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风险保障
搜索文档
财富风险意识增加!近万个家庭最新调研
券商中国· 2025-09-21 22:09
家庭风险意识变化趋势 - 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1] - 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是前三大风险,但关注程度下降,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2] - 对失业风险的认知显著上升,财富贬值风险意识快速提升,个人债务、婚变、税务等风险关注度悄然提升[2] 家庭核心担忧领域分布 - 75.8%的受访家庭最担忧家庭成员健康问题,68.2%为养老规划焦虑,60%担忧子女教育问题[5] - 41.1%的家庭关注财富安全保障,36.6%关注财富传承问题[5] - 担忧折射出当代家庭对确定性、安全感和可持续性的强烈诉求[5] 家庭保障需求演变 - 家庭需求已超越传统保险经济补偿功能,转向"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1][7] - 在风险问题解决方式上,体现出对专业服务、智能决策及个性化工具的多元需求[7] 保险业供需错配现象 - 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错配:28%受访者认为投保方案无法匹配自身需求是投保失败首要原因[8] - 足额健康保障需求与低覆盖供给错配:重疾治疗费用中位数达30万元,但重疾险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8] - 跨周期财富需求与短期化供给错配:31.8%人群偏好1~3年投资规划,30.9%偏好3~5年,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8] - 多元化养老需求与弱协同供给错配:65岁及以上人口达2.17亿,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仅25张,"养老+医疗+照护"一体化需求激增[9] 保险业发展机遇 -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从制度推动向经济拉动转型的临界点,人均GDP约1.35万美元意味着行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10] - 商业保险正从单一风险补偿升级为生活品质、财富管理的全面管理工具,成为现代家庭财富管理体系核心环节[10] - 这种转变为保险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10] 行业服务升级路径 - 精准识别家庭风险,从"单一产品导向"转向"家庭需求导向",洞察客户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风险优先级[11] - 科学评估风险,使用量化工具平衡客户足额保障与成本支出[11] - 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匹配客户需求,整合资源打造高品质服务生态进行风险减量长效管理[11]
家庭风险焦虑变迁催生保险服务新思路
北京商报· 2025-09-21 20:10
核心观点 -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1] - 家庭风险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 保险服务需从单一风险补偿升级为全面管理工具以应对新需求 [1][3][4] 家庭风险认知变化 - 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是家庭关注前三大风险 但关注程度有所下降 [3] - 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财富贬值风险意识快速提升 反映家庭对投资风险的担忧攀升 [3] - 宏观环境变化对家庭风险产生六大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 通货膨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 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 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 人口老龄化使社保收支承压 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3] 保险行业现状与挑战 - 商业保险从单一风险补偿升级为生活品质、财富管理的全面管理工具 走进现代家庭财富管理体系核心环节 [4] - 产品供给呈现供需错配问题 行业仍以一刀切方式提供同质化产品 维持以产品导向为主的销售模式 难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 [4] - 金融体系普遍存在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少结构性问题 应对子女养育、个人养老等风险的跨周期、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 [4] 保险产品与服务建议 - 需构建四大产品体系:以医疗险为核心的基础风险防御体系 以商业年金为核心的养老风险应对体系 以分红险为核心的财富增值保值体系 以杠杆寿险、保险金信托为核心的财富安全传承体系 [5] - 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上需作出针对性调整 如开发保障失业风险的保险产品 针对家庭财富风险开发更多元化、可灵活配置资产的保险产品 [4] - 建立收入-资产-负债分析框架 低收入家庭优先配置高杠杆产品如百万医疗险、定期寿险 中等收入家庭补充重疾险和养老年金 高收入家庭拓宽至高端医疗、终身寿险并预留3至6个月应急金 [6] - 结合家庭生命周期风险与责任变化适配保险产品 单身/初创期重点配置定期寿险和医疗险 发展/成熟期提前规划养老 夕阳期补充防癌险和护理险 [6][7] - 建立年度风险检视机制 在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后及时调整保障 持续优化家庭防护 [7]
中国家庭风险结构巨变,低利率环境将重塑家庭资产配置格局
华夏时报· 2025-09-20 14:26
宏观环境对家庭风险的影响 -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家庭收入与负债风险 [2] - 低利率环境重塑家庭资产配置格局并增加货币资产贬值风险 [2] - 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保收支压力并影响家庭长期财务规划 [2] 家庭风险认知与资产配置变化 - 家庭风险关注点从传统生存型风险转向财富风险 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3] - 家庭资产配置以银行储蓄为底座 商业保险与银行理财、国债形成“保障+稳健收益”双轨布局 [3] - 现代家庭主要担忧领域为医疗健康(75.8%)、养老规划(68.2%)、子女教育(60%)、财富安全(41.1%)和财富传承(36.6%) [3] 保险业供需错配问题 - 个性化家庭需求与行业标准化、同质化产品供给存在错配 [5] - 重疾治疗费用中位数达30万元与重疾险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显示足额健康保障需求与低覆盖供给错配 [5] - 跨周期财富管理需求与行业短期化产品供给存在错配 [5] - “养老+医疗+照护”一体化需求与行业协同供给能力不足形成错配 [6] 保险业发展战略与解决方案 - 行业需从“单一产品导向”转向“家庭需求导向” 动态洞察不同生命周期家庭的风险优先级 [7] - 构建四大产品体系:以医疗险为核心的健康防线、以商业年金为核心的养老体系、以分红险为核心的财富增值体系、以杠杆寿险和保险金信托为核心的财富传承体系 [7] - 整合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财富规划资源 构建“产品+服务”生态体系 如在健康端提供“体检-筛查-绿通-康复”闭环服务 [8]
低利率环境扰动家庭资产配置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9-20 12:03
