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北大教授亲自为您支招,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助您快上手
齐鲁晚报· 2025-10-02 17:13
白皮书核心观点 - 白皮书提出家庭保险科学配置"三步法",旨在帮助消费者精准配置保险以防御生活风险 [1][3] - 该研究由长城人寿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及益普索共同开展,并获得中国保险学会等机构的学术指导 [3] - "三步法"包括先定性识别风险、后测算最优保费、再确定保障额度,提供从风险识别到保障规划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3][6][8] 家庭风险定性分析框架 - 创新性地以"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作为一级因子来解构家庭风险 [3] - 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单身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夕阳期 [3] - 家庭财富水平分为四个类别:一般家庭、中产家庭、富裕家庭和高净值家庭 [3] - 识别出四类基本风险作为二级因子:基本风险(疾病、意外、死亡)、养老风险、财富保值增值风险以及财富安全风险 [3] - 基于此框架总结出20类典型家庭风险配置模型,不同阶段和财富水平的家庭其风险特征与保障重点各异 [4][5] - 例如初创期一般家庭优先预防"大病花钱、意外断收入",而夕阳期家庭重点关注"大病住院、长期照护"开支 [4] 家庭保险配置模型概览 - 配置模型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交叉定义了具体的险种配置建议 [5] - 所有家庭的基础配置均包含社保,一般和中产家庭普遍配置惠民保、百万医疗险、意外险 [5] - 中产及以上家庭增加配置重疾险、定期/终身寿险 [5] - 富裕及以上家庭进一步配置保值增值类产品和进行保单架构设计 [5] - 不同生命周期家庭成员的配置优先级有明确指引,如发展期家庭优先配置夫妻二人,其次是孩子 [5] 最优保费支出测算模型 - 白皮书创新推出"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以帮助家庭测算最优保费支出占比 [6] - 该模型以家庭总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结合跨生命周期预算约束,在消费、储蓄与保险支出间寻找最优平衡 [6] - 通过随机动态模拟进行千次迭代,生成多元风险情景与经济变量组合,以预判不确定性影响 [6] - 模型输出不同家庭阶段的最优保费配置比例参考值,例如家庭初创期健康保险的最大效用平均值为15.33%,寿险为12.25% [7] - 家庭夕阳期对应的健康保险和寿险最优配置比例最高,分别为33.33%和28.03% [7] 各类风险保障额度测算逻辑 - 白皮书提供了死亡、疾病、意外伤残、养老、财富保值增值和安全风险的保障缺口测算清晰逻辑 [8][9] - 身故风险保障缺口定义为"保障需要"减去"可用资产",保额目标以"维持生活水平"所需费用为参考 [9] - 重疾保障缺口测算逻辑为:医疗保障缺口 + 家庭保障需要 - 可用资产 [9] - 养老保障缺口定义为养老保障需要减去可用资产,即期望养老金与确定可获养老金的差额 [9] - 财富保值增值风险保障旨在弱化投资风险获得稳定收益,财富安全风险保障则侧重于财产所有权保护与合理传承 [10] 公司配套服务体系 - 长城人寿围绕"心安为家"理念,构建"保心安、享心安、投心安"三重保障体系 [10] - "保心安"服务体系借助"知客系统"、"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长城AI家保"等工具,为客户动态识别风险并定制解决方案 [10] - "享心安"通过"AI家"服务体系整合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生活服务等资源,提供百项服务权益 [10] - "投心安"秉承"长线长谋,长钱长投,长线长留"投资理念,打造长期稳健配置组合以确保客户财富安全与增值 [10]
长城人寿白皮书:构建家庭风险保障体系 破局保险业供需“四大错配”
证券日报网· 2025-09-21 16:54
白皮书发布与研究背景 - 长城人寿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及益普索共同发布《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1] - 研究贯通宏观中观微观视角 横跨供需两端视野分析中国家庭风险的形成变化及应对之道[1] 家庭风险认知特征 - 当前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 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1] 保险业供需四大错配现象 - 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错配 28%受访者认为投保方案无法匹配自身需求是投保失败首要原因[1] - 足额健康保障需求与低覆盖供给错配 重疾治疗费用中位数达30万元但行业重疾险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1] - 跨周期财富需求与短期化供给错配 针对子女养育个人养老等风险的跨周期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2] - 多元化养老需求与弱协同供给错配 养老医疗照护一体化需求激增但行业提供产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参差不齐[2] 构建家庭风险保障体系建议 - 精准识别风险 从单一产品导向转向家庭需求导向 动态洞察客户家庭不同生命周期风险优先级[3] - 科学评估风险 建立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 通过量化工具平衡客户足额保障与成本支出[3] - 高效解决风险 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围绕家庭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需求构建完善产品体系[3] - 风险减量长效管理 整合资源打造高品质服务生态 构建全方位高品质客户服务生态体系[3] 长城人寿服务与投资理念 - 公司通过发布白皮书持续追踪家庭风险认知变化 以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应用 实现保心安[3] - 公司打造AI家服务体系 推出五曦生态服务 整合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生活服务等资源 实现享心安[4] - 公司坚持以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 秉承长线长谋长钱长投长线长留投资理念 打造长期稳健配置组合 实现投心安[4]
