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共富
搜索文档
167个“百万元村”的致富密码(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党建引领与村集体增收模式 -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村集体增收,2024年有167个村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1] - 北孙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直播电商带动香包产业,促进妇女就业,实现村集体年增收超过30万元[1] - 前朴里村开发闲置地块为网红小吃街,设置57个美食摊位,年租金收入达95万元[1] 政策激励与项目发展 - 寿光市开展集体增收“揭榜亮诺”活动,推动村村有项目和发展路径[2] - 设立500万元“强村共富发展基金”,每年提取2%收益奖励优秀增收项目[2] - 前疃村的“番茄串起共富路”项目获一等奖,得到5000元奖励和1000万元低息贷款授信[2] 资源整合与土地高效利用 - 通过跨村联建模式整合零散土地,上口镇西景明片区整合5个村土地建成1500亩景明共富园区[2] - 园区亩产收益从不足1000元提升至近2万元,带动5个村年增收150万元[2] - 搭建县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2023年完成203宗出让类交易,溢价率超过97%,为村集体增收2.5亿元[3]
特色产业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龙山样板”
齐鲁晚报· 2025-09-26 06:16
街道以文化为主线,构建"文化+农业+旅游"融合体系。规划农文旅融合示范片区,整合、串联沿线19个村 文化、产业、土地等各类特色资源,打造"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平陵故城""文化龙山拾忆田园"示范 片区。打造季节性文旅IP,将特色农产品采摘、农耕体验与文化节庆结合,推出平陵田园赏花季、龙山贡 米丰收节、草莓文化节、焦家田野音乐节等系列活动30余次,累计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有效带动农副产 品实现销售5000余万元。建设沉浸式体验节点,打造乔家村百姓舞台、西王村豆腐体验区等景观节点,开 发"龙山文化研学""莓香龙山"等精品线路,接待研学团体80余批次,参与学生等各类群体5000余人、增加 就业300余人。 近年来,龙山街道锚定"强村共富"目标,创新探索农文旅融合"片区化"发展模式,依托龙山文化资源和特色 农产品优势,通过文化赋能、抱团发展、品牌引领和协同服务,成功打造"文化龙山.拾忆田园"示范片区,培 育出"龙山味道""莓香龙山"等特色品牌,推动小米、草莓、食用菌、水豆腐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走出了 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农文旅融合"片区化"发展新路径。 通讯员张珂 文化赋能 推动区域连片建设 实现产品 ...
强村共富有“粮计”
经济日报· 2025-08-03 05:48
农业合作社模式创新 - 壮武村通过党组织领办成立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整合1600余亩低效耕地,实施"连片成方"改造和机械化作业,提升耕种效率 [1] - 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共富公司"一体化发展模式,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和基地务工实现月增收3000-5000元 [1] - 合作社土地流转规模从1600亩扩大至3000多亩,并升级为壮武村绿色农业科技共富公司,统一管理经营土地 [2] 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 共富公司建成现代化农业运营中心,集成技能培训、农机配套、农资供应、粮食烘干仓储等功能,为包地农户提供资源服务 [2] - 推广"五良融合"绿色增粮技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建设高标准农田和青岛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 [2] - 与高校合作开展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指导,建立小麦玉米良种繁育试验基地,2024年粮食产量突破1000万斤(约5000吨) [2] 经营成果与行业标杆 - 2024年核心试验区小麦亩产达886.9公斤,刷新青岛市单产纪录,实现"吨半粮"目标 [2] - 培育5个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年粮食销售额近1400万元,村集体增收260万元 [3] - 带动30多农户和200余村民累计增收300余万元,形成区域性农业产业化示范效应 [3]