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效应

搜索文档
债务成本不断增加,欧盟拟对大企业征新税,或遭成员国反对
环球时报· 2025-07-14 06:54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欧盟将于本周三公布2028年起生效的七年预算 提案。据英国《金融时报》12日报道,该提案草案显示,布鲁塞尔计划对在欧盟国家运营的大型企业征 税,称此举是为了欧盟超过1万亿欧元的共同预算开辟新的独立资金来源。而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 12日报道称,欧盟在前述预算提案中删除了数字税选项,拟用针对大型企业、电子垃圾、烟草制品的三 项新税进行替代。报道提到,这些税收的目标是每年筹集250亿至300亿欧元,用于偿还欧盟为应对新冠 疫情后经济复苏而共同承担的债务。 意在投射 " 布鲁塞尔效应 " 根据草案,这项针对大企业的年度税收将适用于"净营业额"(即扣除补贴和税费后的营业额)超过5000 万欧元的企业。所有在欧盟国家运营的大型企业,无论其总部位于何处,都将被纳入征税范围。此外, 设立分级缴税制度,净收入最高的企业需缴纳更高税费。报道称,该提案将于本周公布,但须获得成员 国的一致支持才能生效。报道称,欧盟本周可能还将公布其他增税措施,包括从提高的烟草消费税中分 成、对未回收电子废弃物征收费用以及对长途电商包裹收取处理费。 据报道,欧盟上一个七年预算约占欧盟国民总收 ...
欧盟《太空法案》剑指星链霸权:太空版GDPR或将“布鲁塞尔效应”扩展至外太空?
36氪· 2025-07-08 19:41
欧盟《空间法案》提案核心观点 - 欧盟首次尝试在超国家层面规范空间经济,基于2024年德拉吉报告,旨在解决资金不足、市场碎片化、对外依赖和治理低效等问题[1] - 法案适用于欧盟内提供空间服务的第三国运营商和国际组织,旨在减少对单一外国参与者(如马斯克斯星链)的依赖[1] - 提案涵盖空间活动的统一技术规则,包括安全(空间物体跟踪)、网络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但未涉及运营商责任和空间资源使用[1] 从太空政策到单一市场 - 欧盟约一半成员国已颁布太空领域法律,但各国法律在范围、监管设计和规则上差异显著,如瑞典1982年《太空活动法》缺乏许可标准,而法国和意大利立法更详尽[3] - 成员国法律差异阻碍跨境合作,增加企业成本,可能抑制航天经济发展,并引发监管竞争导致标准下降[4] - 法案采用法规而非指令形式,直接适用且无需国内立法实施,节省时间并提高统一性,但可能仍需部分国内立法补充[4] 将布鲁塞尔效应送入太空轨道 - 法案适用范围宽泛,不仅覆盖欧盟境内太空服务商,还包括为欧盟提供服务的第三国运营商,基于地域或市场模式[6] - 采用市场标准旨在确保公平竞争,防止第三国运营商利用宽松法律获取优势,同时推动欧盟成为全球标准制定者[6][7] - 监管权力延伸至全球可能引发企业自发遵守,因分离欧盟市场与外国市场的成本高于遵守欧盟标准[7] 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 太空运营商需获得授权并在欧盟空间物体登记册(URSO)注册,欧盟内和第三国运营商适用部分不同法律制度[8] - 成员国需指定国家监管机构,拥有广泛调查、纠正和制裁权力,可对违规者处以利润两倍罚款或年营业额2%的罚款[9] - 欧盟委员会负责监督第三国运营商,欧洲空间计划局(EUSPA)提供技术支持并管理URSO,可能获得更多权力[10] 法案实施与影响 - 提案执行机制借鉴GDPR经验,目标发挥全球监管影响力,但若主要航天国家和私营运营商不向欧盟标准靠拢,布鲁塞尔效应可能失效[11] - 法案预计2030年后生效,为行业适应新规则留出时间,若框架保留,欧盟有望成为太空经济主要监管机构[11]
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下的布鲁塞尔效应新门槛:欧盟ESG监管或将重塑A股企业出海格局
浙商证券· 2025-06-11 17:25
全球贸易与欧盟监管 - 81%受访企业将ESG因素纳入选择供应商考量,主要受美国、英国和欧盟推动,监管要求是首要驱动力[9] - 欧盟设置多项ESG法令与规范,通过供应链传导“布鲁塞尔效应”,对非欧盟企业形成监管压力[3][24] A股上市公司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境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3.10%,境外营收敞口上升[3][12] - 估算56家A股公司达CSRD新门槛,含24家明确关注企业和32家保守估算关注企业,37家被纳入沪深300[3] 企业行业与市值分布 - 56家关注名单企业中,工业企业24家占比近半,可选消费10家、原材料8家、信息技术7家[43] - 5家公司市值过万亿元,1家在5000 - 10000亿元,20家在1000 - 5000亿元,7家在500 - 1000亿元,23家在500亿元以下[47][48] ESG评级与风险 - Wind覆盖56家企业,Sustainalytics覆盖49家,MSCI覆盖40家;评级结果存在分歧,海内外主要分歧公司有中国交建、中国海油和兖矿能源[51][57] - 出海欧洲企业ESG风险整体可控,部分对欧敞口大的企业需应对更高信披要求,细分领域企业要管控ESG风险[3][65][66] 风险提示 - 存在经济修复不及预期、ESG相关政策推行不及预期、市场情绪与偏好波动风险[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