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准入壁垒
icon
搜索文档
为企“增信”、清理壁垒……多部门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央视网· 2025-05-21 10:07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内卷式"竞争推出整治组合拳 重点解决价格战 制假售假 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1][3]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 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 企业陷入低效竞争 [3] 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 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增加高端产能和优质供给 [3] - 引导新能源汽车 光伏行业注重技术研发 加快淘汰炼油 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 [3] - 科学论证煤化工 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防止盲目新建 [3]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启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全面排查地方性法规等设立的违规准入限制 [4][6] - 建立四级政府联动机制和媒体监督机制 开通线上问题线索征集专栏 公布15种常见准入壁垒情形 [6]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 重点解决政务失信和合同履约问题 将政府合同履约情况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8] - 优化信用修复流程 实现线上全流程办理 截至2024年底覆盖381万户小微经营主体 [8] - 通过信用机制82.7%的经营主体获得银行新增授信 78.8%获得新增贷款 [8]
民营经济促进法本月施行,美国调整汽车关税政策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5-05-03 10:38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 -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 自5月20日起施行 [2]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写入法律 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 [2] - 从公平竞争 投资融资 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建立健全制度 保障民营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竞争 [2] - 将民营经济相关方针政策和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 提供更明确稳固的法治保障 [3]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 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重点清理15类违规设置准入壁垒的情形 [4] - 旨在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消除"玻璃门""弹簧门"等堵点卡点 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4][5] - 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和建立长效机制 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透明的准入环境 [4][5] 稳就业稳经济五大举措 - 国家推出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等五方面举措 推动高质量发展 [6] - 加快实施5万亿元国家层面投资资金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 [6] - 商务部将推出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开拓国际市场等增量稳外贸政策 [7] - 央行将从加大金融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7] 4月制造业PMI回落 - 4月制造业PMI为49% 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重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 [8]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仍保持52.1%的扩张区间 部分行业景气度较高 [8] - 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明显回落 显示需求收缩倾向有所显现 [8]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 - 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 为2022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9] - 净出口拖累GDP达4.83个百分点 企业因担忧关税上升而大规模囤积库存 [9] - 特朗普将经济萎缩归咎于上届政府 华尔街经济学家纷纷下调增长预期 [9] 美乌签署矿产协议 - 美乌签署协议建立重建投资基金 采取各占一半的股权结构共同管理 [10][11] - 协议明确乌克兰拥有境内矿产资源所有权 未要求偿还美国援助债务 [11] - 特朗普称美国将获得远超3500亿美元的收益 [11] 美国调整汽车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文件放松汽车制造商关税负担 进口汽车免叠加钢铝关税 [12] - 给予在美组装汽车3.75%退税 加墨汽车零部件免25%关税 [12] - 调整源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汽车行业现金流压力和消费者情绪恶化 [12]
【新华解读】“剑”指15种重点情形 三部委力破“准入壁垒”
新华财经· 2025-05-01 22:17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开展为期半年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旨在推动"非禁即入"落地生根[1] - 行动明确15种重点整治情形,系统性破除行政性、行业性垄断,短期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长期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链升级[3][4] - 核心目标是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垄断,营造公平市场准入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1][3] 重点整治内容 - 清理违规设置的市场准入规定文件,包括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2] - 重点整治行业壁垒造成的准入规则不平等,针对特定行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设置不合理门槛的行为[4] - 严查对外地企业的准入限制,如强制本地注册、投资建厂等地方保护主义行为[4][5] - 解决因政府监管能力不足导致的"不敢审批"问题,提升审批透明度和规范性[5] - 整治新业态新领域因监管空白导致的审批不作为问题,如土地、规划、消防等环节的推诿[10] 政策影响与专家观点 - 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地位,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2] -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有助于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投资热情[2] -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市场分割成"地方性小市场",阻碍企业实现规模经济[4] - 新业态监管真空会延缓新兴产业发展,错失国际竞争窗口期,打击技术创新积极性[10] - 政策展示国家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魄力,体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心[5] 实施机制与步骤 - 建立健全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等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11] - 主要步骤包括全面清理规定文件、线索归集、个案核实整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