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佛同城化
icon
搜索文档
地铁首通15周年,广佛同城呼唤新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1:36
广佛同城化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全国首条跨城地铁广佛线于2010年11月3日首段通车,至今已运营15年,将广佛连为一体 [1] - 15年间广佛经济总量不断跃升,跨城地铁已不止一条,日均跨城通勤人口达到37.5万人 [1] - 通过规划对接、政务互通与环境共治,万亿级城市间的高水平合作为两市集聚大量优质要素,在大湾区中占据"极点"地位 [1]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提升空间 - 相比广佛地铁等"全国首创"举措,近些年广佛同城化中引发全国瞩目的首创式举措有所减少 [2] - 此前制定的《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年)》和《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不少涉及改革"深水区"的设想尚未完全落地 [2] 未来发展机遇与政策导向 - 202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同城化发展 [2] - 未来交通网络的再升级、区域融合的再深入、产业合作的再升级将为同城化提供新机遇 [2] - 广佛同城的新篇章不仅关乎通勤便捷或经济增量,更是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回应,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探索路径 [2] 战略方向与预期价值 - 两地需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动真格,以更大格局打破无形壁垒,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配置与战略联动 [2] - 当"双城记"向"一盘棋"演进,广佛同城的价值将超越地域限制,其成功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供"广佛范式" [3]
广佛通只在佛山有优惠,在广州没有?网友建议改名,公司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9:07
核心观点 - 市民反映岭南通·广佛通卡在广州使用未享受与佛山同等的交通优惠 认为命名存在误导并建议更名 [1] - 佛山市交通投资集团回应称维持现有命名体系为宜 并说明广佛通在广州可享受与广州本地卡相同的票价优惠 [1] 公司回应与立场 - 公司认为广佛通命名极富深意 象征着广佛两地在交通领域的深度互联互通 [2] - 广佛通卡于2006年在广佛同城化战略推动下推出 是突破行政壁垒实现融合的务实成果 [2] 交通优惠方案细节 - 持广佛通在广州乘坐公交可享受与广州羊城通一样的票价优惠 [1] - 广州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为 一个自然月内累计实际票款80元至200元之间部分享受8折优惠 超过200元部分享受5折优惠 [1] - 优惠政策适用于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统一管理的有编码公交线路 地铁线路(含广佛线和七号线西延段) 有轨电车 APM线及水上巴士线路 [1]
广佛边界规划了18年的大桥何时动工?回应:正持续推进立项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8:34
坐上广州地铁6号线,经沙贝至河沙段,地铁驶入地面高架,透过窗户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金 沙洲大桥。过去十余年里,这两个过江通道一直是浔峰洲岛(包含广州金沙洲和佛山南海部分区域)近 40万居民往广州中心城区的出行首选。流动其间的人流、车流,也不断拉近着广州与佛山的空间距离。 但如果在高峰期加入这波车流,你会看到交通便捷的另一面。作为多年唯一免费的跨江通道,金沙洲大 桥的"拥堵"已是老话题。为解决这一难题,2007年,沉香大桥(曾用名沉香沙大桥)首次出现在《金沙 洲综合交通规划》中。然而这一规划,就是18年。 这是一座由广佛共建的跨江大桥,起于佛山南海,最终接入广州白云。坐落于广佛全域同城化的核心区 域,沉香大桥的建设为何跟不上同城化步伐?有关政府部门曾解释,项目因为涉及珠江水源保护区的调 整、环保邻避等复杂问题,方案论证耗时较长。项目建设单位则回应称,当前正在编制项目资金筹措实 施方案以及完善项目社会稳定影响评估报批,持续推进项目立项工作。 跨越18年,广佛已然携手行至全域同城化"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节点。当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城市群、 都市圈为重点的发展新阶段,同城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的广佛两市又将走向何方? ...
都市评:政府要兑现承诺也要重新审视广佛同城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08:34
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进展 - 沉香大桥规划建设历时18年但多次延期 数十万广佛通勤居民仍依赖金沙洲大桥出行[1] - 广佛同城化目标要求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和全域1小时通达 地区生产总值目标达5万亿元[1] 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发展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需提升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承载能力[1] - 佛山2023年全域纳入广州都市圈 广佛同城化成为都市圈发展核心[1] 跨市项目战略意义 -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广佛全域同城化必选项 搁置跨市工程将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同城化进程[1] - 交通先行是同城化发展基础 跨市大桥不应仅停留于设计图纸阶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