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

搜索文档
易迈科电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7 01:15
企业名称易迈科电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郑诗瑶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地址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宜南路377号创 新园区11号厂房东二层209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营业期限2025-8-6 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常州市武进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来源:金融界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上海旗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电 气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机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微特电机 及组件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通用零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机 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 器件制造;伺服控制机构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易迈科电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诗瑶,注册资本1000 万人民币,由上 ...
新能源汽车“脱保”潮将至 “三电”难题何时破?
犀牛财经· 2025-08-05 16:21
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预测 - 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 [2] - 其中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维保占比超15%,对应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2] - 未来8年内动力电池质保到期车辆总量将接近2000万辆 [2] 新能源车维修行业现状 - 中国现有燃油车维修企业约40万家,新能源车维修企业仅2-3万家 [2] - 具备三电系统维修能力的修理厂仅占2%(约200家) [2] - 2025年新能源车售后服务人才缺口预计达82.4万人,当前持证技工不足10万人 [2] 电池厂商布局 - 宁德时代推出"宁家服务"维修连锁品牌,包含直营体验中心、授权店和电池返修中心 [2] - 截至2025年2月,"宁家服务"国内网络达607家,其中电池返修中心12家 [2] 主机厂维修体系 - 特斯拉、理想通过直营机电维修中心提供服务 [3] - 比亚迪构建封闭独立的三电维修体系,实现"维修-替换-回收"全链路内部循环 [3] 保险公司与4S集团布局 - 中国人保旗下邦邦汽服打造"中保智修"连锁体系,提供三电维修等服务 [3] - 中升集团孵化"电驴科技"三电专修连锁品牌,已布局33家直营维修中心和1家维修基地 [3] 独立售后品牌与行业挑战 - 出现电动工坊、绿动工坊等独立三电维修品牌 [4] - 第三方汽修店面临技术难度大、配件体系封闭等挑战 [4] - 三电系统缺乏统一检测评估标准,维修价格由品牌方决定 [4] 未来市场展望 - 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长和"脱保"车辆增加将推动三电维保市场发展 [5] - 行业面临新机遇但同时也存在挑战 [5]
渤海装备"四个增长"交出优质"期中考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5 06:13
经营业绩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2%,市场新签约增长5.9%,收入增长1.4%,回款增长11.1% [1] - 外部市场收入占比达74%,收入结构明显改善 [1] - 新兴产业项目收入同比增长25% [2] 市场拓展 - 创新营销模式,构建"七大战略区域"协同体系和"代表处+销售公司+基层单位"三位一体机制 [1] - 完善商情研究分析管理体系,实现市场信息共享和产品链协同 [1] - 推进国际市场"八大工程",完善海外人员常驻机制,扩大国际认证范围 [1] 技术研发 - 自主研发抽油机永磁同步半直驱电机在青海油田投运,高端井口在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田规模化推广 [2] - 首套国产常规排量电泵机组在中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行 [2] - 二氧化碳密相注入泵、注入井口等产品实现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钢管研制成功 [2] - CCUS弯管试制成功,首台套天然气压差发电系统并网发电 [2] - 7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2项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水平 [2] 生产运营 - 上半年生产计划完成率超100% [2] - 螺杆钻具、电机、锅炉和特阀产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2] - 高效完成重点管道项目钢管保供任务 [2]
赚翻了!我国收购邦巴斯铜矿,投资仅70亿,如今总价值超千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18:38
收购背景与战略意义 - 2014年中国五矿以70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当时国际铜价低迷,项目因高海拔(4000米)、基础设施薄弱和政治复杂被多数企业回避[3] - 该矿探明储量仅10%已确认铜储量超1000万吨,矿石品位高达48.5%,伴生银资源每吨含293克,属全球顶级矿藏[5] - 收购不仅保障中国铜资源安全(对外依存度75%),更成为全球铜定价权的重要筹码,项目估值已突破千亿美元[7][13][28] 生产运营与产业协同 - 2016年投产后前五年平均年产铜45万吨,占当时中国国产铜20%,截至2025年累计产铜270万吨[5][7] - 形成"矿山-海运-冶炼"闭环:铜精矿经马塔拉尼港运至南京港,直供江西铜业等企业,支撑电线、电动车、光伏等产业[9][11] - 80%流程实现自动化,部署智能头盔、远程调度系统,安全系数远超传统矿区[15][17] 社会效益与本地化建设 - 累计向秘鲁缴纳税费128亿元,当地阿普里马克大区人均GDP增长近3倍,创造5600个就业岗位且98.4%为本地员工[19][23] - 投入2340万元援建学校并配备电子设备,种植190万株乔灌木恢复368公顷生态,设立女性职业培训使平均薪资提升40%[21][23][25] - 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培养电焊工、选矿工程师等技能人才,自建生态监测实验室实现环境数据实时监控[23][25] 长期价值与行业影响 - 剩余可采储量超千万吨,生命周期预计超20年,未开发区域达90%,持续支撑中国制造业需求[7][28] - 带动中国设备出口与标准输出:运输船、港口设计、金融清算等全产业链协同,每船铜矿关联数百国内订单[13][15] - 项目模式被秘鲁政府誉为"转型样板",建立"税收-就业-基建-教育"多维共生系统,重塑中企海外形象[19][27]
江特电机股价下跌3.57% 实控人变更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7-31 04:2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收盘,江特电机股价报7 8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29元,跌幅3 57% [1] - 当日成交额达8 10亿元,换手率为6 01% [1] - 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382 6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63%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机、锂矿、机器人及固态电池等领域 [1] 股权结构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西江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 - 7月28日公告显示原实控人朱军、卢顺民与北京伍佰英里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者持股50%成为江特实业大股东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变更为王新与朱军 [1] - 王新自2017年起持续增持股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例达2 94%,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1]
江南奕帆:股东宋益群拟减持不超过约2.88%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0:1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宋益群女士持有公司股份约224万股 占扣除公司回购股份数后总股本的约2 88% [2]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约78万股 占扣除公司回购股份数后总股本的1% [2] - 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约147万股 占扣除公司回购股份数后总股本的1 8849% [2] - 减持计划时间为2025年8月21日至2025年11月19日 [2] - 若期间公司有派息、送股等除权除息事项 减持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 但减持比例不变 [2] 公司营收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中电机业务占比98 87% [3]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 13% [3]
飞龙股份:公司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机器人领域产品合作研发