核心观点 -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2] 宏观环境对家庭风险的影响 -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 [3] - 通货膨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 [3] - 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 [3] - 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 [3] - 人口老龄化使社保收支承压 [3] - 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3] 家庭风险意识的变化 - 与2023年相比,中国家庭对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 [3] - 对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的关注度显著提高 [3] - 消费者对家庭风险意识的认知取决于多重因素:宏观层面取决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区域及行业发展前景的担忧;微观方面则直接受家庭收入来源稳定性的影响 [3] 家庭资产配置现状 - 银行储蓄仍是家庭资产的坚实底座 [4] - 商业保险与银行理财、国债形成“保障+稳健收益”的双轨布局 [4] - 股票等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占比适中 [4] - 信托与海外投资配置占比低 [4] 保险配置影响因素 - 家庭经济情况、资产配置、家庭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对风险产生显著影响 [4] - 各收入阶层的寿险配置差异不大,但健康险呈现收入递减效应 [4] - 家庭非保险金融资产的提升会使得养老险配置比例有所下降,但挤出效应有限,无法完全通过非保险金融资产代替养老险的配置 [4] - 二孩家庭在子女幼年时疾病险和寿险配置明显高于单孩家庭 [4] 消费者保障需求与决策 - 消费者的决策维度已超越单一产品功能,转向“产品+服务”的全链条体验 [4] - 现代家庭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医疗健康(75.8%)、养老规划(68.2%)、子女教育(60%)、财富安全(41.1%)和财富传承(36.6%) [4] - 这折射出当代家庭对确定性、安全感和可持续性的强烈诉求 [4]
白皮书:中国家庭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 财富风险感知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20:49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特征变化 - 2025年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1] - 与2023年相比,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关注程度有所下降,而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2] - 对失业风险的认知显著上升,财富贬值风险意识也快速提升 [2] 家庭主要担忧领域分布 - 75.8%的受访家庭最担忧家庭成员的健康问题 [3] - 68.2%的家庭为养老规划感到焦虑 [3] - 60%的家庭担忧子女教育问题 [3] - 约41.1%和36.6%的家庭分别关注财富安全保障与传承问题 [3] 家庭风险保障需求演变 - 家庭需求已超越传统保险经济补偿功能,转向产品+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3] - 消费者需求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迭代,对专业服务、智能决策及个性化工具有多元需求 [3] - 客户对保险公司的期待已超越保单本身,延伸至健康、养老、财富等生活场景 [3] 外部环境对风险因子的影响 - 外部环境变迁对家庭风险的一级因子(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和二级因子(死亡、健康、意外、养老、财富等风险)均产生直接影响 [2] - 家庭对风险的管理将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 [2] - 个人债务、婚变、税务等与社会关系、政策环境相关的风险关注度正在提升 [2]
好看又好用!新时代家庭保险配置指南助您“心安为家”
搜狐财经· 2025-09-19 16:51
白皮书发布与研究背景 - 白皮书于2025年9月19日发布,旨在为中国家庭科学配置保险提供指南 [1] - 研究由长城人寿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益普索(中国)共同开展,并获得中国保险学会等机构专家指导 [1] - 发布会吸引了来自行业机构、企业的专家及代表近400人参会 [1]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演变 - 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3] - 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是前三大风险,但关注度下降,而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4] - 对失业风险的认知显著上升,财富贬值风险意识快速提升,个人债务等风险关注度也在提高 [4] - 家庭风险意识受宏观经济发展信心、中观区域行业前景及微观家庭收入稳定性多重因素影响 [6][7] 家庭资产配置与风险应对策略 - 银行储蓄是家庭资产配置的坚实底座,活期与定期储蓄配置比例均接近或超过90% [7] - 商业保险(71.2%)与银行理财、国债(71%)等保障型资产构成腰部力量,形成“保障+稳健收益”双轨布局 [7] - 中高风险资产如股票等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为58.7%,投资性房产占比为36.4%,信托与海外投资配置占比低 [7] - 外部环境变迁对家庭风险的一级因子(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和二级因子(如死亡、健康、财富风险)均产生直接影响 [9] 客户风险管理偏好与需求变化 - 消费者决策维度超越单一产品功能,转向聚焦“产品+服务”的全链条体验 [10] - 家庭担忧主要集中在五大领域:医疗健康(75.8%)、养老规划(68.2%)、子女教育(60%)、财富安全(41.1%)和财富传承(36.6%) [10] - 95.2%的消费者关注健康相关增值服务,其中41.0%首选健康体检服务,特需门诊预约等特色服务日益受欢迎 [11] - 高净值家庭对法税咨询、财富传承规划有强烈需求,“保单+信托”架构日渐普及 [12] 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理论与工具 - 白皮书创新性地以“家庭生命周期”和“财富水平”作为家庭风险一级因子评估基础,并定义了疾病、意外等六类二级风险因子 [13] - 引入“家庭风险防御指数模型”,通过随机动态模拟千次迭代生成多元风险情景,帮助家庭找到消费、储蓄与保险支出的最优平衡 [14] - 模型测算显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家庭的最优保险配置比例各异,健康险呈现收入递减效应,收入越低配置越高 [15] 保险业战略机遇与长城人寿实践 - 行业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保险保障被视为家庭风险的核心管理工具 [1][18] - 长城人寿开启从服务个人向服务家庭的转变,致力于成为“中国家庭风险保障服务商” [18] - 公司推动销售模式转型,以客户家庭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并推出“长城AI家保”等多项智能工具协助客户 [18] - 打造“AI家”服务体系,整合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等资源,并针对非标体客户提供专属承保方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