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电动滚筒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化、智能化与集成化引领行业深度演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07 09:05
电动滚筒分类体系成熟,核心可按四大维度划分:按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式、油冷式、油浸式,分别适配 不同功率与散热需求;按传动结构分为定轴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摆线针轮传动;按应用环境分为 普通环境、腐蚀环境、易燃易爆环境及特殊环境(高温、湿热带等),对应不同防护设计;按安装及结 构形式分为内置式与外装式,此外还可按滚筒直径分为小型、中型、大型,按功能分为普通型、调速型 等,覆盖多样化工业场景需求。 电动滚筒分类 内容概要:电动滚筒集电动机与减速器于一体,作为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 流运输等领域,以结构紧凑、传动高效等优势适配恶劣环境作业。其核心动力电机性能直接影响整机效 率与寿命,推动行业向节能化、智能化升级,中国电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为电动滚筒创新注入动力。 减速器作为传动核心,正朝精密化、智能化升级,适配电动滚筒的专用减速器保持高速增长。电动滚筒 自身在高效永磁直驱与智能化集成方面成果显著,江苏嘉轩等企业推出创新产品,推动行业规模稳健增 长,2024年达128.6亿元,预计2025年增至138.2亿元。物流行业成为电动滚筒增长最快市场之一,电商 物流扩张推动自动化输送设备需求提升,电动滚 ...
武汉市洪山区梁建电缆经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06 16: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武汉市洪山区梁建电缆经营部,属于个体工商户 [1] - 法定代表人为梁建 [1] - 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 公司于近日成立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经营 [1] - 经营范围包括照明器具销售和劳动保护用品销售 [1] - 涉及风动和电动工具销售以及电机制造 [1] - 业务涵盖泵及真空设备销售和电力测功电机销售 [1] - 还包括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以及电子专用设备销售 [1]
华中数控跌2.02%,成交额5349.5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16.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0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5日盘中下跌2.02%,报30.54元/股,成交额5349.50万元,换手率0.89%,总市值60.6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16.47万元,大单买入394.66万元(占比7.38%),卖出911.13万元(占比17.03%)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5.99%,近5个交易日下跌1.93%,近20日上涨4.52%,近60日上涨6.67%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84亿元,同比减少20.19%;归母净利润为-5949.7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1.2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控系统与机床占比67.97%,机器人与智能产线占比29.30%,其他(补充)占比2.7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19.42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93.48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85万,较上期减少0.35%;人均流通股6850股,较上期增加0.35% [2] - 多家机器人主题ETF及主动管理基金新进或增持公司股份,包括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新进,持股468.97万股)、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71.49万股至383.48万股)等 [3] - 招商安本增利债券C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数控系统及散件、电机、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玻璃机械设备业务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概念板块包括小盘、阿里概念、职业教育、工业母机、工业互联网等 [2]
江特电机:11月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0:39
截至发稿,江特电机市值为190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为了孩子吃上饭,自己只能靠喝水撑着"!美政府停摆危机逼近"临界 点",4200万人吃饭成问题 每经AI快讯,江特电机(SZ 002176,收盘价:11.14元)11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十一届第一 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1月3日在公司五楼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选举公 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等文件。 2025年1至6月份,江特电机的营业收入构成为:电机占比49.8%,采矿业占比47.21%,其他制造业占比 2.99%。 (记者 曾健辉) ...
浙江荣泰20251031
2025-11-03 10:36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公司为浙江荣泰,核心主业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已深耕20余年,产品技术成熟[3] * 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公司绝对主力,占总收入比重超过80%,其中海外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超过50%[2][3] * 客户结构稳定,特斯拉是公司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约为25-30%,其他主要客户包括大众、沃尔沃和宁德时代等头部车企和电池厂[2][3] 近期财务业绩与盈利能力 *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恢复强劲增长,收入同比增速达到22%,扭转了二季度因特斯拉项目交付推迟导致的增速放缓局面[2][3] * 全年预计主业(云母业务)增长约25-30%[2][3] * 盈利能力维持高位,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8%,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净利率约为20%[2][4] * 高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以海外车企为主的客户结构,其订单价格和盈利性相对更优[4] * 预计后续主业毛利率将稳定在35%以上[2][4] 机器人业务进展与产能布局 * 机器人业务涉及北美大客户的项目推进进度远超预期,无论项目数量还是规模均超过年初预期,从八九月份至10月底未出现延迟[6] * 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战略卡位,产品包括丝杠、齿轮箱和电机等[7] * 微型丝杠已实现量产交付,截至第三季度交付数量超过3万根[7] * 齿轮箱自5月开始交付,配套比例逐步提升,与丝杠、电机形成1:1的配套关系[7] * 公司正积极推进大丝杠、减速器等其他产品的平台化拓展[7] * 为应对北美大客户明年大规模量产需求,泰国生产基地一期将于年底建成,计划明年一季度实现周产1,000台,并逐步爬升至周产5,000台及10,000台[2][6]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前景 * 机器人行业发展正在提速,特斯拉宏图计划4预示人形机器人巨大潜力,计划2026年初V3定型并在五年内实现百万辆级别目标[8]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机器人,宇树科技也在推进IPO,行业处于爆发前期[8][9] * 公司被评价为质地优良的“梯链核心标的”,拥有稳固的大客户关系和强大的品类创新能力,从云母材料到轻量化材料再到机器人组件,展现出强大的业务外延能力[5][10] * 市场预期公司短期市值有望达到500亿,中长期随着其他品类拓展,市值有望达到700-800亿[5][10]
嵘泰股份(605133):轻量化领军成长稳健,机器人产业链布局全面
浙商证券· 2025-11-02 19:4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评级 [4]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为7.6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2%;单季度毛利率为23.2%,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费用率为15% [1] - 前三季度累计收入为20.9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为22.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公司通过收购中山澳多51%股权实现效益并表,该公司2024年收入为5.6亿元,净利率为8%;同时,扬州压铸二期及墨西哥二期工厂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1] 业务布局与增长动力 - 机器人业务作为第二主业,公司具备模组总成能力,在金属外壳领域从精雕转向压铸,并与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对接取得实质性进展 [2][7] - 在丝杠领域,公司与江苏润孚动力合作(其在军工领域已实现丝杠量产),并成立合资公司江苏润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嵘泰持股45%),定位生产机器人和汽车行星滚柱丝杠,持续送样检测,目标2025年底形成年产10万支产能,2026年形成100万支产能;公司还计划通过成立孙公司向上游丝杠设备领域延展 [7] - 通过收购中山澳多切入汽车电子精密压铸,并开发机器人电机,已向机器人及机器狗主机厂送样 [7] - 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作为铝压铸细分小龙头,产品从转向系统拓展至三电系统、结构件、电池托盘等领域,新能源项目占比提升;出海方面,墨西哥莱昂嵘泰已建设两期产能,并于2025年上半年扭亏,利润开始逐步释放 [2][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2亿元、33.9亿元、40.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3.1亿元、3.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0.2% [2] - 对应的每股收益(EPS)预计为2025年0.81元、2026年1.10元、2027年1.38元 [3][8] - 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2025年53.4倍、2026年39.3倍、2027年31.2倍 [2][3] - 预计毛利率将持续改善,从2024年的23.96%提升至2027年的26.18%;净利率从2024年的7.75%提升至2027年的10.50% [8]
