万元 [8]   科技与AI行业 - OpenAI的Sora将进行调整,赋予版权持有者对角色生成更精细的控制权,并通过视频生成功能实现盈利 [11] - 日本富士通扩大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将共同构建集成AI智能体的全栈AI基础设施 [11] - 预计"十四五"末的2025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增长至近万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近30% [10]   金融与贸易 - 2024年银行业国际结算量12.75万亿美元,国内信用证结算量3.62万亿元人民币,均创历史新高 [14] - 国内保理业务量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 [14]
 9月份,A股再融资完成规模环比增长近30%摩根士丹利:存储芯片行业将迎来超级周期
 搜狐财经· 2025-10-05 08:16
 江苏省电影市场 - 截至10月4日年度电影票房突破39.25亿元 超越2024年全年39.20亿元的总票房成绩 [1] - 提前88天实现年度票房超越 显示市场蓬勃活力与增长潜力 [1]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预计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增长至近万亿元 比"十三五"末增长近30% [4] - "十四五"期间产业年均增长预计超过5% [4]   A股市场再融资 - 9月份A股市场再融资完成总额406.16亿元 环比增加近30% [4] - 9月份定增募资总额超过370亿元 环比增长近32% 可转债募资35亿元 环比增长近一成 [4] - 9月份完成再融资公司数量17家 环比增加1家 有12家公司募资超过15亿元 其中6家超过35亿元 [4]   上市公司股东增持 - 2025年以来已有502家上市公司股东实施增持 累计增持金额为744.66亿元 [4] - 有14家公司股东增持金额超过10亿元 南京银行股东增持额59.14亿元位居榜首 [4]   全球存储芯片行业 - 过去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 最近一个月涨价消息密集 [4] - 三星电子 闪迪等主要厂商近期通知客户调整报价 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上行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在人工智能热潮下存储芯片行业预计迎来"超级周期" [4]   美国就业市场 - 高盛分析显示截至9月27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约22.4万人 高于此前一期报告的21.8万人 [5]   公司治理与动态 -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分离 为阿贝尔明年初接班铺路 [6] - 巴菲特将继续任董事会主席 丰田汽车在美国召回5960辆汽车 [6]
 今年全国地信产业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
 新华网· 2025-10-04 14:4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25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增至近万亿元 [1] - 2025年总产值比2020年增长近30% [1] - "十四五"期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5% [1]   市场需求驱动力 - 电子地图、自动驾驶等新型时空位置服务需求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1]   市场主体与就业 - 行业从业单位从约13.8万家增至近30万家,增长超1倍 [1] - 行业从业人员从约336万人增至近420万人,增长超20% [1]   资本市场表现 - 地理信息相关上市企业从50余家增至80余家 [1]
 业界:地理信息融合AI技术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人民网· 2025-09-29 21:57
 行业战略定位 - 地理信息数据是自然资源、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生态环境、应急救灾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1] -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1] - 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时空底座,是感知世界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2]   技术发展趋势 - 地理信息技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于智能化、可视化、互动性等方面实现飞跃,地理信息平台软件服务能力得到提升[1] - 未来城乡规划将离不开人工智能赋能,规划师与城乡居民共同发挥“众脑”作用,为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创新带来全新方向[2] - 国内GIS相关企业需将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紧跟国际技术前沿,在国产GIS平台软件研发等领域攻坚克难[2]   具体应用领域 - 地理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文明生态建设等各个领域[2] - 低空经济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新阶段,发展低空经济需构建低空公共航路网以支撑规模化交通安全高效运行[3] -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测绘、GIS、遥感、卫星通航等技术方面显示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