白皮书:中国家庭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0:07
宏观环境对家庭风险的影响 -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家庭收入与负债风险 [3] - 低利率环境重塑家庭资产配置与财富风险结构 [3] - 人口老龄化放大社保压力,家庭养老、医疗风险不可忽视 [3] 家庭风险认知与担忧 - 75.8%的受访家庭最担忧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 [6] - 68.2%的家庭为养老规划感到焦虑,60%的家庭担忧子女教育问题 [6] - 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1][6] 保险业供需错配现象 - 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错配 [6] - 足额健康保障需求与低覆盖供给错配 [6] - 跨周期财富需求与短期化供给错配,多元化养老需求与弱协同供给错配 [6] 构建家庭风险保障体系 - 需充分考虑家庭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下不同财富水平家庭的责任及风险保障需求 [4] - 运用保险的保障、保值和法律属性,搭建满足家庭财务稳健的系统化风险管理框架 [4] - 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以家庭总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动态评估家庭全生命周期应对核心风险的综合防御能力 [4] 行业升级与发展方向 - 应推动负债结构转型,不断推进产品创新 [7] - 需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 [7] - 积极应对科技赋能,重塑保险经营逻辑 [7]
好看又好用!新时代家庭保险配置指南助您“心安为家”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51
白皮书发布与研究背景 - 白皮书于2025年9月19日发布,旨在为中国家庭科学配置保险提供指南 [1] - 研究由长城人寿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益普索(中国)共同开展,并获得中国保险学会等机构专家指导 [1] - 发布会吸引了来自行业机构、企业的专家及代表近400人参会 [1]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演变 - 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3] - 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是前三大风险,但关注度下降,而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4] - 对失业风险的认知显著上升,财富贬值风险意识快速提升,个人债务等风险关注度也在提高 [4] - 家庭风险意识受宏观经济发展信心、中观区域行业前景及微观家庭收入稳定性多重因素影响 [6][7] 家庭资产配置与风险应对策略 - 银行储蓄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坚实底座,活期与定期储蓄配置比例均接近或超过90% [7] - 商业保险(71.2%)与银行理财、国债(71%)等保障型资产构成腰部力量,形成“保障+稳健收益”双轨布局 [7] - 中高风险资产如股票等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为58.7%,投资性房产占比为36.4%,信托与海外投资配置占比低 [7] - 外部环境变迁对家庭风险的一级因子(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和二级因子(如死亡、健康、财富风险)均产生直接影响 [9] 客户风险管理偏好与需求变化 - 消费者决策维度超越单一产品功能,转向聚焦“产品+服务”的全链条体验 [10] - 家庭担忧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医疗健康(75.8%)、养老规划(68.2%)、子女教育(60%)、财富安全(41.1%)和财富传承(36.6%) [10] - 95.2%的消费者关注健康相关增值服务,其中41.0%首选健康体检服务,特需门诊预约等特色服务日益受欢迎 [11] - 高净值家庭对法税咨询、财富传承规划有强烈需求,“保单+信托”架构日渐普及 [12] 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理论与工具 - 白皮书创新性地以“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作为家庭风险一级因子评估基础,并定义了疾病、意外等六类二级风险因子 [13] - 引入“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通过随机动态模拟千次迭代生成多元风险情景,帮助家庭找到消费、储蓄与保险支出的最优平衡 [14] - 模型测算显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家庭的最优保险配置比例各异,健康险呈现收入递减效应,收入越低配置越高 [15] 保险业战略机遇与长城人寿实践 - 行业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保险保障被视为家庭风险的核心管理工具 [1][18] - 长城人寿开启从服务个人向服务家庭的转变,致力于成为“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服务商” [18] - 公司推动销售模式转型,以客户家庭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并推出“长城AI家保”等多项智能工具协助客户 [18] - 打造“AI家”服务体系,整合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等资源,并针对非标体客户提供专属承保方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