潍柴动力(000338):25Q3业绩稳健兑现 增长动能多点开花
新浪财经· 2025-10-31 20:34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1705.7亿元,同比增长5.3%,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5.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574.2亿元,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9.5%,环比增长10.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达5.6%,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16.7亿元、2,522.4亿元、2,64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7亿元、134.5亿元、143.3亿元 [3] 第三季度业务表现 - 第三季度重卡行业销量28.2万辆,同比增长58.1%,环比增长2.8%,其中天然气重卡行业销量4.9万辆,同比增长58.2%,环比增长25.4% [1] - 公司高成长业务大缸径发动机延续增长,整车、农机及凯傲等板块亦保持稳健态势 [1] - 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21.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3.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全球化与新能源业务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达46%,前三季度发动机板块收入同比增长超30%,创历史新高,并购海外企业已全部盈利 [2] - 受益于AIDC需求爆发,公司数据中心用大缸径发动机销量前三季度同比高增400% [2] - 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2%,已形成覆盖重卡、轻卡、客车及工程机械的百余款电池与三十余款电机产品矩阵 [2]
华中数控的前世今生:陈吉红掌舵打造多元业务格局,2025年三季度营收8.84亿,研发投入持续兑现成果
新浪证券· 2025-10-31 19:5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18日,于2011年1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数控系统行业领先企业,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涵盖数控系统及散件、电机、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玻璃机械设备业务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8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8位(共19家公司),低于行业第一名秦川机床的31.21亿元和第二名沈阳机床的25.44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1.08亿元,中位数为8.09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7001.39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8位(共19家公司),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海天精工的3.38亿元和第二名乔锋智能的2.7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357.11万元,中位数为4777.97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2.48%,较去年同期的64.05%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5.02%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6.67%,较去年同期的34.63%有所提升,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7.38% [3] 管理层与股权 - 董事长陈吉红2024年薪酬为90.13万元,较2023年的68.53万元增加21.6万元 [4] - 总裁田茂胜2024年薪酬为94.95万元,较2023年的85.73万元增加9.2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85万,较上期减少0.3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850.34股,较上期增加0.35% [5] 机构持股与分析师观点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东方红远见价值混合A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5]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383.4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1.49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53.1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7.11万股 [5] - 东吴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短期承压但亏损同比收窄,毛利率受益于结构优化,发布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和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 [5] - 东吴证券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70/1.31/1.9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5] - 国金证券指出公司受制裁因素影响业绩正处低谷期但亏损收窄,10型AI数控系统客户覆盖面打开,预计25至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13/0.81/1.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航天动力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1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 -1.23亿远逊同行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24日,于2003年4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航天流体技术应用产业化的先锋企业,在航天动力技术民用化领域拥有技术积淀和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燃气表计量系统、泵及泵系统、液力传动产品、电机、建筑安装、化工装备、一体化节能业务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1亿元,在行业51家公司中排名第37 [2] - 行业第一名巨星科技营收111.56亿元,第二名宗申动力营收95.83亿元,行业平均营收13.51亿元,中位数营收7.39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泵及泵系统收入1.42亿元占比43.23%,液力变矩器收入9573.41万元占比29.22%,电机收入6736.92万元占比20.56% [2] - 公司当期净利润为-1.23亿元,行业排名第50 [2] - 行业第一名巨星科技净利润22.11亿元,第二名宗申动力净利润7.77亿元,行业平均净利润1.41亿元,中位数净利润5733.43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2.46%,高于去年同期的46.43%,且高于行业平均的38.24% [3] - 公司当期毛利率为8.66%,低于去年同期的10.7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6.36% [3] 公司治理 - 公司控股股东为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 - 董事长孙彦堂,1971年7月出生,现任航天六院院长助理、二级专务 [4] - 总经理薛晓军,1971年8月出生,2024年薪酬66.64万元,较2023年的60.78万元增加5.86万元 [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7.31万,较上期增加2.4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730.59股,较上期减少2.38%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为新进股东,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45.00万股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43.7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78.24万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