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台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达实智能(002421) - 2025年6月17日达实智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8 08:4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7 日 14:30 - 17:00 [2] - 活动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活动形式是现场参观 + 现场交流 [2] - 参与方有达实智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吕枫,投资者关系经理王紫璇,16 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2] 物联网平台商业模式 - 目前 AIoT 物联网平台以项目制一次性收费为主,交付后与部分客户签年度“运维服务”合同并按年收费 [2] - 正探索由“运维服务”向“运营服务”升级,构建以 AIoT 平台为核心的运营服务模式,尝试收益分成、订阅制、数据增值等创新商业化路径 [2] 既有建筑市场布局 - 既有建筑智能化和节能改造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市场空间广阔 [3] - 公司早在 2012 年承担深圳市民中心节能改造工程,近年服务广发证券总部等重点项目 [3] - 公司具备成熟解决方案,正主动布局既有建筑改造市场,拓宽 AIoT 平台应用边界 [3]
喜马拉雅与虎扑何以“殊途同归”?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9:46
战略摇摆与模式困境的双重绞杀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加股权全资收购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全资附属公司 [1] - 虎扑以5亿元价格被迅雷收购,两个垂直内容王者选择卖身 [1] - 喜马拉雅曾是中国在线音频领域王者,2016-2020年在线音频市场规模从25.4亿元增长至2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9.5% [2] - 喜马拉雅2019年用户规模突破6亿,月活用户超2亿 [2] - 喜马拉雅2021-2023年订阅服务收入分别为29.92亿元、30.81亿元、31.89亿元,占总营收比51.1%、50.8%、51.7% [3] - 喜马拉雅付费点播收入从2021年10.58亿元下降至2023年6.94亿元,营收贡献占比从18.1%降至11.2% [3] 喜马拉雅的AI困局与组织内耗 - 喜马拉雅2023年成立"珠峰实验室"推出自研音频大模型,但未能帮助破局 [4] - 联席CEO轮岗制度导致管理层在新业务发展上未达成一致,战略反复摇摆 [4] - 喜马拉雅曾寻求美国上市未果,转战港交所也不顺利,2024年重启港股IPO未获备案 [2] - 治理结构问题影响业务推进,联合创始人在播客业务上观点不统一 [4] 虎扑的BBS模式局限与变现困境 - 虎扑2020年注册用户突破1亿,活跃用户达8000万,男性占比超90% [5] - 虎扑打造"步行街"讨论区和"虎扑女神大赛"等出圈活动,形成独特"直文化"基因 [5] - 虎扑2025年初广告收入占比高达90% [7] - 虎扑2016年首次IPO时广告业务收入占比55%以上,2015年达60.78% [6] - 虎扑2019年获字节跳动12.6亿元投资,估值达峰值77亿元 [6] - 得物等创新业务剥离导致虎扑估值大幅缩水 [7] 内容平台商业化共性挑战 - 战略定位缺失和摇摆:喜马拉雅在AI战略摇摆,虎扑在"体育社区"与"男性兴趣平台"间撕裂 [8] - 商业模式单一化:喜马拉雅依赖会员订阅与开屏广告,虎扑广告依赖症达90% [8] - 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转换断层:提升广告加载率伤害体验,维持纯净则难获收入 [9] - 平台与创作者收益分配矛盾:减少补贴创作者积极性降,过度依赖补贴平台成本负担大 [9] 垂直内容平台价值重估 - 喜马拉雅与虎扑案例显示资本正重估内容平台价值,单纯用户规模不足以支撑高溢价 [10] - 资本更关注平台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韧性与未来盈利潜力 [10] - 依赖流量红利和单一故事赢得高估值的时代正在落幕 [10]
哔哩哔哩 (BILI US): 平台活跃度提升,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华泰证券· 2025-05-22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3美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5Q1业绩超预期,收入和利润整体好于市场预期,随着游戏和效果广告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利润有望加速兑现 [1] - 春晚驱动平台流量及用户粘性提升,创作者生态蓬勃发展,广告商业化能力增强,预计25年广告业务收入97.67亿元 [2] - 《三谋》流水企稳,预计25H1延续高增长,全年游戏业务收入68亿元 [3] - 经营杠杆显现,毛利率持续改善,预计25年盈利弹性显著,调整后经营利润为18.68亿元 [4] - 综合广告和游戏业务增长,预计公司25 - 27年收入为305.7/336.1/363.2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9.99/26/31.83亿元 [5][13][15]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收入70.03亿元,同比+23.6%,超VA 69.17亿元的预测;调整后归母净利润3.63亿元,超VA 2.59亿元的预测 [1] 用户与平台 - 25Q1平台流量及用户粘性提升,日均使用时长达108分钟,DAU达1.07亿(yoy+4.6%),正式会员数量2.64亿(yoy+12%),大会员数量2350万,80%以上选年度或自动续费套餐 [2] - 创作者生态蓬勃发展,百万以上粉丝创作者增长20% [2] 业务收入 - 25Q1广告收入19.98亿元(yoy+19.7%),基本符合VA 20.1亿元的预测,预计25年广告业务收入97.67亿元(yoy+19%) [2] - 25Q1游戏收入17.31亿元,略超市场预期,同比增长76.1%,预计25年游戏业务收入68亿元(yoy+21%) [3] 盈利能力 - 25Q1毛利率为36.3%(yoy+8pct),计入春晚投入情况下销售费用率为16.7%(yoy - 0.3pct),调整后经营利润为3.42亿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 - 27年收入为305.7/336.1/363.2亿元(原预测306.3/334.5/359.1亿元,调整幅度:-0.2%/0.5%/1.1%) [5][13][15] - 预计公司25 - 27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9.99/26/31.83亿元(原预测16.49/21.15/26.5亿元,调整幅度:21.2%/22.9%/20.1%) [5][15] 估值情况 - 采用25E分部PS估值法,合计目标市值为1012.8亿人民币,对应目标价33美元(汇率为7.19,原目标价34.4美元),对应25E PS 3.3x(前值3.4x) [5][15]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25.28亿、268.32亿、305.69亿、336.1亿、363.2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87%、19.10%、13.93%、9.95%、8.07% [7]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8.22亿、 - 13.47亿、6.9288亿、13.23亿、18.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5.68%、 - 72.07%、 - 151.45%、90.88%、36.3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