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财富搬家

搜索文档
中国居民财富搬家路线图暨非银金融行业投资机会:存款潮涌,逐险而行
国信证券· 2025-07-31 19: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非银金融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2][3][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存款搬家利于增量资金涌入风险资产,促进风险资产估值企稳和资管机构规模扩张,带来股票市场估值回归 [3] - 存款搬家持续,非银金融板块凭业绩弹性体现显著投资机会,当前处于资本市场牛市第二阶段即热点轮动阶段 [3] - 居民存款搬家遵循风险偏好提升路径,2024 年以来从存款转向低风险偏好资管产品,后续有望向更高风险偏好产品迁徙 [44] - 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反内卷”政策、“数字货币 + 稳定币”政策调整等因素提升居民风险偏好 [52][61][72] - 资管各领域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如散户资金入市积极、银行理财增加权益和基金配置、公募主动权益归来、保险资管权益配置需求提升等 [77][98][103][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款篇:居民财富搬家的拐点 - 我国居民财富中房地产占比下行,非标转标利好资管,居民总财富约 600 - 700 万亿元,房地产约 300 - 400 万亿元且近年配置呈下降趋势 [5][6] - 2022 年以来居民存款(本外币)持续增长,增速相对平稳,2025 年 1 月较 2024 年末增加 5.56 万亿元,存款总量同比上升 12.40%,且定期化趋势明显,2025 年定期存款比重达 72.28% [12][16] - 2023 年以来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大幅下调,2025 - 2026 年银行存款成本将延续大幅下降趋势,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低于理财货基等产品收益率,引导居民存款往银行理财迁徙 [24][27][30] - 国有大行定存利率持续下行,存款对居民吸引力减弱,居民存款搬家已启动 [36] 大势篇:风险偏好提升的源泉 - 居民存款搬家遵循风险偏好提升路径,2022 年银行理财刚兑打破对应居民风险偏好下降,2024 年以来存款转向低风险偏好资管产品,后续有望向更高风险偏好产品迁徙 [44] - 我国新兴产业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新消费等发展前景良好,提升居民风险偏好 [52][58] - 本轮“反内卷”政策聚焦提升市场效率与治理低效竞争,从多个领域推动行业出清,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行业盈利能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传导至股票市场 [61][68] - 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在“数字货币 + 稳定币”方面有政策调整,提升居民风险偏好 [72] 资管篇:革故鼎新,资金逐险 散户资金流动情况 - 市场赚钱效应回归,2024 年 9 月 A 股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几乎追平 2015 年牛市期间开户数,两融资金融资规模持续居于较高水平,2025 年前 5 月新增投资者约 1100 万人,同比增长约 30% [77][140] 银行理财资金情况 - 银行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截至 2025 年 3 月末,现金管理型 + 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为 97.7%,且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不断增加 [86] - 2023 年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回升,今年以来在 30 万亿元附近徘徊,后续有望继续增长,得益于存款利率下行和母行营销支持 [95] - 银行理财持续增加权益和基金配置,适当增加利率债和基金配置,压缩信用债和非标配置,6 月份以来显著增加信用债 ETF 配置 [98] 公募基金流向情况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强化基准作用下行业配置或面临纠偏 [103][105] - 5 月底首批 26 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布,多由大型机构资深投资经理管理 [107] - 2025 年以来 FOF 产品数量、份额及净值规模持续扩张,蚂蚁财富“指数 +”有助于提升用户决策效率和持有体验 [115] 保险资管流向情况 - 保险主流寿险品种调整,分红险具有“低保底 + 高浮动”特点,有利于降低险企刚性兑付成本,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 [127] - 截至 2024 年末,A股 5 家上市险企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达 3.2 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 17.5%,较监管要求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135] 格局与总结 - 资本市场资金结构平衡,险资量级最确定,资金流入更多元,如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杠杆资金、理财资金、散户资金、外资等均有不同表现 [140] - 资本市场过去两年形成“哑铃型”结构,高分红大市值股票、微盘股及中间段股票均有上涨机会 [143] - 建议以 PB - ROE 框架展望券商后续表现,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重点推荐低估值龙头券商、高弹性标的和经纪 & 两融市占率提升的标的 [145] - 进入三季度,保险股估值有望持续改善,建议关注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