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电价政策

搜索文档
光伏产业链报价上涨,固态电池情绪回暖
2025-07-22 22: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储能、固态电池、风电、电力设备、机器人、电信、锂电、电机、PCB、芯片、AI DC - **公司**:阳光电源、海博股份、爱罗、派能科技、锦浪科技、浙江荣泰、科达利、大金、中际联合、明阳智能、思源公司、科华、科斯达、迈米、平高电器、西高院、宏盛华园、宝光、中信博、江纳巨合、宁德时代、楚能、海丰 [1][3][11][12][16][18][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光伏行业**:受益反内卷政策,硅料价格从底部 3 万多元涨至 42,000 - 49,000 元/吨,预计 9 月底前收并购推进产能退出有进展;未来八九月份季节性需求提升缓解库存压力,核心环节和差异化标的受益;市场情绪提振,储能市场随之改善 [1][5][7][8] - **储能行业**:与光伏联动,光伏情绪改善带动有业绩支撑的储能业务;2025 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规模 42.6GWh,同比增长约 27 - 28%,6 月独立储能招标占比达 98.18%,下半年有提升空间;下半年预期差大,阳光电源和海博股份被重点推荐,户用储能公司二季度业绩向好 [1][9][10][11] - **固态电池行业**:产业进展超预期,带动三元正极、电解液新技术及锂电设备相关标的;PCB 材料行情带动铜箔、隔膜等原材料,铜箔涨幅显著;关注设备制造、增量环节和材料推进 [1][12][15] - **风电行业**:业绩表现关键,二季度大金等公司预告业绩超预期,中际联合和明阳智能表现不错,三季度或有进展 [3][16] - **电力设备板块**:受特高压项目进展催化,如雅鲁藏布江工程,下半年特高压线路招标加速,出口数据创新高 [3][17] - **机器人行业**:浙江荣泰与特斯拉合作进展迅速,AI DC 领域科华、科斯达以及迈米是重点推荐标的 [18] - **电信板块**:分为储能和风电、光伏、新技术和新方向三个主要线条,最近两周新技术和新方向情绪回暖 [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美芯片解禁可能对 AI DC 相关方向产生较大影响 [2][3] - 国内储能市场从原侧扩展到网侧和用户侧,商业模式转变,容量电价实施使 IRR 可计算,海外工商储能项目推进 [8] - 当前阶段主线投资方向包括楚能和海丰,反转底部在光伏领域,新方向关注固态电池、铜箔及 AIDC 进展,亚厦项目进展显著可关注相关公司 [19]
【电新公用环保】光伏“反内卷”投资的疑问点——电新公用环保行业周报20250720(殷中枢)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2 13:41
光伏行业 - 多晶硅复投料成交区间为4-4.9万元/吨,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1.05元/片,环比上周上涨22.09% [3] - 政策力度及延续性需关注政治局会议及部委部署,短期涨价缓解行业现金流压力,中期需市场化并购及技术指标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3] - 硅料收储方案核心矛盾在于预期价格影响估值与资金方参与意愿,行政干预必不可少,二级市场基于收储协议假设定价 [3] - 2026年光伏装机有望实现200GW以上,取决于用电量增速能否达到5%以上,否则压力较大 [3] 风电行业 - 风电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并形成轮动,26年整机环节业绩弹性较大,机组大型化及零部件降本推动盈利持续改善 [4] - 风电出力曲线较优,开发及电站销售有望回暖,短期招标及2季度业绩承压但市场已逐步消化 [4] 固态电池 - 全固态电池前、中道设备及硫化锂等差异性环节有望受益于锂电大厂新招标 [5] - 半固态电池或极片、电解质改性进展较快,液态或半固态电池性能提升明显且落地更快 [5] 储能行业 - 甘肃电化学大储容量电价政策对冲容量租赁费用取消影响,有利于独立储能IRR改善,其他省份可能效仿 [5] - 中期大储盈利改善依赖电力市场建设后交易自由度提升,国内储能招标景气度高因消纳压力及商业模式改善预期 [5] - 海外储能景气度维持高位 [5]
中电联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6%
第一财经· 2025-07-10 13:50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 - 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6% [1] - 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计总体平衡 迎峰度夏高峰期部分省级电网供应偏紧但可通过增购外电等措施缓解 [1] - 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7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4% 近几个月当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 [1] - 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6%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增长 [2] - 1~5月第二产业用电量2.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3.3% 其中汽车制造等细分行业保持4.5%以上增长 [2] - 1~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740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3.8%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6.2% [2] - "十四五"以来电力弹性系数保持在1.2左右 反映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2025年目标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国家能源局提出"六抓六推进"重点任务 [4] - 1~5月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2.4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7%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1.8% 预计全年超6万亿千瓦时 [4] -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 跨经营区交易取得关键性突破 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 [4] - 需完善电力市场规则体系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 由市场决定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 [4] - 深化电价改革需体现电能量、调节、容量、环境等多维价值 完善跨省跨区送电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5] 煤电容量电价政策 - 2024年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电费950亿元 平均回收固定成本92元/千瓦·年 [6] - 容量电价政策推动煤电转型升级 稳定收益预期 激励顶峰发电 促进新能源发展 [6] - 建议加快落实成本回收比例 明确跨省跨区送电机组容量电费分摊方式 研究容量市场建设试点 [6] - 建议2026年进一步提高容量成本回收比例 完善跨省跨区送电配套煤机容量电价执行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