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广联达(002410):发布CIM平台和建筑AI白皮书,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投证券· 2025-07-20 13: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维持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5.48 元,2025 年 7 月 18 日股价 13.94 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联达作为国内建筑造价领域龙头,正加速成长为数字建筑产业引领者和使能者,虽受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短期业绩承压,但商业模式好、产品力强、经营稳健,建造行业规模大且数字化转型趋势确定,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7 月 14 - 15 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广联达从建筑数字化向城市数字化拓展,基于 CIM 平台赋能数字城市建设,有望迎来更大发展机会 [2] - 7 月初广联达在论坛发布《建筑企业 AI 应用行动指南》,为建筑企业推进 AI 应用提供行动参考 [2] 从建筑数字化向城市数字化拓展 - 广联达积极拓展数字城市业务,打造 CIM 平台形成孪生城市数字底座,开展 CIM + 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 - 今年上半年推出 CIM 基础平台 4.0,支撑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升级,构建三位一体技术架构,打造国产化自主可控操作平台 [3] - CIM4.0 针对城市线性工程升级数据治理方案,提升数据治理效率和引擎加载精准度 [3] 积极推进建筑行业 AI 应用落地 - 广联达建筑行业 AI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数字建筑软件技术积累、行业洞察和创新能力结合 [4] - 在设计智能化、成本精细化、施工自动化方面,AI 分别助力提升创新效率、推动算量计价升级、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和安全性 [4] - 白皮书展示 AI + 建筑研究和实践成果,在高质量数据层面依托 BIM 和 IoT 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实时;在高价值场景层面聚焦关键环节,推动产业 AI 系统化落地 [4][1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3.95/66.83/69.2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5/6.21/7.26 亿元 [11] - 采用市销率估值,给予 6 个月目标价 15.48 元,相当于 2025 年 4 倍动态市销率 [1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成长性方面,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5%、4.5%、3.6%,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93.5%、28.1%、17.0% [14] - 利润率方面,2025 - 2027 年净利润率分别为 7.6%、9.3%、10.5% [13][14] - 运营效率方面,各指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波动,如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2025 - 2027 年分别为 87、84、81 天 [14] - 投资回报率方面,2025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7.9%、9.6%、10.6%,ROA 分别为 4.2%、5.7%、6.1% [14] - 偿债能力方面,2025 - 2027 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44.0%、37.2%、38.5% [14] - 分红指标方面,2025 - 2027 年 DPS 分别为 0.08、0.16、0.21 元,分红比率均为 54.6% [14] - 业绩和估值指标方面,2025 - 2027 年 PE 分别为 46.09、35.97、30.75 倍,PB 分别为 3.54、3.35、3.17 倍 [14][15]
【财经面对面】建筑数字化迎来最佳时机——专访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
新华财经· 2025-05-30 10:15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建筑行业正从高速增长、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新时代,对高品质建筑的追求推动精益管理需求[2] - 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进入夯实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4年提出"四好"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3] - 行业从发展速度优先转向品质优先,数字化成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3] 广联达战略布局 - 公司业务划分为数字成本、数字施工、数字设计三大板块及创新单元,数字设计业务已深耕10年[4] - 数字成本领域积累20余年,从专业工具升级为智能化"数字助手",实现成本误差控制在30%以内[4][5][6] - 推行All In AI战略,所有产品线应用AI技术,例如概念方案设计软件通过数据驱动快速生成方案并同步计算成本[6] 设计成本一体化创新 - 设计阶段决定工程项目约80%成本,当前设计成本一体化趋势改变行业底层逻辑[4] - 设计方案可实时关联成本数据,水暖电等多专业协同效率提升[4] - 最新AI智能体(如concetto平台)实现日照采光分析、风环境分析等功能,结果可直通下一阶段设计软件[6] 施工管理精细化实践 - 通过数字化实现人员、物料、机械的每日使用情况透明化管理[5] - 成本管理完成从工具到工具数据一体化的转型,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控[5] 技术研发长期投入 - 公司坚持5-10年技术研发周期,例如AI智能体等创新成果经过长期孵化[7] - 明确建筑数字化处于最佳落地时机,战略方向不受短期波动影响[7]
【财经分析】建筑数字化能否穿越周期?广联达“主动求变”批量打造AI场景应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3 08:52
行业现状与公司调整 - 2024年建筑行业基本面整体承压,房建领域持续调整[1][2]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62.4亿元同比下降4.88%,但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16.19%[2] - 一季度营收12.19亿元同比下降5.24%,净利润2984万元同比增长390.89%[2] - 公司主动调整组织结构、重点区域和市场策略,聚焦城市更新、水利、新能源等领域[1][2] 财务数据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数字成本业务占总营收80.39%,毛利率93.4%;数字施工占比12.69%,毛利率35.9%;数字设计占比1.45%,毛利率95.7%[4][6] - 研发费用17.69亿元占营收28.3%,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23%-29%[12] - 员工总数从2023年10349人缩减至2024年8463人[4]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40.6%,近五年维持在31.3%-41.1%区间[4] 战略转型与业务拓展 - 数字成本业务将受益新清单政策,拓展城市更新、水利、市政等新领域[6] - 数字施工业务持续改善经营质量,加速核心产品在重点项目实施[6] - 数字设计业务通过标杆打造瞄准细分客户[6] - 2018年起拓展铁路、公路、水利领域,近年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7] 国际化布局 - 东南亚市场已建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子公司[8] - 通过收购芬兰MagiCAD和瑞典EQUA进入欧洲市场[8] - 英国Gsite平台获客户认可,数字设计软件将进入德国市场[8] AI战略与技术整合 - 实施"All In AI"战略,整合100款软件底层系统构建统一平台[10][12] - AI应用使10亿体量项目算量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2周[13] - 数维方案设计软件通过AI快速生成设计方案并完成成本估算[12][13] - 打造行业AI平台赋能建筑企业AI基础设施建设[13] 股权激励与业绩目标 - 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2643.95万份期权,覆盖485名核心人员[9] - 2025年净利润目标5.63亿元(触发值3.94亿元)[9] - 2026年要求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触发值20%)或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95亿元(触发值8.66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