新浪财经· 2025-07-30 18:2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发挥在电机、控制器等热管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庞大优质客户资源优势,加速向机器人产业拓展,提供核心零部件 [1] - 公司紧密追踪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逐步延伸至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 [1] - 针对机器人关节等部位日益增长的液冷散热需求,公司依托在电子泵、温控阀及集成模块等新能源热管理产品上的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液冷市场 [1] 客户合作进展 - 凭借深厚的客户基础,公司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机器人领域产品的合作研发 [1]
金橙子筹划增发收购长春萨米特光电55%股权并配套募资 股票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7-30 18:13
公司收购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长春萨米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5%的股权 [1] -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3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标的公司业务范围 - 萨米特主营业务包括光电仪器、光电设备、机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业务还涵盖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研发与销售 [1] - 涉及电机研发、销售以及光学元件、电子元件销售 [1] 交易配套安排 - 公司拟在收购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匠心家居跌0.85%,成交额8534.08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244.72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5:53
市场表现 - 7月30日公司股价跌0.85%,成交额8534.08万元,换手率0.64%,总市值199.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24.37万元,近3日/5日/10日/20日分别净流出1244.72万/756.64万/1409.84万/1832.42万元 [4][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4.36元,当前股价接近压力位95.00元 [6]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动沙发(76.73%)、智能电动床(13.56%)、配件(8.84%) [7] - 海外营收占比达99.49%,显著受益人民币贬值 [2] - 越南生产基地具备完整独立制造能力,核心产品均在越南开发加工 [3] 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收7.73亿元(同比+38.16%),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60.41%) [7]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19亿元,近三年分红4.23亿元 [8] 股东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493户(较上期+0.9%),人均流通股20233股(较上期+160.31%) [7]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20.06万股(较上期-202.08万股),中欧时代先锋持股220.01万股(较上期-9.99万股) [9] - 永赢睿信混合A等四只基金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易方达价值精选等七只基金退出 [9] 战略布局 - 拓展康养产业,产品包括多体位康复治疗床、家用护用智能床等 [3] - 所属概念涵盖智能家居、养老、一带一路、预盈预增、高派息等 [2][7]
绿色驱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战略布局与全球视野,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28 2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8.4万辆,同比增长6.7%,行业发展受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出口结构更趋稳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4] - 行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供应波动、下游贸易壁垒等挑战,需通过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运营应对,未来将从“规模驱动”向“技术标准引领”高质量跃升 [20][21] - 市场规模受全球需求拉动、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与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影响,未来五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40][41][43] - 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态势,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结构分层并行发展 [50][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汽车出口指将中国境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以整车、散件及相关技术服务形式销售至海外市场,涉及多方面业务,受多种因素驱动,正从“产品出口”向“标准出口”升级 [5] - 行业分类基于出海方式分为整车出口、零部件出口、投资并购以及产业链出口 [5] 行业特征 - 商业模式多元化,形成以整车出口为主、产业链协同出海为辅的模式,企业采用多种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7] - 技术与成本优势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8] - 全球市场分化加剧,亚洲、中东等市场成为主要出口地,但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带来挑战,行业全球化发展任重道远 [9] 发展历程 - 2010 - 2015年为萌芽探索阶段,出口量低,主要依赖政府项目,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0][11] - 2016 - 2020年为启动成型阶段,技术进步,出口量增长,市场扩大,产品结构多元化,企业国际化能力初步建立 [13][14] - 2021 - 202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全球疫情推动电动化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高速增长,市场份额扩大,技术不断创新 [15][16] - 2024年至今为动荡调整阶段,出口增速放缓,产业链协同发展,向“生态共建”转型,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关注海外盈利 [1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电池、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相关供应商,提供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面临出口障碍,部分企业“出海”建厂 [22][24][25] - 中游为新能源汽车组装制造及整车出口,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升竞争力,采用多元化渠道策略,国际市场不断拓展 [29][31][33] - 下游为海外市场渠道端,通过优化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市场推广和用户接受度,用户需求增长 [36][37][38]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出口达140万辆,未来五年仍将快速增长 [39] - 市场规模增长受全球需求拉动、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与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影响 [40][41][43]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涵盖指导性和规范类政策 [48][49]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态势,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50] -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与产业链优势促使行业竞争格局形成,未来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上升,中小企业面临压力 [51][52][55]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毛利率等财务信息 [58][60][62] 企业分析 - 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技术研发实力、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品牌规模优势,具备强大综合竞争力 [71] - 上汽集团在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全球化经营布局、强大合资体系支撑与自主品牌出海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75] - 吉利汽车通过技术协同、品牌全球化、多品牌战略及海外并购整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