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用型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四链”融合发展机制 创新产学研共同体模式
经济日报· 2025-06-26 06:32
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 - 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通过打破产、学、研壁垒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以"四链"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教育链为根基、产业链为支撑、创新链为动力、人才链为牵引的产学研"共同体"生态 [2] 融合发展机制 - 建立4大机制保障产学研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参与动力机制(资源互补共创共享)、组织运行机制(院董会共建共管)、利益共享机制(投入产出科学评估)、协调保障机制(战略协议与联席会议) [3] 现代产业学院模式 -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与中国邮政、海水稻研发中心、中软国际等合作组建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2个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 [4] - 以院董会为管理核心,企业高管、学院管理者与教育专家三方协同决策,精准匹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 [4] 课程共建模式 - 联合华为云、海信等企业开发"鸿蒙应用开发""智能仓储系统设计"等近百门校企融合课程,动态优化课程体系 [5] - 实施项目制教学,年均引入元宇宙、360网络攻防等2-3个真实项目案例,同步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师挂职+技术骨干导师) [5] 平台牵引模式 - 与青岛特锐德、国合公司共建8个"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联合恒星集团打造创新孵化与就业服务综合平台 [6] - 协同华为云、海尔、海信等企业建成鸿蒙开发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27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 [6] 项目驱动模式 - 年均引入企业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真实项目百余项,其中国家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余项 [7] - 通过"四真"教学场景(真实市场环境、岗位、项目、实岗真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术应用与团队协作能力 [7]
王兴兴获聘背后: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高校何为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09:51
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知名企业负责人, 成为第一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除王兴兴外,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 上海港机重工有限公司、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高管身影也活跃其中。 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资深行业企业专家将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设 计和教学实施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匹配。 梳理此次5家上海高校颇具魄力的先行先试方案,不难看出,此次改革的重点,是引导应用型高校找准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定位,主动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紧贴重点产业需求,编制面向行业产业办学的人 才培养新方案。一系列新举措意味着,上海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按下了"加速键"! 高校产教融合"双主体"迈出关键一步 在当前高校体制机制深化改革进程中,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 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南都记者观察到,成立由行业产业主导的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已成为近来 高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近年来众多行业领军人物纷纷以兼职教授的身份重 返高校讲台,如光伏行业的高纪凡、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